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介质分选工技师鉴定培训第一部分技师理论知识鉴定内容一、基本知识:1。
选煤基本知识(1)主要选煤方法及基本理论(2)绘制识别可选性曲线(3)了解煤泥水处理的相关知识2。
煤质检验知识(1)煤的化学组成和工业分析(2)煤的常规化验内容(3)选煤厂各项技术检查及相关知识3。
全面质量管理知识(1)质量管理常用的方法与手段(2)一般的生产情况分析二、专业知识1。
重介质选煤理论(1)重介质选煤的理论与理论(2)影响重介质分选的相关因素(3)重介质选煤工艺效果评定(4)重介质选煤的工艺流程及设备联系图(5)主要指标的考核(6)绘制分配曲线、计算考核指标2。
相关设备(1)各类设备的构造、工作原理和常见故障(2)选煤自动化控制知识(3)较高的电工、钳工水平3。
安全知识(1)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2)《选煤厂安全规程》内容第二部分技师技能鉴定内容一、操作技能1一般操作技能(1)熟练操作各种重介质选煤设备(2)牢记岗位责任和任务目标(3)针对各项技术检查结果对各工艺环节做出相应调整,以满足指标要求(4)熟练整个自动控制系统(5)判断识别处理各类故障2生产过程中调控能力(1)全面指挥整个生产过程并能处理生产中出现的各种问题(2)能进行原煤产品快浮等一般的技术检查以指导生产(3)熟知介质损耗的根本原因,掌握一定的降耗知识(4)熟知整个系统的设备联系二、设备维护与保养1系统设备维护与保养(1)整个系统相关设备的维护与保养知识(2)较高的电工和钳工知识2故障排除与处理(1)能指挥处理各类系统、设备故障(2)对重大系统故障设备事故有相应的处理三、其他1人身与设备安全---选煤厂相关安全知识2帮带、辅导下级职工---辅导高级以下级别职第三部分重介分选基本概念1重力选煤:以密度差别为主要依据的选煤方法。
2重介质选煤:在密度大于水的介质中实现分选的重力选煤方法。
3重液:密度比水大的液体或溶液,可用于工业上或试验室中将煤分为两个不同密度级别。
4重介质:用加重质(例如:磁铁矿、重晶石、页岩)或化学试剂与水配成密度大于1g/cm3的悬浮液或重液,可用在工业上或实验室中将煤分为不同密度的级别。
5重介质分选机:用重介质分选煤炭的选煤设备,其分选利用重力或离心力来完成。
6加重质:重介质中高密度的固体微粒。
7分选介质:在分选过程中,籍以实现分选的流体物质。
8循环悬浮液:在重介质分选机内外循环使用的,其密度等于或者接近分选密度的悬浮液。
9补充悬浮液:为补充分选过程中损失的悬浮液,而向系统中加入的悬浮液或加重质。
10磁选机:用磁选方法回收和浓缩磁性加重质的设备。
11磁性物:加重质中磁性强度高,并容易用磁性方法回收的那一部分固体。
12非磁性物:加重质中磁性强度低的那一部分固体。
(这些固体通常因密度比磁性物低,因而归入污染物一类。
)13再生悬浮液:得自悬浮液回收系统并与污染物(全部或部分地)分离的悬浮液。
14稀悬浮液:低于重介质分选机内分选密度的悬浮液,通常是用水喷洗以除去粘附的加重质而产生的。
15浓悬浮液:高于重介质分选机内分选密度的悬浮液,通常是由介质回收系统产生,并用于保持机内既定的密度。
16密度控制装置:控制重介质分选机内或进入分选机的分选介质密度的自动装置。
17悬浮物:入料中密度等于或接近于分选介质的颗粒,因其在浮物和沉物产物中不能被迅速回收,所以比较难以从分选机中排出。
18喷水装置:在筛子上方沿整个宽度产生一股连续水幕的装置,通常用于介质回收筛或脱泥筛。
