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脊柱骨折与脊髓损伤

脊柱骨折与脊髓损伤


(一)根据损伤病程分类
❖ 早期脊柱损伤:损伤三周以内,损伤反应 72小时最重,一般持续7天(急性期) ,一 周后逐渐缓解并趋于平稳。
❖ 陈旧性脊柱损伤:主要表现为急性过程的 消退及修复过程,软组织已初步愈合,损 伤脊髓内疤痕形成。
(二)按损伤机制分类
➢ 暴力是造成骨折的主要原因! ➢ 因为脊柱有六种运动:Y轴有压 缩、
❖三度兼有机械性和神经性不稳定,见于 三柱均遭受损伤者,如骨折脱位。
陈旧性颈6椎骨折伴不全瘫-脊髓 有部分液化区
(四)依据骨折损伤部位分类
1、胸腰椎骨折与脱位 2、颈椎折与脱位 3、附件骨折
六、临床表现
1. 有严重外伤史:详细询问病史,了解 受伤的具体情况;
2. 局部疼痛,腹胀(腹膜后血肿刺激腹 腔神经节,使肠蠕动减慢)、腹痛;
❖爆裂性骨折的治疗
1、CT显示无明显压迫者:可选择双踝 悬吊法复位,石膏固定3月。
2.、CT显示有 骨片突入椎管或合
并有神经症状者:
手术治疗
❖chance骨折,屈曲—牵拉型损伤 及脊柱移动性骨折—脱位者,都需 手术治疗。
➢总之,按照Denis分度有脊柱 不稳者均有手术指征。
胸腰椎骨折的治疗
原则:解剖复位;无创伤的手术操作;坚强 的内固定;早期的功能锻炼;脊髓、神经功 能的恢复(彻底的减压);
牵拉、旋转,X轴有屈、伸和侧 方 移位,Z轴有侧屈和前后方移位,故 脊柱有六种类型损伤。
➢胸腰椎骨折的分类:
1、单纯性楔形压缩性骨折: 仅前柱损伤,较稳定。 2、稳定性爆裂性型骨折: 有前、中柱损伤,可导
致神经损伤。 3、不稳定性爆裂性骨折:前、中柱均有损伤。由
于脊柱不稳,将导致创伤性脊柱后凸和进行性 神经症状。 4、Chance骨折:属于不稳定性骨折。 5、屈曲-牵拉型骨折:潜在性不稳定性骨折。 6、脊柱骨折-脱位(又名移动性骨折):不稳定 性骨折。
3. 活动受限 4. 神经症状 5. 其他表现
七、脊柱的检查
1. 注意多发伤:有无休克及重要脏器损伤; 2. 检查脊柱:是否存在畸形、压痛;判断受
伤部位程度;先假设为不稳定性骨折;确切 了解有无脊髓神经损伤并认真记录在病历本 上;
3. 必要的影像学检查(X光片、CT、 MRI片)。
八、影像学检查
生异常反应,以节段运动超出正常限度为特 征。脊柱力学稳定性依赖骨与软组织的完整 性。
Denis把脊柱的不稳分为三度:
❖一度为机械性不稳定:为前柱和后柱损 伤或中柱和后柱损伤,可能逐渐发生或 加重后凸畸形。
❖二度为神经性不稳定:由于中柱损伤, 在椎体进一步塌陷时可能继发椎管狭窄, 而产生迟发性神经症状。
CT片 腰椎爆裂性骨折 前、中柱均有损伤
➢颈椎骨折的分类:
1. 屈曲型损伤:前柱压缩、后柱牵张损伤,如前
方半脱位,不稳定损伤,将导致迟发性脊椎畸形 及脊髓损伤。 (1)前方半脱位(过屈型扭伤):这是脊椎后 柱损伤韧带破裂的结果,又分完全性和不完全性 两种,这种损伤可以有30%~50%的迟发性脊椎 畸形及四肢瘫痪发生率,属于隐匿性颈椎损伤。 (2)关节突交锁:导致椎体半脱位,常常并发 脊髓损伤; (3)单纯压缩性骨折:较常见。
脊柱基本结构
椎弓根螺钉固定冠状面
椎弓根螺钉系统
----后路间接复位的原理
