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泵知识及维修
1-进水段;2-中段;3-叶轮;4-轴;5-导轮;6-密封环;7-叶轮挡套;8-导叶套;9-平衡盘;10-平衡套;11-平衡 环;12-出水段导轮;13-出水段;14-后盖;15-轴套乙;16-轴套锁紧螺母;17-挡水圈;18-平衡盘指针;19-轴 承乙部件;20-联轴器;21-轴承甲部件;22-油环;23-轴套甲;24-填料压盖;25-填料环;26-泵体拉紧螺栓
水泵知识及维修
第一部分
水泵基本知识
一、水泵分类
1、按工作原理分类: 叶片式泵:离心泵、混流泵、轴流泵、旋涡泵 容积式泵:往复泵:活塞(或柱塞)泵、隔膜泵 回转泵:齿轮泵、螺杆泵、滑片泵、液环泵 其他类型泵:喷射泵、水锤泵
一、水泵分类
2、离心泵分类
按叶轮个数分类:单级泵和多级泵(多级泵的级数一般 在2-13级,级数越多,扬程愈高,泵的总扬程等于各级 叶轮产生的扬程之和)。
按叶轮吸入方式分类:单吸泵和双吸泵(双吸叶轮比单 级叶轮流量增加一倍。在相同流量下,采用双吸叶轮可 以降低泵的进口液体流速,提高泵的抗汽蚀性能)。
按泵体形式分类:蜗壳式泵和导叶式泵 按泵轴位置分类:卧式泵和立式泵 按泵壳分开方式分类:分段式和中开式泵 按产生的压力分类:低压泵(压力低于2MPa)、中压泵
活塞泵
活塞泵(往复泵):用往复式蒸汽机直接带动,也可以由 电动机通过曲轴及连杆带动,将圆周运动改变成直线运动。 其特点是流动不连续,结构比较简单,工作效率比较高。
齿轮泵
齿轮泵:由一对相互啮合的齿轮,装在一个两端开口的机 壳内,齿轮和泵壳之间的间隙很小。
其特点是压力稳定、结构简单、重量轻、体积小,但是其 压力低、漏油量大。
图 1-9 齿轮泵示意图 1-主动轮 2-从动轮 3-吸油 管 4-压油管
螺杆泵
螺杆泵:由一根主动螺杆和两根从动螺杆组成,三根螺杆 相互啮合,安装在泵体内。
其特点是结构简单紧凑、体积小、工作平稳、噪声小、输 油量和压力波动小、螺杆转动惯量小,在电厂中一般用在 调速系统中输送压力油。
喷射泵
(2)叶轮腐蚀或汽蚀损坏的处理:当离心泵叶轮被腐 蚀或汽蚀时,除了补焊修复外,还可用环氧胶粘结 剂进行修补。
二、离心泵检修
(3)叶轮与轴配合松动的处理:叶轮与轴的配合过松,会 影响叶轮的同轴度,使泵运行时产生振动。当叶轮与轴 配合过松,可以在叶轮内孔镀铬后再磨削修复,或在叶 轮内孔局部补焊后上车床加工修复。
二、离心泵检修
(二)离心泵典型零部件的检修
1、泵轴的检修: 一般先用煤油将泵轴清洗干净,用砂布打光检查
表面是否有沟痕和磨损,然后用千分尺检查轴颈圆柱 度和用百分表检查直线度,必要时用超声波或磁性探 伤或着色检查看是否有裂纹。
二、离心泵检修
2、叶轮的检修 (1)叶轮口环磨损的处理:叶轮口环磨损可以上车床 对磨损部位进行车削,消除磨损痕迹,并配制相应 的承磨环毛坯,根据车削后的叶轮口环直径加工承 磨环配上,以保持原有的间隙。
二、离心泵检修
(3)做好记录。在拆卸过程中,对各零部件的配合间隙必须做 到边测量边 ,同时做好记录。
(4)拆卸顺序合理。一般离心泵拆卸的顺序是先拆泵的附属设 备,后拆泵本体零部件;先拆外部,后拆内部。
