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相处之道如果说社会是一片森林,那么每个人就是一棵树;如果说社会是一座高山,那么每个人就是一粒石子;如果说社会是一张巨网,那么每个人就是一根丝线……,在人类这个巨型社会中,人与人应该怎样相处呢?至圣先师孔子告诉我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道家宗师老子告诉我们“上善若水”。
掌握一些必要的相处之道,我们才能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更好地成长。
本组教材安排了四篇童话故事和一个语文园地。
在《狐假虎威》和《狐狸分奶酪》中,你会在生动、有趣的情节中对狡猾的狐狸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在《纸船和风筝》中,你会感受到小熊和松鼠之间的动人友谊;在《风娃娃》中,你会体会风的益处和害处;在“语文园地”里,你会交到更多的汉字、词语朋友,再一次享受到童话故事带来的独特乐趣。
本单元的文章内容虽浅显,却介绍了一些相处之道:《狐假虎威》告诉我们,仗势欺人不道德;《狐狸分奶酪》告诉我们,斤斤计较不可取;《纸船和风筝》告诉我们,友谊也需要不断地维护;《风娃娃》告诉我们,好心也会办坏事。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与他人友善相处,和谐生活,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家园!分类内容课时教学要点课文狐假虎威 2运用多种方法理解“神气活现、摇头摆尾”等词语,了解狐狸的狡猾与老虎的愚昧。
狐狸分奶酪 2灵活运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理解课文内容,能对狐狸的说法作出判断,初步表达自己的想法。
纸船和风筝 2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识字;读懂故事内容,体会松鼠和小熊之间的珍贵友谊。
21 狐假虎威文本分析:本文是根据《战国策·楚策一》改写的。
课文讲述了一只狐狸狡猾地骗过老虎,不仅使自己逃脱危险,还借着老虎的威风吓跑其他动物的故事。
全文共有9个自然段,分为4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讲老虎抓住了狐狸;第二部分(第2~6自然段)讲狐狸蒙骗老虎的过程;第三部分(第7、8自然段)讲述老虎跟着狐狸去森林的场景;第四部分(第9自然段)讲述老虎被骗的结局,揭示事情的真相。
本文语言生动形象,特别是对狐狸、老虎的神态、动作、语言描写可以看出两者的不同特点——狐狸的狡猾和老虎的愚昧。
例如狐狸“眼珠子骨碌碌一转、扯着嗓子、神气活现、大摇大摆”和老虎的“一愣、半信半疑、东张西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读起来趣味盎然。
文章语言生动有趣,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受本文所蕴含的哲理,并以此敦促自己的生活和学习。
文中有许多成语,也需要学生去积累并反复体会揣摩。
教学目标:1.认识“假、威”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转、闷”,会写“食、物”等8个字,会写“食物、身边”等10个词语。
2.分角色演一演“狐假虎威”的故事,并试着把“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大摇大摆、半信半疑、东张西望”等词语的意思表现出来。
3.理解成语“狐假虎威”的意思。
教学重点:1.分角色演一演“狐假虎威”的故事。
2.理解成语“狐假虎威”的意思。
.课时安排:2课时1.认识“假、威”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转、闷”,会写“食、物”等8个字,会写“食物、身边”等10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大意。
识字、写字;初步感知课文大意。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出示谜语,学生竞猜。
