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十章 体育教学中学生的个体差异(课堂PPT)

第十章 体育教学中学生的个体差异(课堂PPT)

12
体育差生
这类学生明显跟不上学习的进度,完成体育 学习任务困难较大,体育学习成绩较差。造 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有体能和运动技能基 础较差,缺乏自信;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 不认真,意志品质比较薄弱等。
13
体育一般生
这类学生的体育能力四个要素组合处于一般状 态,能基本完成教师的要求和任务,但学无余 力,学无特长,学习效率不高。其中绝大部分 学生态度尚认真,但体育能力较差,学习方法 单调,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不扎实。
10
这四个要素在不同的学生身上形成了不同的 组合,从而造成了体育能力的差异。根据体育能力 的差异,可以将学生大致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优等生 2、体育差生 3、体育一般生
11
体育优等生
这类学生的四个要素基本上已经形成了最优化 组合,他们具有较强的体育能力,主要表现为 体育知识和技能达到熟练程度,并能在实践中 加以灵活运用;体育学习和锻炼积极主动,分 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自我调节和自我 评价的能力较强;掌握新技能既快又好。
4
2、体育运动能力是由心理运动能力和身体熟 练运动能力构成的,运动运动能力分为一般体 育运动能力和特殊体育运动能力。
5
(1)一般体育能力是指从事各种体育活动 都必须具备的能力,主要指动作感受性的敏 锐度、知觉的广度和深度、表象的完整性和 清晰性、反应的迅速性和准确性、操作思维 的敏捷性和实效性、运动记忆的及时性和准 确性以及想象力和注意力等方面的心理机能。
24
第三节 非智力因素的差异
非智力因素指出智力因素以外的有利 于人们进行各种活动的全部心理因素的总 称。一个人所取得的成就高低取决于智力 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共同作用。在学校体 育教学中,非智力因素包括动机、兴趣、 态度以及个性心理特征等方面。
25
一 动机、兴趣和态度的差异
1、体育动机的差异 2、体育兴趣的差异 3、体育态度的差异
20
由于人的智力是个动力结构,它具有相对 稳定性,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果在体育教学 中注重智力训练,通过体育活动也可以发展学 生的智力和提高他们的体育学习成绩。
21
许多研究表明,幼儿期是智力发展的关 键期,这个阶段在适宜的环境影响下,智 力发展得特别迅速。一般人的智力发展高 峰期是20-34岁,智力下降的确切年龄则存 在着个别差异。
18
二 体育运动中的智力差异
一般来说,中等以上的智力水平是顺利完成体育学习 的保证。 经研究,体育运动与智力发展并不矛盾,而且还有促 进作用。
19
智力发展水平上的个别差异及其与体育锻练的关系
人的智力是相对稳定的,它不是一成不变 的。智力增长不是等速的,一般是先快后 慢,到了一定的年龄则停止增长,或者开 始下降。
16
智力是一般的认识能力,它主要包含观察能 力、记忆能力、抽象思维能力以及想象力, 其中抽象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
17
(1)观察力:是智力活动的源泉和门户。 (2)记忆:是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 (3)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间接概括的反映过 程,它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和事物之间的内部 联系和关系。 (4)想象力:是一种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26
二 个性心理的差异
个性差异又称人格差异,指个性特征在个 体之间所形成的不同品质。世界上找不到 两张完全相同的脸,也找不到个性完全相 同的两个人。
27
1、个性差异与运动表现
个性与运动成绩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1)运动成绩好的学生性格多倾向于外向型 (2)知觉能力强的学生性格更趋外向而稳定,知觉能 力弱的学生表现出明显的内向和不稳定倾向 (3)运动素质较差的学生具有明显的学习焦虑倾向、 对人焦虑倾向、孤独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和恐 怖倾向,从而表现出较高的总焦虑水平。
14
教学的误区
1.轻视——对体育差生心理和行为的影响 2.忽视——对中等水平学生心理和行为的影响 3.过分重视——对体育尖子学生心理和行为的
影响
15
第二节 智力因素的差异
一 智力的结构与体育活动 1、体育学习需要有智力来保证,智力又称智能 或智慧,是指人们在获得知识和运用知识解决 实际问题时所必备的心理条件或特征。
8
体育能力的差异对动作技能的形的差异及其教学策略
学生能力可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1、体育认知能力:指学生了解体育活动意义和 作用的能力。 2、身体运动能力:指学生在身体运过程中所表 现出来的综合能力。 3、自我锻炼与评价能力:指学生能运用所学的 体育知识、技能和方法独立进行锻炼并对锻炼 效果进行自我评价的能力。 4、自我调节能力:指学生在体育活动过程中能 及时发现问题、改进学习策略和提高学习成绩 的能力。
22
体育锻炼有利于智力衰 退的推迟,以及潜在智能 的充分发挥。同时,还说 明了各个人智商的变动性 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23
智力发展水平上的差异,不仅表现在智力发 展的速度快慢方面,而且表现在智力停止发展 的时间早晚方面。智力高的人,智力发展的速 度快,停止发展的时间晚;智力低的人,智力 发展的速度慢,停止发展的时间早。
第十章 体育教学中学生的个体差异
1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是客观 存在的,应该引起体育教师的充分重视,因材施 教,区别对待,提高教学效果,使每一个学生在 原有的基础上取得进步和发展。学生的个体差异 不仅体现在体能和运动技能方面,还体现在体育 能力、智力因素以及个性心理等方面。
2
第一节 体育能力的差异
一 体育能力的含义
1、所谓能力,通常是指完成一定活动的本领, 包括完成一定活动的具体方式以及顺利完成一 定活动所必需的心理特征。
能力是在人的生理素质的基础上,经过教育和 培养,并在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3
能力可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例如,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思维能力、
想象能力等,都是人们从事各种活动所必须的最基 本的能力。
6
(2)特殊体育能力是指从事专门体育活 动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又称为专项运动能 力,因体育项目的特点不同而各不相同。
7
比如,从事体操运动(非周期性运动项目) 主要应具备的特殊体育能力,包括肌肉用力感 (用力的准确性)、平衡感、空间定向(方位 知觉)能力、动作反馈能力、时间节奏感或韵 律感、动作表象的完整性和清晰性以及动作短 时记忆的准确性等,其中以前五项尤为重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