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X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症状的护理教案(1)

201X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症状的护理教案(1)

5. 心理护理
与病人多沟通,给予心理安慰,缓解紧张情绪,使其身心舒适。
6.健康指导
护理评价
三、肺源性呼吸困难
概念
指呼吸系统疾病引起病人主观感觉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并伴有呼吸频率、节律、深浅度的异常。
分类
吸气性呼吸困难;呼气性呼吸困难;混合性呼吸困难。
护理评估
1、健康史:询问呼吸困难发作的缓急、诱因、表现、持续时间、伴随症状。
(2)大咯血者暂禁食,少量咯血者进少量凉或温的流食,保持大便通畅。
2.病情观察 注意观察病人面色、脉率、神志,做好抢救准备,如吸痰器、气管切开包、气管插管等。
3.用药护理 用药原则是镇静、止血、保持呼吸道通畅。
4.对症护理 若有窒息征象应立即取头低足高位,轻拍背部,以便血块排出,必要时吸出或挖出血块也可作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以解除气管阻塞。
护理评价
四、咯血
概念
指喉部以下呼吸道或肺组织出血经口腔咯出。
病因
肺结核、肺癌、支扩、风心病、急性肺水肿。
咯血与呕血的鉴别
护理评估
1、健康史:注意询问病人以往的健康状况,咯血的性质、量,有无诱因,判断咯血的程度。
2、身体状况:观察病人的神志和面色。若大咯血时突然出现咯血减少、情绪紧张、面色灰暗提示窒息先兆。
3、机械吸痰不适宜用于 ( )
A. 剧烈咳嗽者 B. 气管切开者
C. 气管插管者 D. 咳嗽反射消失者
E. 昏迷者
4、肺结核大咯血者,为保持呼吸道通畅,应采用( )
A. 健侧卧位 B. 半卧位 C. 患侧卧位
D. 头低脚高位 E. 平卧位、头偏向一侧
5、大咯血窒息处理,首先 ( )
A. 加压吸氧 B. 输血 C. 注射止血剂
1.了解呼吸系统的解剖学特征
2.熟悉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程序
3.掌握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常见症状、体征及其护理措施
4.了解咯血、胸痛的评估要点。
能力
目标
能应用护理程序对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症状病人实施整体护理。
素质
目标
能熟练的为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症状病人进行健康指导。
教学重点
1.呼吸系统常见症状(咳嗽与咳痰、咯血、胸痛和肺源性呼吸困难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
呼吸系统有低压、低阻、高容量的生理特点,全身血液必须入肺脏进行气体交换,同时肺内的血液也必须回流至全身各个器官。
全身的不良因子可以非常方便的进入肺脏,因此肺脏是全身肿瘤、细菌、栓子等的好转移器官。
二、咳嗽与咳痰
概念
咳嗽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射动作,借咳嗽反射可以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和异物。
病因
①感染因素:以病毒和细菌感染常见,如:肺炎、肺结核、支气管炎、胸膜炎等。
D. 清除口腔内血块 E. 进行人工呼吸
【布置作业】
1、协助病人采取有效排痰的方法有哪些?
2、呼吸困难程度如何分级?
3、大咯血病人护理措施有哪些?
(5min)
【板 书 设 计】
【学习评价】
1、对咳嗽、咳痰病人,护理措施错误的是( )
A.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
B.咳脓痰者注意口腔护理
C.痰稠不易咳出,鼓励多饮水,施行雾化吸入
D.痰多可在饭后行体位引流
E.痰多且无力咳出者,帮助翻身拍背
2、大咯血窒息病人,应立即采取( )
A.头低脚高位 B.半卧位
C.平卧位 D.坐位 E.健侧卧位
2.焦虑:与突发剧烈胸痛或引起疼痛的疾病不了解有关。
护理目标
1.胸痛减轻或消失。
2.身心舒适,情绪稳定。
护理措施
1.取患侧卧位,缓解疼痛。
2.因胸部活动引起剧烈疼痛者,可在呼气末用15cm宽胶布固定胸廓,以减低呼吸运动幅度,缓解疼痛。
3.遵医嘱适当使用镇痛剂和镇静剂。
4.心理护理:及时向病人解释胸痛原因及护理措施,取得病人信任,配合治疗。
(3)休息:协助病人取屈膝侧卧并经常变换体位,使痰液松脱易于排出。
(4)饮食护理:高蛋白、高营养、高维生素、易消化清淡饮食。情况允许者,多饮水,每日饮水量应保持在1500ml左右,以湿化痰液。
2.病情观察:注意记录痰液的量、颜色和性质。
3.用药护理
(1)遵医嘱给予抗生素(痰培养+药敏试验)
(2)镇咳药:复方甘草合剂、氯化铵。痰液粘稠不易咳出时,用生理盐水或低渗盐水加入药物雾化吸入,稀释痰液、湿润呼吸道,有利于排痰。剧烈干咳时可选用喷托维林、可待因。
呼吸系统的组成:由呼吸道和肺两大部分组成。呼吸道包
括:上呼吸道(鼻、咽、喉),下呼吸道( 气管和各级支气管)
肺:由肺实质(支气管树和肺泡)和肺间质(血管、淋巴管、淋巴结、神经和结缔组织组成)。呼吸系统的主要功能:从外界吸入氧,呼出二氧化碳,进行气体交换。
呼吸系统与外界直接相通,受环境影响很大,细菌、病毒、有毒烟雾、冷空气等均可刺激呼吸道引起疾病,特别是城市工业化的迅猛进展,大气污染等因素的加剧,更提高了呼吸系统疾病的患病率。
XXX大学
《 内科护理学 》教案
系(部)
内科教研室
授课专业
护理
班级层次
2014护理学本科
授课教师
XXX
授课学期
2017学年
XXX大学 教务处制
XXX大学教案
授课
教师
XXX
授课时间
9月7日
学时
1.5
授课班级
2014护本
任务
名称
第二章 第一节 呼吸系统疾病护理概述(咳嗽与咳痰、咯血、胸痛)




