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荷兰风车

荷兰风车

《荷兰风车》教案教学目标:1、学会8个字,会认4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课文1.2.3自然段,理解风车是荷兰的功臣。

4、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的功能特点进行说明的方法,了解作者拟人化的表达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重点理解风车是荷兰的功臣。

2、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的功能特点进行说明的方法,了解作者拟人化的表达方法。

三、教学内容:《荷兰风车》第一课时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1. 在那遥远的欧洲西部有一个美丽而浪漫的国度,她是红木鞋的故乡,她是奶酪的故乡,她还是郁金香的故乡她就是——(板书:荷兰)有一种风景,静静地竖立在地平线上,当它轻轻地转动,仿佛童话世界一般它就是荷兰的——(板书:风车)2.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荷兰风车。

咱们一起来读读课题。

3 瞧,课题将荷兰和风车并列写在一块儿,看来它们的关系密不可分。

让我们再来读读课题读出它们的亲密。

设计意图:1.开课时以一段激情的导语让孩子们感受到荷兰的故事不是别的,就是人与自然编串起来的传奇:风车、木鞋、奶酪,还有郁金香……从而激发对荷兰的兴趣。

2.教会孩子从课题入手能更好地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初步感知荷兰与风车有着密切的联系。

二.初读课文:1. 请同学们翻开课本88页,自由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看看荷兰和风车究竟有着怎样密不可分的关系?2. 看看这些词语你们会读吗?海湾肥沃陆地笼罩偷懒威胁抗衡琐事歌颂一分子三.理清课文:1.那么,荷兰和风车究竟有着怎样密不可分的关系呢?课文有个自然段直接告诉了我们它们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快速浏览课文寻找答案。

2.指名回答后ppt出示句子:我们看到风车,就会想到荷兰;而谈起荷兰,也马上会联想到风车。

风车已经成为荷兰的标志了。

(1)瞧,这段话和课题有着紧密的联系,全文所有的内容都是围绕这段话写的,当它放在课文的开头时我们把它称为总起段,它也是全文的中心。

(2)谁能把这段话读成一句话?(风车已经成为荷兰的标志了。

)(3).谁能把这段话读成一个词?(标志)板书:标志(4)标志是什么意思?谁能给标志换个词?(象征或代表)(5)拓展:就像长城是中国的标志。

黄鹤楼是武汉的标志……(6)为什么说风车是荷兰的标志呢?(因为我们看到风车,就会想到荷兰;而谈起荷兰,也马上会联想到风车。

)(7).瞧,看风车想荷兰,谈荷兰想风车,作者用上了一个分号将这两部分内容连接起来更加体现了她们关系密切,不分彼此。

(8).来,让我们抓住这三个荷兰,三个风车,读好这段话告诉所有的人风车就是荷兰的标志吧!3.既然风车是荷兰的标志,那么风车在荷兰和荷兰人心里一定占有重要的地位,快速默读课文2—5自然段划出相关句子。

看看在荷兰人心里都把风车当作了什么?(师提出默读要求: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4.交流出示句子:他们能有这份光荣,风车是最大的功臣。

风车可以说是荷兰人最忠实的朋友。

看来荷兰人把风车当做自己家庭的一分子了。

板书:功臣标志朋友一分子5.来,把这几句话连起来读一读,看看你都发现了什么?(1.内容理解2.写法理解3情感理解)小结学法:瞧,课文就是围绕这几个句子来写荷兰风车的。

