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政治哲学板块划分

高中政治哲学板块划分

高中政治哲学板块划分辨证唯物论1.物质与意识的辨证关系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方法论: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达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强调物质)原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要求我们树立正确意识,克服错误意识。

(强调意识)2.规律客观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辨证关系原理:尊重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和前提;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

方法论:要在尊重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唯物辩证法一、联系的观点1.联系含义及客观、普遍性内容:联系是事物之间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原理:联系具有:普遍性(任何事物都处于普遍的联系之中,不过并非任何事物之间都有联系)客观性(事物间的联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人们可以按照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

方法论: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2.整体与部分的辨证关系内容:整体与部分密不可分、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原理1:部分离不开整体,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

整体的性能状态影响部分的性能、状态。

(强调整体)方法论: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办事情从大局着眼,寻求最优目标。

原理2:当部分以合理有序的结构构成整体时,整体会具有全新的功能;反之有损整体功能的发挥。

(强调结构)方法论:要求我们善于“优化结构”。

原理3:整体离不开部分,整体由部分构成。

部分的性能状态影响整体的性能状态,甚至关键的部分对整体的性能状态具有决定作用。

(强调部分)方法论:要求我们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3.因果联系原理:原因与结果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任何事物都处于普遍的因果联系之中。

方法论:要求我们正确把事物的因果联系,提高实践的自觉性和遇见性。

二、发展的观点1.事物运动发展观点原理: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方法论: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要把事物看成变化发展的过程,明确事物所处的阶段和地位,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2.事物发展的原因原理:事物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方法论:要求我们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方法看问题。

3.事物发展的状态原理:事物发展的状态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强调量变)方法论:重视量的积累;学会“优化结构”原理: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强调质变)方法论:(1)要求新的事物时“要不失时机,促成飞跃”;(2)要想保持事物性质不变时“坚持适度的原则”4.事物发展的趋势原理:事物发展总的趋势是前进的,道路又是曲折的。

即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方法论:要正确对待人生道路和社会主义事业前进中的曲折。

三、矛盾的观点1.矛盾的含义、普遍性和客观性含义:对立统一。

原理: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方法论: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善于分析矛盾,坚持“两分法”,反对片面性。

注意1:矛盾统一性的表现: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如“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注意2: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是正确对待矛盾的前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2.矛盾的特殊性原理: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矛盾;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各有其特点;矛盾着的双方各有其特点如矛盾的主次方面)方法论: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反对“一刀切”“一风吹”。

(“对症下药”、“因地因时制宜”、“同病异治”)3.主次矛盾的辨证关系原理: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

(强调主要矛盾)方法论:要求我们看问题、办事情善于抓重点,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牵牛要牵牛鼻子”、“好钢要用到刀刃上”、“工作要做到点子上”、“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决民生问题是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等)注意:关于主要矛盾的字眼有“中心”“重心”“关键”“多数”“突破口”等。

原理:主次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次要矛盾解决的好坏对主要矛盾的解决也会产生影响。

(强调次要矛盾)方法论:要求我们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处理次要矛盾。

做到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学会“弹钢琴”、防止“单打一”,防止“胡子眉毛一把抓”、“红花好看也要绿叶扶”、“一个好汉三个帮”)4.矛盾的主次方面辨证关系原理:事物的性质主要由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的。

(强调矛盾的主要方面)方法论:要求我们分清主流和支流,着重抓主流,原理:矛盾的主次方面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矛盾的次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有一定的影响。

(强调矛盾的次要方面)方法论:要求我们看问题要全面,不能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九个指头与一个指头的关系)注意:(1)关于矛盾的主要方面的字眼有“主流”“方向”“大局”“性质”“主体”“实质”“九个指头”“优势”等。

(2)在解决问题时用主次矛盾,在认识事物时用矛盾主次方面,此为历来考试重点。

5.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辨证关系原理:二者相互联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方法论:正确认识事物,应用科学的工作方法。

注意:(1)矛盾的普遍性(抽象的)寓于矛盾的特殊性(具体的)之中,矛盾的特殊性也离不开矛盾的普遍性(共同的本质和规律)。

(2)经常考试地方: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辨证关系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各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原则的哲学依据,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哲学依据。

(如科学发展观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总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的,其哲学依据就是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辨证关系。

)(3)在判断是否应用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辨证关系时不要看是否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都具备。

一、唯物论(辩证唯物论)1、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原理】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整个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

【方法论】要求我们看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反对从主观出发,反对“上帝创世说”。

2、物质决定意识【原理】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方法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反对从主观出发。

3、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反作用。

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4、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具有能动性。

意识不仅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且对物质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正确处理主客观关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5、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世界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

又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

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离不开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方法论】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尊重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做到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二、辩证法(唯物辩证法)1、事物是普遍联系【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内部诸要素和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叫做联系。

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世界上根本没有不依赖于周围其他事物而孤立存在的事物,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多样的。

【方法论】坚持用联系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对事物的联系进行具体分析,反对形而上学孤立地、片面地看问题。

2、整体和部分关系【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由各个部分构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全局高于局部、统帅局部。

整体离不开部分,部分离不开整体:整体与部分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在一定的条件下,关键性的部分对整个事物的发展起决定性的作用。

【方法论】办事情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的发挥。

3、事物是发展变化【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物质世界就是一个永恒变化发展着的世界。

发展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方法论】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反对形而上学静止的观点。

(如何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4、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事物发展的状态原理)【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事物不断地经过“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两种状态的循环往复,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永不停息地向前发展。

【方法论】要重视量的积累,坚持适度原则,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

5、内外因辩证关系(事物发展原因的原理、矛盾是事物发展动力的原理)【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事物的内部矛盾即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事物的外部矛盾即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方法论】在观察事物、分析问题时,既要看到内因,又要看到外因,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

6、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事物发展途径的原理)【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而发展的道路则是迂回曲折的。

优秀作品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在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向前进,是一切事物发展的途径。

【方法论】支持新事物,培养创新精神;准备走曲折的道路。

7、矛盾的原理【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叫矛盾。

矛盾的存在是普遍的,又是客观的。

【方法论】要正确对待矛盾,对优秀作品事物在优秀作品进修,都要实事求是地承认矛盾,揭露矛盾,分析矛盾,从矛盾的两方面看问题,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

8、矛盾特殊性原理【原理】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个侧面各有其特点,它是世界上诸种事物所以千差万别的内在原因。

【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反对“一刀切”,反对一种方法认识和解决不同的矛盾。

9、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原理【原理】世界上优秀作品事物不但包含了矛盾的特殊性,而且包含了矛盾的普遍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