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听课记录文本

听课记录文本

1.<金色的草地》授课流程:一、导入 1. 齐读课题 2. 提出问题:(1)草地为什么是金色的?(2)草地上有些什么花儿呢?(3)这些花儿是什么颜色的呢? 3.听动画视频读课文。

4.回答问题。

(1)金色的草地和什么有关?——蒲公英(2)蒲公英的花朵是什么颜色的?——开的时候是金色的,合拢的时候草地就是绿色的了。

5.通过读这篇文章,你还知道了什么?板书:玩耍变色快乐二、品读课文1. 金色的草地长在哪儿?——乡下的窗前2. 通过那些词语知道草地上长满了蒲公英?——一大片、密密麻麻(师:抓词理解句子是学习语文非常好的方法) 3. 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

(指读、齐读)4. 生自由读第二自然段,分组演一演课文容,揣摩作者的感情。

5. 指读第三自然段,思考:草地变色的原因是什么?生:草地早上绿色,中午金色,晚上绿色。

师:从课文那句话看出来的?生读,师相机指导:这也是一种学习方法,回答问题要从书中来,有理有据。

师:为什么草地一天会变三种颜色?生答,指读课文中的容。

6. 师出示草地变色的原因,结合动作理解,并边演变读(指读、分男女生读,齐读)。

7. 看动画,感受草地是怎样变色的。

引导学生说出:这是一片______的草地。

(板书:神奇)8. 生活中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

那么,这个小作者是怎么观察到这个草地的秘密的呢?——仔细观察9.填空练习:蒲公英的花就像(),可以(),可以()早上,_________。

中午,_________。

晚上,_________。

10.生齐读最后一段。

11.句子训练:请你用“……最……,一起……,一起……”说几句话。

三、巩固记忆词语,区别字形,分辨多音字。

听课评语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引导孩子用声音来传达感情,感受文章的那份乐趣,指导个性化朗读。

真正让一个有童趣的故事让学体验到快乐的童年。

2、爬天都峰3.《槐乡的孩子》一、出示槐花图片及诗句,导入新课.槐林飘香一湖月夜渚流光,万树琼花浮暗香。

心醉不知归去路,欲把草畔做寝床。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槐乡,走进生活在那里的天真可爱的孩子们。

二、初读课文1.教师配乐朗读,学生边听边想象画面。

2.当我们沉醉于这如诗如画的槐乡风情中,此刻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让学生说出听后的整体感受。

3.槐乡独特的风土人情令人醉,相信读了课文你们一定会被槐乡那独特的风情所吸引.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

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新词的读音。

遇到不理解的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

一些词语要想像当时的情景、联系生活实际去理解,如暮霭、草垛等。

三.品读欣赏1、按自然段指名朗读,教师相机纠正读音。

(如“酿”读niàng,不要读成liàng;“塑料”的“塑”读sù,不要读成suò。

)2、你最喜欢槐乡的那个季节?把你喜欢的部分读给大家听,并联系课文说说理由。

学生交流,教师适时评价。

(1)请喜欢五月槐乡的孩子谈体会:(槐乡的五月令人兴奋,让人醉,处处浸润着槐乡特有的风情。

)(2)喜欢八月槐乡的同学谈体会(槐乡的八月,给孩子们带来繁忙与收获,浸透着孩子们吃苦耐劳的精神。

3、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喜欢的段落。

4、小结:槐花飘香的五月,是孩子们满意的季节,他们幸福快乐;繁忙的八月,孕育了孩子们勤劳善良、自立自强的品格5、说说心里话:你想做槐乡的孩子吗?为什么?小组讨论,指名回答,畅所欲言四、布置作业。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评语4.《灰雀》一、齐读第17页导语部分。

二、背景介绍1、灰雀介绍2、白桦树介绍3、列宁介绍三、朗读练习1、读课文: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得流利2、我会读:3、你会读吗?郊外散步胸脯婉转仰望惹人喜爱面包渣周围严寒自言自语欢蹦乱跳肯定果然微笑诚实①一人读一行,选4名同学。

②全部齐读。

四、文章剖析1、请找出文中描写灰雀样子的句子?第一段第4行:树上有三只灰雀:两只熊藕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

2、胸脯为深红的灰雀去哪儿了?被小男孩抓走了。

3、列宁问“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

天气严寒,它怕冷。

”这里可以看出列宁不见深红灰雀时的心理活动是怎样的?十分焦急,但也期待灰雀能够回来。

4、男孩说:“没......我没看见。

”中的省略号可以看出小男孩的什么心情?心虚、紧,说话吞吞吐吐5、男孩的心理活动中“本来想告诉列宁灰雀没有死,但又不敢讲”是为什么呢?不敢讲,害怕列宁责怪他。

6、列宁发出“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表现出列宁当时的什么心情?惋惜、伤心。

7、男孩所说的“会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

体现了小男孩的什么品质?诚实、知错能改。

8、列宁“会飞回来?”体现出列宁是不敢相信的、惊讶的和喜出望外的。

9、文章中第二天灰雀回来了,男孩低着头,是因为男孩觉得惭愧。

10、而列宁问灰雀昨天去哪儿了,而没有问小男孩,也并没有责怪小男孩,体现出列宁善良、大气、宽容以及尊重小男孩的自尊心。

11、课文围绕(小男孩)和(列宁)的故事,以对话为主,体现出小男孩十分的天真和诚实,而列宁非常善解人意和爱护男孩。

评语1以文章的发展趋势,推进式的提问,既可以让学生可以跟上教师的思路,也能通过思考提出自己的观点。

2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学会通过多种途径拓宽阅读面,增长课外知识。

5.《小摄影师》1、先齐读词语2、点读学生:指出难懂的词语3、读一读明媚、胶卷、社会、咧开嘴、吩咐1小组齐读(拼拼音,再齐读)2全班齐读二、理解词义同学们读的那么认真,现在老师要免费赠送你们两个句子。

