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院消毒隔离知识培训

医院消毒隔离知识培训


宜州市中医院消毒隔离制度


7、各种治疗、护理、换药操作应按清洁 伤口、感染伤口、隔离伤口依次进行,特 殊感染伤口如:炭疽、气性坏疽、破伤风 等应就地(诊室或病室)严格隔离,处置 后进行严格终末消毒,不得进入治疗室; 感染性敷料应放在防渗漏的污物袋内,及 时处理 8、医疗用品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 医疗用品必须灭菌;接触皮肤黏膜的医疗 用品必须消毒;用过的医疗用品先去污染, 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或灭菌
艾滋病职业暴露处理措施如何?


Βιβλιοθήκη 用肥皂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黏膜。 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 的血液,再用肥皂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然后用0.5%的碘 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禁止伤口的局部挤压。 发生职业暴露后应立即报告医院感染控制科,由医院感染 控制科进行调查登记。 根据暴露级别决定是否进行预防用药。一旦决定预防用药, 应在暴露后4小时内实施,最迟不得超过24小时。即使超 过24小时,也应当实施预防性用药。



1、遵守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2、医护人员上班期间穿戴工作衣帽,衣 帽每周更换2次。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期 间或进行无菌操作时戴口罩,持续使用4 小时要更换。 3、病房与诊室保持整洁。 4、病床应湿式清扫,一床一套,床头柜 应一桌一抹布。患者出院转科或死亡后, 床单元必须进行终末消毒处理。运送患者 的车辆应每次使用后擦拭消毒。
无菌物品、药液开启后使用时间



碘伏,酒精开启后有效期为7天 手消毒液开启后有效期为30天 胰岛素开启后有效期为7天 棉签开启后有效期为4小时。 肌肉注射、皮试液配制有效时间为2小时
无菌物品储存要求

无菌物品储存柜(包括药品柜、液体柜) 距离地面20~25cm,距天花板50cm 以上,距墙壁5~10cm以上(不得将纸 箱直接放置在地面上)
环境卫生学监测 物品清洁消毒
环 境 卫 生 学 监 测 范 围
空气 物体表面 医护人员手
灭菌后物品 使用中的消毒剂及灭菌剂
空气监测
1
通风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 空气洁净技术 紫外线消毒 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器 静电吸附式空气消毒器 化学消毒法
空 气 净 化 方 法
2
3 4 5
6
7
通风
自然通风 一般以通 风30分钟 效果最好
宜州市中医院消毒隔离制度

14、收治传染病患者时安排单间,食品、 物品不混用,不互串病房。严格探视陪住 制度。物体表面及地面应每天用消毒剂消 毒1~2次,如遇分泌物、血液污染时即刻 消毒,床单、被套、衣物应与其他患者分 开收集、消毒、洗涤。用后的器械、用品 等均应先消毒、后清洗,然后根据要求再 消毒或灭菌。尸体必须消毒处理,尽快火 化。终末消毒有记录。
职业暴露与标准预防
经呼吸道传播---麻疹、水痘、结核、 流感等 经消化道传播---甲型肝炎、戊型、感 染性腹泻等 经血液传播---乙型肝炎、丙型肝炎、 艾滋病、梅毒

空气传播的隔离与预防措施





接触以空气传播的疾病,如肺结核、水痘等,在标 准预防的基础上,还应采用空气传播的隔离与预防。 有条件时,应收住单间,或同种感染病人住院病室; 进入确诊或可疑传染病患者病房时,应戴帽子、医 用防护口罩,并注意口鼻连接处结合紧密,及时更 换; 进行可能产生喷溅的操作时,应戴护目镜或防护面 罩,穿隔离衣或防护服 接触病人前后,摘手套后应进行洗手或手消毒。 接触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时戴手套。 保持门窗关闭,定期进行严格的空气消毒。 禁止病人到病房外活动,陪护人员串门,病情容许 时戴外科口罩外出。 病人出院后终末消毒,医疗废物密封运送.
宜州市中医院消毒隔离制度


9、体温针、治疗碗等物品用后应立即消 毒处理。连续使用的氧气湿化瓶、雾化器、 呼吸治疗装置等器材,必须每日消毒,用 毕终末消毒,干燥保存。 10、无菌物品按灭菌日期依次放入专柜, 过期重新灭菌。抽出的药液开启的静脉输 入用无菌液体必须注明时间,超过2小时 后不得使用。启封抽吸的各种溶液超过24 小时不得使用。
机械通风 机械送风与自然排风 自然送风与机械排风 机械送风与机械排风
紫外线消毒
适用于无人 状态下室内 空气的消毒
没有持续 作用
需要一定的 时间、强度
紫外线消毒
保持紫外线灯表面清洁,每周用 75%-95%酒精擦拭一次。发现 消毒方法 灯管表面有灰尘、油污时,应及 时擦拭。 紫外线灯采取悬吊式或移动 紫外线灯消毒室内空气时,房间 式直接照射。灯管吊装高度, 内应保持清洁干燥,减少尘埃和 距离地面1.8m-2.2m。安装 水雾。温度<20℃或>40℃时,或 时紫外线灯照射强度应 相对湿度>60%时,应适当延长 ≥1.5W/m3,照射时间 照射时间。 ≥30min。 室内有人时不应使用紫外线灯照 射消毒。
紫外线强度照射指示卡监测法
1m
1min
紫外线灯管强度监测
使用前

