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及答案一、选择题1.智能手机的导航软件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如图是某驾驶员利用手机APP导航的界面。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7:55指的是时间B.图中18分钟指的是时刻C.图中8.1公里指的是位移大小D.研究汽车在导航图中的位置时,可把汽车看作质点2.如图所示,有两条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的水平轨道,轨道上有两个物体A和B,它们通过一根绕过定滑轮O的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接,物体A以速率v A=10m/s匀速运动,在绳与轨道成30°角时,物体B的速度大小v B为()A.53m/s3B.20 m/s C.203m/s3D.5 m/s3.如图所示,水平力F把一个物体紧压在竖直墙上,物体静止不动,则可知A.F增大时静摩擦力也增大 B.静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上C.静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下 D.因为静摩擦力大于重力,所以没有下滑4.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物体用轻绳AB悬挂于天花板上,用水平向左的力F缓慢拉动绳的中点O,用T表示绳OA段拉力的大小,在O点向左移动的过程中A .F 逐渐变大,T 逐渐变大B .F 逐渐变大,T 不变C .F 逐渐变小,T 不变D .F 逐渐变小,T 逐渐变小5.放假了,小明斜拉着拉杆箱离开校园。
如图所示,小明的拉力大小为F ,方向沿拉杆斜向上,与水平地面夹角为θ.与拉杆箱竖直静止在水平地面且不受拉力相比,此时拉杆箱对水平面的压力( )A .减少了sin F θB .增大了sin F θC .减小了cos F θD .增大了cos F θ6.如图所示,质量为8 kg 的物体A 静止在竖直的轻弹簧上面。
质量为2 kg 的物体B 用细线悬挂起来,A 、B 紧挨在一起但A 、B 之间无压力。
某时刻将细线剪断,则细线剪断瞬间,B 对A 的压力大小为(取g =10 m/s 2)( )A .100 NB .20 NC .16 ND .0 N7.关于曲线运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物体做曲线运动时所受的合外力一定是变力B .变速运动一定是曲线运动C .当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与物体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一定做曲线运动D .当物体做曲线运动时,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方向与物体加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8.如图所示,位于斜面上的物块m 在沿斜面向上的力F 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则斜面作用于物块的静摩擦力说法错误的是( )A.方向可能沿斜面向上B.方向可能沿斜面向下C.大小可能等于零D.大小一定不等于零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运动的速度改变量越大,它的加速度却不一定越大B.同一汽车,速度越大,越难以停下来,说明物体速度越大,其惯性越大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也可能是一对平衡力D.牛顿最早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10.某中学举行秋学期运动会,在100m竞赛中,测得某一运动员5s瞬时速度为10.4m/s,10s末到达终点的瞬时速度为10.2m/s。
则他在此竞赛中的平均速度为()A.10.2m/s B.10m/s C.10.3m/s D.10.4m/s11.伽利略的斜面实验证明了()A.要物体运动必须有力作用,没有力作用的物体将静止B.要物体静止必须有力作用,没有力作用的物体就运动C.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一定处于静止状态D.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12.第26届国际计量大会通过“修订国际单位制(SI)”的决议,将千克、安培、开尔文和摩尔4个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改由物理常数重新定义,从而提高计量单位的稳定性和精确度。
基本单位“千克”所对应的物理量是()A.力B.时间C.长度D.质量13.小明同学在水平面上用水平恒力推动木箱做与加速直线运动.小明在思考,怎么样才能使木前的加速度变为原来的2倍()A.将水平推力增大到原来的2倍B.将阻力减少到原来的1 2C.将物体的质量增大到原来的2倍D.将物体的推力和阻力都增大到原来2倍14.从牛顿第二定律知道,无论怎样小的力都可以使物体产生加速度.可是当我们用一个很小的水平力去推很重的桌子时,却推不动它,这是因为()A.牛顿第二定律不适用于静止物体B.根据a=F/m和判断,加速度很小,速度增量很小,眼睛不易觉察到C.推力小于静摩擦力,加速度是负值D.重力、地面支持力、推力和静摩擦力的合力等于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加速度等于零,所以原来静止的桌子还是静止的15.如图所示,小张和小李同时从A 出发,分别沿路径1、2先后到达B 、C 点,线段AB 、AC 的长度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两人所走的路程相同B .两人的位移大小相同C .两人到达的时刻相同D .两人在途中经历的时间相同16.如图所示是一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 -t 图象,据此图象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A .质点在第1 s 末停止运动B .质点在第1 s 末改变运动方向C .质点在第2 s 内做匀减速运动D .质点在前2 s 内的位移为零17.如图所示,在两块相同的竖直木块之间,有质量均为m 的4块相同的砖,用两个大小均为F 的水平力压木板,使砖静止不动,则第2块砖对第3块砖的摩擦力大小为( )A .0B .mgC .12mgD .4mg 18.汽车以20m/s 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刹车后的加速度大小为5m/s 2。
