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湖北省武汉市第39中学2015届高三物理8月月考试卷

湖北省武汉市第39中学2015届高三物理8月月考试卷

湖北省武汉市第39中学2015届高三8月月考物理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6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7~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 有一弧形的轨道,如图所示,现取两个完全相同的物块分别置于A、B两点处于静止状态,则关于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物块在A点受到的支持力大B.物块在A点受到的摩擦力大C.物块在A点受到的合外力大D.将物块放在B点上方的C点,则物块一定会滑动2.如图所示的曲线是某个质点在恒力作用下的一段运动轨迹。

质点从M点出发经P点到达N点,已知弧长MP大于弧长PN,质点由M点运动到P点与从P点运动到N点的时间相等。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质点从M到N过程中速度大小保持不变B.质点在这两段时间内的速度变化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同C.质点在这两段时间内的速度变化量大小不相等,但方向相同D.质点在MN间的运动不是匀变速运动3.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A放在水平面上的质量为M的斜面B上,现用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两个水平推力F分别作用在A、B上,A、B均保持静止不动。

则 ( )A.A与B之间一定存在摩擦力B.B与地面之间一定存在摩擦力C.B对A的支持力一定等于mgD.地面对B的支持力大小一定等于(m+M)g4.2013年6月13日,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

假设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都在各自的轨道做匀速圆周运动。

已知引力常量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神舟十号运行的周期和轨道半径可以求出地球的质量B.由神舟十号运行的周期可以求出它离地面的高度C.若神舟十号的轨道半径比天宫一号大,则神舟十号的周期比天宫一号小D.漂浮在天宫一号内的宇航员处于平衡状态5.如图所示,长为L1的橡皮条与长为L2的细绳的一端都固定在O点,另一端分别系两球A 和B,A和B的质量相等,现将两绳都拉至水平位置,由静止释放放,摆至最低点时,橡皮条和细绳长度恰好相等,若不计橡皮条和细绳的质量,两球经最低点速度相比 ( )A.A 球大B.B 球大C.两球一样大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

6.如图所示,轻弹簧一端固定在挡板上。

质量为m 的物体以初速度v0沿水平面开始运动,起始点A 与轻弹簧自由端O 距离为s ,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物体与弹簧相碰后,弹簧的最大压缩量为x ,则弹簧被压缩最短时,弹簧具有的弹性势能为 ( )A.mgxmv μ-221 B. mgs μC .)(2120x s mg mv +-μ D .)(x s mg +μ7. 如图所示,2013年2月15日,一颗陨星坠落俄罗斯中西部地区,造成数百人受伤。

在影响最严重的车里雅宾斯克州,爆炸造成玻璃窗破碎和人员受伤。

忽略陨星的质量变化,在陨星靠近地球的过程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陨星的重力势能随时间增加均匀减小B .陨星与地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不守恒C. 陨星减少的重力势能等于陨星增加的内能D .陨星的机械能不断减小8.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有楔形物体b ,b 的斜面上有一小物块a ,a 与b 之间、b 与地面之间均存在摩擦。

已知a 恰好可沿斜面匀速下滑,此时若对a 施加如图所示的作用力,a 仍沿斜面下滑,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a 上施加竖直向下的力F1,则地面对b 无摩擦力B .在a 上施加沿斜面向下的力F2,则地面对b 的摩擦力水平向左C .在a 上施加一个水平向左的力F3,则地面对b 的摩擦力水平向右D .无论在a 上施加什么方向的力,地面对b 均无摩擦力9.如图所示,倾斜的传动带以恒定的速度v2向上运动,一个小物块以初速度v1从底端冲上传动带,且v1大于v2,小物块从传动带底端到达顶端的过程中一直做减速运动,则 ( )A .小物块到达顶端的速度可能等于零B .小物块到达顶端的速度不可能等于v2C .小物块的机械能一直在减小D .小物块所受的合外力一直做负功10.2012年6月24日,中国第一台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在西太平洋的马里亚纳海沟下潜深度超过7000米,预示着中国已经有能力征服全球99.8%的海底世界。

假设在某次实验时,“蛟龙”号从水面开始下潜到最后返回水面共历时10min,其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则“蛟龙”号:A.下潜的最大深度为360mB.整个过程中的最大加速度为0.025m/s2C.在3~4min和6~8min内出现超重现象D.在8~10min内机械能守恒二、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空3分,共18分)11.如图为“测量弹簧劲度系数”的实验装置图,弹簧的上端固定在铁架台上,下端装有指针及挂钩,指针恰好指向一把竖直立起的毫米刻度尺。

现在测得在挂钩上挂上一定数量钩码时指针在刻度尺上的读数如下表:下列问题:(1)请根据表格数据计算出弹簧的劲度系数,k =_____________N/m。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考虑到在没有挂钩码时弹簧自身有重量,测量的劲度系数与真实值相比较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没有影响)。

12.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接在电压为U、频率为f的交流电源上,从实验打出的几条纸带中选出一条理想纸带,如图所示,选取纸带上打出的连续5个点A、B、C、D、E,测出A点与起始点O的距离为s0,点A、C间的距离为s1,点C、E间的距离为s2,已知重锤的质量为m,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则:(1)从起点O 开始到打下C 点的过程中,重锤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P E ∆= ,重锤动能的增加量为k E ∆= 。

(2)根据题设条件,还可利用重锤下落求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经过计算可知,测量值比当地重力加速度的真实值要小,其主要原因是: 。