1. 通过伤椎仍然正常存在的前、后纵韧带和纤维环, 在AF钉的适度撑开作用下使伤后蠕曲松弛的韧带, 在原有的解剖形态上充分伸展,从而带动牵拉已 移位进入椎管的骨块达到间接复位目的。对屈曲 牵张骨折(chance或安全带骨折)而言,可产生前 柱撑开、后柱加压的矫正力,以对抗前柱由于屈 曲而后柱因牵张暴力所形成的损伤。
脊髓中央管周围损伤(综合症)。(2)损伤 性枢椎椎弓骨折:暴力来源于颏部,导致颈 椎过度仰伸,引起枢椎后部骨折,又名吊死 者骨折;
4. 机制不详的骨折:齿状突骨折等。
颈环枢椎半脱位
颈椎1~2半脱位
颈4~5椎陈旧性半脱位 (过屈型)
严重颈5~6椎骨折脱位 (过伸型)
Denis 三柱概念脊柱骨折分类系统
③ AF系统有不同角度的可伸缩螺杆以适应不同节 段不同类型骨折复位的需要。临床以5°或 6°AF钉最常用。
手术时机
二. 直接原因:轻微外伤
三. 后果:后背疼痛、驼背!
四. 治疗方法: ⑴卧床休息1月后 腰围保护下起床活动; 同时进行对症处理; ⑵单纯骨水泥椎体成形 简单、费用低 , 不能很好恢复椎体 形态;
术: 但是 正常
⑶椎体球囊成形术:效果最好,能恢复椎体正常 形态高度,但是费用昂贵(3万元左右)。
病例1:56岁,女性,腰2椎骨折
2. 要达到上述目的必需满足以下二条:①前、
后纵韧带和纤维环基本完整,椎间盘与伤椎终板 不能分离。②骨折块之间无肉芽癍痕等软组织形 成,更不能有骨痂生成。
AF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简介
AF系统( Atlas Fixator System )
– 椎弓根螺钉4枚 – 撑开棍2根 – 10mm锁固镙帽8枚 – 横连杆1套 – 角度连接块4个
十、治 疗
一.颈椎骨折、脱位
1) 稳定性损伤:轻度压缩性骨折:颌枕带牵引 复位,石膏固定三月;能减少远期并发症。
2) 不稳定性损伤:环枢椎骨折脱位、颈椎半脱 位、明显压缩性骨折、关节突交锁、粉碎性 骨折合并神经损伤者。 1.急诊行颅骨牵引,持续牵引3~4周;如合 并脊髓和神经损伤则宜持续牵引至骨愈合。 2.石膏固定三月。 3.复位困难者或陈旧性损伤者,宜选择手术 治疗。
❖目的:明确诊断,确定损伤的部位、类
型、移位情况和损伤程度。
➢X线片:了解损伤部位、类型。 ➢CT片:了解椎管受压情况和三柱损
伤程度。 ➢MRI:了解脊髓神经损伤的程 度。
九、急救搬运
➢搬运方式最重要,禁止 一人抬脚、一人抬头或搂 抱。正确方式为伤员双下 肢并拢伸直,木板放于伤 员一侧,三人用手将其平 托至木板上,或用滚动法, 确保脊柱处平直状态。颈 部损伤时,专人固定头部, 沿纵轴向上略加牵引,使 头、颈、躯干一起搬动。 禁止扭曲或旋转头颈部。
1963年法国学者Roy-Comille首先报道,是 利用椎弓根的解剖特点,将螺钉植入椎弓根, 从而控制脊柱的三柱,再连接特殊装置,通 过操作达到矫形或复位固定的目的,获得多 方面的稳定,已被认为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手 术治疗方法;是脊柱外科医师必须掌握的技 术;
胸椎椎弓根螺钉定位点:
腰椎椎弓根螺钉定位点:
二、 脊柱解剖
1) 脊柱是由7节颈椎、12节胸椎、 5节腰椎和骶尾骨共同组成人体 纵轴支柱。
2) 每块脊椎骨分椎体和附件两部 分。
3) 脊柱有四个生理曲度。 4) 腰1以上椎管是脊髓组织,腰2
以下是马尾神经。

都 是 非 常 重 要 的 !
脊 柱 对 我 们 每 一 个
啊 !

