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语文图表题专项复习

中考语文图表题专项复习

中考语文“图表题”专项复习图表题是语言和图形的综合题,具有简明直观,概括性强,知识覆盖面广,涉及学科多等特点。

浏览近几年来各地中考语文试题,我们会注意到,图表类材料不时出现在一些地方的中考语文试题中。

这类题型的出现无疑使较为单一的文字材料变得活泼而生动。

而且图文转换综合考查考生对材料的分析能力,它要求从原始材料中筛选信息,分析、综合信息,并运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出观点。

近年梧州市中考语文科的命题,对考生语文综合能力的考查,赋分达到了6分之多。

针对2016年的考纲精神,下面谈谈表格分析题的解题思路。

表格题一般是给出一个(数据+文字的)表格,要求考生根据表格的信息作出相关的答题,主要考察学生认表判断、查找相关信息和语言表述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题型一般分有四种:一是直接概括表格的内容;一是说说从表格中得到的启示;另一是与表格相关的开放性题,如写宣传标语、写对联、发评论、提建议等;四是根据表格的内容进行拓展,写应用文。

下面是对不同学段学生体育锻炼的科学性的调查。

阅读下表,你得出什么结论体育锻炼的科学性结论:第一步:仔细审读扣题旨。

包括审读表格的标题、内容和题目要求。

有些细节(如表注)也要认真审读。

一审标题。

标题往往是对整个图表内容的概括,反映了图表的主题。

因此标题对我们答题起到了提示、指向作用。

抓住了标题,就圈定了答题的范围,把握了答题的主题,明确了解题方向,答题就不会走题。

上题中表格的标题为“体育锻炼的科学性”,也就告诉我们表格反映的是不同学段对体育锻炼科学性的认识的深浅,而不仅是不同学段参加体育锻炼人数的不同了。

二审表格。

表格是得出结论或反映问题的主要依据。

在审读表格时,要特别重视数据变化。

数据的变化往往说明了某项问题,而这可能正是这个材料的重要之处,这也是得到结论的源头。

我们可对表格中的数据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在比较中发现变化,发现差距,发现问题,从而得出结论。

上题中,通过横向比较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差距:不同学段的学生认识不到体育锻炼科学性(认为“无所谓”和“不需要”)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要远远高于认识到体育锻炼科学性(“做了”)的比例;通过纵向比较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这样一种变化趋势:随着年级的升高..,“做了”的人数比例越来越高......,而认为“无所谓”和“不需要”的人数比例越来越低。

三审要求。

根据考题要求提供的“信息”,带着“问题”审读表格,使审读表格更具指向性,更准确地把握表格的中心(尤其是在有些表格没有标题,但在题目要求中告诉你这是一张什么表格时)。

同时也只有根据要求答题,才能有的放矢,避免答题偏向。

第二步:认真思考找规律。

在前面仔细审题的基础上,根据观察所得,结合标题、表格内容和要求,运用比较、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思维方法进行思考,分析出表中有关材料的相互联系,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

阅读表格首先应读表格名称(题目)、然后读内容、读附注等。

不局限于某一点或某一面,不放过表格中的任何一个数据或者说明文字,进行正面和侧面、纵向和横向的多维思维。

其次,及时筛选信息,努力寻找信息点,从表格中提取有效信息,找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切入点,揭示表格的本质和要旨,然后把数据或图示信息转换成文字,实现质的飞跃。

上题中,我们把通过横向纵向比较看出的内容,进行分析、综合、判断,不难得出初步..的结论...:“不同学段的学生都不太注意体育锻炼的科学性,对体育锻炼的科学性认识比较肤浅,但随着年级的升高注意体育锻炼科学性的人数比例在提高,说明对体育锻炼科学性的认识在提高。

”此题要求具体明了,题干的要旨比较容易把握。

但也不能掉以轻心,因为“用简明的语言概括统计结果”,不仅要把表格的内容叙述清楚,还隐含另一层意思。

第三步:准确归纳善表述。

首先要根据要求来答题,问什么答什么,怎样问怎样答;其次,归纳概括是这类题目的共同点,不少题目常有字数限定,所以语言表达一定要简明扼要、有条理。

上题的结论就可以概括为“学生普遍对体育锻炼的科学性认识较肤浅,但随着年级的升高对此认识也逐渐提高。

”解答表格题的过程,仔细审题是前提,认真思考是关键,准确表述既是目的。

只要掌握了解题技巧,就能做好表格分析题的。

例1.我国是世界上受沙漠化和沙尘暴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

下面是有关这方面情况的统计。

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统计结果。

年代土地沙漠化面积沙尘暴发生次数典型受灾情况(单位:次)(单位:平方公里)70年代 1560 13 降尘25600吨/平方公里80年代 2100 14 20万亩农作物受害,直接经济损失5000多万元90年代 2460 23 46.1万亩农作物受害,11.09万头(只)牲畜死亡,156万人受害,直接经济损失8亿元:从时间、土地沙漠化面积、沙尘暴发生次数和典型受灾情况四方面概括,如果只是逐一说明表格内容,就不合要求。

明白了这一道理,答案就不难得到:70年代到90年代,我国土地沙漠化面积越来越大,沙尘暴发生次数越来越多,造成的危害也越来越严重。

例2、观察下面这幅图,按要求答题。

①请用简洁的语言说明画面的内容。

(30字以内)我的表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图画一定触动了你心灵的感悟,请选择某方面,谈谈你的感悟。

(20字以内)我的感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首先,要学会观察。

对一幅漫画,全面仔细地察看内容,看清图上画了哪些事物,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小的地方。

(2)其次,要学会找事物之间的联系.(4)最后,根据观察,分析结果,用简洁、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

