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食物链说课稿

食物链说课稿

《食物链》说课稿
初一生物孙娟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六章第一节食物链,依据新课程概念,主要从以下几点出发进行教学设计。

1)、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师生的双主体地位。

在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中充分展示学生的才能,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2)、倡导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理念,使学生学会在互相配合中取长补短,在合作中提高。

3)、立足教材,发展课程,通过方案设计、查阅资料,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探索精神及创新能力。

本节课设计了2个“分析活动”。

第一部分通过课件展示谚语图片导入新课,观看视频认识“谁吃谁”的生物捕食关系,建立食物链的概念,通过小组分析讨论归纳出食物链的特点,达到了“看中学”的目的。

第二部分是指导学生分析食谱中的生物,列出包括人在内的食物链。

一方面巩固食物链知识,另一方面帮助学生认识到人也是生态系统中的一员,也处在一个个复杂的食物链中,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结合该课的特点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生物间普遍存在摄食与被食的关系。

(2)知道什么是食物链。

能力目标:
(1)通过分组活动,培养学生分析和综合的能力,画一些比较简单的食物链。

(2)通过分析活动、查阅资料等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建立自然界的事物是普遍联系的科学自然观。

(2)培养学生探究食物链的兴趣,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三、重难点分析:
本节重点是:帮助学生认识食物链,构建食物链的概念。

难点是:指导学生设计生物防治方案。

通过对食物链,特别是与人有关的食物链的分析,培养学生自我构建知识的能力,使学生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密切联系,建立保护环境,保护生物的意识。

四、说教法
根据该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征,我采用以下方法及教具进行教学:
(1)创设乐学情境,激发学习情趣教学方法。

(2)精心设疑激趣,以趣激学的教学方法。

(3)培养思维.强化训练,倡导合作共学的教学方法。

(4)运用课件教学涉及视频、动画、图片等直观教学法。

我注重了设计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渴求知识、探索真理,诱发他们强烈的学习愿望的教法,使他们在知识的掌握过程中能获得一仲满足、一种快乐。

五、说教学过程
我认为一个能鼓舞自己的学生学习的教师就是好教师。

教师在教育上的成功就是要让学生在任何时候都不失掉信心,始终保持强烈的求知欲望。

如何才能激发起学生的这种强烈的学习愿望呢?我的教学过程是这样设计的:
(一)导入新课,激发情趣在上这节课时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生物的生存与周围环境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动物、植物的生存除了需要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这些非生物因素以外,还受周围其他因素的影响吗?
观看“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图片
提问:(1)、这张图描述了怎样一个谚语故事?(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2)、说出这两种生物之间的关系。

(捕食关系、吃与被吃关系)
要正确回答这些间题,就让我们来学习‘食物链’吧!”这样置学生于知与不知的矛盾中,使学生产生价值取向,注意力开始集中起来,准备主动积极投入新问题的解决过程。

(二)达标学习
1)、[观看视频]:“谁吃谁”
将看到的生物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写下来,如:兔子被狐狸吃。

提问学生在视频中看到那些生物间的吃与被吃的关系?
观看图片:分析农田中的生物
你知道这些生物谁吃谁吗?按照吃与被吃的关系将相关的生物用线条连起来。

例如:青草→蚱蜢→鸡。

注意:一定要按照“吃与被吃”的关系将被吃的生物排在前面,吃它的动物排在后面,并且在它们之间画上箭头,箭头必须指向后面的动物。

通过前面的分析,相信同学们对食物链的概念有了一定的了解,下面请大家结合屏幕上显示的这几条食物链,归纳总结食物链的概念:
在一定的区域内,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所形成的联系就叫做食物链。

观看视频:请同学们尝试组装一条食物链。

(测试学生对食物链的认识情况)
观看视频:海洋里的食物链(使学生认识到食物链存在于地球上的各个生态系统)
讨论:
(1)食物链一般由哪几类生物构成?
(2)每条食物链的起点是什么生物?它们分别在生态系统中扮演什么角色?为什么?(3)各条食物链中的动物属于生态系统的什么成分?根据它们所吃的食物不同(动物的食性(→p.105),可以将它们分成哪几类?
(4)从屏幕上的这三条食物链看,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5)食物链的第2、第3环节的动物有何不同?
(6)在这个生态系统中,鸡既可以位于第2环节,又可以位于第3环节,说明什么?
让学生相互讨论,运用刚学过的知识去解决这些实际问题,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并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及人口教育。

提问:那人类参不参与这种食物链关系呢?民以食为天,人的食物从哪里来呢?
课件展示:丰富多彩的食品品种(图片)
2)、[学生分析活动]:分析食谱中的生物
分析食谱这些食谱中有那些食物链?请各组学生代表将食谱中涉及到的食物链写到黑板上。

讨论:从食物链角度考虑,人会受到自然界中其他生物的影响吗?
对于这一知识的学习,我不是将现成的结论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在师生主客体角色互换中得以解决,使学生实现其思维活动的两次飞跃:一是从具体到抽象的飞跃(即对食物链概念的进一步认识);二是从抽象再回到具体的飞跃(即用食物链原理用于实践,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使学生做到知识和能力的同步发展,始终处于愉快、积极主动求知的精神状态之中,完成了教学目标的学习任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