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双重预防机制体系建设课件

双重预防机制体系建设课件

包括两部分:
原始风险评价:识别不考虑现有控制措施的原始风险, 作为风险分级管控的基础。
现实风险评价:识别考虑现有措施的现有风险,作为 风险管控措施的基础和隐患排查的基础。
3 术语和定义
3.7风险分级
风险分级是指通过采用科学、合理方法对危 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量或定性评价,根据 评价结果划分等级,进而实现分级管理。风险 分级的目的是实现对风险的有效管控。
双重预防机制体系建设课件
主讲人:王宁 (招金矿业大尹格庄金矿)
——国家注册OHSAS18001审核员 ——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 ——国家安全标准化培训教师 ——国家注册一级建造师(矿业工程)
联系电话:(微信同号)
–2–
为什么开展“两体系”建设?
❖ 首先,构建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是落实 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预防机制的重 大决策部署,是实现纵深防御、关口前移、精准监管、源头治理 的有效手段。
3 术语和定义
3.4风险点
风险点是指伴随风险的部位、设施、场所和区域,以 及在特定部位、设施、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 作业过程,或以上两者的组合。例如,尾矿库、提升 机、爆破作业等也是风险点。风险点有时亦称为风险 源。
排查风险点是风险管控的基础。对风险点内的不同危 险源或危险有害因素(与风险点相关联的人、物、环 境及管理等因素)进行识别、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 风险判定标准认定风险等级,采取不同控制措施是风 险分级管控的核心。
企业运行现状
❖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及中国国家标准化委员 会均制定发布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要 求》,作为一个推荐性的标准,职业健康安全 管理体系是针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使用过程方 法,并结合采用PDCA循环和基于风险的思维, 从源头控制危险源,提供一个全面的、系统的 安全管理思路。但未明确具体的针对各行业的 操作方法。
3 术语和定义
3.1危险源
在分析生产过程中可对人造成伤亡、影响人的身体健康 甚至导致疾病的因素时,危险源可称为危险有害因素, 可分为四类:“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 因素”和“管理因素”。人的因素是指在生产活动中, 来自人员自身或人为性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物的因 素是指机械、设备、设施、材料等方面存在的危险和 有害因素;环境因素是指生产作业环境中的危险和有 害因素;管理因素是指管理和管理责任缺失所导致的 危险和有害因素。
❖ 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作为安全系统管理的两个核 心环节,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中均有 明确要求,并作为其基础关键环节存在。其核心理念也是运用 PDCA模式与过程方法,系统的进行风险点识别、风险评估与管 控措施的确定,并对各个过程制定规则、原则,进行过程控制并 做到持续改进。
3 术语和定义
3.5危险源辨识
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引自GB/T28001-2011 《职业健康 安全管理体系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3.6风险评价
对危险源导致的风险进行评价、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 分性加以考虑以及对风险是否可接受予以确定的过程。 (引自GB/T28001-201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要求》)
v 其次,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建设是企业安全 生产主体责任,是企业主要负责人的重要职责之一,是企业 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是企业自我约束、自我纠正、自我提 高的预防事故发生的根本途径。同时,《山东省生产经营单 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省政府令 第303)也做出了明 确要求。
开展“两体系”建设会不会加重企业负担?
4 准备
4.3.1 人员与能力保证 确保参与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各级人员充足且具备相应的管理或专业能力。 建议明确各级人员的能力需求,采取针对性培训、招聘、调岗等方法满足相关能力。 其中,主要负责人需具备以下能力: 熟练掌握国家政策、安全及行业有关的、法律、法规、标准、规程。 熟练掌握适用的风险点辨识、风险评估及风险管控的相关方法。 团队或小组成员需具备以下能力: (1)熟练掌握安全及行业有关的法律、法规、标准、规程。 (2)熟练掌握适用的风险点辨识、风险评估及风险管控的相关方法。 (3)熟练掌握分管部门或专业的知识。 具体参与辨识人员需具备以下能力: 具备高中或以上文化水平或同等学力。 熟练掌握安全或行业有关的法律、法规、标准、规程。 熟练掌握本部门、本系统、本岗位的操作规程、工作环境、设备设施等。
v 因此,构建双重预防体系并不是给企业目前安全管理增加麻 烦,更不是“两张皮”。对于扎实开展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 系和安全生产标准化的企业,通过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将会使 目前安全管理体系更加系统和深化,从根本上实现事故的纵 深防御和关口前移。
内一一 容



