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语文图表题答题技巧

中考语文图表题答题技巧

中考语文图表题答题技巧篇一:中考语文考题讲解——图片、图表、漫画解题技巧你会吗,中考讲义语言文字应用?图片、图表、漫画会做图片、图表、漫画类型习题。

能通过读图捕捉信息,归纳概括,得出结论,准确表达。

知识梳理一、命题热点当今时代,被人们称之为读图时代。

浏览各地中考语文试题,我们不时会看到图表、图片、漫画类题目。

图表所选材料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尤其以调查表居多,如台州卷的“废旧电池回收”的问卷调查,苏州卷的“中小学生上网情况调查”,泸州卷的“近三年市民阅读情况”的问卷调查,株洲卷的“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状况调查等。

读图材料涉及图徽、新闻、历史画面、漫画、招贴画等,材料鲜活,时事性强。

从近年各地的中考试题看,图表的类型主要有图片(人、物、景)、图标(徽记、标志)、漫画、表格等;从命题解题角度可分为:常识类、概括说明类、信息筛选类、写作类、活1动类等。

二、解题技巧1.图表题答题技巧 (1)观察分析,捕捉信息。

要认真观察,找出图表中所含的所有信息:比较对象、比较角度及项目、各种数据及变化特点等。

读图表时应特别注意两点:?数据变化。

数据的变化往往说明了某项问题。

可能是材料的重要之处,也可能是观点的源头。

?图表细节。

图表中的一些细节往往起提示作用。

(2)归纳概括,得出结论。

正确分析图表中所列内容之间的相互联系,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

分析出有关材料的内在联系,再归纳概括为一个结论。

(3)文字表达,扣住要领。

?注意题目中的关键词。

如表达方式转换题,题干中往往有这样一些标志性词语:“上图显示”“用文字表述出来”“确切表述图表的内容”等。

在表述时要有具体的数据比较、分析,要直接客观地反映图表包含的信息;而信息推断题的题干中往往有这样一些标志性词语:“该图表表明(说明、证明)了”“用一句话概括为”“所揭示的问题是”“从中可以看出(得出)”等。

?注意题目中的特殊限制。

一是句式的限制,用单句表达只能含有一组主谓宾成分,用复句要标明句间的逻辑关系;二2是字数的限制,在表达时要注意年号和数字的规范。

?注意在表达中不能出现语病,特别是在反映事物变化或规律时,选用词语要准确。

如表明增长趋势可用的词语有:“增长(加)了”“增加到”“增长了××倍”“与同期相比,增长??”等;表明下降趋势可用的词语有:“减少了”“减少到”“减少了(百分数、分数)”等,但其后不能用倍数。

又如表示程度范围的概念:“近一半(约50%)”“大部分(比例约占55%—70%)”“绝大多数(比例占70%以上)”“所有”“约几成”等。

总之,要根据图表数据变化规律来选用词语表达。

?针对题目要求和图表内容复核答案,看有无遗漏、多余、误推或表述不详等错误。

2.图片题答题步骤(1)描述图片。

(从形状、色彩等方面描述) (2)分解图标组成部分,明确各部分的象征意义。

(3)整合图片含义,整体考虑图标的寓意。

(语句通顺、简洁、合乎逻辑) 3.漫画题答题技巧(1)看标题:即通过漫画的标题解读漫画的主题或含义。

(2)看形象:结合漫画的形象来思考其寓意。

(3)析手法:透视夸张手法了解漫画意图。

(4)读文字:联系漫画中的说明文字来理解漫画。

有些漫画,作者无法用图画的语言来表达,就只能借助文字。

(5)联生活: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漫画的要义。

3(6)注细节:漫画中的有些细节对理解漫画寓意很有帮助,不能忽视其重要作用。

例题讲解例一(2014?株洲)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表一:2010-2013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表二:全国城镇居民五等份收入分组人均可支配收入(元)(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1)根据表一,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近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_______________。

(2)根据表二,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______________。

【思路点拨】此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图表的分析理解及表达能力。

解答此题一要看清题干,理解图表所要表达的内容,做到有的放矢;然后对图表进行仔细解读,掌握图表中的数字信息,注意纵向和横向,理清各信息间的关系,找出其中的趋势、变化或规律;最后用简洁的语言将不同的关系表示出来。

从表中看,本次调查项目有两个,即“2010-2013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全国城镇居民五等份收入分组人均可支配收入”。

表一通过横向比较可以得出信息:近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较快或逐年增长。

表二通过横向比较可以得出信息: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过(太、很)大。

表二通过纵向比较可以得出信息:我国城镇居民人均4可支配收入差距逐年拉大。

根据题目要求,能概括出两点即可。

【参考答案】(1)增长较快或逐年增长。

(2)差距过(太、很)大。

(或差距逐年拉大)(概括出两点即可)例二(2014?河南)为鼓励广大青少年编创、制作、传播优秀微电影作品,积极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青团中央启动2014“向上?向善”中国青少年微电影大该画面的内容。

