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煤矿安全管理的实践与探索(标准版)

煤矿安全管理的实践与探索(标准版)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煤矿安全管理的实践与探索(标准版)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煤矿安全管理的实践与探索(标准版)山东龙口矿业集团北皂煤矿属极典型软岩矿井,地质条件复杂,矿压显现明显。

特别是海域采煤工艺相对困难,水、火、瓦斯、顶板、煤尘等自然灾害随时可能威胁矿井安全。

基于此,几年来,北皂煤矿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科技领先,科学管理,争创一流”的发展方针,从安全监测系统、工业以太环网、工业电视系统、自动化控制系统、软件开发、通讯系统等六个方面进行了总体设计规划,铺设完成了国内首条井下工业以太环网,并在此基础上建成了北皂煤矿综合自动化控制平台,从而促进了煤矿企业实现健康、持续发展。

一、健全完善安全监管机制,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必依、依法治矿。

北皂煤矿在近几年的安全管理实践中,一是健全完善安全生产责任机制,做到齐抓共管。

把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作为安全管理的核心和主线,加强责任体系建设,加大安全责任在副总、区队承包考核中结构工资的比例,加强下井跟班、值班、带班制度,彻底解决“严不起来、深入不下去”的问题。

二是健全完善监督检查机制。

坚持党政工团大检查、专项检查和安全小分队稽查相结合,保证安全检查不断线。

以“小题大做”抓安全,对不符合作业规程要求的,坚决予以制止,凡现场存在事故隐患的,坚决挂牌整改。

三是健全完善重大隐患排查预警机制,杜绝重大事故发生。

按照“煤矿安全生产隐患实行排查、治理和监督三条线,分级管理和监控”的原则,完善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监管制度,超前制定预案,强化措施,落实责任,标本兼治,杜绝重大事故的发生。

四是健全完善考核追究机制,强化安全责任落实。

坚持一工程一落实一考核,坚持一事故一分析一处理,一抓到底,严格追究事故责任。

在安全管理上,北皂煤矿还突出了人本安全管理理念。

现代安全管理要求的基础就是正确认识安全管理,人为管理之本。

管理的主体是人,客体也是人,管理的动力和最终目标还是人。

在安全生产系统中,人的素质(心理与生理、安全能力、文化素质)是占主导地位的,人的行为贯穿施工过程的每一个环节。

因此,在安全管理过程中,企业必须尊重人,关心人,以人为本,采取必要措施,保障个人的利益,使大家找到归属感,最终形成安全管理“命运共同体”,推动安全管理的改善和提高。

在安全工作中,北皂矿突出了“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认真落实安全责任制,层层抓、层层管、层层分解,把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

制定、完善、落实各种规章制度,并使各种制度正规化、规范化以及有效运作。

监督、检查、落实、整改工作,要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强化安全防范措施,安全管理集中体现为“严、细、实”,杜绝走马观花现象。

落实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规范人的行为对搞好安全生产工作极其重要。

企业的各级管理人员要抓好制度的教育和落实,使广大员工懂得按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运作就是珍惜生命、珍惜父母的养育之恩,珍惜家人和儿女的情感。

教育员工自觉用规章制度规范自己的行为,把自觉执行规章制度变成自觉的行动。

二、培育富有煤矿特色的安全文化,提高员工素质,协调员工的安全行为是煤矿实现安全生产的一个重要条件。

企业安全文化从广义上讲,是企业在长期安全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

它是以人为本,保护人的身心健康,尊重人的生命,实现人的安全价值的文化,是企业安全形象的重要标志,是凝聚员工的强力磁石和树立企业安全精神的动力。

而英国健康安全委员会核设施安全咨询委员会,对安全文化给出了相对狭义的定义:“一个单位的安全文化是个人和集体的价值观、态度、能力和行为方式的综合产物,它决定于健康安全管理上的承诺、工作作风和精通程度。

”这一定义把安全文化限定在人的精神和素养方面,体现了安全文化的本质。

也由此可见,在这一过程中,“人”的问题成为核心问题,而培育安全文化、发挥安全文化的强大优势,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保证。

一、坚持正面引导,唱响安全生产主旋律。

传统的安全管理模式是自上而下,职工被动接受而不是主动参与,没有切实解决好内在动力问题。

我们北皂煤矿在对传统安全管理进行剖析、反思的基础上,注重引导、强化广大职工对安全与健康的自愿、自需、自求意识,教育职工在从事各种安全生产时,都带着“我要安全、我会安全、我能安全”的思维进行。

在对职工具体引导教育过程中,突出四个特点:一是教育活动自下而上进行,从工人到班组、区队逐级进行座谈,充分谈思想、谈认识,让每一个职工都来关心“自我”并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为。

二是辅之以必要的教育形式,在矿电视台开辟了“安全大家谈”、“三违人员亮相台”;开展了班前会礼仪、安全宣誓、“一日一题”、岗前三分钟安全自律等活动;充分发挥安全文化走廊的阵地作用,使每名员工对安全文化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动心入脑。

通过系统理念渗透、行为养成训练,不断强化职工对生命价值极端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明确在安全工作中的权力和义务。

三是正面引导教育与抓好职工安全培训相结合,坚持标本兼治,分阶段、分层次制定实施了培训计划,同时,抓好职工对《安全生产法》、新版《煤矿安全规程》和安全业务技能知识的学习并严格考试考核,有效地提高了员工的综合素质。