三、计算题(共32分.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3. (8分)伽利略被誉为“经典物理学的奠基人”,他认为将A 、B 两个斜面对接起来,让小球沿斜面A 从静止滚下,小球滚上另一斜面B 。

如果无摩擦,无论斜面B 比斜面A 陡些还是缓些,小球最后总会在斜面B 上的某点速度变为零,这点据斜面底端的竖直高度与它出发时的高度相同。

如图所示,设起点为P ,终点为q ,已知045α=,030β=,试求: (1)小球在A 、B 两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之比;(2)小球从P 到q 的过程中,在A 、B 两斜面上运动的时间之比。

14. (12分)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的3/4圆弧形光滑管道半径略大于小球半径,管道中心到圆心距离为R ,A 端与圆心O 等高,AD 为水平面,B 点在O 点的正下方,一小球自A 点正上方由静止释放,自由下落至A 点进入管道,当小球到达B 点时,管壁对小球的弹力大小为小球重力的9倍.求:(1)小球到B 点时的速度;(2)释放点距A 的竖直高度;(3)落点C 与A 的水平距离。

15.(12分)如图,可看作质点的小物块放在长木板正中间,已知长木板质量为M=4kg ,长度为L=2m ,小物块质量为m=1kg ,长木板置于光滑水平地面上,两物体皆静止。

现在用一大小为F 的水平恒力作用于小物块上,发现只有当F 超过2.5N 时,才能让两物体间产生相对滑动。

设两物体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大小等于滑动摩擦力大小,重力加速度g=10m/s2,试求:(1)小物块和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2)若一开始力F 就作用在长木板上,且F=12N ,则小物块经过多长时间从长木板上掉下?16.[物理——选修3-3](10分)(1)(4分)以下关于分子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选对一个给2分,选对两个给3分,选对3个给4分.每选错一个扣2分,最低得分为0分)A.分子间的距离增大则分子间的斥力与引力均减小B.气体分子之间总没有分子力的作用C.液体难于压缩表明液体中分子总是引力D.当分子间表现为引力时,随分子间距离增大分子间势能增大E.当分子间的引力与斥力大小相等时分子间势能最小(2)(6分)有一种方便旅游时携带的运动水壶,它可以充分压缩、折叠。

甲图是它的实物图。

乙图是它的使用原理图。

需要使用的时候,首先将其向水壶口一边推动,形成一个类半圆形物体,然后再拉动水壶底部拉环,把另一个藏起来的半圆往外拽。

这样,压缩的水壶就充分膨胀起来,可以装载液体了,这款伸缩水壶在旅行时携带十分方便,能减轻不少行李的压力。

如果此水壶的容积为2L ,在通过拉环使其膨起过程中,里面充入1.0atm 的1.6L 空气时,将水壶口拧紧。

求:①水壶内部的气体分子数;②当拉环完全拉开,水壶恢复正常形状时,内部空气的压强多大。

m F参考答案:二.实验:11. (1)31或32; (2)没有影响12.(1) P E ∆=)(10s s mg +k E ∆=32)(2221f s s m + (2) 221g=4s s f - 纸带与限位孔之间摩擦力(或答纸带与其它部分的阻力或摩擦阻力)的作用。

13.(1;(2)1:解析:(1)由牛顿第二运动定律可得:sin A mg ma α= ------------------------(1分)sin B mg ma β= -------------------------(1分)故sin :1sin A B a a αβ== -------------------(1分)(2)由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公式可得:21sin 2A A A h s a t α==----------(2分) 同理可得21sin 2B B B h s a t β== ----------------------(2分)解得:sin sin A B t t βα== -----------------------(1分)14.解:(1)设小球到达B 点的速度为1v ,因为到达B 点时管壁对小球的弹力大小为小球重力大小的9倍,所以有:219v mg mg m R -= -----------------(2分)解得:v1=2gR 2 ------------------(1分)(2)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211()2mg h R mv +=--------------(2分) ∴ 3h R = -----------------------(1分)(3)设小球到达最高点的速度为2v ,落点C 与A 的水平距离为x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221211222mv mv mg R =+ --------(2分)由平抛运动规律得212R gt = -------------------(2分)2R x v t += ---------------------(1分)由此可解得 1)x R = --------------------(1分)15. (1)设两物体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f ,当F=2.5N 作用于m 时,对整体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a m M F )(+= ------------------①(2分)对M ,由牛顿第二定律Ma f = --------------------------------②(1分)由①②可得f=2N -----------------------------------(1分)小物块竖直方向上受力平衡,所受支持力N=mg ,由摩擦力性质f=μmg ----------------------------------(1分)得μ=0.2 -------------------------------③(1分)(2) F=12N 作用于M 时,两物体发生相对滑动,设M 、m 加速度分别为a1、a2,对M ,由牛顿第二定律1Ma f F =- ----------------------------------④(1分)得a1=2.5m/s2对m ,由牛顿第二定律2ma f = ------------------------------------------------⑤(1分)得a2=2m/s2由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两物体在t 时间内位移为21121t a s = -------------------------------------------------⑥(1分)22221t a s =--------------------------------------------------⑦(1分) m 刚滑下M 时L s s 2121=- --------------------------------------------------⑧(1分) 由⑥⑦⑧得t=2s -----------------------------------------------------------(1分) 评分说明:(1)问若算错,(2)问④~⑧仍可得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