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质料因:事物由什么东西形成; 形式因:事物根据什么形成 动力因:事物形成的动力是什么 目的因:指事物为什么而形成
19
以雕塑为例:铜是其质料,某人的形状是其 形式,雕塑家是其动力,为了达到这样一座雕 像就是其雕刻的目的 以建房为例:砖瓦是其质料,房屋的设计是 其形式,建筑师是其动力,房屋的使用是其目 的
5
学习自然观的意义
第一,树立“科学发展观”,如人与自然和谐 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 第二,可以启迪人生观。以“自强不息,厚德 载物” 为例 第三,深化对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 第四,可以帮助我们更广泛地了解人类文化, 包括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
6
1、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
7
古希腊自然哲学
35
参考文献:
《道德经》 罗素《西方哲学史》 杨适 《哲学的童年》
36
思考题(上):
1. 您认为古希腊和中国古代自然观中哪些因素对于我 们搞好今天的工作特别重要?您个人觉得自己在哪 方面比较薄弱,需要加以充实提高? 2. 根据您的认识,您认为古希腊和中国古代自然观中 存在哪些可能不利于我们今天工作的因素和成分? 3. 中国古代是一个拥有丰富技术发明的国度,您认为 在思想观念上有哪些因素可能促进了技术的发明, 我们今天应该如何利用并继续发扬这些因素?
8
米利都学派
共同特点:探求一种组成万物的始基。注重质料因。 (朴素的Materialism)科学与哲学思维的原则: 从纷繁复杂的现象中找出共同的原理,再从原理说 明更多的现象。 1、泰勒斯(Thales) “万物源于水”:万物都要靠水分来滋润,动植物 都要靠水来生长,万物的种子的本性都是潮湿 的…… 2、阿那克西曼德(Anaximander):无限、无定形 3、阿那克西米尼(Anaximense):气
33
古代朴素自然观的特点
1、直观性 2、思辨性 3、神秘性 4、整体性
34
古代朴素自然观的特点
“用理想的、幻想的联系来代替尚未知道的联系, 用臆想来补充缺少的事实,用纯粹的想象来填补现 实的空白。它在这样做的时候提出了一些天才的思 想,预测到一些后来的发现,但是也说出了十分荒 唐的见解,这在当时是不可能不这样的。” 从整体上对自然界的本质和规律做直观的考察,肯 定了自然界的物质性和统一性,论述了自然界事物 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辩证法,提出了对立面的统 一和斗争是世界万物发展变化的内在原因,提供了 一幅自然界的总图景。但因为其特点与局限性, 所以称为“朴素的自然观”。
20
亚里士多德 (Aristotle,公元前384-322)
宇宙论与四元素说
永恒不变的月上世界:由完美的“以太”构成;形 状是完美的球形,运动是完美的匀速圆周运动。 有生有灭的月下世界。由水(湿冷)、火(干热)、 土(干冷)、气(湿热)四种元素组成。
21
四元素说
火 热 气 温 水
22
干 土 冷
四“根”说(多元素组合): 火(照耀万物的宙斯) 气(哺育万物的赫拉) 土(地狱神埃多涅乌Aidoneus) 水(西西里水神涅司蒂Nestis)
15
恩培多克勒
它们通过“爱”的结合生成万物,通过 “争”的分解使得事物消亡。 宇宙之初,爱的力量融合一切,出现混沌 之球。后来争的力量崛起,从混沌中分离 出以太(天空),接着是火(太阳),是 土,土中有水,水和土一起形成大地,水 被火蒸化产生气,火和气又形成星辰,宇 宙万物由此化生。
3
自然观
关于自然界的存在方式、演化发展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总看 法,总观点。是世界观的不可分割的部分。
自然观的主要内容:
1、存在图景: 自然界的本体论构成
自然界的结构与秩序 2、演化图景: 自然界的演化发展及原因 3、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
4
自然观与科学技术的相互关系
自然观是特定时期科学技术成就的概括和总 结。 自然观是特定时期科学技术活动的前提假定。 自然观和科学技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
26
《周易》的自然观
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 生生之谓易。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 生八卦。 刚柔者,立本者。 刚柔相推而成变化。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27
道家自然观
老子(约前580—前500) 《道德经》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不懂几何者不得入内;能谈哲学者才可治国。 理念论:
理念:同个别事物分离的、永恒不变的、独立存在的一 种本体 自然事物:只是对理念的摹仿与分有,是流动变易的。
宇宙论:
整个宇宙系统是理念为范型所创造出来的。
18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322)
四因说(希腊自然哲学集大成)
自然哲学,关于自然界及其内在本质的哲学研究, 在古代指的是自然知识的总汇和统称,其目的是 获得自然界的完整图象。 古希腊自然哲学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形成了独具 特色的理性自然观:把自然看作一个独立于人的 对象加以整体地看待;把自然界看作有规律且可 以认识的对象;力图用哲学的概念和语言来把握 自然界的规律。