那么刹车后2s 内与刹车后6s 内汽车通过的位移之比为( )A .1:1B .1:3C .3:4D .5:2119.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如图,已知M >m ,第一次用水平力F 由左向右推M ,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为F 1;第二次用同样大小的水平力F 由右向左推m ,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为F 2,则( )A .12F F =B .12F F >C .12F F <D .无法确定20.金属小桶侧面有一小孔A ,当桶内盛水时,水会从小孔A 中流出.如果让装满水的小桶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则在小桶自由下落过程中( )A .水继续以相同的速度从小孔中喷出B .水不再从小孔喷出C .水将以更大的速度喷出D .水将以较小的速度喷出二、多选题21.如图所示,质量为3kg 的物体A 静止在竖直的轻弹簧上面质量为2kg 的物体B 用细线悬挂A 、B 间相互接触但无压力.取g =10m /s 2.某时刻将细线剪断,则细线剪断瞬间A .弹簧弹力大小为20NB .B 对A 的压力大小为12NC .A 的加速度为零D .B 的加速度大小为4m /s 222.如图所示,在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 1=1kg 的足够长的木板A ,其上叠放一质量为m 2=2kg 的物块B ,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1μ=0.1,物块和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2μ=0.3,假定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相等。
现给物块施加随时间t 增大的水平拉力F =3t (N),重力加速度大小g =10m/s 2。
则( )A .t =ls 之后,木板将在地面上滑动B .t =2s 时,物块将相对木板滑动C .t =3s 时,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4m/s 2D.木板的最大加速度为3m/s223.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置于斜面体上,左边有一竖直挡板挡住小球。
现用一个水平向右的力拉斜面体,使斜面体在水平面上向右做加速度大小为a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一切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斜面和挡板对小球的弹力的合力大小等于m(g+a)B.斜面对小球的弹力可能为零C.斜面对小球的弹力与a无关且等于cosmgθD.若使向右的力方向变为水平向左,则小球有可能飞出斜面24.将一个半球体置于水平地面上,半球的中央有一光滑小孔,上端有一光滑的小滑轮,柔软光滑的轻绳绕过滑轮,两端分别系有质量为1m、2m的物体(两物体均可看成质点,m2悬于空中)时,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
已知此时1m与半球体的球心O的连线与水平方向成53°角(sin53°=0.8,cos53°=0.6),1m与半球面的动摩擦因数为0.5,并假设1m 所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则在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的前提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无论12mm的比值如何,地面对半球体的摩擦力都为零B.当1253mm=时,半球体对1m的摩擦力垂直于图中的虚线向上C.当12513mm≤≤时,半球体对1m的摩擦力的方向垂直于图中的虚线向下D.当12553mm<≤时,半球体对1m的摩擦力的方向垂直于图中的虚线向上25.如图所示,静水中有一木球用细线拴住,对木球施加一水平拉力F,使其偏离竖直方向θ角且处于静止状态,现保持木球静止,使拉力F从图示位置沿逆时针方向缓慢转过90°,F转动过程水不受扰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F始终变大B.F先变小后变大C.绳子拉力始终变小D.绳子拉力先变大后变小三、实验题26.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请完成下面的问题:(1)实验分两步,先保持物体的质量不变,测量物体在不同的力作用下的加速度,分析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物体所受力相同,测量不同质量在这个力的作用下的加速度,分析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
我们把这种方法称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2)下面的做法有利于减小实验误差的有:(____________)A.把长木板没有定滑轮的一端适当抬高B.连接小车与定滑轮的细绳要调成与木板平行C.为了让小车的加速度大些,应该尽可能增加钩码个数D.将连在小车后的纸带尽可能放平顺,以减小纸带与打点计时器的摩擦图像,可以判断该同学在(3)如图为某同学实验后,根据实验所得的数据,作出的a F实验中存在问题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实验中,如图给出了从0点开始,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的纸带,其中0、1、2、3、4、5、6都为计数点.测得:x1=1.40cm,x2=1.90cm,x3=2.38cm,x4=2.88cm,x5=3.39cm,x6=3.87cm.那么①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T=______s.②计数点4处的瞬时速度的大小是______m/s.(此处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③小车运动的加速度计算表达式为______,加速度的大小是______m/s2.(此处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28.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中需要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两根细绳,细绳的另一端都有绳套,如图所示.(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_____A .用一个弹簧秤与用两个弹簧秤拉橡皮条时,只要满足橡皮条的长度相等B .拉橡皮条时,弹簧秤、橡皮条、细绳应贴近木板且与木板平面平行C .实验中,两根细绳必须等长D .实验中,只需记下弹簧秤的读数(2)实验中,弹簧秤的示数如图所示,则图中弹簧秤的读数为_____N(3)某次实验中,若两个弹簧秤的读数均为4N ,且两弹簧秤拉力的方向相互垂直,则_____(选填“能”或“不能”)用一个量程为5N 的弹簧秤测量出它们的合力,理由是_____29.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探究平抛运动特点的实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