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统计学原理】形成性考核册答案春(完整)

【统计学原理】形成性考核册答案春(完整)

电大天堂【统计学原理】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统计学原理】形考作业一:(第一~三章)一、判断题1、√2、×3、×4、×5、×6、×7、√8、×9、√ 10、√二、单项选择题1、C2、B3、B4、D5、D6、D7、A8、C9、B三、多项选择题1、AD2、BCE3、ACE4、BCE5、BCE6、ACD四、简答题1,统计标志和标志表现有何不同?标志是总体各单位所共同具有的某种属性和特征,标志表现是标志特征在各单位的具体表现。

标志分为品质标志,如“性别”,“籍贯”;数量标志,如:年龄“,“工资”,相应的标志表现有品质标志表现如“男”“杭州”;数量标志表现,如“20岁”,“2000元”。

1、如何认识统计总体和样本的关系?统计总体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要求所确定的研究事物的全体,它是由客观存在的、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许多个别事物构成的整体。

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取出来的用来代表总体的那部分单位,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样本中的单位来自总体;(2)样本是非唯一的;(3)样本具有一定的代表性;(4)样本具有客观性。

3什么是普查?普查和全面统计报表都是全面调查,二者有何区别?普查是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查。

普查属于不连续调查,调查内容主要是反映国情国力方面的基本统计资料;而全面统计报表属于连续调查,调查内容主要是需要经常掌握的各种统计资料。

全面统计报表要经常填报,因此报表内容固定,调查工程较少;而普查是专门组织的一次性调查,在调查时可以包括更多的单位,分组更细、工程更多。

因此,有些社会经济现象不可能也不需要进行经常调查,但又需要掌握比较全面、详细的资料时,就可通过普查来解决。

普查花费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较多,不宜常组织,取得经常性的统计资料还需要靠全面统计报表。

4调查对象、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的关系是什么?答、调查对象与调查单位的关系是总体与个体的关系。

调查对象是由调查目的决定的,是应搜集其资料的许多单位的总体;调查单位也就是总体单位,是调查对象所包含的具体单位。

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概念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调查目的的不同二者可以互相变换。

填报单位是负责上报调查资料的单位,填报单位与调查单位有时候一致,有时候不一致。

例如:农村耕地调查,调查对象是农村所有的耕地,调查单位是每一块耕地,填报单位是农户或农业生产经营单位。

5单项式分组和组距式分组分别在什么情况下运用?5、单项式分组就是以一个变量值为一组,组距式分组是以变量值变化的一个区间为一组。

变量有离散变量和连续变量两种,离散变量可一一列举,而连续变量是连续不断,相邻两组之间可作无限分割。

所以,离散变量可作单项式分组和组据式分组,而连续变量则只能作组距式分组。

在离散变量中,当变量值变动幅度较小时,采用单项式分组;当变量值变动幅度较大时,则采用组距式分组。

6请根据第三章第二节和第三节的内容总结变量分配数列编制的步骤6、基本步骤为:第一步:将原始资料按数值大小依次排列。

第二步:确定变量的类型和分组方法(单项式分组或组距式分组)。

第三步:确定组数和组距。

当组数确定后,组距可计算得到:组距=全距÷组数,全距=最大值—最小值。

第四步:确定组限(第一组的下限要小于或等于最小值,最后一组的上限要大于最大值)。

第五步:汇总出各组的单位数,计算频率,并编制分配数列。

五、计算题1、等距分配数列可按照以下标准来编制向上累计向下累计工人数企业数比重频率频数频数频率200-300 3 10% 10% 3 30 100%300-400 5 16.7% 26.7% 8 27 90%400-500 9 30% 56.7% 17 22 73.3%500-600 7 23.3% 80% 24 13 43.3%600-700 3 10% 90% 27 6 20%700-800 3 10% 100% 30 3 10%不等距分配数列答案有多种,但基本的原则是要反映出一定的规律性。

如:工人数企业数比重200-250 1 3.4%250-400 7 23.3%400-600 16 53.3%600-700 3 10%700-800 3 10%2、分配数列如下:成绩人数比重60以下 4 10%60~70 6 15% 70~80 12 30% 80~90 15 37.5% 90~100 3 7.5% 合计 40 100%分组标志为“成绩”,为数量标志,该班考试成绩为“两头小,中间大”的钟型分布。

电大天堂【统计学原理】形考作业二:(第四章)一、判断题1、×2、×3、×4、√5、×6、×7、√二、单项选择题1、A2、C3、D4、B5、C6、D7、B8、B9、D 10、C 11、D 12、D三、多项选择题1、BE2、ADE3、ABC4、DE5、ADE6、ADE7、ABCDE8、BDE四、简答题1、结构相对指标、比例相对指标和比较相对指标有什么不同的特点?请举例说明。

