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脊柱骨折脊髓损伤

脊柱骨折脊髓损伤



• 3.脊髓半切征 损伤平面以下同侧肢体的 运动和深感觉丧失,对侧肢体的痛觉和 温度觉丧失。 • 4.脊髓断裂 损伤平面以下的感觉、运动、 反射和括约肌功能完全丧失。胸段脊髓 损伤表现为截瘫,颈段损伤表现为四肢 瘫,上颈段损伤表现为四肢痉挛性瘫痪, 下颈段损伤表现为上肢弛缓性瘫痪,下 肢为痉挛性瘫痪。

• 严重的压缩骨折和脱位 严重的压缩骨折和脱位:骨折超过1/3可 通过两桌法、双踝悬吊法复位,复位后 用腰围固定。 • 腰椎爆裂骨折有神经症状的、复位后不 腰椎爆裂骨折有神经症状的 稳定或有关节绞索者,需手术治疗,做 植骨内固定。




根据暴力作用的方向分类
屈曲型损伤: ⑴ 屈曲型损伤 : 最常见。受伤时暴力使身 体猛烈屈曲,椎体相互挤压,使其前方压缩, 同时棘突上韧带也常断裂而分离。常发生在 胸腰段交界处的椎骨。 伸直型损伤: ⑵伸直型损伤:极少见。高空仰面落下, 中途背部被物阻挡,使脊柱过伸,前纵韧带 断裂,椎体横形裂开,棘突相互挤压而断裂。 或上一椎体向后移位。

护理措施
1、维持呼吸平稳:
▼床旁备好急救药品器材 ▼协助病人定时进行深呼吸及有效咳嗽练。 ▼协助翻身两小时一次 ▼高位颈髓损伤病人,应尽早行气管切开,防 止呼吸道梗阻。 ▼遵医嘱持续或间断吸氧,增加血氧饱和度

2、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生命体征 ▼感觉、运动、反射 ▼尿量 ▼体温
27.脊柱骨折病人在搬运过程中,最正确的体位是 A.侧卧位 B.仰卧屈曲位 C.仰卧过伸位 D.俯卧过伸位 E.半坐卧位 答案:27.C

• • • • • • •
28.护理胸腰椎轻度压缩骨折的患者,下列错误的是 A.平卧硬板床 B.骨折部垫一枕头 C.脊柱后伸 D.局部疼痛消失,开始腰背肌锻炼 E.2周后下床活动 答案:28.E
• (2)泌尿系统护理:做好留置尿管的 护理。早期尿管持续引流,2~3周后定, 每4~6小时开放1次,平时夹闭,以使 膀胱充盈,防止膀胱萎缩及感染,并训 练自律性膀胱。鼓励病人多饮水,可预 防泌尿系统感染和结石。

• (3)皮肤护理:预防压疮,床褥平整、 保持皮肤清洁、应用气垫或分区充气床 垫、每2~3小时定时翻身1次,24小时 不间断。 • (4)其他:体温过高、过低,腹胀, 便秘等。

5、促进规律排尿 6、维持体温正常: 颈髓损伤时,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对 周围环境的温度变化,丧失了条调节和 适应的能力,病人常出现高热,(T40 度以上)或体温不升(35度以下)。

7、改善营养状况:多食高蛋白食物, 增强机体抵抗力。 8、指导正确功能锻炼:指导和协助病 人进行未瘫痪肌肉的主动锻炼,瘫痪肢 体关节的被动活动和肌肉按摩,每日23次,每次30-60分钟。锻炼应适度。

• (5)马尾神经损伤:第二腰椎以下脊 椎骨折脱位可导致马尾神经损伤,受伤 平面以下迟缓性瘫痪,马尾神经很少发 生完全断裂。

临床表现
• 1.脊髓震荡 损伤后短暂的功能障碍,表 现为弛缓性瘫痪,一般不留后遗症。 • 2.脊髓挫伤和脊髓受压 伤后出现损伤平 面以下的感觉、运动、反射及括约肌功 能部分或完全丧失,一般2~4周后逐渐 演变为痉挛性瘫痪,肌张力增高、腱反 射亢进,出现病理性锥体束征。