像这样围绕课题,抓中心段,抓重点句的方法,就能把一篇文章的内容理清了。

设计意图:1.围绕课题整体入手抓关键段。

课文第一自然段是总起全文的关键段。

引导学生紧扣“标志”这个中心词,理解风车是最能反映荷兰这个国家特点的一种物品,一道风景,了解风车是荷兰的象征。

2.抓住:他们能有这份光荣,风车是最大的功臣;风车可以说是荷兰人最忠实的朋友;看来荷兰人把风车当做自己家庭的一分子了。

这三个重点句初步了解风车与荷兰人的密切关系及其重要地位。

3. 针对语言有特色的文章教会孩子们如何理清文章脉络。

四.讲读课文2.3自然段理解风车是荷兰的功臣过渡:先来看看第一句话,说风车是最大的功臣。

那,什么是“功臣”呢?1.什么叫功臣?我们可以用拆词法理解:“功”指立功,“臣”指大臣。

在古代一般在国家危难时刻挺身而出对国家有着立国之功的人才能有这份殊荣。

2.风车究竟为荷兰立了什么功,荷兰人竟称它为最大的功臣呢?老师想请2名同学分别读读课文的2.3自然段其余同学拿出笔划出荷兰人为什么称风车为功臣的句子。

3.学生交流引出句子:ppt出示:因此,虽然荷兰世世代代都受大海的威胁,但是有了风车,仍然能够不断发展生产,成为一个举世闻名的国家。

(你找的真准,帮助荷兰发展生产,这的确是风车成为功臣的原因)1.一起读读这个句子,再读读这个句子。

2.读过来读过去我老觉得这原因里还差点什么?ppt出示:因此,虽然荷兰世世代代都受大海的威胁,但是有了风车(?)仍然能够不断发展生产,成为一个举世闻名的国家。

1.ppt出示:因此,虽然荷兰世世代代都受大海的威胁,但是有了风车(帮助荷兰人干什么呢?)仍然能够不断发展生产,成为一个举世闻名的国家。

提示:请同学们联系2.3自然段说说风车立的最大的功是什么?(引导学生说出风车利用排水帮助荷兰人创造陆地。

设计意图:.课文的二、三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段。

“风车是最大的功臣”,因为有了风车,仍然能够不断地发展生产,成为一个举世闻名的发达国家。

这个重点句子,充分说明了风车能排水这一最主要的作用以及它在荷兰生产建设中的历史意义。

填补句式空白:风车帮助荷兰人做了什么?引导学生由“功臣”上钩下联理解荷兰的特殊地貌和风车的排水立功。

为理解风车这一功臣的伟大形象做铺垫。

1.过渡:没有国土何谈发展!有国才有家呀!2.所以:ppt出示:几百年来,荷兰人就用筑坝.排水.填海等措施来和大海抗衡,把海湾变成肥沃的土地。

1.理解“抗衡”(对抗,不相上下)2.对抗双方分别是谁?(荷兰人和大海)3.荷兰人为什么和大海抗衡?4.学生回答后出示句子:Ppt:荷兰的西部都在海平面以下,“荷兰”就是“低地”的意思。

(这个句子介绍了荷兰的特殊地貌)1.“海平面”指的是什么?“低地”又是什么意思?(教师在黑板上画图帮助学生理2.谁能联系荷兰的特殊地貌说说大海会怎样威胁荷兰?3.补充资料:荷兰是世界著名的低洼之国,国内四分之一的土地低于海平面,三分之一国土海拔不到一米,随时可能被大海淹没。

4.看来大海威力无比,难以战胜,就在这危难的时刻,聪明的荷兰人发明了风车,风车最大的用处是排水,而此时风车就像一位勇士一样挺身而出帮助荷兰人和大海抗衡!最终把海湾变成了——(学生接:肥沃的土地)5.ppt出示:所以荷兰人常常自豪地说:上帝创造了海洋,荷兰人创造了陆地。

”他们能有这份光荣,风车是最大的功臣。

6.师创境:英勇的风车帮助荷兰人战胜了威力无比的大海!怪不得荷兰人常常自豪地说——(请一位学生接上:上帝创造了海洋,荷兰人创造了陆地。

”他们能有这份光荣,风车是最大的功臣。

)7.师创境:爱国的风车帮助荷兰人保住了国土!保卫了家园!怪不得荷兰人常常自豪地说——(请一位学生接上:上帝创造了海洋,荷兰人创造了陆地。

”他们能有这份光荣,风车是最大的功臣。

)8.师创境:这种移山填海的壮举似乎只有上帝才能完成,而风车却帮助荷兰人做到了,我们一起自豪地说——(全班学生接上:上帝创造了海洋,荷兰人创造了陆地。

”他们能有这份光荣,风车是最大的功臣。

)设计意图:联系荷兰的特殊地貌感受大海的威力,抗衡的艰难,从而更深刻地感受到风车的伟大,荷兰人的伟大。

过渡:那么风车是怎样帮助荷兰人与大海抗衡排水立功的呢?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勾画风车排水立功的句子。

