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技术交底记录项目名称:编号:施工单位:交底级别:级一、钢筋加工和安装1、钢筋加工时注意加工仪器是否正常工作,熟悉机械的操作规程,严禁不熟悉操作规程的人员上岗,机械出现故障时,应请示厂家或相关技术人员进行修理,严禁私自修理,确保操作安全。
2、进行施焊作业时必须戴防护罩及电焊专用手套。
3、在超过墩身底部2米进行钢筋作业时,必须系带安全带,钢筋分类摆放整齐,严禁从高处投掷物体,确保人员施工安全。
4、进入施工场地必须戴安全帽,严禁赤膊作业,严禁酒后作业,设置专用上下塔梯并注意防滑。
5、进行钢筋作业时必须按规定正确穿戴劳动防护用品,如:手套、工作服,安全帽等。
6、在吊送钢筋时,扒杆摆动的范围内严禁站人,以防钢筋滑落伤人。
7、绑扎钢筋时,应先检查脚手架或平台等安全设施是否完善牢靠。
如有缺陷应立即处理好后方可作业,在钢筋密集处作业时,钢筋绑扎与电焊尽量不要同时作业,确需同时作业时,应有防护措施,以防电弧光击伤眼睛或焊渣烧伤。
8、多人抬运钢筋时,负荷应均匀,起、落、转、停和行走要一致,以防扭腰砸脚。
上下传递钢筋,不得站在同一垂直线上。
9、钢筋为易导电材料,雷雨天气停止露天作业,以防电击伤人;在高处进行钢筋绑扎作业时,系好安全带,安全带挂在作业人员上方牢靠处。
二、钢筋骨架制作及安装1、钢筋骨架制作1)钢筋进场后必须检查出厂质量证明书,试验检查人员对钢筋分批次抽样检测,并分批取样。
施工前将钢筋表面清除干净,保持表面洁净。
2)钢筋加工在钢筋加工中心集中加工制作,墩柱钢筋笼采用自动滚焊机加工。
钢筋下料前必须按施工图纸进行复核无误后方可下料,尺寸误差控制在规范要求之内,钢筋焊接、绑扎牢固。
钢筋笼根据实际情况整节制作,钢筋笼用平板车运至现场。
3)墩柱的钢筋采用双面搭接焊时,为保证搭接的钢筋的轴线保持一致,两钢筋搭接端部预先折向一侧,两接合钢筋的轴线保持一致。
焊缝长度≥5d(d为被焊接的钢筋直径)。
钢筋焊接后要将焊缝表面的药皮敲掉,钢筋由持有焊工证的工人进行焊接,钢筋焊接时防止产生烧筋、咬筋现象的发生。
墩柱主筋加固时要保证顺直,间距均匀,螺旋箍筋绑扎时要做到间距均匀,绑扎牢固。
4)墩柱钢筋笼在加工时在加强箍筋内焊放三角支撑架,防止钢筋笼在吊装、运输时变形。
钢筋笼在安装过程中将三角支撑架割除。
2、钢筋骨架运输及安装1)钢筋骨架存放的场地必须保证平整、干燥。
存放时,每道加强箍筋与地面接触处均垫上等高的方木,离地高度为30cm~50cm,以免生锈或沾上泥土。
骨架设半成品标识牌,标明品名、钢筋产地、规格型号、检验状态和使用部位,便于使用时按顺序装车运出。
2)在系梁钢筋安装时预埋好墩柱钢筋,在墩柱钢筋笼立笼之前,对桩基桩头钢筋进行除锈、调直,吊铅锤对桩基钢筋进行桩头部分的对中校正,控制在设计位置3mm之内。
墩柱主筋与桩基主筋采用单面焊进行连接,焊接长度不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本首件工程焊接长度为22cm)。
3)为确保钢筋保护层的厚度,钢筋骨架制作要求尺寸要求合格率100%,墩柱钢筋骨架安装时在钢筋笼顶部中心点位置处吊铅锤与设计立柱中心点进行对中,校正墩柱骨架的位置。
每隔2m设置一组钢筋保护层垫块,每组4个,匀设于加劲筋四周靠上。
三、绑扎钢筋1、材料与主要机具1)钢筋:钢筋进场后必须检查出厂质量证明书,出厂证明书不全或没有证明书不予使用。
