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17课 智取生辰纲(第一课时)

第17课 智取生辰纲(第一课时)

宁条梁镇中学导学案九年级语文学科年月日第17课智取生辰纲(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巩固小说的有关知识:小说的概念及三要素。

2.了解《水浒》的主要内容及作者的思想倾向。

能力目标1.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

2.学习设置矛盾冲突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走进古典文学名著,主动阅读古代优秀作品,在历史文化土壤中汲取营养,提高文学修养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1.通过分析人物言行,结合具体环境,把握杨志的思想性格。

2.鉴赏本文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难点晁盖等人智取生辰纲的过程。

[学法指导]1.问题导读法:抓住题目“智取生辰纲”中的“智”字提问,引导学生作深入探究。

2.妙点寻踪法:在默读中圈点批注,让学生寻找文章构思或写作巧妙之处。

[知识链接]杨志是北宋名将金刀杨继业后人,但他本人只是朝廷的一个制使,官职很小。

杨志,在梁山好汉中排名第十七位,梁山军马里做马军八虎骑兼先锋使,排行第三。

林冲来到梁山,王伦不容,要他先下山取“投名状”杀一人上山。

不想正巧碰见青面兽杨志,两人拔刀大战三十余回,不分胜负。

原来杨志是杨老令公杨家将的后代,本来是殿帅府制使,因押送花石纲在黄河里翻了船畏罪逃避。

与林冲不打不相识,被王伦一起邀上梁山。

但杨志一心想到东京找个官做,不肯入伙。

杨志在东京花光了身上的钱,只好去卖祖传宝刀,与泼皮牛二发生争吵,不得已杀了牛二,被发配到大名府充军。

为梁中书护送生辰纲去东京,又被晁盖等所劫。

杨志无奈和鲁智深打上二龙山,杀了邓龙,做了山寨之主。

后归了梁山泊。

杨志的故事在《水浒传》一共只有三回书,一万五六千字,首尾三大段落:卖刀(杀死泼皮牛二),得官,失陷生辰纲。

杨志故事是把失意、得志、幻灭这三部曲概括了杨志的求官之梦,从结构上看,高潮在中段。

在权贵高俅那里,杨志触了霉头,但在另一权贵梁中书那里,杨志却一开始就受到提拔,似乎可以一帆风顺了,但在权贵门下做奴才也并不容易。

奴才中间有派别,经常互相倾轧。

梁中书用人不专,注定了杨志的幻灭,黄泥冈上杨志被晁盖,吴用,阮氏兄弟等七人联手盗取了生辰纲,之后杨志投鲁智深在二龙山落草,打青州后上梁山入伙。

在梁山被招安之后,征方腊的途中病死。

课时安排:2课时一、初读课文、批注感知自读批注方法:1、初读,边读边用符号批注。

段序用阿拉伯数字标出、生字难字“●”、生词用“〓”、有疑问处“﹖”、容易写错、读错的字“△”。

用()批注小说三要素。

2、默读,用文字批注:在文中标出生字的拼音、生词的语境意义;在文后批注这篇小说写了什么?初读成果【自我检测】1、给加点字注音趱.行()虞.候()嗔.怪()尴尬..()()厮.()朴.刀()恁.地()怨怅.()兀.的()怄.()芥.菜()忒.()舀.酒()罗唣.()聒.噪()晁.盖()三阮.()省.得()勾当()()庵.()喏喏..连声()剜.口割舌()面面厮觑.()2、说说下列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的区别。

(1)这里正是强人..出没的去处。

古今(2)那计较都是吴用主张。

古今(3)我们胡乱也买他这桶吃。

古今3、《智取生辰纲》选自《》,该书与《》《》《》并称为我国的“四大古典白话小说”。

作者是(朝代)小说家依据民间传说的故事编纂的第一部歌颂农民斗争的长篇小说,暗写等人的定计,明写的精明对策;有大矛盾---- 等人之间的矛盾,又有小矛盾---之间的矛盾;写法变化多端,而又合理的表现了故事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⑴采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把自己的发现或疑问记录在课本上。

小组交流。

⑵试用自己的话概述故事情节,要求说清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三、再读课文,理清结构四、小组合作,探究问题1.小说以“生辰纲”的争夺为中心事件,采用了双线结构,明线是什么?暗线是什么?2.小说在情节安排上有什么特点?(从情节来看,小说构思有何巧妙之处?)【作业布置】绩优学案达标检测。

【课堂小结】这个单元的重点是鉴赏小说的人物形象和小说语言,亦是本课学习的重点、难点。

而要具体落实这个学习的重难点,可以通过讨论、分析、解决以上问题来实现,因为这些问题都紧紧围绕人物形象、情节构思、作品语言等方面去设计的,真正帮助学生对作品更深层次的理解。

【当堂检测】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趱行(zhan)怨怅(chang)虞侯(yu)B 怄气(ou)恁地(nen)罗唣(zao)C 省得(sheng)逞辩(cheng)气喘(chuai)D 聒噪(gua)还言语(huan)吹嘘(xu)2.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干系须是俺的。

(责任)B 那十一个厢军雨汗通流,都叹气吹嘘。

(吹牛)C 似你方才说时,他们都是没命的。

(亡命之徒)D 卖一桶与你不争。

(不要紧)【自主反思】知识盘点:心得感悟:第17课智取生辰纲(第二课时)一、矛盾冲突,推进情节矛盾冲突是推进情节发展的重要因素,细读课文,看看课文中有哪些矛盾冲突?一、环境描写,韵味无穷小说的环境,分为社会与自然环境,请在文章中找出相应的内容,分析其在文章起什么作用。