(5)文明施工。拆卸时应选用合适的工具,严禁乱铲、乱敲、 乱打等不文明的施工方法。特别是对配合表面或有相对滑 动的部位要保护好。对拆卸下来的零部件应及时清洗并应 按顺序及所属部位分类别放在木架、耐油橡胶皮或零件盘 内。为了避免零部件碰伤或损失,并便于将来装配,严禁 将零部件杂乱堆积。
二、离心泵检修
2、离心泵拆卸前准备 (1)掌握泵的运转情况,并备齐必要的图纸和资料。 (2)对检修过程作出风险评价。 (3)备齐检修工具、量具、起重机具、配件及材料。 (4)切断电源及设备与系统的联系,放净泵内介质,达到
设备安全与检修条件。 3、离心泵的拆卸方法和顺序 为提高效率,减少检修时间、保证检修质量,必须注意拆 卸顺序和方法。下面以目前常见的几种泵为例,介绍其拆 卸顺序。
转速:是指泵叶每分钟的转数,用n表示,单位为 r/min。它是影响泵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当转速变化 时,泵的性能将发生变化。
四、水泵原理
离心泵 轴流泵 混流泵 活塞泵 转,迫使流体旋转。旋转的流体在惯性离心力作 用下,从中心向叶轮边缘流去,最后以较高压力和速度流出叶片进入 泵壳内,最后从压出管排出,这个过程为压出过程。与此同时,由于 流体流向边缘,在叶轮中心形成了低压区,流体将在吸水池液面压力 作用下,经过吸入管进入叶轮,这个过程称为吸入过程。叶轮不断旋 转,流体就会不断地被压出和吸入,从而形成了泵的连续工作。
三、水泵参数
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泵输送流体的数量,流量用Q 表示,单位有m3/h或L/s 。
扬程:是指单位重量的流体通过泵获得的总能头(高 度),扬程用H表示,单位m。
功率:是指泵的输入功率,也就是电机传给泵轴上的 功率,功率用P 表示,单位kW。
效率:指泵的输出功率Pe与输入功率P之比的百分数, 反映泵在传递能量过程中轴功率利用程度。效率用符 号η表示。公式:η=Pe/P*100%
喷射泵:利用具有一定压力的液体由喷嘴喷出,流 速很高,压力很低,从而将液体吸入,然后随喷射 出的液体一同通过混合室和扩散管,在扩散管中升 压后排出。其特点是容积小、效率低。
四、水泵型号
举例
1、DG46-30×5型号意义为:卧式单吸多级分段式锅炉 给水泵,设计流量为46立方米每小时,设计单级扬程 为30米,级数为5级,总扬程为30×5=150米。
第二部分
离心泵检修
一、离心泵检修质量要求
1、泵叶轮、导叶和诱导轮表面应光洁无缺陷,泵轴 跟叶轮、轴套、轴承等的配合表面应无缺陷和损伤, 配合正确。
2、组装泵叶轮时对泵轴和各配合件的配合面,应清 理干净。
3、组装好的转子,其叶轮密封环和轴套外圆的径向 跳动值应不大于规定允许值。
4、泵轴径向跳动值应不大于0.05mm。 5、叶轮与轴套的端面应跟轴线垂直,并结合面接触
轴流泵
轴流泵的工作原 理:液体在与主 轴同心的圆柱面 上流出,它靠叶 片转动时产生的 升力输送液体并 提高其速度能、 压力能和势能。 主要适用于扬程 低、流量大的系 统中。
混流泵
混流泵的工作原理:流体是沿介于轴向与径向之间的圆锥 面方向流出叶轮,部分利用叶型升力,部分利用离心力。 流量较大、压头较高,是一种介于轴流式与离心式之间的 叶片式泵。
二、离心泵检修
