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壮族文化:壮族有着什么样的历史文化及艺术
导语:壮族人民在集中本民族民间文学、音乐、舞蹈、技艺的基础上,创造了壮戏。
铜鼓是壮族最有代表性的民间乐器。
壮锦是壮族民间流传下来的一种独
壮族人民在集中本民族民间文学、音乐、舞蹈、技艺的基础上,创造了壮戏。
铜鼓是壮族最有代表性的民间乐器。
壮锦是壮族民间流传下来的一种独特的织锦艺术,已有一千年的发展史,与南京的云锦、成都的蜀锦、苏州的宋锦并称“中国四大名锦”。
壮族人民能歌善唱,壮族的山歌因南北方言不同而有“欢”、“西”、“加”、“比”、“抡”等不同称谓。
壮族人定期还举行唱山歌会“歌圩”,以农历三月初三为最隆重,大山歌圩有万人以上参加。
右江一带称为“欢”,左江一带称为“诗”,桂北一带称为“比”和“欢”,都是唱山歌的意思。
有定期举行的唱山歌会,称为歌圩。
歌圩日期各地不同。
以农历三月初三为最隆重。
大山歌圩有万人以上参加。
内容有请歌、求歌、激歌、对歌、客气歌、推歌、盘歌、点更歌、离别歌、情歌、送歌等。
被誉为“歌仙”的刘三姐就是歌手的典型代表。
广西壮族古老的歌圩集会和绣球一直流传至今。
关于绣球最早的记录可见于宁明花山壁画,当时是一种球状青铜武器,打猎时投出去砸猎物,这也是古书上将壮族的绣球称作飞砣( 驼) 的原因。
歌圩期间,还举行男女间的抛绣球、“碰蛋”等娱乐活动。
这期间,各家各户吃五色糯米饭。
云南文山一带还唱壮戏,兼办物资交流会。
过去,壮族一年种一造(即一季)水稻,三月初三是备耕时间,歌圩就是为春耕农忙做物质的和精神的准备。
吃五色饭、五色蛋,是预祝五谷丰登的意思。
壮族古文字
唐代,壮族已有舞蹈,如舂堂舞以舂米为内容,以敲击声伴舞。
宋
生活常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