(环境描写的作用:1、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或背景增加事情的真实性2、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心情3、寄托人物的思想感情4、反映人物的性格或品质5、推动情节的发展6、深化作品主题)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作用:三、精读课文,我来说“智”1.晁盖、吴用等人劫取生辰纲,其“智”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2.杨志最终失陷生辰纲从而“贻误”终身,是否在他身上确实无“智”可言呢?3.既然杨志并非无智,那么试分析他失败的关键症结在哪里?4.小说中以“智”对“智”,这样安排情节有怎样的表达效果?二、品味人物,把握形象3.从细节描写入手。

)杨志是本文着力刻画的主要人物,那他是怎样一个形象呢?三、品析语言,体味妙处(1、从文章体裁入手品析2、从遣词造句方面品析3、从修辞运用方面品析4、从句式选择方面品析)1.杨志跳起来喝道“那里去!且睡了,却理会!”众军汉道:“趁早不走,日里热时走不得,却打我们!”杨志大骂道:“你们省得甚么!”拿了藤条要打。

句中对杨志“跳”、“喝”、“拿了藤条”等动作描写以及对军汉们喝骂的语言描写有何作用?句中的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有何作用?四、布置作业1.以“杨志形象之我见”为题,写一篇小作文,300字左右。

2.借鉴本文的鉴赏方法阅读《水浒传》其他经典篇章,以“我喜欢的一个水浒人物”为话题,写一篇文章,300字左右。

【当堂检测】达标训练1.对加粗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窥望(kuì)趱行(zǎn)怄气(òu)聒噪(ɡuō)B.嗔怒(chēn)省得(xǐnɡ)恁地(nèn)干系(xì)C.勾当(ɡòu)撇下(piē)怨怅(chànɡ)计较(jiǎo)D.兀自(wù)尴尬(ɡà)逞辩(chénɡ)朴刀(pō)2.对下列语言或行为解说错误的一项是()A.杨志道:“你理会得什么!到来只顾吃嘴!全不晓得路途上勾当艰难,多少好汉,被蒙汗药麻翻了!”——杨志熟谙江湖酒道,这是他的经验之谈,充分表现了他的谨慎精明。

B.“不卖了!不卖了!这酒里有蒙汗药在里头!”——白胜故意卖关子,欲擒故纵,为的是增强诱惑力。

C.杨志拿来藤条,劈头劈脑打去,打得这个起来,那个睡倒……——杨志细心押送生辰纲,但为人粗暴蛮横。

D.杨志寻思道:“俺在远处望,这厮们都买他的酒吃了;那一桶里当面也吃了半瓢,想是好的。

”——这表现了杨志观察仔细,处事谨慎,虑事周到。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最近上级明文规定:谨防腐败,节日期间坚决禁止不准用公款请客送礼。

B.经过电教组的老师一周奋战,一间用PentiumTV装备的多媒体教室终于如期投入使用。

C.袁枚的晚年,仍然精力充沛,充满创作激情,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

D.“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战略共识,提高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观念,对于今天至关重要。

【教学小结】《智取生辰纲》故事情节波澜迭起,扣人心弦,人物刻画细腻入微,形象生动,环静描写逼真简练,恰到好处。

它是以晁盖、吴用为核心的好汉群体第一次向贪官“出手”,与“官家”冲突,是大规模农民起义的前奏。

《智取生辰纲》赏析凡是读过《水浒传》的人对智取生辰纲的生动故事都难以忘怀,它确实是《水浒传》中最精彩的章节之一,新中国成立后一直作为中学语文教材,50年前我上初中的时候就是。

花石纲生辰纲的“纲”,都是指一大批东西。

生辰纲价值十万贯。

十万贯究竟是多少钱?把一千个制钱用麻绳穿起来就是一贯,也叫一吊。

古人常常以“万贯家财”、“腰缠万贯”表示极其富有,意味着有一所大宅院,许多土地或者一处不小的买卖,一群奴仆,当然还有不少现钱,显然比现在的一百万多得多。

所以十万贯是一笔极大的财富。

这十万贯金珠宝贝是贪官污吏掠夺的民脂民膏,是不义之财,小说写晁盖等人智取生辰纲的过程充满了机智,非常精彩。

那么他们“劫富”之后有没有“济贫”呢?没有。

他们自己瓜分了。

所以总的说来晁盖这个人还比较好,至少他不让小喽罗杀害客商,只抢财物,而且不象周通、李忠那么黑。

打家劫舍,一夜暴富,还成为“农民革命的好汉”,可谓名利双收,岂非咄咄怪事!须要指出的是,在《水浒传》成书过程中的宋、元、明代商品经济在不断发展,小说多次写到抢劫、杀害过路客商,这种行为很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不利于社会进步,是一种落后行为,犯罪行为。

但长期以来在人们心目中并不认为是犯罪和错误,甚至还被认为是革命行为,也许有人对这种行为不以为然,但是出于顾虑,回避评论。

我们从上面几个例子可以肯定,《水浒传》中所有山头的“打家劫舍”、“打劫过路客商”都是这种情况:劫富并未济贫,极少数头领劫富占有的财富超过小喽罗几十倍甚至几百倍。

杨志把生辰纲看成是自己东山再起的赌注,为确保安全不惜采用任何方法,这种急功近利导致欠理智,人不和。

从智藏行踪,智变行辰,智选路径,可以看出杨志是用心良苦的,为保生辰纲的安全是煞费苦心的。

攘外必先安内,堡垒都是从内部被攻破的,杨志一行人内部的重重矛盾为失败设下了伏笔。

因为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智多星吴用之计比青面兽杨志之智来得高,棋差一首,束手束脚。

杨志之智,更加衬托出吴用之智的高明,可以说杨志输智,吴用赢智。

【自主反思】知识盘点:心得感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