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实用汉语15课教案

新实用汉语15课教案

第十五课她去上海了
一、复习巩固
1-100 、1-1000 的称数法
二、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换过人民币?在哪换的?为什么去那里换?
三、讲解新课
1.本课生词
得: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连接表示结果或程度的补语:
吃得很好,穿得很漂亮,玩得很好。

早:早晨:清早 ,从早到晚;很久以前:这件事我们早商量好了。

银行:办理存款、贷款、汇兑、储蓄等业务的金融机构。

中国银行
少:数量小(跟‘多’相对):少量 ,少见多怪。

人少,银行很少,不少不够原有或应有的数目;缺少(跟‘多’相对):帐算错了,少一块钱。

丢;遗失:屋里少了东西。

暂时;稍微:少候, 少待。

刚:副词。

恰好:不大不小,刚合适。

表示行动或情况发生在不久以前:刚回北京,刚去银行
从:介词,起于,‘从…’表示‘拿…做起点’:从上海到北京|从少到多。

(介词,表示经过,用在表示处所的词语前面:从窗缝里往外望副词,从来,用在否定词前面:从没有听说过)
非常:很;极。

特别:非常早,非常漂亮,非常喜欢中国音乐
次:次序;等第:名次,座次,车次,这次,那次,一次,多次
数:数一数,数数,数钱,数人民币
好久不见(打招呼)
快:速度——说得很快,念得不快,走路很快
普通话:学习普通话,说普通话
年轻:年轻人,非常年轻
流利:很流畅,没有阻碍。

说得很流利,流利的汉语,流利的普通话
懂:知道;了解。

他的话我听懂了,懂上海话,不懂英语,懂不懂.
2. 语句理解
3. 学习课文
教学过程设计:学习并练习情景会话。

①示范读—领读—齐读—分角色朗读—个别读,教师纠音。

教师范读课文。


学生整体感知,划出自己不能理解的部分
②教师根据课文框架请同学复述,或提问后请同学回答问题。

③教师逐段讲解,特别是学生不能理解的部分。

请大家根据课文内
容互相提问,进一步理解课文。

④教师就课文内容提问,学生讨论并回答。

⑤将课文框架还原为课文,让学生再练习。

4.讲练语法
①介词“从”的用法——从+NP
教师领读并讲解:我从学院去邮局他从英国来中国
②“这儿”or “那儿”:他从立波那儿来陈老师从这儿去银行
③看,该你了“该+NP+(V)+了”
④动词的重叠
AA 看看说说
A一A 等一等数一数
ABAB 介绍介绍
⑤情态补语: V + 得 + Adv + A
来得很早
住得不好
V + 得 + A + 不A
玩儿得好不好
5.阅读和复述
讲解重点词语。

显示例句,并讲解
根据课文框架请同学复述,将课文框架还原为课文
6. 汉字的构字法
象形字是指纯粹利用图形来作文字使用,而这些文字又与所代表的东西,在形状上很相像。

象形字是最早产生的文字。

用文字的线条或笔画,把要表达物体的外形特征,具体地勾画出来。

象形字来自于图画文字,但
是图画性质减弱,象征性质增强,它是一种最原始的造字方法。

例如“月”字像一弯月亮的形状,“门”(繁体的[门]更像)字就是左右两扇门的形状。

而“日”字就像一个圆形,中间有一点,很像人们在直视太阳时,所看到的形态。

例字: 人,目,口,心,手,木,水,火,刀,日,月,井,田,子,门,羊,牛, 天,匕等。

四、课堂操练
1.熟读短语
2.句型替换
3.课堂活动
用美元、欧元、加元兑换人民币的练习
4.会话练习
打招呼,评价动作或行为,在银行换钱,描述去过的地方
5.根据图画的内容说话(可以一人说话,也可以多人分角色对话)
6.交际练习
显示句型格式和相应的提示词
五、课堂小结
闪现识字卡片,复习本课的生词;本课所涉及的话题训练。

六、布置作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