黄袍袍,黑斑斑,龇牙咧嘴瞪眼睛;森林里面称大王,捕食野兽本领强。
(老虎。
)模样像狼脸儿长,三角耳朵毛儿黄,昼伏夜出找肉吃,毛皮柔软又暖和。
(狐狸。
)导语:在我们的印象中,老虎威风八面,狐狸狡猾奸诈。
当老虎和狐狸在森林中相遇,它们之间又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和老虎、狐狸有关的故事。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提示:“假”有两个读音:jiǎ、jià,在这里读jiǎ,是“借、利用”的意思。
“威”是“威风”的意思。
过渡:(观看插图中的老虎、狐狸)单从体形上来说,老虎高大,狐狸矮小,力量太过悬殊。
但是,有一只狡猾的狐狸不仅从老虎手中脱身,还借老虎的威势出了一回大风头。
我们今天就来认识认识这只狐狸。
二、初读课文,识记字词1.出示课文视频资料,边看边听课文朗读。
2.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并画出生字带出的词语。
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尝试理解词语的意思。
3.出示词语。
狐假虎威转动扯着嗓子派出去违抗爪子走一趟神气活现野猪纳闷受骗借着过渡:生字是我们读书的拦路虎,要想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就要先把它们清除。
(1)指名给加颜色的生字注音。
(2)请同学们自己读读生字。
你觉得难读的字,可以看着拼音多读几遍。
(3)交流识字方法。
①读准音:“嗓”是平舌音,“扯、爪、神、猪、受”是卷舌音,“神、骗”是前鼻音,“嗓、抗、趟”是后鼻音。
②巧记生字:联系熟字,借助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识记。
比如,“嗓—桑”“神—伸”“违—围”。
③加一加:“扯、猪、纳、闷、骗”均可以用加部件的方法识记。
④与熟字比较:如“瓜—爪”“爱—受”“霞—假”。
(4)学习多音字。
可先借助语境读准多音字,再联系旧知识进行拓展补充。
转zhuàn转圈转笔刀闷mèn郁闷纳闷zhuǎn转移转弯mēn闷热闷声闷气明确:“转”表示改变方向或位置时,读zhuǎn;表示围绕一个中心运动时,读zhuàn。
“闷”表示心情不好时,读mèn;表示不透气,空气不流通,不吭声时,读mēn。
(5)去掉拼音读一读,同桌互相读一读,听一听。
开火车读,指名认读。
三、指导写字,当堂评改1.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8个字。
2.学生仔细观察这8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和书写要点。
3.学生交流书写要点,教师相机提示。
“物、神、活、猪”4个左右结构的字,都是左窄右宽。
注意“神”字是示字旁。
注意“礻”与“衤”作比较,发现书写上的异同:“礻”和“衤”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相同,“礻”比“衤”少了一个短撇。
“就”字也是左右结构,左右等宽。
左边是“京”,右边是“尤”,不要写成“龙”。
“食、爷”是上下结构的字。
两个字上部的撇和捺写得舒展。
需要注意“食”字的最后一笔是点。
“爪”是独体字,笔顺是平撇、竖撇、竖、捺,注意第二笔是竖撇,第三笔是竖。
4.教师范写,学生在书本上描一个,写一个。
5.利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的书写作品,其他学生评议。
根据讲评,再次书写。
教师巡视,给予点评鼓励。
四、感知大意,作业设计过渡:同学们的字词已经掌握得相当好了,把这些字词放回文中,你还能读得这么好吗?先给你们5分钟的时间练习练习。
1.男女生比赛读,看哪一方读得更流利?一组一段,最后一段齐读。
指导:教师指导学生读好一些轻声的词语,如“狐狸、嗓子、爪子、尾巴”;一些四字词语,如“扯着嗓子、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半信半疑、东张西望、撒腿就跑、信以为真”。
在正确读词的基础上,出示带有这些词语的句子,指导学生读通顺。
过渡:读了课文,同学们已经了解了《狐假虎威》这个故事,课文中有一句话把这个故事的内容概括了出来,也把“狐假虎威”的意思说了出来。