(1)一个明媚的早上…….(2)高尔基拿了报纸……三、交流1、哪句人物对话要特备注意语气,请读出它的语气来。

全班一起再用语气读一遍,点拨蕴含的情感。

2、找人物对话高尔基:——。

小男孩:——。

秘书:——。

4、小组分角色朗读,读出对话的不同语气来。

学生读。

5、读第一段对话….仔细打量着高尔基,咧开嘴笑了。

(指名读,齐读)打量是什么意思?仔细观察,说明这个人在他心中怎么样?看着他们咧开嘴笑了,说明了什么?看着重要的人笑了,说明了什么?下面一段,可不可以也仿照这段话,通过人物描写的语言,神态描写表现人物的情感呢?摆弄了很久很久说明什么?高尔基坐在那里看报纸的实践怎么样啊?这么久,都不会生气,你看出他怎么样的性格?评语课前做了大量的准备,给学生布置预习作业,从对高尔基生平的了解,到字词的学习的具体要求,再到对课文的朗读要求,理解要求,都做了明确的提示。

在课堂上教师依据学生的课前学习,引导学生依次展示,发现问题,顺势引导探究。

这样,课堂即轻松又能抓住学生难以解决的问题。

6.《夜书所见》一、导入1、以秋天的图片导入提问:你们爱秋天吗?我听到了落叶沙沙的声音…我听到了…我看到了…二、朗读第三单元课文导读提问:你们认为本组的学习重点是什么呢?——引入古诗两首。

三、自由读诗,自由感悟1、两首诗都是写于什么季节?2、学课文之前我们先来把生字学习一下。

齐读、提醒字音、点词语读、指名学生读;提醒易错字:遍、促、忆、插;老师提醒:逢、佳、异;提问:你发现了什么?A:左右结构:左宽右窄;B:上下结构,上小下大;C:半包围结构;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哪个字最难写好啊?写:插chā遍biàn学生写:在汉语拼音1号本上写,写完的举手。

四、背诵《所见》五、解释题目:《夜书所见》评语这节课的主要容是学习生字,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互助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以优带差;7.《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前准备赛背古诗1、全班齐背;2、小组赛背;二、复习导入1、上节课你学习了什么?2、想不想去西沙群岛旅游?(出示地图)3、复习生字(1)小组合作读词语,齐读和轮读;(2)老师抽读(3)易错字(4)老师提问哪些容易写错,为什么?三、细读课文1、自主学习:从哪些地方看出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自学;小组轮流交流;2、小组汇报(3、4段)老师引导:(1)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看出鱼很多)(选择题体会夸的修辞)(2)出示描写鱼的图片;(3)出示图片:学生用“一半是…一半是…”描述;(4)背诵这段描写鱼的段落;(5)你能描绘一下,课文中没有描绘的鱼吗?出示图片:有的…..(6)合作读指名读(3个),把鱼读的更好看;合作读:配乐朗诵读;引导:所以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

点拨学法:…(7)齐读;(8)小组长提问其他同学:我们小组汇报完毕,请问有同学有补充吗?有哪些物种?看海参的图片,你想对他们说什么呢?用懒洋洋的语气读一读;点拨:所以这里是“鸟的天堂”。

四、提升拓展游览了西沙群岛后,你有什么想说的吗?五、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六、总结七、作业布置评语:最后的总结提升做的很好,让学生对整节课学习的容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提炼语言,教写法和学法。

8.秋天的雨一、畅谈秋色,调动情感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按要求自由读课文。

2、同桌交流自学成果。

3、检查初读情况。

A 全班交流(课件随机出示句子)B 朗读,初识总起句。

C 课文是从哪方面来写秋天的雨的?(交流、板书:颜色、气味、声音)三、品读课文,文中寻美(一)感悟色彩美1、找出描写颜色的词语,感受色彩之美2、交流:秋雨的颜料盒里有哪些颜色?他们分别送给了谁?(课件随机出示)3、赏读句子,体会色彩之美自由读,划出自己喜欢的句子,边读边想:你从句子中读出了什么,是从哪个中读出来的。

(1)学生自由读。

(2)指名赏读自己喜欢的句子。

(随机进行)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美丽的菊花仙子在秋雨里频频点头。

A 你为什么喜欢这个句子?你读出什么来了?从哪里读出来的?B 大家都来读一读,还可以从哪里看出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很多、很美?C 交流、朗读。

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A 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从哪里读出来的?B 体会丰收之喜悦、朗读。

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

A 从这句话中你读出了什么?从哪里读出来的?B 金色的海浪多美啊,你们想不想去看看?(课件出示句子、齐读)(3)体悟“五彩缤纷”一词。

(换词练习)4)美读全文。

三、拓展练习,升华情感四、自选作业,拓宽运用1、我会写:练写生字。

2、我会积累:(1)选择你喜欢的课文背诵。

2)摘录你喜欢的句子。

3、我会思考:再读读课文,提出你的问题。

9花钟一、导入1、猜谜语导入2、读题3、质疑二、初读1、自由读读课文2、检查朗读(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想想:这段讲了什么?(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

)(2)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想:这段主要写什么?(不同的时间开放的花是不同的。

)(3)指名读第三自然段,想:这段主要写了什么?(什么叫花钟?)出示句子,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