我 好

三、脊椎损伤的原因
(三)依据骨折稳定性分类
➢ 脊柱稳定性:White和Panjabi对脊柱稳定性 的定义为脊柱在生理载荷下脊柱结构不被破 坏或激惹脊髓和神经根,防止结构变化出现 畸形和疼痛的能力。
➢ 脊柱不稳定性:是指有进一步发生骨片移位、
椎体压缩或脱位的潜在危险。美国矫形外科 协会定义节段性不稳为:脊柱施加载荷后产
➢CT检查证实有椎管内大的骨块占位者; ➢突入椎管内的骨块翻转,提示后纵韧带
撕裂; ➢后凸的骨块位于椎管的一侧。
前后路内固定器械的应用
目的:矫正畸形、稳定脊柱、保护神经, 为术后护理和早期康复提供条件。
分类(根据固定部位和范围不同):
1)固定在棘突:如棘突钢板;
2)固定在椎板和小关节突部位:如哈氏
➢ 坠落伤:占36%,在发展中国家多见; ➢ 交通事故伤:占9%,在发达国家已成为脊柱损
伤的主要原因; ➢ 挤压伤:引起脊柱屈曲性骨折脱位; ➢ 火器伤:美国和平时期枪伤占25%,在交通事
故伤之后,因胸椎有12节最长,其发病率占50 %。在战争时期可在0.3~12%; ➢ 生活中损伤:多见于中老年人(骨质疏松症), 常常导致胸腰椎压缩骨折,也常引起颈椎无骨 折脱位脊髓损伤。
脊柱骨折与脊髄损伤
第一节 脊柱骨折
一 、 脊柱骨折发病情况
1. 脊柱骨折(fracture of the spine)是骨 科常见创伤,其发生率在骨折中占 5%~6% ;
2. 以胸腰段发生率最高,其次为颈椎、 腰椎、胸椎,骶椎最少;
3. 常可并发脊髓及马尾损伤;颈椎骨折 脱位合并脊髓损伤者最高可达70%, 能严重致残甚至丧失生命。
术中AF钉规格的选择
① 术前应仔细阅读X光平片以确定拟手术节段长度、 生理弯曲和椎体进钉80%时的螺钉长度。术前 CT扫描对于判断拟固定椎是否有骨折、椎弓根 发育是否正常均有重要临床意义。
② 胸8以上椎骨和发育较细的椎弓根以及少年患者 应选择特殊尺寸的椎弓根螺钉植入或选择其它 手术方式,有明显骨质疏松症患者不宜选择AF 钉复位固定。
2. 垂直压缩型骨折:见于高台跳水和高空坠
物;(1)C1椎双侧前、后弓骨折;(2)暴 裂型骨折,多见于C5~6椎体,常常导致脊 髓损伤、全瘫。
3. 过伸型损伤:又分为(1)过伸型脱位:高
速公路上的车祸,先后伸,再前屈,又称为
摔鞭样损伤,表现为前后纵韧带和椎间盘损 伤、上一节椎体前下缘撕脱性骨折,常导致
棒;
3)
固定在椎体:如前路钢板系统
4)固定在椎体和椎弓根部位:AF、RF系
统,中华长城代表系统等等。
陈旧性骨折脱位手术适应征
1. 椎管有明显狭窄,尤其是合并有脊髓神 经损伤病例;
2. 有脊柱不稳征象如脱位 3. 的椎体压缩超过1/3,在胸椎及胸腰椎,
相邻椎脊椎后凸角≥30°;
胸腰椎骨折脱位的手术治疗
四、脊柱生物力学三柱划分法
1983年由Denis 提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