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和谐社会中的矛盾与冲突

和谐社会中的矛盾与冲突

和谐社会中的矛盾与冲突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全面分析了形势和任务,提出了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

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要妥善处理社会中的矛盾与冲突。

目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

但是,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从矛盾性质上来说这些矛盾是我国社会蓬勃发展中的人民内部矛盾。

具体来讲主要有: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体制机制尚不完善,民主法制还不健全;一些社会成员诚信缺失、道德失范,一些领导干部的素质、能力和作风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不适应;一些领域的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危及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这些矛盾涉及的方面多种多样,从经济建设中人民的民生保障到法制建设中健全法制,从道德建设中的防腐倡廉到敌对势力的冲突破坏。

这些冲突和矛盾是难以避免的,我们要以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看待它。

冲突和矛盾有它利于社会发展的一方面,它可以转化为社会动力,揭示社会中存在的问题;但也影响到了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提高社会发展的代价和成本。

我们应认识到,真正绝对的和谐是不存在的,一定程度的冲突时难以避免的,任何社会任何时候都可能发生冲突。

关键是我们如何解决和面对,化冲突的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控制社会冲突的强度和烈度,保证社会相对和谐。

准确定位冲突的性质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往往会讲冲突与矛盾人为地政治化,其实,现阶段我国社会中许多矛盾和冲突的内容本质是很简单的,就是利益的问题,例如农民工讨要工资等等。

同时也有一些敌对势力制造动乱事件的冲突,例如7·5事件,拉萨事件等等。

我们要如何解决这些矛盾呢
第一,学会做群众工作和社会工作。

要做好群众工作,首要的是要解决好把群众摆在什么位置上的大问题。

近年来,党中央反复强调党员的宗旨意识。

对群众的评价,就是检验宗旨意识的试金石。

要做好群众工作,要“理顺社会情绪”,必须先要了解社会情绪。

调查要深入,要沉到底。

有时甚至要与群众同劳动,群众才会跟你掏出心里话。

要做好群众工作,跟群众交流,一定要运用群众语言,千万不能打官腔。

要做好群众工作,需要运用群众组织。

群众在想什么,群众组织,即社会组织最先知道。

最先知道,因此更容易最先到达,才更容易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也只有“最先到达”,才不会把局部矛盾扩大为全局性的矛盾。

因此,遇到棘手难题时,有时借助群众组织的力量更容易在第一时间找到矛盾焦点、化解矛盾。

第二,学会用“问计于民”来化解社会矛盾
要化解社会矛盾,“问计于民”是良方之一。

怎么问?讨论是“问计”的最好形式。

讨论具有双重功能,它对领导讲是“问计”;它对群众来讲是群众自己教育自己,是让先进群众带动后进群众。

从一定角度看,在决策前的讨论是最有效的宣传,是超前的宣传,它不是宣传胜似宣传,其成本也比事后宣传要低得多,它可以增进互动、增进理解,化摩擦为认同。

第三,我们要科学的调解矛盾。

在社会矛盾中,民事纠纷是大量的。

依法治国不等于不论什么纠纷都要“法庭见”。

如今连“好讼之国”的美国也认为,诉讼不是维护当事人权益的最好方法。

他们主张,通过仲裁、调停、法院附设调解等方式来解决纠纷。

我国的调解工作早就走在美国前面,全国各地都有创造性的经验。

我们有理由继续走在调解工作的最前列。

调解包括各个方面的调解,社会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

在矛盾纠纷面前,能调解就调解,能仲裁就仲裁,首选是调解。

做到扩大民事范围,缩小刑事地盘。

第四,对于故意破坏社会稳定的冲突制造者,要依法严厉制裁。

例如新疆7·5事件给新疆省社会稳定和发展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对于策划,实施此次暴力冲突事件的犯罪分子要严厉给予打击和惩处,保证人民的安全和社会的稳定。

当然,我认为上述解决矛盾的办法都是矛盾暴露之后的应对策略。

要想根本上减少矛盾和冲突的发生,我们需要要建设一个富强、文明、民主、法治的国家。

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没有矛盾,人类社会总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进步的。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

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居安思危,深刻认识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科学分析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促进社会和谐。

08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200804213001 张平川
主要是: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体制机制尚不完善,民主法制还不健全;一些社会成员诚信缺失、道德失范,一些领导干部的素质、能力和作风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不适应;一些领域的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危及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
“目前,我国总体上是和谐的。

”这是《决定》对当前社会形势的一个基本估计。

《决定》也分析指出了当前存在的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体制机制尚不完善,民主法制还不健全;一些社会成员诚信缺失、道德失范,一些领导干部的素质、能力和作风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不适应;一些领域的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危及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当前出现的这些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其产生的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

”有关专家分析认为,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一些长期的结构性矛盾和不平衡问题。

如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有所扩大。

另外,在工业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城市化的速度也大大加快,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由于我国人多地少,户均耕地不到0.5公顷,农民家庭经营很难形成规模效益,农业生产的比较收益较低,目前农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已下降到12%左右,但务农的劳动力还占全国从业人员的46%,2005年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倍多,加之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差距,城乡之间的差距达到约6倍。

中央提出东部率先发展、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中部崛起的区域发展战略,提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都是为了解决城乡和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其次,体制改革过程中因体制、机制不完善而产生了问题。

专家表示,在体制改革的过程中,一些旧的体制被打破,而新的体制的完善需要一个过程。

例如,在收入差距方面,除了一般所说的城乡差距、地区差距、行业差距以及社会成员之间的差距,还有同级公务员工资水平地区差距较大问题、垄断行业和一般竞争性行业工资差距问题、某些非法致富现象的存在和农民工待遇差问题等等。

此外,在国企改制中的资产处理、下岗职工补贴、征地拆迁补偿、复转军人安置、水利工程移民安置等方面,也会因为体制不完善、工作不到位而产生各种人民内部矛盾和利益纠纷。

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因社会发展相对滞后也带来了诸多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也不断提高,经济和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更加突出,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带来的矛盾增多。

——就业问题依然严峻,农业劳动力非农就业、失业下岗职工再就业、失地农民就业、大学生就业等问题突出。

群众对看病难看病贵、上学难上学贵等问题意见较大,一部分家庭出现因病致贫返贫、子女教育费用负担过重的问题。

——社会治安方面,刑事犯罪总量仍居高位,抢劫、抢夺、盗窃等侵民侵财犯罪呈多发之势,人民群众的安全感不足。

——在社会保障方面,社会保障体系目前还不健全,社会保障覆盖面小,部分群众生活仍然困难。

另外,人民群众对改善生态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还没有完全遏制。

专家指出,这些问题制约着经济社会发展,如果任其发展,就会挫伤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积极性。

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在深化改革和全面发展的过程中,使这些问题逐步得到解决。

默认分类|字号订阅
1
45
2
3
12 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