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2020年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三.选择题(共1小题)6.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人称呼自己用谦称,如:孤、寡人、愚兄、鄙人、小人等,称对方或对方亲属用尊称,如:卿、大兄、贤弟、仁兄等。

B.在古代,“谪”“左迁”“贬”“放”“罢”均用于官员的降职或免职。

如“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中的“谪”即指“被降职”。

C.《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其中《关雎》《蒹葭》均属于《风》中的篇目。

D.古代有许多特定年龄的别称,如“始龀”指7、8 岁,代指儿童,“加冠”指古代男子16 岁时,举行加冠(束发戴帽)仪式,表示成年。

四.古诗词赏析(共6小题)夜雨寄北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7、(1)这首诗写了哪两种不同的时间和空间?(2)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五、阅读理解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季布司马迁孝惠时,(季布)为中郎将。

单于尝为书嫚①吕后,不逊,吕后大怒,召诸将议之。

上将军樊哙曰:“臣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

”诸将皆阿吕后意,曰“然”。

季布曰:“樊哙可斩也!夫高帝将兵四十余万众,困于平城,今哙奈何以十万众横行匈奴中,面欺!且秦以事于胡,陈胜等起。

于今创痍未瘳②,哙又面谀,欲摇动天下。

”是时殿上皆恐,太后罢朝,遂不复议击匈奴事。

季布为河东守,孝文时,人有言其贤者,孝文召,欲以为御史大夫。

复有言其勇,使酒难近。

至,留邸一月,见罢。

季布因进曰:“臣无功窃宠,待罪河东。

陛下无故召臣,此人必有以臣欺陛下者;今臣至,无所受事,罢去,此人必有以毁臣者。

夫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一人之毁而去臣。

臣恐天下有识闻之有以窥陛下也。

”上默然惭,良久曰:“河东吾股肱郡,故特召君耳。

”(节选自《史记•季布乐布列传》)【注】①嫚(màn):侮辱。

②瘳(chōu):(伤、病)痊愈。

③使酒难近:意思是,爱喝酒使性子,令人难以亲近。

④见罢:意思是,文帝见过就不理他了。

⑤股肱:这里是“重要”的意思。

8、(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①人有言其贤者②臣恐天下有识闻之有以窥陛下也(2)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夫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一人之毁而去臣。

(3)结合选文,举例说说季布是一个怎样的人。

阅读下面说明文,完成下列各题。

新年敲响钟声108下①新年到来的时候,北京大钟寺、登封少林寺、苏州寒山寺、杭州灵隐寺等全国各大寺院都会响起钟声。

新年钟声是有讲究的,要敲108下。

这是为什么呢?一种说法是,一年有12月、24节气、72候(每五日为一候),这些数字加在一起就等于108;还有一种说法是,9是最大的数字,又和“久”谐音,108代表着12个月里都有9.钟声响起,代表辞旧迎新,迎春接福。

在城市高层建筑稀少的年代,有些寺庙的钟声可以传出几千米远。

②为什么钟声能传得那么远呢?我们以北京大钟寺的钟为例来说明。

这口钟铸造于明朝永乐年间,所以又叫作“永乐大钟”。

它是我国现存最大的青铜钟,高约7米,总重量约64吨,钟体不同部位的厚薄不等,最薄的地方在钟腰,有94毫米,最厚的地方在钟口,有185毫米。

将近600年过去了,这口钟依然没有一处裂缝,撞钟时声音还是那么洪亮、浑厚。

③两千多年前,我国的能工巧匠就掌握了铸造青铜钟的技法,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周礼•考工记》对此有详细的记载。