知识
目标
3、心理-社会状况:紧张、恐慌、恐惧心理。
4、辅助检查:结合血液一般检查、胸部X线等判断原发病。
护理诊断
1.有窒息的危险:与咯血不畅阻塞气道、喉头痉挛有关。
2.恐惧、绝望:与大咯血有关。
护理目标
1.咯血停止,无窒息发生。
2.病人情绪稳定,呼吸平稳。
护理措施
1.生活护理
(1)休息:减少翻动,帮助患者患侧卧位。
2、身体状况
急性刺激性干咳——上感
咳嗽+白色泡沫或粘液性痰——慢支
咳嗽+大量脓性痰(静置后分三层)——支扩,肺脓肿
咳嗽+铁锈色痰——大叶性肺炎
咳嗽+红棕色胶胨样痰——克雷白杆菌肺炎
咳嗽+脓性恶臭痰——厌氧菌感染
咳嗽+巧克力色痰——阿米巴性肺脓肿
咳嗽+粉红色泡沫样痰——急性肺水肿
3、心理-社会状况:询问病人患病后的反应,评估病人家属、社会支持系统对病人的关心程度以及对治疗和护理的需求。
2、身体状况:密切观察胸部体征;呼吸困难的严重程度依据呼吸困难与活动关系可分为Ⅰ、Ⅱ、Ⅲ、Ⅳ、Ⅴ度。
3、心理-社会状况:评估病人有无不良心理反应及家属对其的关心和支持情况。
4、辅助检查:了解动脉血气分析,以判断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的程度。了解胸部X线检查以判断病情。
护理诊断
1.气体交换受损:与肺部感染所致的有效呼吸面积减少、支气管痉挛、气道狭窄、肺气肿有关。
2.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2~4h监测一次并详细记录;注意呼吸频率、节律、深浅度的变化。随时监测动脉血气分析。
3.用药护理 遵医嘱给予抗炎、解痉平喘、祛痰镇咳药治疗。对慢性呼吸困难痰量较多时,不宜选用强烈镇咳药物如可待因等治疗。
4.对症护理 吸氧、吸痰、叩背。
5.心理护理 稳定病人情绪,多陪伴病人。
学习评价:5分钟 答疑:5分钟
教学反思
老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教学内容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
刘大爷,60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近30年。3天前受凉后感冒,咳嗽、咳痰,今晨出现呼吸困难、口唇发绀,逐渐说话含糊、神志不清。家人急送医院抢救。
请思考:如何抢救这位病人?
【讲授新课】
一、概述
2.活动无耐力:与缺氧、二氧化碳潴留、胸闷、气促有关。
3.睡眠形态紊乱:与呼吸困难影响病人睡眠有关。
护理目标
1.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困难减轻。
2.纠正缺氧、二氧化碳潴留或症状减轻,活动耐力逐渐增加。
3.主诉能够得到充足的睡眠。
护理措施
1.生活护理
(1)休息:半卧位或端坐位。
(2)饮食:高营养、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清淡饮食,注意补充水分。
5.心理护理 床旁陪护,劝告病人身心放松、安静休息。
护理评价
五、胸痛
概念
由于胸内脏器或胸壁组织病变累及壁胸膜引起的胸部疼痛。主要由胸部病变所致。
病因
(1)胸壁疾病:皮肤、肌肉、肋骨及肋间神经的炎症和损伤。
(2)呼吸系统疾病:胸膜炎、气胸、肺炎、肺癌、肺梗死等。
(3)心血管疾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包炎、心神经官能症等。
护理目标
1、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道无分泌物或分泌物减少。
2、指导或帮助病人有效排痰,不发生窒息。
3、焦虑程度减轻。
护理措施
1.生活护理
(1)环境:提供整洁、舒适环境,减少不良刺激。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洁净,维持合适的室温(18~20℃)和湿度(50%~60%),以充分发挥呼吸道的自然防御功能。
(2)避免诱因:注意保暖。避免尘埃与烟雾等刺激,避免剧烈运动、进出空气污染的公共场所等。
护理评估
1、健康史:询问疼痛的部位和性质。
2、身体状况:注意发病年龄、胸痛部位、胸痛性质、持续时间、影响要素;观察脉搏、呼吸、血压有无变化。
3、心理-社会状况:影响病人正常工作生活;紧张、恐惧心理。
4、辅助检查:了解胸部影像学检查结果、心电图改变、心急坏死标志出现等。
护理诊断
1.疼痛:与胸痛,胸腔脏器或胸壁组织病变有关。
2.咳嗽与咳痰的评估要点、常用的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3.肺源性呼吸困难的评估要点、常用的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