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得西山宴游记》知识点梳理
一、通假字。
(找出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自余为僇人“僇”通“戮”,(受)刑辱,文中指受贬谪。
二、古今异义。
(写出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义。
)
1、漫漫
..而游古义:任意。
今义:今指(时间、地方等)长而无边的样子。
2、到则披.草而坐古义:拨开。
今义:盖或搭在肩背上。
3、以为凡是
..州之山水有异态者古义:凡是这个。
今义:所有的。
4、然后
..知是山之特立古义:这样以后。
今义:表承接,接着。
5、颓然
..就醉古义:喝醉酒摇晃的样子。
今义:精神萎靡不振。
6、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古义:先前。
今义:介词,朝着。
7、游于是
..乎始古义:从此。
今义:连词,表承接。
8、则凡数州之土壤
..古义:疆土。
今义:泥土。
9、外与天际
..,四望如一古义:两个词,天空,交会。
今义:天边。
10、攒蹙累积
..古义:重叠、积压。
今义:积累。
三、一词多义。
(解释下列词语在句中的意义和用法。
)
1 、其
(1)其隙也,则施施而行连词,表假设如果
(2)日与其徒上高山代词,自己的,我的
(3)其高下之势代词,那些
2、之
(1)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结构助词,的
(2)然后知是山之特立结构助词,的
(3)始指异之代词它,指西山
(4)穷山之高而止结构助词,的
(5)故为之文以志代词,这。
3、而
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连词,表修饰。
觉而起,起而归连词,表承接。
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连词,表承接然后。
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连词,表转折。
穷山之高而止连词,表承接。
4、为
不与培塿为类动词,是。
故为之文以志动词,写下。
5、以
醉则更相枕以卧连词,表修饰相当于“而”,……着
故为之文以志连词,表目的,来
6、始
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副词,曾经。
游于是乎始动词,开始。
不与培塿为类名词,同类。
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名词,事理。
佛印绝类弥勒动词,类似;像。
8、际
外与天际动词,交会,会和。
浩浩汤汤,横无际涯名词,边际。
受任于败军之际名词,前后交接的一段时间。
四、词类活用。
(指出下列句中活用的词语,并解释其用法和含义。
)
1、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梦,名词作动词,做梦。
2、箕踞而遨箕,名词作状语,像簸箕一样。
3、入深林,穷回溪穷,形容词作动词,走尽。
4、无远不到远,形容词作名词,远处的山水。
5、萦青缭白青,白,形容词作名词,青山、白水。
6、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远,形容词作名词,远处。
7、始指异之异,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奇特。
8、倾壶而醉倾,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倾尽。
五、特殊句式。
(指出下列句子的类型。
)
1、居是州省略句,省略介词“于”。
2、因坐法华西亭省略句,省略介词“于”。
3、始指异之始指(之)异之省略句,省略宾语“之”。
4、故为之文以志故为之文以志(之)省略句,省略宾语“之”。
5、是岁元和四年也。
判断句。
6、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
判断句,定语后置句。
六、翻译句子。
1、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我原以为永州山水中稍有特异地方,都已被我游览了,而未曾知道西山的怪异和奇特。
2、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
攀援着爬上山顶,像簸箕一样坐着,观赏风景,周围几个州的土地都聚集在我的衽席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