永乐大钟钟身坚固、声音洪亮的秘密就在于它继承和发扬了这一技法。

永乐大钟钟身高度和钟口宽度的比例是1:0.7,这也是我国古代铸造铜钟一直以来遵循的比例。

为什么要钟身长、钟口小呢?据声学研究显示,这种形状便于散音。

这和《考工记》中“钟小而长,则其声舒而远闻”的记载相符。

④钟声悠扬和铸造铜钟的化学成分也有关系。

化学分析表明,永乐大钟不同部位的化学成分是相同的,都是含铜80.54%、锡16.40%、铅1.12%,另外还有金、银、铁等其他金属。

《考工记》中说,铸造青铜钟应当“六分其金而锡居一”。

现代研究也证明了这一说法的科学性,当青铜器中锡的含量在15%~17%时,其抗裂性能最好,声学效果最佳。

⑤《考工记》中记载:“钟厚则石,已薄则播。

”意思是说:钟身厚,声音就沉闷;钟身薄,声音就传得远。

永乐大钟的钟身厚度不一,在撞击时不同部位振动的频率不一样,所以发出的声音也不一样。

声学仪器测试发现,永乐大钟发出的声音频率从16赫兹到800多赫兹不等。

许多声音听起来就像音乐,比如振动在169赫兹的声音听起来像是“哆”,164赫兹的声音听起来像是“咪”。

这么多的声音汇集在一起,就像一场宏大的交响乐。

⑥除了永乐大钟本身的特点之外,温度和不同的介质对钟声的传播也有影响。

从声学的角度分析,声波总是向温度低的区域偏折。

新年钟声在午夜敲响,这时空中的温度高,地面的溫度低,所以声波会向地面偏折,沿着地表传播得很远。

如果在水边听新年钟声,你会感觉钟声更加清晰,因为水面是平的,声波反射更加平稳。

唐代张继的《枫桥夜泊》传诵千年:“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水乡秋夜,孤舟渔火,钟声从远处的寒山寺沿着江面悠悠地传来,一声声诉说着游子的孤寂和哀愁。

《红楼梦》中,贾母月下听笛时,觉得“笛声远远的吹起”,听戏时坐在藕香榭的水亭中,也是这个道理。

声音沿着水面传播时,回音方向一致,水面是天然的音响,能让乐音更加清晰悦耳。

⑦江上聆钟,月下闻笛,隔水听曲,中国文化有一种诗意的美感。

新年敲108下钟声,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也表达出对国泰民安的祝愿。

(选自《知识窗》2018年第2期)9、(1)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北京大钟寺的钟,铸造于明朝永乐年间,又叫“永乐大钟”,是我国现存最大的青铜钟。

B.据声学研究显示,钟身短、钟口大的钟便于散音,这和《考工记》中的记载相符。

C.永乐大钟的钟身厚度不一,在撞击时不同部位振动的频率不一样,所以发出的声音也不一样。

D.新年钟声在午夜敲响时,如果你刚好在水边聆听,那么你会感觉到钟声更加清晰。

(2)下列对选文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采用了从本质到现象的逻辑顺序行文,先介绍寺庙的钟声传播得很远,然后分析钟声为什么能传播得很远。

B.决定钟声传播远近的原因:钟的身口大小比例、铸造铜钟的化学成分、温度和不同的介质。

C.第④段中加点的“这一说法”指的是“铸造青铜钟应当“六分其金而锡居一”,即“当青铜器中锡的含量在15%~17%时,其抗裂性能最好,声学效果最佳”。

D.文章第⑤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永乐大钟由于钟身厚度不在撞击时不同部位振动的频率不一样,许多声音听起来就像音乐”的特点。

