一、土方工程(一)土方开挖及支护本工程土方主要采用机械开挖人工配合的施工方法。
由于场地较开阔,土方采用大放坡开挖。
承台及承台梁土方全部采用人工开挖,土方及淤泥倒运至坑上外运。
(二)施工组织由于两栋楼同时施工,平行作业,考虑便于土方运输并减少施工干扰,土方施工组织如下:1、具备工作面后,组织桩机进场进行桩基础施工。
2、6#开挖,向7#楼侧推进,最后开挖7#楼。
(三)技术要求1、放坡系数:各部位放坡系数根据开挖深度、土质情况、周边情况等条件综合确定。
2、基底标高综合考虑各方面条件,确定各楼6#、7#、基底标高挖至承台顶下反30cm处承台及地梁土方待桩基础施工完毕后,采用机械开挖人工配合的施工方法,倒运到基坑上部后外运。
3、土方外运本工程所挖土方部分外运,部分回填于一期场地外侧,按施工现场排水图进行场地平整,在现场内适当地点设存土场,以便进行基坑回填,缺土时,部分回填土方从外部取土。
4、有关技术要求1)6#、7#楼土方开挖,施工时应注意保证标高的准确性,并设专人负责跟踪抄2)强制性条文基坑周边严禁超堆荷载。
本工程的堆土场根据施工平面图确定,选址时远离基坑边坡至少10rn基础施工阶段,基坑边坡5m以内不作任何场地、修建临时办公室,以防超载。
3)强制性条文基坑周边地面应设排水沟、对坡顶、坡面、坡脚采取排水措施。
基础施工阶段正处于雨季,因此基坑上下应做防雨措施。
方法是在基坑顶部设一圈止水台,基坑内纵横设排水沟和集水坑、雨水汇集后,以水泵抽出外排。
另外,开挖完毕后的基坑边坡应立即以彩条布覆盖防护。
详见现场排水图及基坑边坡防护图4)强制性条文基坑开挖过程中,应米取措施防止碰撞支护结构、工程桩、或扰动基底原状土.本工程土方开挖时,承台土方全部采用人工挖土,防止破坏桩头。
挖掘机挖土时,应预留300mm高土方人工开挖,防止扰动原始土。
(四)回填土施工1)用粉质粘土,按规范分层夯填压实,取样。
2)填土填至图纸设计标高处,其上部用砂回填按图施工。
3)回填土施工前,应将防潮层砂浆及后浇带施工完毕后进行。
4)人工分层(每层200mm夯填压实,并按规范要求取样,每500m取一点,沿深度每200mn取一点,直至填到设计标高底板处。
5)构造柱网处采用蛙式打夯机,柱根部处采用人工打夯,一夯压半夯施工。
二、桩基础施工本工程的6#、7#楼的桩基础采用机械钢管静压桩。
根据工期要求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在进行6#、7#楼施工时,投入一台压力机进行桩基础施工。
1)定位放线、桩点布设为确保桩点准确、桩位易找且不容易丢失,米用钢管打孔灌注白灰,并以红钉为记号的方法布设桩位点,桩位点布设完成后要经甲乙双方共同验线、验点,并做好记录,准确无误后方可施工。
本工序按特殊过程进行控制。
(一)工艺流程平整场地-定位-压桩-压至预定深度-压机移位-机械挖土(二)压桩施工方法(三)施工前准备1、人员培训对施工基础人员进行工艺流程、相应操作规程及环境安全教育。
3、机械设备:对压机进行调试。
4、定位标识:桩位定位后,以铁钉穿红布条钉入土层内,然后在旁边仅靠铁钉处砸入一根细铁管,内灌白灰标识。
过程识别(四)、殊施工过程识别由于该道工序复杂需进行识别。
1、稳压桩机1)确定准备施工的桩号后,由技术人员按图纸找点,以露出圆状白点为准,依据固定点、轴线及其它准确的桩位点,按图示尺寸进行检查,点位偏差应符精彩文档合规范要求。
2)压机就位后,桩位点对准,,如发现压离开点位,要重新稳点,重新抄平,直到达到压桩对准桩位点。
桩垂直度控制在小于20mm范围内,桩垂直度抄测。
3)压桩进中,如发现不良地质情况或地下障碍时,应立即停止钻进,与甲方协商解决处理。
2、标高控制强制性条文管桩的桩位偏差应符合规定。
3、桩基检测强制性条文工程桩应进行动载力检验。
对于地基基础设计为甲级或地质条件复杂,应采用动载试验的方法进行检验,检验桩不少于总桩数的1%且不少于3根,当总桩数少于50根时,应不少于2根。
本工程各种规格的桩静载和动载试验的数量和位置,在设计过程中以按本条文要求明确指定,实际按此检测即可。
三、承台、承台梁施工承台及承台梁在试桩合格后立即组织施工。
