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组长安全培训考试卷一、填空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于起开始实施。
2.安全管理五有:、、坑有栏、孔有篦、口有盖。
3.严格执行“,”的原则,严禁无安全警示牌进行作业。
4.现场管理6S是指:、、清洁、清扫、素养、。
5.安全生产管理,坚持、、的方针。
6.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
7.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
8.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9.“四不伤害”是指我、不伤害他人、、帮助他人不受伤10.对带电设备进行维修时,一定要切断电源,并在明显处放置“,有人工作”的警示牌。
11.“三违”是指、、违反劳动纪律。
12.凡是坠落高度基准面在米以上有可能坠落的高度进行作业,称为高空作业。
13.影响安全生产的两大因素是和物的不安全状态。
14.悬吊物下严禁站人、通过和。
15.是保护人身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
16.灭火的基本方法是、窒息法、冷却法、。
17.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
18.安全色中,表示警告、注意的颜色为色,表示禁止、停止的颜色为色,表示指令、必须遵守的颜色为色。
19.燃烧三要素是,,着火源。
20.三级安全教育:教育、教育、教育。
21.安全警示标志分为标志,标志,标志和标志四类。
22.我国个人劳动防护用品分为九大类,安全带和安全绳属于护具。
二、判断题1.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安排用于配备劳动防护用品.进行安全生产培训的经费。
()2.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为从业人员缴纳保险费。
()3.生产经营单位不得以任何形式与从业人员订立协议,免除或者减轻其对从业人员因生产安全事故伤亡依法应承担的责任。
()4.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5.单位应当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并设置符合国家规定的消防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和应急照明设施。
()6.将安全出口上锁.遮挡,或者占用.堆放物品影响疏散通道畅通的,单位应当停止使用。
()7.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但在生产任务重时,从业人员可以先上岗,后培训。
()8.企业安全工作应按时紧时松的原则进行管理。
()9.管理人员进行生产岗位可以不戴安全帽。
()10.特种作业人员经过培训,如考核不合格,可在两个月内进行补考,补考仍不及格,可在一个月内再进行补考。
()11.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12.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为从业人员缴纳保险费。
()13.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可以边作业边报告本单位负责人。
()14.使用干粉灭火器时,要将喷口对准火焰根部。
()15.企业未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从业人员不了解规章制度,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的,行为人不应负法律责任,应由发生事故的企业负直接责任的人员负法律责任。
()16.爱护公物人人有责,所有灭火器材都要紧紧锁在固定位置,以防丢失。
()17.燃烧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是可燃物.助燃物.氧气。
()18.用电安全要求:在操作闸刀开关.磁力开关时,必须将盖盖好。
()19.生产经营单位为了保护本单位的技术秘密,因此从业人员在作业场所作业只要按照操作规程操作就可以了,其他没必要了解。
()20.从业人员享有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批评.检举.控告的权利,这是法律赋予从业人员的权利。
()21.我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方针是:安全第一,质量第一。
()22.人体触电致死,是由于肝脏受到严重伤害。
()23.安装在爆炸危险场所的灯具应是防爆型的。
()24.电气设备发生火灾不准用水扑救。
()25.身上着火后,应迅速用灭火器灭火。
()26.灭火器材设置点附近不能堆放物品,以免影响灭火器的取用。
()27.燃点越低的物品越安全。
()28.气瓶使用到最后应该留有余气。
()29.安全生产责任制是一项最基本的安全生产制度,是其他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得以切实实施的基本保证。
()30.生产经营单位在事故隐患治理过程中,应当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事故隐患排除前或者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当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并疏散可能危及的其他人员。
()31.从业人员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本单位负责人报告。