9
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学派
万物皆数。用抽象的形式来解释世界,认识的伟 大进步。
一为点、二为线、三为面、四为立方体,由此而生成 万物。
宇宙和谐 (cosmos)
宇宙是一种几何结构。
毕达哥拉斯主义
我们的经验世界的可理解性就是作为其基础的数学的 可理解性。
10
赫拉克利特 (Heraclitus,约公元前536-470)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一、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 二、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发展
1
一、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
1、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 2、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 3、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2
自然界
最广义的自然界,就是指自身表现具有无限多样性 的整个存在,就是我们这个宇宙的总和。包括人和 社会。 狭义的自然界即与人类社会相对立的自然界,是自 然环境的同义语。
辩证法思想的奠基人
这个有秩序的宇宙(COSMOS)对万物都是相同的, 它既不是神也不是人创造的,它过去、现在和将来永 远是一团永恒的活火,按照一定的分寸燃烧,按照一 定的分寸熄灭。 万物皆流、无物常驻 太阳……每天都是新的。 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对立产生结合,从不一致的音调里产生出完美的和谐; 一切事物都是通过斗争产生的。
29
英译
The Way that can be told of is not an Unvarying Way; The names that can be named are not unvarying names; It was from the Nameless that Heaven and Earth sprang; The named is but the mother that rears the ten thousand creatures, each after its kind. Truly, “Only he that rids himself forever of desire can see the Secret Essences”; He that never rid himself of desire can see only the Outcomes. These two things issued from the same mould, but nevertheless are different in names. This “same mould” we can but call the Mystery, Or rather the “Darker than any Mystery”, The Doorway whence is issued all Secret Essences.
12
海森伯的评价
但是变化本身并不是质料因,因而在赫拉克 利特的哲学中用火来代表它,把它当作一个 基本元素,它既是物质,又是一种动力,在 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现代物理学在某些方面 非常接近赫拉克利特的学说。如果我们用 “能量”一词来替换“火”一词,我们差不 多就能用我们现在的观点一字不差地来重述 (赫拉克利特)的命题。
古希腊哲学自然观的特征
首先,主张对自然界作本原性(即第一性) 的探索 其次,强调自然界变化的形式动因。 第三,主张通过求知来适应人所处的自然环 境。
23
恩格斯对古希腊自然观的评论 在希腊哲学家看来,世界在本质上是某种从混沌中 产生出来的东西,是某种发展起来的东西,某种逐 步生成的东西 “只有这样一种本质的差别:在希腊人那里是天才 的直觉的东西,在我们这里是严格科学的以经验为 依据的研究的结果,因而也就具有确定得多和明白 得多的形式。” “在希腊哲学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中,差不多可以找 到以后各种观点的胚胎、萌芽。因此,如果理论自 然科学想要追溯自己今天的一般原理发生和发展的 历史,它也不得不回到希腊人那里去。”
30
其他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For though creatures under heaven are the products of Being, Being itself is the product of Non-being.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Tao gave birth of the One;the One gave birth of two things, three things, up to ten thousand.
31
中国古代自然观的特点
天人合一,重视自然与人类之间的相互关系。 突出的辩证法色彩 重视自然研究的实践性、应用性 强调自然存在对于概念、理论的超越性,强 调理论、概念的假定性、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