本工序亦为特殊过程,需进行识别(一)施工流程承台、承台梁人工挖土、破桩头T砌承台、基础梁砖模T浇注承台承台梁垫层T绑扎承台承台梁及负一层柱筋T浇注砼。
(二)承台、承台梁土方及砖模施工1、承台挖土桩基础施工完毕后,立即组织人工开挖承台及承台梁土方。
土方利用塔吊倒运至坑上外运。
此时放线员应跟踪进行基底标高和平整的抄测。
2、桩头破除1)破除方法桩头采用人工破除,严禁用机械破除。
施工时应先控制桩顶标高比设计高出10cm左右,然后逐渐剔至设计标高。
避免一次性剔至设计标高,以免造成桩头破损现象。
2)桩头清理桩头及垫层表面在钢筋绑扎前必须进行清理。
桩头用钢丝刷清除表面浮渣后,再用清水冲洗一次,保证桩头表面清洁、无浮渣。
3、混凝土垫层施工1)必须控制垫层表面的标高和平整度。
2)混凝土不得浇筑在桩头上。
4、砖模砌筑承台砖模采用240mm砖墙,承台梁采用120mm厚砖墙。
要求必须保证承台尺寸的准确。
(三)钢筋施工1、承台、承台梁钢筋的施工,严格控制保护层厚度,标高及间距。
2、构造柱需从承台及承台梁上甩筋。
甩筋应按规范及设计要求严格控制钢筋位置及甩筋长度,详见下图。
四、混凝土施工1、工艺流程施工准备T确定砼配合比T砼搅拌T砼运输T砼浇注(分层)7砼振捣T砼养护2、混凝土施工1)人员培训:对施工砼人员进行工艺流程、相应操作规程及环境安全教育。
2)材料复检:对水泥、砂、钢筋进行二次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
3)砼浇筑方法(特殊过程)A、承台施工采用水平全面分层浇注方法,即第一层浇注完毕后,第二层开始浇注时,第一层砼还未初凝,如此逐层进行。
B、、分层厚度:每层砼厚度不应超过振动棒长度的1.25倍。
可定为300〜400mm 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一层砼内约50mmC、防止砼离析:砼自由倾落的高度超过2m时,应用溜槽,溜管下落,以免砼离析。
D泌水处理:采用与原浇注方向相反的方向,即从靠近端部的侧模下料,形成与原浇注方向相反的斜坡,逐渐推进,与原斜坡相交成一集水坑,最后在中间缩小为“水潭”,以使用专门的软轴泵及隔膜抽水。
E、表面处理工作砼的表面处理工作必须在砼初凝前1〜2h进行,用2m刮尺按控制标高边压边刮平,随后用木抹粗压实,2遍成活,铁抹子抹平压实2〜3遍成活,以闭合收缩裂缝,约12h〜14h后覆盖塑料布,进行湿热养护。
3、水泥和外加剂要求强制性条文水泥进场时应对其品种、级别、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厂日其等进行检查,并应对基强度、安定性及基他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复验,其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硅硬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等的规定。
强制性条文当在使用中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超过一个月)时,应进行复验,并按复验结果使用。
强制性条文混凝土中掺用外加剂的质量及应用技术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8076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等和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
本工程砼所用的水泥和外加剂及掺和料皆按规范和设计要求进行检测和复试,合格后,方应用在结构上。
施工方法和主要技术措施(1)定位放线、桩点布设为确保桩点准确、桩位易找且不容易丢失,米用钢管打孔灌注白灰,并以红钉为记号的方法布设桩位点,桩位点布设完成后要经甲乙双方共同验线、验点,并做好记录,准确无误后方可施工。