合格
紫外线消毒
每季度监测一次
各科室负责监测
医院感染管理部负责审核
空气消毒机
作用原理
过滤、紫外 线、静电吸 附等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有 人状态下 的室内空 气消毒
注意事项
消毒时应关 闭门窗;进 风口、出风 口不应有物 品覆盖或遮 挡。
空气消毒效果监测

将普通营养琼脂平皿(Φ9cm)放置各采样点, 采样高度为距地面0.8m-1.5m;采样时将平皿盖 打开, 扣放于平板边延 ,暴露规定时间后盖 上平皿盖及时送检。
手臂越过平皿×
√ √
皿盖朝上×
结果判定:Ⅱ类环境细菌菌落总数标准

非洁净手术部(室)、产房、新生儿室、 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等空气中的细菌 菌落总数≤4cfu/(15min· 直径9cm)
消毒液配制方法 (消84原液为含有效氯 5%以上)



250mg/L有效氯 (稀释浓度 200倍) 配制 :84(原液) 5ml + 水 995ml. 500mg/L有效氯 (稀释浓度100倍) 配制:84(原液)10ml + 水 990ml. 1000mg/L有效氯 (稀释浓度50倍) 配制:84(原液)20ml + 水 980ml. 2000mg/L有效氯 (稀释浓度25倍) 配制:84(原液)40ml + 水 960ml. 浸泡物品的含氯消毒剂必须每日更换,同时监测其浓度
冰箱消毒管理
冷藏室温应恒定在2~8度,监测温度:每 天用干净抹布擦拭一次,每周使用 500mg/L的含氯消毒清洁消毒一次,每 周除霜一次,如冰箱有积水、污迹随时清 理,保持冰箱干净整洁

体温计的消毒方法

1.体温表收回后,置于浸泡容器Ⅰ中 ( 500mg/L有效氯 ),浸泡30分钟。 2.护士戴无菌手套后,将体温表取放置于甩表筒 中,体温表甩至35度以下。 3.再将体温表用无菌纱布擦干放于干燥容器Ⅱ中, 备用 浸泡容器Ⅰ每日更换消毒液。 容器每周日N班更换消毒。 注意事项: 凡误差在0.2度以上或玻璃管有裂痕的不能再使 用。
监测方法
1、紫外线强度照射指示卡监测法 2、紫外线灯辐照计测定法 我院采用紫外线强度照射指示卡监测 法
紫外线灯管强度监测
每季度 使用科室完成 1、检测方法:开启紫外线灯5分钟后,将 紫外线强度指示卡或紫外线辐照计探头置 于距灯管下垂直距离1m处,照射1分钟。 (我院采用紫外线强度指示卡) 2、结果判断:普通30W直管型紫外线灯, 新灯辐照强度>90uW/cm2为合格;使 用中的紫外线辐照强度>70uW/cm2为 合格
宜州市中医院消毒隔离制度



11、碘酒、酒精应密封保存,每周更换2 次。无菌敷料包中的灭菌物品(棉球、纱 布等)一经打开,使用时间最长不得超过 24小时。 12、垃圾及时分类处理,医疗废物放置标 识,封闭运送作无害化处理,杜绝医疗废 物回流市场。 13、特殊区域(治疗室、处置室、手术室、 产房、供应室、重症监护室、内镜室等) 布局合理,分区明确,标识清楚,并有相 应的消毒隔离制度。
医院消毒隔离知识培训
手术室 莫惠玉
医院感染管理与护理管理
☆护理管理在预防医院感染中起着关
键作用
消毒隔离、灭菌、无菌技术、医院感 染监测、职业防护、清洁环境的维护、医 疗废物处置等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措施的 落实均涉及到护理人员的工作。 医院感染管理贯穿于整个护理工作的全 过程。
宜州市中医院消毒隔离制度
宜州市中医院消毒隔离制度


5、患者床单、被套、枕套每周更换1~2 次,随脏随换。患者出院转科后枕芯、棉 胎、垫被要消毒,若被血液、体液污染时 要及时更换。药杯、便器固定专用,不得 重复使用。 6、建立门诊预诊分诊制度,发现传染病 患者或疑似传染病患者,应指定诊室诊治, 并及时对所污染的物品及场所消毒。病房 感染患者与非感染患者分开安置,特殊感 染患者单独安置。
在下例情况下,医务人员应选择或使用 速干手消毒剂





直接接触每个患者前后,从同一个患者 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到清洁部时。 接触患者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 接触患都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泻 物、伤口敷料等后。 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 处理药物或配餐前。
六步洗手法
医院废物的分类收集与运送执行目录

医疗废物的处理 医疗废物储放时间不得超过2天,包装物 或容器的3/4时,应当使用有效的封口方 式,使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封口紧实、严密, 如包装物或容器被污染应进行消毒处理或 者增加一层包装
职业防护

医务人员被乙肝病人血液污染的利器刺伤 后应采取何种预防措施 应立即局部流动水清洗后用0.5%碘伏消 毒伤口,并检测HBSAg、抗一HBS,若均为 阴性,应立即注射乙肝高价免疫球蛋白 200-400IU,并同时于不同部位接种一针 乙肝疫苗20ug,于1月和6月后分别接种 第2第3针各20ug,第3针疫苗接种后1月 复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