四是正面引导教育与严格奖惩相结合,不断加大对“三违”人员和事故责任者的惩罚力度,严格执行“三项制度一个办法”,对“三违”多、问题多、群体违章的单位,坚决停产进行全员培训及罚得再多不手软的思路。

正向引导教育开启了职工固有的安全需求思维,改善职工安全心智模式,引导职工将其本能性的安全要求固化在生产实际操作之中,使“自己的安全自己管”成为每个职工的迫切愿望和需求,实现了安全管理的无为而治,体现了安全文化的本质。

现代安全经济学有个“三角形理论”,认为经济为两条边,安全是一条底边,没有底边的支撑,这个三角形是不成立的。

经济发展再快,没有安全就构不成稳定的三角形。

而构成这三角形的核心也就是它的“核”,应该就是安全文化。

由此可见,安全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安全文化是经济发展的保证。

这是因为,搞好安全生产能够保护生产力,搞好安全可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关于这一点,著名安全经济学家罗云在《安全生产与经济发展关系》一书中指出:预防性的投入产出比远远高于事故整改产出比,两者的比例为1:5。

这是安全经济的基本定量规律。

如果我们在具体的安全生产工作中,注重强调安全文化,那么,这个比例关系将被改写。

北皂煤矿在安全文化管理中,所涵盖的内容极为丰富,它涉及人的安全检查思维、安全意识、安全心理、安全行为、安全法制观念、安全科技水平等,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安全文化素质。

同时,它又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无论是“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充分、科教更加进步”,还是“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美好”,其中每一项工作都和安全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如果没有良好的安全文化,人们在生活、生产中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得不到切实保障,那么,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都会蒙受巨大损失。

安全文化可以凝聚人们的思想和行动,安全文化体现的是以人为本,尊重人权,关爱生命,在安全文化的影响下,人们的思想感情、意识、情感、行为规范潜移默化地发生趋同性。

同时,安全文化可以有效地约束人们的不安全行为。

因为安全文化建设的核心在于以人为本,其先进性也体现在以人为本。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中国要到什么时候才能翻身,要等到人命贵于财富,人命贵于权位,人命贵于一切,只有等到那时,中国才站行起来。

由此可见,重视安全,早就成为几代人的追求!北皂煤矿在安全文化管理中,围绕“以人为本、从严治企”的核心理念,坚持“四个第一”:即安全管理是第一决策、第一话题、第一保障、第一要务。

煤矿生产,安全为天,可是,每次事故的出现,都可能在管理上、技术上、素质上找出一大堆原因。

但是,根本的原因是没有认识到规律的客观性,没有找出其本质原因。

没有认识到,一切不安全的行为,都与安全文化、安全理念有关。

因为任何事故的发生,都是从一点小事引起的,小事不小,隐患不除,大事肯定要发生。

在这一点上,有一个著名的“蝴蝶效应”足可以证明这一点:就是说,一只蝴蝶在巴西煽动翅膀,能够在美国的德克萨斯洲引出“龙卷风”,意在小事经过长时间的放大,会引起大的、质的变化。

在安全管理上,我们只有认识到了安全生产的潜在规律和内在的不稳定因素,才能重视规律、抓住规律,才能保证安全生产目标的实现,才能实现效益的提高。

我们要认识到,安全生产与其他事物的发展一样,也呈现出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状态,所以必须反复抓,抓反复。

任何工作的一时不到位,都有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

对安全工作要毫不放松地抓,不厌其烦地抓,抓好每一个过程,抓好每一环节,抓好每一个人,做到全方位地做好安全工作,最大限度地延长安全生产周期。

从我们的实际工作来看,只有我们突出解决了三个“怎么干”的问题,我们的安全文化的管理水平才能保持一个稳定的发展局面。

一是加强安全技术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技术素质,让员工知道应该怎么干;二是加强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员工安全意识,让员工知道我要怎么干;三是严格安全管理,通过制度约束员工的安全行为,规范操作,让员工知道必须怎么干。

二、推行以人为本,精细化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新境界。

在长期的管理实践中,北皂煤矿积极推行以人为本,精细化管理和准军事化管理。

抓住各级干部这个重点,积极培育文化管理意识,引导各级干部带头践行企业文化理念,创新思维、改进方法。

以开展“学习型员工”、“学习型班组”、“学习型区队”创建活动为切入点,大力倡导“学习为本、终身学习、团队学习”和“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理念,培育高素质的员工队伍。

建立完善北煤信息网络教育平台、举办各类培训班、开展知识竞赛、“一日一题”、全员考试、技术比武活动等形式,不断改善心智模式,引导员工建立共同的价值观,形成共同的愿景。

与此同时,以6S及20项要素为主要内容,在全矿广泛开展了行为养成训练,强力推行准军事化管理。

从小事抓起,井上下二人成排、三人成行,戴毛巾、矿灯戴在矿帽上,新工人统一军训,严格10种岗位行为禁忌,推行8类30句文明用语,成立了井上、井下文明督导队,加强日常的文明督导工作,有力地促进了广大员工素质素养的提高。

本着整合、导入、细化、对接的四项原则,突出4E标准、考核标准、奖惩激励三大体系建设,努力在全矿形成事事有人管,人人都管事,管事看效果,管人看考核,以制度约束人,激励人的精细化管理体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