(2)桩机就位将管桩对准预先确定好的桩位点,用桩机垂直度标尺调整垂直度,把管桩活瓣合拢,然后放松卷扬机钢丝绳,利用桩机和桩管的自重,把管桩压入土中。
3、承台、承台梁的施工1)施工流程:基础机械挖土-人工挖承台、承台梁-承台、承台梁混凝土垫层T砌承台、承台梁砖模T绑扎承台、承台梁钢筋T浇注承台、承台梁混凝土2)承台、承台梁模板:采用砖模,120厚红砖,M7.5水泥砂浆,里侧抹灰。
3)钢筋施工①承台钢筋的施工,应严格控制保护层厚度,标高及间距。
②柱需从承台上甩筋。
甩筋应按规范及设计要求严格控制钢筋位置及甩筋长度③构造柱钢筋的插筋及定位如图所示:主筋与底板筋点焊4、承台、、承台梁混凝土施工措施本工程基础采用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混凝土1)原材料要求(1)水泥①选用水化热低、初凝时间较长的矿渣水泥。
②水泥进入现场必须做二次复试,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③水泥超过三个月时应进行复试,并按复试结果处理。
④刚出窑的水泥不直接使用,应存放几天。
(2)砂①选用粗砂或中砂,含泥量w 3%②砂中有害物质如云母等含量<1%③砂进入现场立即做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
(3)碎石①粒径10〜31.5mm宜选用大粒径。
减少水泥用量。
②碎石有害物质含量<1%③碎石进入现场进行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
④含泥量不超过1%(4)外加剂选用混凝土外加剂,该产品必须是省建委认证推广的产品。
进场后必须做二次复试。
(5)水采用洁净的饮用水,当采用其他水源时,水质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3)的规定。
2)工艺流程施工准备-确定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搅拌-混凝土运输-混凝土浇注(分层)T混凝土振捣T 混凝土养护3)施工措施(1)混凝土配合比①根据使用的材料,必须通过试配确定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拌制前,应测定砂石含水率,并根据测试结果调整材料用量,提出施工配合比,每工作班检查两次,当雨天增加检查次数。
②强度应根据配合比要求严加控制,确保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和易性。
③使用材料应计量准确,各种衡器应定期校验,每次使用前应进行零点校核,保证计量准确。
④材料配合比偏差不得超过下列规定:a、水泥按重量计,允许偏差为士2%b、石、砂按重量计,允许偏差为士3%c、外加剂按重量计,允许偏差士2%d、用地下冷水,碎石要做防晒保护。
(2)混凝土浇注①施工方法承台施工采用水平全面分层浇注方法,即第一层浇注完毕后,第二层开始浇注时,第一层混凝土还未初凝,如此逐层进行。
②施工要点a、层厚度:每层混凝土厚度不应超过振动棒长度的1.25倍。
可定为300〜400mm 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一层混凝土内约50mmb、止混凝土离析:混凝土自由倾落的高度超过2m时,应用溜槽,溜管下落,以免混凝土离析。
c、水处理:采用与原浇注方向相反的方向,即从靠近端部的侧模下料,形成与原浇注方向相反的斜坡,逐渐推进,与原斜坡相交成一集水坑,最后在中间缩小为“水潭”以使用专门的软轴泵及隔膜抽水。
(3)表面处理工作混凝土的表面处理工作必须在混凝土初凝前1〜2h进行,用2m刮尺按控制标高边压边刮平,随后用木抹粗压实,2遍成活,铁抹子抹平压实2〜3遍成活,以闭合收缩裂缝,约12h〜14h后覆盖塑料布,进行湿热养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