试验检查人员对钢筋做全面试验检查,并分批取样。
施工前将钢筋表面油渍、漆皮、鳞锈等清除干净,保持表面洁净。
钢筋加工在钢筋加工场集中加工制作,钢筋下料前必须按施工图纸进行复核无误后方可下料,尺寸误差控制在规范要求之内。
钢筋连接采用双面搭接焊时,为保证搭接的钢筋的轴线保持一致,两根钢筋搭接端部长度范围内制作一定的角度,且保证两接合钢筋的轴线保持一致。
钢筋焊接时,其焊缝长度≥5d,焊缝宽度≥0.8d,焊缝深度≥0.3d(d为被焊接的钢筋直径)。
钢筋焊接后要将焊缝表面的药皮敲掉。
钢筋由持有焊工证的工人进行焊接,钢筋焊接时防止产生烧筋、咬筋现象的发生。
2)扎丝:钢筋的交叉点宜采用0.7~2.0mm的铁丝扎牢,绑扎采取逐点改变绕丝方向的8字形方式交错扎结,对直径25mm及以上的钢筋,宜采取双对角线的十字形方式扎结。
绑扎钢筋的铁丝丝头禁止进入混凝土保护层内。
3)垫块:用混凝土制成,强度等级同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厚度同保护层。
4)主要机具:钢筋钩子、撬棍、扳子、绑扎架、钢丝刷子、粉笔、尺子等。
2、作业条件1)按施工平面图中指定的位置,将钢筋堆放和加工场地进行清理、平整。
按规格、使用部位、编号、钢筋绑扎顺序分类堆放,分别加垫木堆放。
2)钢筋绑扎前,应检查有无锈蚀,除锈之后再运至绑扎部位。
3)熟悉图纸、按设计要求检查已加工好的钢筋规格、形状、数量是否正确。
4)做好抄平放线工作,弹好水平标高线,基础尺寸线。
5)根据设计图纸及工艺标准要求,确定钢筋穿插就位顺序。
3、钢筋绑扎工艺1)工艺流程:划钢筋位置线→运钢筋到使用部位→绑承台钢筋2)划钢筋位置线:按图纸标明的钢筋间距,算出底部实际需要的钢筋根数,应特别注意靠近底边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在承台底部上划出钢筋位置线。
3)绑承台(系梁)钢筋①按弹出的钢筋位置线,先铺承台(系梁)下层钢筋。
②钢筋绑扎时,靠近外围两行的相交点每点都绑扎,中间部分的相交点可相隔交错绑扎,双向受力的钢筋必须将钢筋交叉点全部绑扎。
如采用一面顺扣应交错变换方向,也可采用八字扣,但必须保证钢筋不位移。
③混凝土保护层用混凝土垫块,垫块厚度等于保护层厚度,采用梅花形绑扎,垫块数量底部不少于6个/m²,侧面不少于4个/m²,垫块安装在钢筋交叉点处,使用绑丝绑扎牢固,绑丝头不露出钢筋面。
④钢筋绑扎前必须仔细阅读承台(系梁)、肋板(立柱)钢筋设计图,各造图配合使用。
⑤必须按照施工放样将墩柱(肋板)钢筋预埋在准确的位置,并且钢筋要垂直、间距要准确,确保今后施工立柱(肋板)符合主钢筋保护层厚度,钢筋相碰时,可适当挪动承台钢筋;⑥高度在6m以下的立柱钢筋,宜按设计的钢筋全长加工及预埋,使预埋钢筋的预埋深度和顶面高程(包括伸入盖梁高程)符合设计高程,以后不需再加长。
⑦要保证预埋钢筋垂直和间距准确,与承台(系梁)钢筋绑扎结合点焊并加支撑和拦风绳可靠固定。
⑧立柱(肋板)钢筋如果未按设计全长加工及预埋,在钢筋预埋时,将各预埋的钢筋顶端隔根错开不少于35倍钢筋直径的高差,保证以后焊接长钢筋符合接头长度区段内(即35倍钢筋直径范围内),钢筋接头截面积占总面积的百分率不得大于50﹪。
四、钢筋笼加工施工前将钢筋表面油渍、漆皮、鳞锈等清除干净,保持表面洁净。
钢筋下料尺寸误差控制在规范要求之内,钢筋焊接、绑扎牢固。