19加重质制备:对加重质原料进行研磨或加工,使其满足使用要求。
20悬浮液(重悬浮液):高密度的固体微粒与水配制成悬浮状态的两相流体。
21悬浮液的稳定性:悬浮液维持其各部位密度均一的性能,其值通常用加重质沉降速度的倒数表示。
22分流:为排除循环悬浮液中多余的水、煤泥和其它杂物等,从悬浮液系统中分出的一部分悬浮液。
分流作业中分出悬浮液量的多少,叫分流量。
23预磁:以磁性物作加重质的稀悬浮液,在磁场作用下被磁化的过程。
24退磁;磁性物通过交变磁场,使颗粒的剩磁减弱或消失的过程。
25磁性物含量:磁性物的质量占固体总质量的百分数。
26水平流:从重介质分选机给料端给入的悬浮液流,用以补充分选槽内的悬浮液和输送浮起物。
27上升流:从重介质分选机底部给入的悬浮液流,主要用以维持分选槽内悬浮液的稳定性。
28下降流:从重介质分选机下部排出的悬浮液流,主要用以维持分选槽内悬浮液的稳定性。
29非磁性物含量:非磁性物的质量占固体总质量的百分数,或等于固体总质量减去磁性物含量。
30高梯度磁选:用于分离极细的弱磁性颗粒物料的一种磁选方法。
31悬浮液粘度:因固液界面水化膜及颗粒间摩擦碰撞所引起的表面摩擦力的存在而形成的,一般分视粘度和有效粘度。
☆粘度:液体在流动时,在其分子间产生内摩擦的性质,称为液体的黏性,粘性的大小用黏度表示。
粘度又分为动力黏度.运动黏度和条件粘度32斜轮重介质分选机:用斜提升轮提升并排除沉物的重介质分选机。
33立轮重介质分选机:用垂直提升传轮提升并排除沉物的重介质分选机。
34重介质旋流器:用于重介质选煤的旋流器。
35旋流器:利用离心力进行分选、分级、浓缩、除尘等作业的一种设备。
36浮游选煤:以煤和矸石表面润湿性差别为依据进行分选的方法。
第四部分相关概念术语1选煤:将煤炭经机械处理除去非煤物质,并按需要分成不同质量、规格产品的加工过程。
利用密度或表面特性的不同,来降低原料煤杂质成分的加工过程。
2析离:散状物料堆积时不同物理特性(如颗粒粒度或相对密度)颗粒的自然分离。
3可选性:通过分选改善煤质的可处理性,一般用δ±0.1密度曲线或相对密度/产率特性曲线来描述。
(国际标准用后者)4可选性曲线:根据浮沉试验结果绘制的,用以表示煤的可选性的一组曲线,从中可读出浮物或沉物等产物的理论产率。
可选性曲线主要有下列五条曲线:--灰分特性曲线(λ曲线);-浮物累计曲线(β曲线);-沉物累计曲线(θ曲线);-密度曲线(δ曲线);--邻近密度物曲线(δ±0.1曲线)5浮沉试验:将煤样用不同密度的重液分成不同的密度级,并测定各密度级产物的产率和特性。
其特性一般以灰分表示(必要时也可表示其他特性。
6可浮性:通过浮选提高煤粉(泥)质量的难易程度。
7分选密度±0.1含量法:以邻近密度物含量的多少,评定煤炭可选性的一种方法。
8中间煤含量法:以高、低两种分选密度间的中间煤含量的多少评定煤炭可选性的一种方法。
9洁净煤技术:在煤炭开发和利用过程中旨在减少污染与提高利用效率的加工、燃烧、转化及污染控制等新技术。
10洗水闭路循环:煤泥水经过充分浓缩、澄清后煤泥在厂内回收,澄清水全部循环使用的煤泥水流程。
11分配曲线:不同成分(密度级或粒度级)在某一产物中分配率的图示,是表示分离效果的特性曲线。
12分配率:产物中某一成分(密度级或粒度级)的数量与原料中该成分数量的百分比。
13错配物;在按粒度分级或密度分选的过程中,错误地混入各产物中物料。
即在细粒级或低密度产物中所包含的高于分割点的粗粒或高密度物料,或者相反。
注:错配物的质量可用占产物或入料的百分比表示。
14数量效率:某一产物在相同灰分时实际产率与理论产率的百分比。
(ηe)15分选密度:重力分选过程中,两种产物的分界密度。