护理问题
• • • • • • • 1.焦虑与恐惧。 2.疼痛。 3.生活自理能力缺陷。 4.体温调节无效。 5.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6.低效性呼吸形态。 7.清理呼吸道无效。

• 评估病人及家属
• • • • • 1评估病史、既往史(脊柱的疾患) 2受伤机制 3损伤的程度 4手术方式 5患者及家属的认知水平

• 3、增强自理能力,根据脊髓损伤程度 制定合理的训练目标,使病人有信心达 到训练要求。 4、训练规律排便 (1)每天固定时间排便 (2)摄入足够的液体,每天至少 2000ml

(3)多吃高纤维食物,如粗粮、粗纤维 蔬菜、新鲜水果等以利于刺激肠蠕动。 (4)按摩:必要时可应用栓剂或缓泻剂 治疗,或沿结肠方向从右到左腹部按摩, 每日2—3次,促进肠蠕动和肠内容物移 动。

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 (1)呼吸道护理:预防坠积性肺炎, 鼓励病人深呼吸、有效咳嗽、翻身拍背。 可雾化吸入抗生素、地塞米松或糜蛋白 酶,必要时吸痰。用呼吸机进行辅助呼 吸的病人,加强监管。有气管切开的病 人,加强其护理。


临床表现与诊断要点
1、有严重的外伤史,可伴复合损伤。 2、受伤部位疼痛,活动受限,脊柱、头 颈部疼痛,局部触痛、压痛或叩击痛。 腰背肌痉挛,翻身困难,不能站立或站 立时腰背部无力,疼痛加重。

3、腹痛、腹胀,肠蠕动减慢。 4、损伤部位肿胀、畸形、棘突间隙加 宽,及胸、腰段损伤时,有后突畸形 5、合并脊髓损伤时,有脊髓损伤的症 状和体征。 Nhomakorabea
• 5.脊髓圆锥损伤 表现为会阴部皮肤鞍状 感觉消失、括约肌功能及性功能障碍, 而双下肢的感觉和运动功能保持正常。 • 6马尾神经损伤 • 7、截瘫指数 分别用“0”、“1”、“2” 表示,“0”没有瘫痪;“1”功能部分丧 失;“2”完全瘫痪;

• 依据损伤部位( Torode-Zieg法 法
• 骨盆边缘弧立性骨折(撕脱骨折) 骨盆边缘弧立性骨折(撕脱骨折) • 骶骨及尾骨骨折 • 骨盆环单处骨折 • 骨盆环双处骨折(脱位) 脱位) 伴骨盆环破裂





病理变化
• (1)脊髓震荡(脊髓休克):脊髓完 整,暂时性的功能障碍,短时即可完全 恢复。 • (2)脊髓挫伤:外观似完整,但内部 有出血、轻度水肿,细胞破坏、神经传 导纤维断裂等,可引起脊髓软化或瘢痕 形成。

• (3)脊髓受压:骨折脱位移位的椎骨、 碎骨片、破碎的椎间盘、血肿及黄韧带 都可突入椎管或直接压迫脊髓,如及时 去除压迫脊髓,功能有可能恢复。 • (4)脊髓断裂:损伤重,脊髓的连续 性中断,脊髓断裂恢复无望。

屈曲旋转型损伤:暴力不仅使脊柱前 ⑶ 屈曲旋转型损伤 屈,同时向一侧旋转,可发生椎间小关 节脱位。 垂直压缩型: ⑷ 垂直压缩型 : 暴力与脊柱纵轴方向一 致,发生椎体垂直压缩骨折。

根据骨折的稳定程度分类
稳定型骨折:指单纯压缩骨折、不 ⑴稳定型骨折 超过椎体原高度的1/3,骨折无移位。 不稳定型骨折: ⑵不稳定型骨折:指损伤较严重,复 位后容易移位。