(1)悬臂式离心油泵的拆卸顺序: ①拆卸联轴器中间短接,设定联轴器的定位标记; ②检查联轴器同心度和轴向间隙,并作好记录; ③拆卸附属管线; ④拆卸泵盖螺栓; ⑤移出泵体; ⑥拆卸叶轮、隔板; ⑦拆卸密封压盖和泵盖; ⑧拆卸密封组件; ⑨拆卸两端轴承压盖,抽出泵轴; ⑩拆卸两端轴承。
(压力泵在2-6MPa)、高压泵(压力高于6MPa)
一、水泵分类 立式
卧式
二、水泵构造
叶轮:叶轮是把电动机输入的机械功直接传给液体, 使液体获得动能、势能及压力能的部件,叶轮分单吸 叶轮和双吸叶轮。
二、水泵构造
泵轴:轴是传递扭矩的主要部件,它把叶轮、平衡盘、轴套、 键、联轴器组合到一起。轴的材料一般采用碳素钢;高压、大 功率泵轴采用合金钢。
二、离心泵检修
(3)分段式多级离心泵的拆卸顺序如下: ①拆卸联轴器中间短接,设定联轴器的定位标记; ②检查联轴器同心度和轴向间隙,并作好记录; ③拆卸附属管线; ④用专用工具拆卸泵半联轴器; ⑤拆松前、后密封螺栓,拆卸前、后轴承座及轴承; ⑥测量泵单窜量; ⑦拆卸前、后密封; ⑧拆出平衡盘,再用与平衡盘 相等的专用轴套代替平衡盘装到原来平衡盘位置 上,再上紧后轴套,测量泵的总窜量,测量完毕后将轴套及专用轴套取出; ⑨拆卸泵体上的拉紧大螺栓后,将出水段末级叶轮拆出;接顺序自后往前逐级拆 出中段、叶轮测出各级轮的窜量。但测量时必须上紧大螺栓及转子,这样测出 的窜量才准确。
泵体:泵体也叫泵壳,它由吸水室、导叶、压水室等部分组成。 离心泵吸水管接头与叶轮入口前的空间称为吸水室,吸水室有 三种形式:锥形管吸水室、圆环形吸水室和半螺旋形吸水室; 压水室是指叶轮出口处或导叶出口处与压水管接头间的空间, 压水室有环状及螺旋形蜗室两种。
二、水泵构造
平衡装置:单侧进水的离心泵,在工作时水泵内吸入端的压力一 定小于压出端。这样压力高的一端的压力作用在叶轮上,使转子 受到一个从压出端指向吸入端的一个力,叫做轴向推力。轴向力 必须采用不同的方法平衡,否则将是动、静叶片发生摩擦或碰撞。 平衡装置主要有平衡管(平衡管是将叶轮后侧靠近轮的空穴与水 泵吸水侧用管子连接起来,以使密封环两侧压力平衡)、平衡孔 (在叶轮吸入口相对的叶轮后盖板上加工有平衡孔,使叶轮进口 前后两侧的压力相等,轴向推力得到平衡)、平衡盘(大容量多 级泵一般都采用平衡盘平衡轴向力。平衡盘装在泵的出口端最末 一级叶轮的后面。动盘用键连接在轴上,同轴一同旋转。平衡盘 具有自动平衡轴向推力的优点,因此在多级单吸泵中,都采用平 衡盘平衡轴向力)
离心泵
一、单级单吸离心泵(悬臂式):单级单吸悬臂式离 心泵主要用于输送清水及与清水相似的液体,主要 由泵体、泵盖、叶轮、泵轴和托架等部件组成。
1-泵盖;2-泵体;3-叶轮;4-密封环;5-轴套;6-泵轴; 7-托架;8-轴承;9-联轴器
离心泵
二、单级双吸离心泵 :单级双吸离心泵按泵轴的安 装位置不同分为卧式和立式两种。这种泵实际上相 当于两个单级叶轮背靠背地装在同一根轴上并联工 作,所以流量比较大。由于叶轮采用双吸式叶轮, 叶轮两侧轴向力相互抵消,所以不必专门设置轴向 力平衡装置。
严密。
二、离心泵检修
(一)离心泵的拆卸 1、离心泵拆卸的基本要求:在拆卸过程中为了防止损坏泵的 零 件和提高效率,确保检修质量,拆卸离心泵时应做到以 下基本要求:
(1)了解泵结构,熟悉工作原理。在拆卸泵前要查阅本泵的使用 说明书或图纸,先了解结构及工作原理,避免盲目拆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