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劳动力转移
【摘要】随着当下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移,劳动力逐渐从农业转向工业,使得大量农村劳动力开始转移。
本文基于工业集聚视角对农村劳动力转移进行分析。
就农村劳动力转移产生的原因,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进行展开,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业集聚
一、引言
工业集聚是指一系列相似的下业企业汇聚于同一个区域。
这是一种在工业布局上相对集中的现象。
由于各地区的地理环境限制以及工业组合因素的影响。
随着各种下业产业的发展与个别产业规模扩大。
为了能够带来更大的经济效应,下业集聚成为必然的趋势。
企业的运作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投入。
当地的劳动力已经远远不足。
使得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进入下业集聚区。
久而久之,形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
据统计。
2010年从农村转移㈩来的劳动力约有1.5亿人,占到了总流动人口的68.2%。
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不容小觑。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产生原因
我国存在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其中一元是以下业化生产为主的城市经济。
另外一元是以手工业生产为主的农村经济。
在这种经济社会结构下。
产生了一些社会问题:城乡收入差距、地区贫富差距,城乡生活水平和人民幸福指数差距等。
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与这些因素息息相关。
(1)经济因素。
与农村相比,下业化集聚地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与更高的薪酬。
一部分农民为了获得更多的财富奔赴工业聚集地,一定程度上促进着农村劳动力转移。
(2)科技因素。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
农村开始引进适量机器设备,提高了部分农业的作业效率。
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而在下业集聚地下厂为了维持日常经营又急需劳动力。
那些被机器所淘汰的农民开始寻求新的下作。
为了谋生他们向工业集聚地转移。
(3)生活质量因素。
我国现阶段,农村和城市的生活水平有着显著的差距。
一些农民工进城工作已经不再是为了挣钱去找一些辛苦脏乱的下作,他们更加希望的是在挣到钱的同时能借此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开阔眼界,学到许多有用的知识。
希望在城市立足,给子女提供更好的教育。
三、工业集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1)缓解了农村劳动力过剩现象。
我国农村人口过多。
耕地严重不足,截至2008年,我国的人均耕地仅1.35亩。
并有666个县人均占有的耕地面积低于国际公认的警戒线:0.795亩,其中463个县低于国际公认危险线:0.5亩。
工业
集聚可以及时吸收农村的闲置劳动力,合理的进行农村劳动力资源配置。
(2)缓解了城乡经济差距。
由于城市的收入水平大大
高于农村,外出的农民工在城市下作能大幅度提高收入水平。
“进城打工,回家盖楼”的例子层出不穷。
长久以往,城乡的贫富差距便能得以缓解。
(3)提高农民下自身素质,进而提高农村整体素养。
文化的教育与吸收是潜移默化的。
在城市打工的同时,他们会学到许多新的知识和技能。
学会适应城市的生活节奏,了解一些机械化操作流程以及相应的经营化理念。
这些潜在的财富会随着他们回到农村,提高农村整体的生活素养。
(二)消极影响
(1)农业开发缺少优秀人才。
在下业集聚的环境下。
农村劳动力转移。
大量青壮年外流,优秀人才几乎都转向城市发展。
留在农村的多为一些儿童与老人。
不利于农业开发。
(2)增加了人口流动的控制难度,容易导致城镇化的
无序发展。
四、对工业集聚引起农村劳动力转移这一现象的建议
(1)发挥政府职能,制定相?P政策保障农村劳动力转移。
从农村到城市下作的农民由于户口问题。
就业受到阻碍,不能顺利的完成各项下作。
政府应该实施相应的政策,尽量避免在户籍问题方面的地域歧视。
为农村来的就业者提供一
个相对公平的就业环境。
(2)建立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人才市场,降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盲目性。
农村劳动力转移普遍存在着盲目性和自发性。
从而影响人才市场上的人力资源供求失衡,不利于人力资源的高效利用。
建立一个农村劳动力转移市场。
能够综合考虑求职者的各项才能,为其寻找更合适的下作岗位。
(3)加大农村劳动力的培训,提升劳动力总体水平。
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培训可以提升其就业能力,使农村劳动力从“劳力”向“技能”转变。
有利于提升劳动力总体效率。
(4)在农村附近发展下业集聚地,便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近利用。
伴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
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成为热门话题,在农村附近发展工业集聚地能够减少此类现象发生。
五、总结
工业集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有利于我国就业市场上的资源配置。
要实现劳动力结构的优化必须处理好城乡劳动力的分配。
在二元经济结构中,处理好农业和工业的关系,在工业集聚的同时,做到农业的同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孙丽环,劳动力流动对中国工业集聚的影响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学位论文,2013.
[2]李娟,葛慧珍.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及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4.
[3]李琰.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趋势与政策建议[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