16分配密度:密度分配曲线上相对于分配率为50%的密度。
17可能偏差:表示分选(或分级)精度的指标,其计算方法是:分配曲线上相应分配率为75%和25%的密度(或粒度)值之差的一半。
以E表示。
18不完善度:表示重力分选精度的指标,以I表示。
其比值为:可能偏差/(分配密度-I)19重介质选煤的基本原理:是阿基米德原理,即浸没在重介质中的颗粒受到的浮力等于颗粒所排开的同体积的介质重量。
20煤的挥发分:是指煤在空气隔绝的容器内,在一定高温加热一定时间后,从煤中分解出来的液体(蒸气状态)和气体减去其水分后的产物。
21煤的发热量:是指单位质量的煤完全燃烧所产生的全部热量。
以符号Q表示。
填加名词解释部分:1、真密度:是指在20℃时单位体积(不包括煤的孔隙和裂隙)煤的质量2、视密度:是指在20℃时包括煤的孔隙和裂隙单位体积煤的质量。
3、散密度:提指单位容积所容纳散状煤的质量4、解离:借破碎或磨碎作用,使共生的成分单体分离的现象5、容积浓度:表示悬浮液中固体的体积含量。
6、悬浮液的净化、回收作业:回收从产品清洗脱介下来的稀悬浮液中的加重质,净化从合格悬浮液分流出来的含有煤泥及黏土的悬浮液中的加重质7、固定碳:从煤中除去水分、灰分、和挥发分后的残留物,用符号FC表示。
8、工艺流程图:一种表示选煤厂各个作业及各个作业之间的物料流向,并表明数、质量关系和最终产品的原则流程图。
9、设备流程图:用图示符号表示选煤厂内各生产作业所使用的设备及其相互联系的系统图。
10、泥化:煤或矸石浸水后碎散成细泥的现象。
11、脱水:使固体物料与水分离,降低湿物料水含量的作业。
12、沉降末速:在介质运动的颗粒,当重力或离心力与介质阻力相等时,与介质之间的相对运动速度。
13、自由沉降:单个颗粒在无限空间介质中的沉降。
14、干扰沉降:颗粒在有限空间介质中的沉降。
15、处理能力(处理量):选煤厂或其车间,设备单位时间加工原料煤的数量。
16、等误密度:分选作业入料中的相等部分,错配到两种产品时的密度。
17、等灰密度:按分选过程获得的实际产品灰分,从密度曲线上查得的相应密度。
18、当量密度:按分选过程获得的实际产品产率,从密度曲线上查得的相应密度。
第五部分重介质选煤理论知识(●重介质分选工;◇重介质选煤技术)选煤的目的:把开采出来的原煤用机械加工的方法除去其中的大部分有害物质,得到符合要求的商品煤,以满足各类工业用煤对煤炭品质的要求。
选煤的意义:1、降低煤中的灰分和硫分、优化产品结构;2、提高钢铁品质、降低炼焦成本;3、对动力煤可减少烟尘和二氧化硫对大气的污染,并提高锅炉热效率。
第一章重介质选煤概述一、重介质选煤定义:在密度大于1g/cm3的介质中,按颗粒密度的差异进行选煤叫重介质选煤或重介选煤。
按所用分选介质不同,重介质选煤方法可分为两大类:重液选煤和悬浮液选煤。
二、重介质选煤的发展:(国外:先重液后悬浮液国内:先块煤重介后重介旋流器)●1928年,英国的李辛格又提出了用氯化钙溶液作介质进行工业性选煤的方法。
1928年~1934年间,在英国按李辛格方法建了三个选低灰精煤的选煤厂。
●首先提出用悬浮液作为分选介质进行选煤的是强斯。
✧第一次出现用磁铁矿悬浮液作重介质选煤的方法是1922年(康可林选煤法)。
●1938年德国的特朗普提出和设计用不稳定磁铁矿悬浮液选煤的设备和工艺为什么磁铁矿悬浮液适合各种煤炭分选:(1)磁铁矿为加重质的半稳定悬浮液。
(2)这种悬浮液的黏度小,借助于适当的液流方向和速度就能使悬浮液在分选槽内保持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