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消毒隔离及职业防护

消毒隔离及职业防护


可编辑版
9
医护人员职业风险
1、医务人员面临的职业危害因素 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公布的数字显示:截至2013年9月30日, 全国共报告现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约43.4 万例。中国全人群的感染率大致为0.058%, 中国乙型肝炎
病毒感染率达人口的10% 梅毒在中国的感染率比艾滋病高得多,已经成为一个十分 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中国医院就诊患者的总体丙肝病毒阳性率为3.15%至10.5%
即洗手 正确穿脱隔离衣
可编辑版
18
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最简单、最有效、最方 便、最经济的措施是:认真、规范、适时的 洗手! 严格实施正确的洗手可减少医院感染20~30%!
可编辑版
19
常用的防护用品
口罩 帽子 面罩 手套 鞋套 靴子 护目镜 N95口罩 隔离衣 防护面罩 防护服
可编辑版
14
职业防护措施
➢ 遵照标准预防原则 ➢ 洗手或手消毒 ➢ 手套 ➢ 面罩、护目镜和口罩 ➢ 隔离衣、防护鞋 ➢ 消毒与灭菌 ➢ 正确处置利器 ➢ 环境卫生
可编辑版
15
标准预防
标准预防是针对医院所有病人使用的一种预防,将病人的 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不包括汗液)均视为具有 传染性,在接触上述物质、粘膜与非完整皮肤时必须采取 相应的隔离措施
可编辑版
3
环境物体表面消毒:
环境、物体表面应保持清洁;当受到肉眼可见污染时及时 清洁、消毒。
对治疗车、床栏、床头柜、门把手、灯开关、水龙头等频 繁接触的物体表面应每天清洁。
被病人血液、呕吐物、排泄物或病原微生物污染时,应根 据具体情况,对于少量的溅污(<10ml),可先清洁再消 毒;对于大量血液或体液的溅污(>10ml),应先用吸湿 材料去除可见的污染,然后再清洁和消毒。
可编辑版
22
戴手套
有研究表明如果一个被血液污染的钢针刺破一 层乳胶手套,医务人员接触的血量比未戴手套可能 接触到的血量少50%以上。 一副手套只能使用一次,一副手套也不能用于 不同的患者,操作中如手套破损要立即更换,脱手 套后仍需立即彻底洗手。 手套的作用:屏障,防止交叉感染。 医务人员、病人、其他人进行如下操作时应戴手 套:接触病人体液、污物、处理污物。
使用中细菌含量监测,对更换前使用中的消毒剂采样,普 通科室每季度一次
使用中消毒剂细菌菌落总数应≤100cfu/ml,不得检出致病 性微生物
使用中皮肤黏膜消毒剂细菌菌落总数应≤10cfu/ml,不得 检出致病性微生物
可编辑版
8
消毒剂质量控制:
注意阅读消毒剂的说明书,掌握使用方法 掌握浓度配置,注意浓度监测,使用有效浓度 要有启用日期,有效期内使用 使用后注意盖好瓶盖 有效期内污染,不可再用
可编辑版
20
口罩的正确戴法
1、将口罩戴上,金属软条应该向上; 2、头带分别绑于头顶及颈后; 3、将金属软条向内按压至该部分压成鼻梁形状; 4、完成时,口罩必须覆盖鼻至下巴,紧贴面部。
可编辑版
21
戴口罩的注意事项
医护人员在检查治疗中必须保持配戴口罩; 当口罩潮湿或污染,应立即更换新的口罩 治疗过程中不可以用手套触摸口罩; 离开诊室前,必须脱下口罩,不可以悬挂于颈脖上; 先洗手戴口罩后戴手套;先脱手套洗手后再摘口罩.
消毒隔离及职业防护
可编辑版
1
主要内 容
1 常用消毒剂的选择与配置方法
2 常用消毒剂的监测与质量控制
3 职业防护措施
4 职业暴露的处理
可编辑版
2
消毒灭菌原则:
医务人员必须遵守消毒灭菌原则,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 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灭菌;接触皮肤粘膜的器具和用品 必须消毒,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物品应先去污染即清洗, 再消毒或灭菌;其。中被朊毒体、气性坏疽及突发原因 不明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先 消毒,后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或灭菌。所有医疗器械 在检修前应先经消毒或灭菌处理。
可编辑版
12
2、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原因
1、针刺 由于操作不当导致污 染的针头或锐器伤害。
2、切割 手术中传递剪刀及刀 片;缝合中。
可编辑版
13
职业暴露的原因
3、抽血 将血样标本注入试管
中;拔出针头时或患 者躁动导致针头弹出。
4、直接接触 收拾手术污物;经常
发生在患者或其他人员 突然移动时;分离输液 器时。
可编辑版
16
标准预防的三个基本特点
手卫生 正确使用防护用品 安全注射
可编辑版
17
标准预防的主要措施
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黏膜或伤口必须戴上手套 若有可能会溅出血液、体液必须戴上口罩、眼罩及穿上防护衣 切勿套回已使用的针头 小心处理针头及利器 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黏膜或伤口,或取下手套后应立
可编辑版
5
我院常用 消毒剂
可编辑版
6
含氯消毒剂: 有效氯浓度越高,消毒能力越强 使用环境、物表、物品、分泌物、排泄物消毒 使用溶液应现配现用,试纸测试浓度,使用时限
24h 不宜用于金属器械消毒 1片加1000ml水即500mg/l
可编辑版
7
消毒剂监测:
使用中浓度(试纸)监测,测试纸应置阴凉、避光、防潮 处保存且在有效期内使用,应每日或使用前测试
可编辑版
4
环境物体表面消毒:
人员流动频繁、拥挤的诊疗场所每天应在工作结束后进行 清洁。感染性疾病科、重症监护病房、保护性隔离病区 (如烧伤、血液病区)、多重耐药菌污染的诊疗场所应做 好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
拖布头(500mg/L)和抹布( 250mg/L )宜清洗、消毒 (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晾干备用。
可编辑版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10
医务人员面临的职业危害因素
医院的医务人员接诊的这类患者逐渐增多。
医院内医务工作者自我防护意识淡薄,尤其是职业暴露预 防相关知识掌握度不够。
医院中的医务工作者已成为因职业暴露感染疾病的高危人 群。
可编辑版
11
医务人员面临的职业危害因素
每年有数百万病人接受静脉输液治疗和各种侵入性手术 治疗。 也许你就是这项技术的执行者。随着各项技术的执行, 无形中也增加了由血源暴露引起血源性疾病感染的机会。 每年你所接触的大量病人,以及你以数百次可能的被血 液感染的潜在危险,其严重后果是什么?你想过没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