表达时,应注意画面的整体性,应结合画面中的人物不同的行为方式及文字揭示加以概括。

注意审题,是否让描述画面内容,是否让谈感想评价.(3)再次,领悟漫画的深刻寓意,理解作者的漫画意图。

参考答案1、没有拿到冠军,第二名表现为垂头丧气,第三名信心百倍,通过拼搏,第二次比赛,第三名独占熬头。

②例:失败乃成功之母。

读图现代社会已进入读图时代,各种图形出现在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而在这众多图形中,图标可以说是随处可见,比如商标、会徽、徽标、标识、招贴画等,它们在人类政治、经济、文化等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图标具有主题鲜明、构思新颖、寓意深刻等特点,能很好地考查学生读图、析图、创新表达等能力,所以它备受中考命题者的青睐。

现从2006年中考试题中撷取部分试题作一简析,以供参考。

一、解说图标含义例1、(江苏省宿迁市中考题)每年的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下图是2005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标识,请说出这幅图寓含的意思。

解说:本题以“2005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标识”为平台,考查学生分析图标寓意的能力。

认真观察标识,可以发现它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代表人类的家园——地球,另一部分是手拉手的三个人,看上去有大人、小孩,有男人和女人。

联系“世界环境日”这一主题考虑。

我们可以发现它的寓意是:人人参与,创建绿色家园或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她需要呵护,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建绿色家园。

例2、(兰州市实验区中考题)下图是《读者》的徽标,画面是一只绿蜜蜂。

请用简洁文字对其含义加以解释。

解说:本题考查学生解说《读者》徽标含义的能力。

《读者》是一本拥有大量读者的刊物,以一只绿色的蜜蜂为徽标,意义何在呢我们知道,蜜蜂整天忙忙碌碌,采花酿蜜。

由此我们不难联想到《读者》的编辑就像蜜蜂那样,从众多的文章中精挑细选,为读者奉献最新最美的文章。

因而其含义不言而喻:刊物的编辑者要做辛勤的蜜蜂,从文艺百花园中采集智慧的花粉,酿成香甜的蜜,奉献给读者。

例3、(2006年湖北省恩施州课改区中考题)中国“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将在2007年4月发射升空。

下边这幅题为“月亮之上”图案便是“月球探测工程标识”。

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这幅图案的理解。

(提示:图案一弧两点形成古文“月”字;圆弧起笔处形成龙头,落笔的飞白为一群和平鸽;圆弧中间为一双脚印)解说:本题是在文言文《贯月槎》(作者:王嘉选自《拾遗记》)阅读中所命制的一道延伸阅读题,《贯月槎》是一篇与月亮有关的短文,表现中华民族探月登月的理想。

结合题干中的文字提示,分析标识构图特征,可以这样解说:它以中国书法的笔触,抽象地勾勒出一轮圆月,一双脚印踏在其上,象征着月球探测的终极梦想,圆弧的起笔处自然形成龙头,象征中国航天如巨龙腾空而起,落笔的飞白由一群和平鸽构成,表达了中国和平利用空间的美好愿望。

整体图形由一弧两点巧妙形成古文“月”字,写意的笔触旨在传达一种探索的信念。

(说明:只要说出古文“月”字和一双脚印的象征意即可。

)二、解析图标创意倒4、(湖南省长沙市中考题)2006年5月长沙市举办了首届邻里节,请你也参加这次活动。

下图是此次邻里节会徽征集活动中的优秀作品,请你仔细观察,对它的创意进行简要说明。

解说:本题以“长沙市首届邻里节”的一则会徽为考点,设置了两道题目,第(1)题考查学生理解这则会徽的创意特点,观察可见:整个会徽是由两张笑脸及两根飘带构成;分析可知:两张笑脸紧贴在一起,体现邻里之意亲密无间、互相尊重、和睦相处;两根飘带营造了邻里节的喜庆气氛;下方文字表明首届邻里节的时间和名称。

三、阐述推荐标识理由例5、(南京市中考题)推选“南京青年联合会”标识,要求从下面三幅图标中推选一幅,并说明理由。

(3分)小雨说:“我推选第一幅图标,因为它用南京、青年两个词的英文首字母NY组合成了一只展翅高飞的雄鹰,既代表了南京青年联合会,又显示出南京青年在建设新南京中的活力和朝气。

”你说:“我推选第____________幅图标(第一幅除外)____________解说:本题以推选“南京青年联合会”标识为平台,考查学生解析图标的能力。

本题给出三则“南京青年联合会”备选标识,让同学们从中比较分析,得出优劣,进行解说。

从结出的示例中可以发现,解说应从两个方面进行:构图特点和标识寓意。

因此,只要从(2)(3)两则中任选一则,扣住“青年联合会”这一主题,围绕标识本身构图特点和它的寓意来说明即可。

示例:我推选第二幅。

①第二幅把两个“青”字变形处理成了一对手拉手舞动的青年,既代表了南京青年联合会,又显示出活力、朝气和团结。

②“n”是南京的“南”的拼音首字母,图标下半部分将两个“n”变形组成“心”的图形,突出了团结的主题。

(或:我推选第三幅。

因为第三幅对“青”字进行了艺术化处理,使之酷似一个青年人在展翅高飞,既代表了南京青年联合会,又显示出活力、朝气和热情。

)四、探求徽标共同信息例6、(黑龙江省黑河市课改区2006年中考题)江南中学初三(6)班的同学在组织“金钱,共同面对的话题”这一综合性学习时收集到下列图案:依次是秦朝半两钱、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与中国农业银行的徽标。

他们进行了一番探究,知道了秦半两钱外圆内方取义天圆地方之意,它在钱币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