看看你体会到了什么?是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的?Ppt:不管是阳光灿烂的白天,还是黑暗笼罩的夜晚,风车从不偷懒,总是不停地把低地的积水抽到运河或人工湖里去。

(1)你从这句话感受到了什么?能抓住重点词谈谈吗?(紧扣“不管……还是” “从不偷懒”“不停地”体会风车的勤劳、负责任、有毅力等)(2)“从不偷懒”多么生动的语言哪,这让我们感受作者笔下的风车不是一个没有生命的排水工具,而是一个活生生勤劳的人哪!(3)师引读:孩子们,阳光灿烂的白天,我们学习、游戏。

可风车——生接读:从不偷懒,总是不停地把低地的积水抽到运河或人工湖里去。

(4)师引读:黑暗笼罩的夜晚,我们已进入了甜蜜的梦想。

可风车——生接读:从不偷懒,总是不停地把低地的积水抽到运河或人工湖里去。

(5)同学们:风车不分昼夜的,从不偷懒,不停地排水,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真令人感动。

谁能带着感受朗读这段话?读出风车的坚持不懈!创境读:多么勤劳的风车呀,为了抵抗大海的威胁它坚持不懈地转着……(生读)多么能担当的风车呀,为了守住自己的国土它坚持不懈地转着……(生读)2、想象一下,如果风车不排水了,会有什么后果?(生回答)补充资料: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荷兰,如果所有的排水工具休息三天,仅仅只是三天,将有7000平方千米的土地被海水淹没,淹没的面积相当于两个武汉市的面积。

3、此时此刻,你想对风车说点什么?学生自由发言,让我们把想对风车说的话化作朗读吧!读出它的坚持不懈。

过渡:咱们接着交流风车排水立功的句子。

大大小小的风车一起工作,一起努力。

它们从来不会夸耀谁的功劳大,也不会计较谁出的力气多。

(1)、大家读一读,你能抓住词语谈谈风车还具有什么精神吗?学生读句子,扣住:“一起工作,一起努力”体会风车的团结;扣住“不会夸耀,不会计较”体会风车默默奉献、任劳任怨。

(2)、谁来读读这段话。

小结:作者一连用了两个“一起”,两个“不会”这种写法叫反复,他强调了风车的团结一心与默默奉献。

(3)、你听大大小小的风车开始工作了,闭上眼睛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学生闭眼想象)师说:我也仿佛看到了:(范读)大大小小的风车一起工作,一起努力。

它们从来不会夸耀谁的功劳大,也不会计较谁出的力气多。

(4)让我们像风车一样,团结一心,读好这些句子吧。

齐读句子。

(你们的朗读是对风车的最高赞美)怪不得荷兰人常常自豪地说——生齐读:上帝创造了海洋,荷兰人创造了陆地。

”他们能有这份光荣,风车是最大的功臣。

小结学法:作者抓住了风车的特点,用上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让我们感受到了风车的品质。

(5)几百年来,正是由于风车团结一心、坚持不懈地排水,它才能成为荷兰的功臣,成为荷兰的标志,而风车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也正是荷兰人的精神,荷兰人把“坚持不懈”刻在了自己的国徽上。

Ppt展示荷兰国徽师介绍师说:让我们怀着敬意齐读风车排水立功的句子。

(6)可以说:没有风车就没有今天的荷兰!怪不得荷兰人常常自豪地说——(生接:上帝创造了海洋,荷兰人创造了陆地。

”他们能有这份光荣,风车是最大的功臣。

)(7)正是因为有了风车,世世代代都受到大海威胁的荷兰,才能不断发展生产,成为一个举世闻名的发达国家。

课件展示荷兰的发达。

解说:如今的荷兰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它是世界上最大的鲜花输出国,人均奶牛拥有量居世界第四,奶酪生产名冠全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