要求:?采用总分的结构方式。

【思路点拨】此题考查考生对图徽的分析理解及表达能力,题干已经指出图标的主题,要求我们“说明该画面的内容”,并采用“总分的结构方式,运用合理的说明顺序”。

这就要求我们在表述时要注意语言风格、说明结构和说明顺序。

仔细分析构图元素,不难发现有“电影胶片”“2014向上?向善”“中国青少年微电影大赛”三部分。

我们可以先总后分,再按照由上而下、由左至右的方位顺序来介绍。

【参考答案】示例一:该宣传画由左右两部分构成。

左边有图案和文字,图案由两小段电影胶片交叠变形而成,图案右下角是“2014向上?向善”几个小字。

右边是“中国青少年微电影大赛”几个大字。

(意对即可)示例二:该宣传画由图案与文字两部分构成。

图案位于画面的左边,由两小段电影胶片交叠变形而成。

文字部分包括图5案右下角的“2014向上?向善”几个小字和右边的“中国青少年微电影大赛”几个大字。

(意对即可)例三(2014?东营)仔细观察下边的漫画,写一段解说文字。

要求:介绍这幅漫画的内容、特点及其寓意,至少用上一个成语。

赛活动。

上面是此次大赛的宣传画,请说明?运用合理的说明顺序。

【思路点拨】此题是考查考生对漫画的分析理解及语言表达的能力,题目要求“介绍这幅漫画的内容、特点及其寓意,至少用上一个成语”,即四个要点。

这类题,在介绍之前,一定要把握漫画的主旨。

根据文字、画面提示,可以确定该漫画讽刺的是“只空想而不实做”的人。

再观察漫画,发现有双线并行、对比的特点。

最后,在表述时,要根据题目要求,“至少用上一个成语”。

【参考答案】示例:漫画由左右两部分各自独立而又紧密联系的内容构成:左边是一个人,总“想在这里种树”,在地上依次画四次圆圈,圆圈由少到多;右边是另一个人,与左边画圈人相对应的是,栽树、挑水、浇水、树下乘凉。

当前者在地上画满无数圆圈回头时,猛然发现对面已经长成的一棵大树矗立在眼前。

画面两条线索齐头并进,又互相对比照应,辛辣地讽刺了只空想而不实做者的可笑可怜,构思别出心裁,寓意耐人寻味。

6一、图表1.(2014?重庆一中模拟)下面是“北京市2016年高考改革方案各科分值变化一览表”,请仔细阅读并分析,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此改革方案的主要信息。

(不少于三点)(注:高考分文科、理科,文理科生除参加语文、数学、外语科目的考试外,还要分别参加文科综合和理科综合的考试。

)【答案】主要信息:?到2016年,北京市高考语文学科由2013年的150分增加到180分(或增加30分); ?文、理科综合由300分增至320分(或增加20分); ?英语学科分值将由150分降至100分(或降低50分)。

2.(2014?曲阜师范大学附中调考)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仁健课题组与同行合作,对北京地区PM2.5化学组成及源头解析季节变化研究发现,北京PM2.5有6个重要来源,具体如下图。

读图,完成下面题目:(1)北京PM2.5污染的主要来源有:(2)由此看出治理雾霾需要我们:【答案】(1)分别是土壤尘、燃煤、生物质燃烧、汽车尾气与垃圾焚烧、工业污染和二次无机气溶胶。

(2)改善能源结构,优化企业技术升级。

3.(2014?上海徐汇区二模)根据材料,7完成下列题目。

最近,上海市统计局在本市16周岁及以上常住市民中展开了一次关于时间够不够用的调查,调查结果如下:(1)从上图可以得到的结论有(多选题)( ) A.半数以上的市民认为时间够用。

B.大部分市民认为时间不够用。

C.超过四成的市民认为时间不够用。

D.极少数市民认为时间不够用。

(2)根据调查统计,最受市民认同的有关时间的名言是“一寸光阴一寸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补充填篇二:中考语文图画题的解题技巧中考语文图画题的解题技巧这几年,图画题进入各地中考语文试题中,这类题目,先给学生提供一幅图画,(商标、会徽、徽标、标识、招贴画、漫画等)然后要求读图,完成相关题目。

这种题不仅考察了考生的观察能力、归纳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还考察了考生的想象力,可谓一箭“数”雕。

图画题的类型:1、新闻图片型:即所提供的图画是一张新闻图片,要求考生观察图片,在把握图片内容的基础上按要求答题。

仔细观察右边的这幅图,参照所给示例,为图中的女孩写一段赞美辞。

要求:语句通顺,运用一种修辞手法,50字左右。

8答案:示例:当命运的暴风雨袭来时,生活的重担压在肩上,你就像是一匹老马,没有驰骋千里,却一步一步地到达了善良的峰顶。

答:得分点:运用修辞1分;点出人物勇敢、镇定等精神2分;语句通顺1分. 是标识题:图画是各种标志,包括各种会标及标识等。

要求考生能大致阐述其含义,或谈观后感,三是漫画题型:据漫画介绍它的内容、主旨,阐述漫画的讽刺意义。

示例3、看图说话:用说明的文字介绍这幅题为“书生”的漫画(90字以内)。

(2分)用一句话概括漫画的主旨。

(1分)答案:3、(1)书店内,三位读者在读书,他们有的席地而坐,屁股下垫着一本书;有的坐在书架的书上,有的趴在书柜的书上。

有的边喝饮料便读书,地上零乱地放着书与快餐盒及饮料罐等。

(2)批评了在书店里读书而不爱惜图书、不讲社会公德的现象。

四、宣传画型:据画说内容,宣传画的含义,或说出自己观后的感受。

示例4(介绍右边这一幅赈灾活动宣传画的内容与含义。

(3分) 内容: 含义:示例4((3分) 内容:一颗大的“心”中有一幅中国地图;这幅中国地图由许多颗小的“心”组成。

含义: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奉献爱心,支援灾区人民。

(意思对即可)9解题方法1、全面解读。

从图画的整体上去观察,观察时应注意:一是画面本身,包括画面中一一切事物、图案形状、人物动作、神态等;二是画面中的人物语言,这些只言片语常揭示主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