答:结构相对指标是以总体总量为比较标准,计算各组总量占总体总量的比重,来反映总体内部组成情况的综合指标。

如:各种工人占全部工人的比重。

比例相对指标是指总体不同部分数量对比的相对数,用以分析总体范围内各个局部之间比例关系和协调平衡状况。

如:轻重工业比例。

比较相对指标是不同单位的同类指标对比而确定的相对数,用以说明同类现象在同一时期内各单位发展的不平衡程度。

如:甲地职工平均收入是乙地职工平均收入的1.3倍。

2,什么是变异系数?变异系数的应用条件是什么?请写出标准变异系数的计算公式? 答:变异系数是以相对数形式表示的变异指标。

变异系数的应用条件是:为了对比分析不同水平的变量数列之间标志值的差异程度,就必须消除数列水平高低的影响,这时就要计算变异系数。

3、请分别写出结构相对指标、动态相对指标和强度相对指标的计算公式并举例说明。

答:结构相对指标=总体总量各组(或部分)总量,如:某门课程及格率为98%。

动态相对指标=现象基期水平现象报告期水平,如:今年产量为去年的95%。

强度相对指标=同的现象总量指标另一个有联系而性质不某种现象总量指标,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0000元/人。

4、请分别写出简单算术平均数、加权算术平均数、加权调和平均数的计算公式并分别说明其应用条件。

答:简单算术平均数:nx x ∑=加权算术平均数:∑∑=fxf x加权调和平均数:∑∑=xm m x 简单算术平均数适合于总体单位数比较少,资料没有进行分组,而且标志值只出现一次的情况;加权算术平均数适合于总体单位数比较多,而且标志值不只一次出现,资料分组的情况;加权调和平均数适合缺少总体单位数的情况。

五、计算题1、某生产车间40名工人日加工零件数(件)如下: 30 26 42 41 36 44 40 37 43 35 37 25 45 29 43 31 36 49 34 47 33 43 38 42 32 25 30 46 29 34 38 46 43 39 35 40 48 33 27 28要求:(1)根据以上资料分成如下几组:25-30,30-35,35-40,40-45,45-50,计算出各组的频数和频率,整理编制次数分布表。

(2)根据整理表计算工人生产该零件的平均日产量。

解:(1)40名工人加工零件数次数分配表为:(2)工人生产该零件的平均日产量 方法1、(x 取组中值)( 件) 方法2 (件) 答:工人生产该零件的平均日产量为37.5件2、某地区销售某种商品的价格和销售量资料如下:5.37%0.155.47%0.255.42%5.225.37%0.205.32%5.175.27=⨯+⨯+⨯+⨯+⨯=5.374065.47105.4295.3785.3275.27=⨯+⨯+⨯+⨯+⨯==∑∑fxf x ∑∑=ffxx 5.47;5.42;5.37;5.32;5.2754321====x x x x x根据资料计算三种规格商品的平均销售价格。

解:已知: (元)答:三种规格商品的平均价格为36元3、某企业2003年某月份按工人劳动生产率高低分组的有关资料如下:试计算该企业工人平均劳动生产率。

解:95,85,75,65,5554321=====x x x x x 50,30,70,100,15054321=====f f f f f根据公式: (件/人)答:该企业工人平均劳动生产率为68.25件/人4,解:甲市场平均价格375.145.55.15.14.18.22.12.15.18.22.1==++++==∑∑x m m x (元/公斤) 乙市场平均价格325.143.511215.114.122.1==++⨯+⨯+⨯==∑∑fxf x(元/公斤)5、甲、乙两个生产小组,甲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为36件,标准差为9.6件;乙组工人日产量资料如下:计算乙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并比较甲、乙两生产小组哪个组的日产量更有代表性? 解:已知:甲班: 6.9;3611==σx乙班:45,35,25,154321====x x x x 12,31,39,184321====f f f f3.0%30;5.0%50;2.0%20;345;35;25321321=========∑∑∑ff ff ff x x x 363.0455.0352.025=⨯+⨯+⨯==∑∑f f x x 25.685030701001505095308570751006515055=++++⨯+⨯+⨯+⨯+⨯==∑∑fxfx 7.281231391812453135392518152=+++⨯+⨯+⨯+⨯==∑∑f xf x9071231391812453135392518152222=+++⨯+⨯+⨯+⨯=2乙x()139********2..xx =-=+=乙σ答:因为21σσv v <,所以甲生产小组的日产量更有代表性电大天堂【统计学原理】形考作业三:(第五~七章)一、判断题1、×2、×3、√4、×5、√6、√7、√8、×二、单项选择题1、A2、C3、C4、C5、C6、A7、B8、D9、A 10、B 11、B 12、D三、多项选择题1、ABCD2、ACD3、BC4、ABCE5、BDE6、AD7、ABCD8、BCDE9、ABD 10、ACE四、简答题,1、什么是抽样误差?影响抽样误差大小的因素有哪些?答:抽样误差是指由于抽样的偶然因素使样本各单位的结构不足以代表总体各单位的机构,而引起抽样指标和全及指标之间的绝对离差。

影响抽样误差大小的因素有: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差异程度、样本的单位数、抽样方法和抽样调查的组织形式。

2、什么是抽样平均误差和抽样极限误差?二者有何关系?答:抽样平均误差是反映抽样误差一般水平的指标;而抽样极限误差是反映抽样误差的最大范围的指标,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