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质量管理体系推行的步骤如何

质量管理体系推行的步骤如何

质量管理体系推行的步骤如何就质量管理体系的推行步骤执着已经回答得很好了,
就这个问题我想补充的是:
ISO9000的推行我建议还是不要落在形式上, 我一直主张将工厂的管理和ISO的要求性结合, 这样能达到更严谨有效的目的, 而就工厂的管理,我觉得正常的管理方法应该是:
(一)根据市场目标的营业情况决定工厂的组织构架,根据组织构架将目标分成指标分发给各部门。

(二)接下来就是大家去达成目标和指标,涉及的工厂管理基本上分四部分: 1)组织结构的明确和职责权限的明确化,要注意的是三不管环节可能会产生漏洞。

2)运作流程明确,按职责规定,按要求流程走。

3)公司规定制度化、明确化。

按照规则走,规则不正确修正规则。

也就是原则性的问题不松手。

4)企业文化的建设。

这点很重要,一个公司究竟能有多长的生命力和发展潜力就看这个,我就不细说了,你们能理解。

(三)接下来的就是制度的不断完善和修改以及执行性的落实,相当于ISO9000的内审、外审和第二方的审核。

可以这么说ISO9000就是一种非常好的管理模式,他集中了A管理模式的垂直指挥系统、横向联系系统、检查反馈系统几种方法,强调从资源上的满足(包含人员能力和素质),从操作程序上的严谨来达到管理的严谨、品质的保证、顾客的满意、最终达到双赢或者叫多赢的。

(四)具体涉及的管理过程:
总经理为工厂的最高管理者,负责公司的全面管理。

他需要制定类似于
ISO9000的质量手册的内容,比如:工厂的产品类型、产品市场定位、营业目标、资源提供(包括财力、人力、厂房、设施、技术等)、工厂管理的大方向的确定等。

具体下来就很多了,包括:
1)质量方针和目标;
2)组织构架;
3)职责和权限;
4)对工厂管理的总的要求,如:文件管理的要求、产品实现过程的策划和规定、内外沟通的规定、资源的管理(人事、设备、工作环境)、产品实现过程的管理(产品实现策划、有顾客相关过程管理、设计和开发、采购、生产和服务、品质控制设备的管理)、品质控制过程的管理(品质管理的标准、规则,
包含检验标准和不合格品的控制、数据分析和持续改进),而这过程中一定配套以相应的行政人事管理规则、财务管理规则等,还可能遇到许多三角地带,就是所谓的三不管地带,是程序和行政管理规定无法涉及的内容,全面的管理是以预防为主的,通常会避免这种漏洞,但这种问题通常是遇上了才知道,很难去预先想到预防的。

5)检查目标达成的情况,修正目标,保证资源的配套,再形成一个循环的过程。

(五)管理文件大致有:
1、总经理:
)公司级文件: 1
(1)公司章程、联营合同、营业执照、相关税务登记证明、生产合同、动植物检疫证明、组织代码证、法人资格证明;
(2)股东会(或董事会)决议、会议记录等;
(3)其他的公司认证证书(如ISO9000、各国安规、商标、专利认证);
(4)股东资料。

(入股、执股文件及股东的其他证明文件)
(5)其他的公司级文件。

(我暂时还没有想到的)
2)公司管理体系文件:
(1)质量手册;
(2)程序文件;
(3)管理制度及规定类文件;
(4)管理会议记录;
(5)公司各部门的月报、年报等;
(6)管理体系检讨文件;(如管理评审、内部审核、第二方审核结果报告、体系稽查报告、质量目标的达成分析总结等)
(7)长期有效的公司重要技术文件。

3)其他的重点客户、供应商资料及市场调查、同行业资料等。

.
2、行政人事部:
人力资源管理:
1)人力资源配置:
(1)人力资源管理程序;
(2)职务说明书(各部门各岗位)
(3)人事权限划分规定;
2)招聘:
(1)招聘录用制度;
(2)离职程序规定。

3)培训管理制度。

4)绩效考核制度:(此块目前是个需要好好探讨的课题)
(1)岗位考评制度;
(2)工厂各部门绩效考核方案(包含绩效考核指标、及与晋升、奖励等挂钩的规定)
5)考勤制度;
6)员工福利计划等
答案补充
行政管理制度:
1)员工行为规范;
2)计划、总结管理办法;
3)奖罚条例;
4)厂证管理制度;
5)出勤管理制度;会议管理制度
6)离职规定;
7)保安管理制度;
8)宿舍管理制度;
)厂房管理制度;9.
10)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11)车辆管理制度;
12)出差管理制度;
13)电话管理制度;
14)客人来访接待程序;
15)其他规定(如我们进入无尘车间还有特殊的规定)
.
3、业务部:
1)报价规则;
2)与顾客相关的过程控制程序;
3)顾客满意度测量程序;
4)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关于退货;
5)顾客情报系统分析;
6)客户授信管理办法等关于业务开展的管理控制方法。

4、财务部:
1)权限审批标准
2)出差管理制度
3)差旅费报销规定
4)业务招待费管理制度
5)流动资产管理制度
6)应收账款管理办法
7)超限额发货规定
8)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9)资产评估管理办法
10)预算目标计划制度
11)内部审计工作实施办法
12)审计处理处罚规定
13)费用税金及附加核规定
14)采购流程
15)入库流程
答案补充
16)出库流程
17)退换货流程
18)报销流程
19)收款流程
20)物品盘点及报废流程等
.
5、资材部:
1)生产计划与排程控制程序;
2)物料控制程序;
3)采购控制程序;
4)供应商评审程序;
5)仓库管理的有关规定(如来料接收、出货/退货规定、仓储管理规定,与其他
部门的衔接的指导规定、库存呆滞成品和材料的处理规定等等).6)与财务衔接的相关规定。

7)其他的如与供应商之间的连动制度(经济责任的分担等)。

.
6、技术部:
1)设计控制程序;
2)工程变更控制程序;
3)新品选材规范;
4)产品BOM或者制作标准书,或者操作指导书。

.
7、生产部:
1)生产控制程序;
2)产品标识及可追溯性程序;
3)产品防护控制程序;
4)监视与测量装置控制程序;
5)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6)其他让步流程、领料、补料、入库的规定等。

答案补充
.
8、品质部:
1)品质实现控制的策划;
2)检验标准;
3)与相关流程的产品品质的过程控制;
4)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5)客户投诉的处理;
6)数据分析和持续改进。

.
9、设备管理部门:
1)设备、设施及工作环境的管理程序;.
10、其他:管理者代表或者是质量管理体系部门:
1)内部审核控制程序;
2)管理评审控制程序;
3)第二方审核的记录及结果报告;
4)体系有效性、适宜性稽查的情况报告;
5)文件管理控制;
.
)其他的品质记录等等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