()32.起重作业过程中,注意作业范围有无其它外界干扰,周围行人及运动物应与吊钩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33.单位对新职工进行三级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危险性较大的行业或岗位教育培训时间不得小于36小时。
()34.生产过程中,当发生重大险情或生产安全事故时,应及时排查险情、组织抢救、不用保护事故现场,向有关部门报告。
()35.风力在五级以上时,可以进行高空作业。
()36.现场临时用电必须分级设置漏电保护装置。
()37.乙炔瓶在储存或使用时可以水平放置。
()38、“6S”管理中安全是指实行定人、定机和定交接班制度,熟悉设备结构,遵守操作规程,精心保养,防止事故。
()39、消防应急灯具的应急工作时间应不小于60分钟,且不小于灯具本身标称的应急工作时间。
()40、变压器室、配电室、电容器室等应设置防止雨、雪和蛇、鼠类小动物从采光窗、门、电缆沟等进入室内的设施。
()三、单选题1.在空气不流通的狭小地方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可能造成的危险是()A.中毒B.缺氧C.爆炸2.若皮肤沾上化学品,应()A.立即用清水缓缓冲洗患处B.立即用布抹干C.尽快完成工作后,就医治疗3.静电电压最高可达(),可现场放电,产生静电火花。
A.50VB.数万伏C.220V4.如果工作场所潮湿,为避免触电,使用手持电动工具的人应()A.站在铁板上操作B.站在绝缘胶板上操作C.穿防静电鞋操作5.参加工伤保险的员工负伤致残所需的假肢.轮椅配置及更新费用由()支付。
A.社会保险机构B.企业C.员工自己D.社会6.我国规定工作地点噪声容许标准为()分贝?A.75B.80C.85D.907.各种气瓶的存放,必须距离明火()米以上,避免阳光暴晒。
A.5B.8C.10D.158.人如长时间暴露在()噪声环境中,将导致永久性的听力损伤?A.100分贝B.120分贝C.140分贝9.火灾使人致命的最主要的原因是:()A.被人践踏B.窒息C.烧伤10.以下几种逃生方法哪种是不正确的?()A.用湿毛巾捂着嘴巴和鼻子B.弯着身子快速跑到安全地点C.躲在床底下,等待消防人员救援D.马上从最近的消防通道跑到安全地点11.扑救爆炸性物品时,()用沙土盖压,以防造成更大的伤害。
A.必须B.禁止C.可以12.因事故导致严重的外部出血时,应()。
A.清洗伤口后加以包裹B.用布料直接包裹,制止出血C.用药棉将流出的血液吸去13.使用灭火器扑救火灾时要对准火焰( )喷射。
A.上部B.中部C.根部14.安全标志分为四类,它们分别是()。
A.通行标志.禁止通行标志.提示标志和警告标志B.禁止标志.警告标志.命令标志和提示标志C.禁止标志.警告标志.通行标志和提示标志D.禁止标志.警告标志.命令标志和通行标志15.下面哪种气体属于易燃气体?()A.二氧化碳B.乙炔C.氧气16.身上着火时,应()。
A.用灭火器喷灭B.就地打滚,或用厚衣物覆盖压灭火苗C.使劲拍打D.往身上浇水17.正确佩戴安全帽有两个要点:一是安全帽的帽衬与帽壳之间应有一定间隙;二是()。
A.必须系紧下鄂带B.必须时刻配带C.必须涂上黄色18.企业新职工上岗前必须进行三级安全教育,三级安全教育时间不得少于()学时。
A.8B.20C.24D.4019.下列啊些情况不属于违章作业?()A.高处作业穿硬底鞋B.任意拆除设备上的照明设施C.特种作业持证者独立进行操作D.非岗位人员任意在危险区域内逗留20.火灾扑灭后,起火单位应()。
A.速到现场抢救物质B.尽快抢修设施争取复产C.予以保护现场D.拨打11921.用灭火器进行灭火的最佳位置是()。
A.下风位置B.上风或侧风位置C.离起火点10米以上的位置D.离起火点10米以下的位置22.下列()尘埃对人体危害最大。
A.矽尘B.面粉C.沙土D.石灰23.安全宣传教育的最终目的是()A.提高干部职工的安全生产素质B.树立全局观C.提高科技水平D.其他24.氧气瓶的规定涂色为()。
A.蓝色B.浅绿C.铝白D.淡黄25.乙炔气瓶与氧气瓶存放时不得少于()m,使用时两者的距离不得少于()m。
A.1, 2 B.1.5, 3 C.2, 5 D.3, 1026.下面不是氨气安全事故的是()。
A.爆炸B.中毒C.火灾D.腐蚀27.对高压设备停车卸压说法正确的是()。
A.卸压要缓慢,压力卸至微弱正压B.卸压要快,压力卸至同大气压力C.卸压要缓慢,压力卸至微弱负压D.卸压要快,边卸压边拆设备28.从业人员经过安全教育培训,了解岗位操作规程,但未遵守而造成事故的,行为人应负( )责任。
A.领导B.管理C.直接29.国家标准(GB2893—82)中规定的四种安全色是()A.红.蓝.黄.绿B.红.蓝.黑.绿C.红.青.黄.绿D.白.蓝.黄.绿30.安全色中的()表示提示.安全状态及通行的规定。
A.黄色B.蓝色C.绿色D.红色31.机械在运转状态下,操作人员()。
A.对机械进行加油清扫B.可与旁人聊天C.严禁拆除安全装置32.三线电缆中的红色线是( )。
A.零线B.火线 C.地线33.从业人员有权拒绝( )指挥和( )冒险作业。
A.正确.强令B.违章.强令C.正确.违章34.《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或者使用新设备时,应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A.班组级B.车间级C.专门35.被电击的人能否获救,关键在于()。
A.触电的方式B.人体电阻的大小C.触电电压的高低D.能否尽快脱离电源和施行紧急救护36.在起重作业过程中如发现设备机件有异常或故障应()。
A.在该工作完成后立即设法排除B.边工作边排除C.立即停止作业,设法进行排除37.以下()情形属于工伤。
A.职工上下班必经路线上自己摔伤B.因醉酒在岗位上受伤C.下班途中被汽车撞伤38.在高温场所,作业人员出现体温在39℃以上,突然昏倒,皮肤干热.无汗等症状,应该判定其为()。
A.感冒B.重症中暑C.中毒39.下列()物质是点火源?A.电火花B.纸C.空气40.架空线路的下方()堆放物品A.可以B.不可以C.经批准后可以班组长培训考试卷答案23.20XX年12月1日24.轮有罩、轴有套、25.“谁挂牌,谁摘牌”26.整理、整顿、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