钢筋直径大于25mm 的主筋连接采用直螺纹套筒连接。
钢筋笼用带有加工特长底盘的拖拉机运至孔口。
桩基的钢筋采用双面搭接焊时,为保证搭接的钢筋的轴线保持一致,两钢筋搭接端部预先折向一侧,两接合钢筋的轴线保持一致。
焊缝长度≥5d,焊缝宽度≥0.8d,焊缝深度≥0.3d(d为被焊接的钢筋直径)。
钢筋焊接后要将焊缝表面的药皮敲掉。
钢筋由持有焊工证的工人进行焊接。
钢筋焊接时防止产生烧筋、咬筋现象的发生。
桩基主筋加固时要保证顺直,间距均匀,螺旋箍筋绑扎时要做到间距均匀,绑扎牢固。
钢筋采用机械连接时,连接套筒、锁母、丝头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应采取保护措施,防止雨淋、玷污和损伤。
对直螺纹套筒应严格按相关规范要求进行检查验收,内螺纹不得有缺牙、错牙、污染、生锈、机械损伤等现象。
钢筋下料时,切口端面应与钢筋轴线垂直,不得出现马蹄形或绕曲,现场安装时,确保钢筋丝头在套筒中央位置相互顶紧。
受力钢筋机械接头位置宜相互错开。
钢筋笼在加工时在加强箍筋内焊放三角支撑架,防止钢筋笼在吊装、运输时变形。
钢筋笼在下放过程中将三角支撑架割除。
钢筋骨架存放的场地必须保证平整、干燥。
存放时,每道加强箍筋与地面接触处均垫上等高的方木,离地高度为30cm~50cm,以免生锈或沾上泥土。
每组骨架的各节段要排好次序,做好标识,每节骨架设半成品标识牌,标明品名、钢筋产地、规格型号、检验状态和使用部位,便于使用时按顺序装车运出。
钢筋骨架在转运至桩位的过程中必须保证骨架不变形,采用炮车运输时要保证在每个加强箍筋处设支承点,各支承点高度相等。
当桩径D≤1.5m时,桩基声测管设置为3根,桩径D>1.5m时,设置4根,沿钢筋笼内侧等间距布置,声测管采用外径Ф54×1.5mm钢管,用粗铁丝加固在加强箍内侧,下端伸至距桩底100mm处,用钢板封底焊牢,不可漏水,浇筑混凝土前将其灌满水,上口用塞子堵死,上端伸出桩顶500mm,接头处用Ф60mm的钢管焊接。
声测管按图纸要求均匀固定在钢筋笼内侧并与钢筋笼一起分节、吊装,吊装时注意保持钢管竖直,并不得堵塞管道。
五、吊放钢筋笼钢筋笼入孔时,由吊车采用两点起吊。
第一吊点设在骨架的下部,第二吊点设在骨架长度的中点到上三分之一点之间,起吊时先将两吊点同时抬离距地面1.0m左右,然后第一吊点保持不动,将第二吊点缓缓升高,直至钢筋笼竖直。
吊放钢筋笼入孔时应对准孔口,保持竖直,轻放、慢放入孔,入孔后应徐徐下放,不宜左右旋转,严禁摆动碰撞孔壁。
钢筋笼下放过程中,若遇阻碍应停止下放,查明原因进行处理,严禁高提猛落和强制下放。
钢筋骨架放到最后一节加强箍筋位置时,在加强箍筋下面平行穿进两根钢管,将钢筋骨架临时支撑在孔口钢管上,然后将吊点全部转到吊环上,下放骨架至设计标高。
吊环筋设置两根,对称与钢筋笼主筋焊接在一起,焊接采用双面搭接焊,焊缝长度≥5d,焊缝宽度≥0.8d,焊缝厚度≥0.3d。
钢筋笼中心与桩的设计中心位置对正,反复核对无误后在每根吊环筋吊环内插入一根有足够强度的钢管,钢管下面用枕木搭设平台,将钢管固定放置于枕木上,其后撤下吊绳,用短钢筋将钢管及吊环筋焊于护筒上,防止钢筋笼上浮。
在桩基钢筋笼上每个加强筋位置设置定位垫块,垫块的间距在竖向不大于2m,在横向四周对称设置4个,以保证桩基础主筋的混凝土净保护层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