• • • • • • •
29.外伤性截瘫病人,建立反射性膀胱的护理措施是 A.留置导尿,定时开放引流 B.每周更换导尿管 C.每2小时更换体位 D.抬高床头,多饮开水 E.每日膀胱冲洗1次 答案:29.A

• • • • • • •
30.截瘫病人大小便护理中不妥的是 A.尿潴留时留置尿管 B.尿失禁者留置尿管 C.留置导尿者每周冲洗膀胱1次 D.便秘者可服缓泻剂 E.每天定量做肛门按摩 答案:30.C


• • • • • • •
26.脊柱骨折病人急救运送方法,下列哪种是正确的 A.用软担架搬运 B.三人平托放于硬板搬运 C.二人抱持搬运 D.一人抱持搬运 E.一人背负搬运 答案:26.B

• • • • • • •

辅助诊断
X线片不仅有诊断价值,还可确定损伤部位、 类型和移位情况,对指导治疗和预后都很重 要。 CT、MRI检查可清楚的显示小关节的骨折 及椎管的变化。

治疗原则 胸、腰椎骨折和脱位。
单纯压缩骨折:仰卧于硬板床,在 单纯压缩骨折 骨折部位放枕垫,使脊柱过伸,3天后 进行腰背肌锻炼。8周后骨折基本愈合。 三个月后逐渐增加下地活动时间。
外科学部分
——骨科系统 骨科系统
老虎仔zch 老虎仔zch


脊柱骨折
• •
脊柱骨折又称脊椎骨折,是临床中 脊柱骨折 较严重且复杂的创伤,其发病率约占全 身骨折的5-6%。

病因与分类
间接暴力:绝大多数是由于间接暴力引起, 间接暴力 如从高空落下,使身体猛烈屈曲,可发 生颈椎或胸腰段交界处骨折。弯腰工作 时,重物落下打击头部、肩部或背部, 使脊柱剧烈屈曲,也可产生同样的损伤。 直接暴力: 直接暴力:少数,如战伤、爆炸伤、直接 撞击伤等。

骨 盆 骨 折
•骨 盆 骨 折 多由直接暴力挤压骨盆所致,多半有合 并症和多发伤。

稳定性——骶髂复合体完整性 骶髂复合体完整性 稳定性 骶髂关节 骶髂、骶结节、骶棘韧带 骶髂、骶结节、 骨盆底肌肉、 骨盆底肌肉、筋膜

辅助诊断 • X线平片显示椎体移位、椎管变小及 椎管内有骨片,椎间隙变窄等。CT、 MRI检查清楚地显示骨折情况、椎 管的变化及脊髓、神经受压情况。

治疗原则
• • • • 1.复位固定。 2.解除脊髓受压 是保证脊髓功能恢复的关键。 3.减轻脊髓水肿 (1)应用激素治疗:受伤6小时内激素疗法, 1 6 冲击量每30mg/Kg,45分钟输入,维持量 30mg/Kg 45 5.4mg/kg/小时,维持24小时。 • (2)脱水利尿。 • (3)高压氧治疗。
• 病因
• 年轻人 交通肇事 • 高空坠落 • 老年人意外摔倒


• 病因病理
• 骨盆的血管及静脉从丰富,内有重要 脏器和血管,骨折后常合并静脉丛和动 脉出血及盆腔内脏器损伤并导致相应的 病理生理变化。

骨盆骨折分类

颈椎骨折脱位: 颈椎骨折脱位: 稳定型: 轻者用枕颌带卧位牵引复位 轻者 重者用持续颅骨牵引复位,牵引重量一 重者 般不超过3-5公斤 复位并牵引2-3周后用头颈胸石膏固定3 个月。


脊髓损伤 脊髓损伤的病因
脊髓损伤是脊柱骨折的严重后果, 椎体骨折脱位或附件骨折,移位的椎体 向后或骨片突入椎管,可压迫脊髓或马 尾神经,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