要三
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实施指南 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实施指南 典型案例交流
3.12记录 阐明所取得的结果或提供活动执行证据的 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3.13 系统
具备某项独立功能的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一 组要素组成的有机体。
注:根据实现功能的不同,系统可能再细分子 系统。如尾矿处理系统实现尾矿处理功能。可 能包含尾矿输送系统、尾矿堆存系统(初期坝 及堆积坝)、尾矿排洪系统、尾矿回水系统、 尾矿水净化系统、 库水位控制和防洪、在线 监测系统等子系统。
4 准备
4.2.3纪律保障
建议企业依据安全生产标准化中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及相 关奖惩制度对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建立、实施、保持 及持续改进进行过程及绩效管控考核。建议公司安全 管理机构根据各部门、车间、人员风险辨识活动开展 情况、完成的质量情况进行考核,进行适当奖惩。
4.3 资源保障
主要负责人需确认、提供并维护实施风险管控系统所需 的人力资源和专门技能、方法、监测工具或仪器、信 息系统、技术与财务等资源。
3 术语和定义
3.8风险管控
为有效管控风险,按照风险不同级 别、所需管控资源、管控能力、管 控措施复杂及难以程度等因素而事 先确定不同管控层级的风险管控方 式。
3 术语和定义
3.9风险信息
是指包括危险源名称、类型、存在位置、 当前状态以及伴随风险大小、等级、所 需管控措施等一系列信息的综合。
3 术语和定义
本指南适用于各种金属非金属地下开采矿山企业(包括矿石开采、 矿石加工及尾矿库管理),不论其规模、类型、位置和成熟程度。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3.1危险源
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 (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
其中:根源,是指具有能量或产生、释放能量的物理 实体。如起重设备、电气设备、压力容器等。行为, 是指决策人员、管理人员以及从业人员的决策行为、 管理行为以及作业行为等。状态,是指物的状态和环 境的状态等。
可根据系统建立信息系统或数据库:
(1)地下矿山(不含基建项目、不含地面构筑物):分提升系统、运输系 统、行人系统、供电系统、供水系统、供风系统、通风防尘系统、防排 水系统、充填系统、应急救援系统、采掘系统(含爆破器材管理)、生 产辅助系统(化验、机修、仓储)等子系统。
(2)选矿厂:分破碎系统、磨矿系统、浮选系统、压滤系统等子系统。
企业运行现状
❖ 安全生产标准化
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 度和操作规程,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 源,使企业各活动符合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和标 准规范的要求,人、机、物、环处于良好的生 产状态,推进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安全 生产标准化从侧重操作细节符合性管理,侧重 消除事故发生的直接隐患,从而遏制事故发生。 缺乏源头治理的有效思考及系统的思维。
4 准备
4.1 总则
建源、知识进行保障,对相关的人员能 力进行确认、提供及保证,对必要的信 息进行搜集,必要时,对企业安全管理 的现状进行评审。
4 准备
4.2 组织保障
4.2.1组建团队
建议各企业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立前,首先成立以企业主要负 责人为组长的领导团队或小组。并抽调分管领导、车间(科室) 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各系统(采掘、提升、排水、运输、供 电、通风、充填、选矿、尾矿处理等)专业人员、本岗位员工、 工会人员(不懂专业的人从另外角度发现风险),通过解读政策、 统一思想以及明确工作方法和步骤、提供技术支持的方式指导所 有相关系统、各个岗位、各种作业活动进行严谨细致的风险识别、 评价及管控。确保风险识别全面,定位准确,评价得当。
❖互相学习—互相探讨—共同提高
一 风险分级管控体系
1、范围
本指南规定了金属非金属地下开采矿山企业(以下简称企业)落 实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各项要求的指南及指导性方法和实施建议。 旨在通过实施“关口前移、风险导向、源头治理、精准管理、科 学预防、持续改进”的管理理念和要求,使企业切实落实企业安 全生产主体责任,持续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遏制各类较大及 以上事故。
(3)尾矿库:分尾矿输送系统、尾矿堆存系统(初期坝及堆积坝)、尾矿 排洪系统、尾矿回水系统、尾矿水净化系统、 库水位控制和防洪、在 线监测系统等子系统。
此领导团队或小组应向公司安全管理机构负责。
4 准备
4.2.2职能分配 企业主要负责人应对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有效性承担根本的责任。 其主要职能应包括: (1)确保可获得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风险分级管控体系所需要 的资源。如人力资源和专门技能、方法、监测工具或仪器、信息系统、 技术与财务资源。 (2)确定各系统、各部门、各岗位职责与责任,授予权限以促进有效的 风险管控管理。建议结合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形成安全生产责任制。 (3)确保体系变更时,维持体系完整性。 (4)确保团队或小组其他人员履行其职责。 (5)确保全员参与风险分级管控体系。 其他负责人按照制定的职责与权限在体系运行有效性方面做出承诺。 责任制需明确全员参与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职责与权限,主要体现在所 属系统、所属岗位可能涉及的风险点的辨识、评价与管控措施的策划。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