(3)这篇文章的语言颇有特点,请举例说明。

10.名著阅读假如你要向朋友推荐《昆虫记》,请说说推荐的理由。

11.走近名著。

一个人耗尽一生的光阴来观察、研究昆虫,已经算是奇迹了;一个人一生专为昆虫写出十卷大部头的书,更不能不说是奇迹。

这些奇迹的创造者就是法布尔,他的《昆虫记》被誉为“”。

在这本书中,在地下“潜伏”四年;在编织“罗网”方面独具才能;善于利用“心理战术”制服敌人。

阅读下面文学作品,完成下列各题。

儒者之豪迈徐百柯蒙文通一生治经史之学,著作颇丰,但他曾说自己学问最深处,恰恰是不著一字的宋明理学。

蒙先生指导研究生,上来先是两句话。

第一句引陆象山言:“我这里纵不识一个字,亦须还我堂堂地做个人。

”第二句是他自己的信条:“一个心术不正的人,做学问不可能有什么大成就。

”蒙文通以教书为业,却曾两次遭遇未被大学续聘的尴尬。

一次是上世纪30年代在北京大学。

他在历史系任教年余,却始终未去院长家拜访过一次,因而被同事称为“此亦稀有之事也”。

据说此事弄得院长非常难堪,以致置北大隋唐史无人授课一事于不顾,也不再续聘蒙文通,而蒙文通也处之泰然,仍我行我素。

后转至天津一女师任教,与“领导”交往依然如故。

另一次是上世纪40年代在四川大学,由于学阀玩弄手腕,蒙文通未被文学院续聘。

但一干学生倾倒于他的学识,请求他继续授课。

他说:“我可以不拿钱,但我是四川人,不能不教四川子弟。

”于是让愿意上课的学生到自己家里,继续传授。

曾经有川大学生回忆蒙先生:“先生身材不高,体态丰盈,美髯垂胸,两眼炯炯有神,持一根二尺来长的叶子烟杆,满面笑容,从容潇洒地走上讲台,大有学者、长者、尊者之风。

”他讲课有两个特点,第一是不带讲稿,有时仅携一纸数十字的提要放在讲台上,但从来不看,遇风吹走了也不管;第二是不理会下课钟,听而不闻,照讲不误,每每等到下堂课的教师到了教室门口,才哈哈大笑而去。

他的考试也颇有趣味,不是先生出题考学生,而是由学生出题问先生,往往考生的题目一出口,先生就能知道学生的学识程度。

如学生的题目出得好,蒙先生总是大笑不已,然后点燃叶子烟猛吸一口,才开始详加评论。

考场不在教室,而在川大旁边望江楼公园竹丛中的茶铺里,学生按指定分组去品茗应试,由蒙先生掏钱招待吃茶。

蒙文通曾对儿子蒙默讲,自己对问学者一向是知无不言,就像钟,“大叩之则大鸣,小叩之则小鸣”。

他的学生常晚上登门问学,他总是热情接待,有问必答,侃侃而谈。

夜深,学生告辞,他常不准走,非等他燃过两根抽水烟的纸捻后才放行。

他的学生吴天墀说:“先生豁达大度,不拘小节,行乎自然,喜交朋友,社会上三教九流,一视同仁,所以有不少和尚、道士跟他有交情。

喜欢上街坐茶馆,和人作海阔天空的闲谈,也爱邀熟人上餐馆小吃一顿。

”另一位学生隗瀛涛回忆说,一次,遇见蒙先生坐三轮车去学校。

蒙先生一眼看见他后高声喊道:“隗先生(对他的戏称),我家有四川近代史资料,你快来看了写文章。

我的文章发表了可以上耀华餐厅(成都著名的西餐厅),你的发表了也可以吃一顿回锅肉嘛!”许多学者都曾慕名到成都拜访蒙文通,交往过后,他们往往发出这样的感叹:“读先生的书,以为只是一个恂恂①儒者,没想到先生还这么豪迈。

”【注释】①恂恂:恭谨温顺的样子。

12、(1)从蒙先生做人的角度看,你认为他两次未被续聘的根本原因分别是什么?(2)蒙先生曾表示对问学者一向是“大叩之则大鸣,小叩之则小鸣”。

请用直白的语言解释这句话在语境中的含义。

(3)蒙先生的考试方法好不好?请说出你的理由。

(4)蒙先生的“豪迈”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任选两个方面举例说明。

(5)积累链接:请你默写出《论语》中强调“学”“思”结合的读书方法的句子。

六.作文(共1小题)13.深思熟虑,字斟句酌,成就的是考场上完美的答卷;万物复苏,草木蔓发,显现的是自然中完美的答卷;披荆斩棘,战胜自我,抒写的是人生里程完美的答卷;砥砺奋进,锲而不舍,铸就的是时代中完美的答卷……每一份答卷都浸着汗水,藏着耕耘,透着收获。

根据上文的含义,请你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要求内容具体充实,文体不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