请大家默读课文,找到这句话并用横线画下来。
2.学生默读课文,之后在小组交流。
3.学生在全班交流,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1.巩固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理解“神气活现”等四字词语的意思,了解狐狸的狡猾与老虎的愚昧。
3.能分角色演一演“狐假虎威”这个故事。
分角色演一演“狐假虎威”这个故事。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1.出示词语卡片,学生认读。
食品植物真假威风爪子转动扯开嗓音老天爷就是违抗小猪纳闷接受借条骗子神气活现2.听写词语。
食物爪子快活神气小猪就是老天爷3.说一说:《狐假虎威》这个故事主要讲的是什么?小结:这篇课文讲的是狐狸借用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故事。
狐狸本来被饥饿的老虎抓住了,可是它为什么没有被吃掉,反而借用老虎的威风去吓跑小动物们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狐假虎威》。
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一)学习第1自然段,体会“虎之威”。
1.自由读第1自然段。
思考:当狐狸从老虎身边窜过时,老虎怎么样?狐狸被老虎逮住了,它的处境如何?2.学生自由交流。
预设:老虎很饿,狐狸被老虎逮住了,逃脱不掉,随时会被老虎吃掉,非常危险。
3.指名朗读第1自然段,其他学生思考:究竟是狐狸厉害还是老虎厉害?你从哪里看出来的?4.学生交流,教师相机引导学生理解“窜”“扑”。
明确:窜,逃窜;扑,拍打。
“窜”说明狐狸本来是很害怕老虎的,想很快逃走。
“扑”表示时间短,动作快,说明老虎是很厉害的。
5.指导朗读第1自然段,读出老虎的威风来,“窜、扑”重读。
(二)学习第2~6自然段,体会“狐之猾”。
过渡:面对饥饿、凶猛的老虎,狐狸的生命危在旦夕。
它被老虎逮住以后怎样了呢?下面我们学习第2~6自然段。
1.各自轻声读第2~6自然段,边读边画出狐狸说的话。
2.课件出示第2自然段。
(1)同桌练习分角色朗读,探究哪种读法更合适。
(2)“眼珠子骨碌碌一转”是怎样的?谁会做这个动作?教师可指名表演。
(3)思考:“狐狸眼珠子骨碌碌一转”,这时候的狐狸在想什么?(我想脱离虎口……想办法对付老虎……)(4)想一想:狐狸为什么要“扯着嗓子”问老虎?(5)狐狸为什么说“你敢吃我?”,而不是“你不能吃我”或“你别吃我”?(“你敢吃我?”有威吓的语气,说明狐狸装腔作势,同时也在试探老虎。
而“你不能吃我”或“你别吃我”则是向老虎下命令或求饶,会加速死亡。
)(6)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出办法的狐狸“扯着嗓子”对老虎说,谁能扯着嗓子读狐狸说的话?教师引导学生体会狐狸命悬虎爪的处境,再指导学生联系生活想象“扯着嗓子”说话时声音音量放大和音调提高,并且把每一个字都拉长了说话的样子,读出狐狸虚张声势的语气,语调可高亢洪亮,略带震慑力。
①让学生先扯着嗓子读一读,指几名学生读一读,其余学生点评。
②教师示范朗读。
(瞪着眼睛,一手握着拳,一手的大拇指指向自己)③学生加动作齐声朗读。
过渡:狐狸扯着嗓子是想掩饰它内心的恐惧,用气势来吓唬老虎。
“为什么不敢?”老虎一愣。
(教师有一愣的感觉、表情)这时候的狐狸看到老虎被它的话吓得愣住了,更威风、更自信了,它对老虎又说了什么?3.出示第4自然段,自由读读狐狸说的话。
明确:这一段话讲老虎不敢吃狐狸的理由:“我”是老天爷派来做你们百兽的首领的。
狐狸为了保住性命,把老天爷搬出来吓唬老虎。
在朗读时,要突出狐狸表达的意图,重音放在“老天爷”“违抗”“命令”“多大的胆子”等关键词语上。
(1)指导学生练习朗读,注意狐狸说话的神情、动作,还可以配上动作表演读。
(2)百兽有没有包括狐狸和老虎?为什么?(不包括狐狸。
因为它是“老天爷”派来做百兽的首领的;老虎在“百兽”之内,是在狐狸的“管理”之下的,说明狐狸很狡猾。
)4.出示第5自然段,想一想:(1)“蒙住”是什么意思?(吓住、骗住。
)(2)出示练习:狐狸真()!老虎放了狐狸,是因为老虎被()。
(3)发挥你的想象,想一想:这时老虎会怎么想?学生合作学习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