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大学文理学院学年论文论文题目鲜切花生产与保鲜技术概述部(系)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部专业园艺姓名陈放学号 ************ 指导教师魏礼玲2012年 5月鲜切花的生产与保鲜技术概述摘要:本文对鲜切花生产、衰老原因,切花保鲜剂及应用,切花保鲜贮藏,切花保鲜包装技术等问题行了综述, 总结和提出了多种切花生产、保鲜,、包装的方法和措施。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切花保鲜方面最新研究进展,对促进鲜切花生产和科学研究均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切花、生产、保鲜、技术在世界花卉及观赏植物生产中, 切花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
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 人们生活水平和文化修养的提高, 越来越多的人把鲜花作为一种高雅温馨、表情达意的礼物,促使切花消费逐年上升。
1990 年全球花卉总销售额达1 000 亿美元, 1992 年全球鲜切花消费高达220 亿美元。
鲜切花生产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被称为朝阳产业。
但是, 切花离体后如何延长其寿命, 延长其周转期和观赏期, 多年来一直是园林工作者的重点研究的项目之一。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切花保鲜方面最新研究进展,对促进鲜切花生产和科学研究均有重要意义。
1切花的定义和分类1.1切花的定义狭义上的切花是指从植株上剪切下来的可供观赏的并带有一定长度枝条的花朵,如月季、香石竹、非洲菊、唐菖蒲等。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文化的发展,切花的定义也在延伸和扩大。
广义上的切花是指具有一定色彩、形状、姿态、香味等观赏价值的花枝、果枝、枝条、叶片、芽、皮及根等的总称,如肾蕨、五色椒、八角金盘、银芽柳等。
1.2切花的分类根据切取植物材料的不同可以将切花分为切花类、切叶类、切枝类和切果类等四大类。
切花类。
指从植物体上剪切下来以观花为主的植物体的一部分,包括花朵、花序或花枝,通常具有色彩鲜艳、姿态优美、香气宜人等特点,这类花材通常为插花和其他花卉装饰的主要花材。
根据花的姿态和形状通常将其分为线型花材、块状花材和散状花材三种。
切叶类。
指从植物体上剪切下来的绿色或彩色的叶片,通常具有色彩鲜艳或形态别致等特点,这类花材常作为插花或其他花卉装饰的配材,起烘托主体的作用。
切叶的种类很多,目前插花切叶多取用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单叶或复叶。
根据着生的形态和叶子的形状,可分为线状叶材、团(块)状叶材和散(雾)状叶材。
切枝类。
指具有观赏价值的枝条为主的着芽、叶、花或果的植物材料,通常为木本枝条,常作为插花或花卉装饰的主题或衬托,如银芽柳、梅、桃、金银花、龙游柳、南天竹等。
切果类。
指以果实为观赏主体的植物材料,具有形状奇特、果色鲜艳、挂果期长等特点,常作为插花或花卉装饰的主材或配材,如火棘、金橘、金银木、南天竹、乳茄、观赏辣椒、佛手等。
2切花衰老原因的研究2.1水分鲜切花细胞只有保持一定的膨压,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代谢,保持鲜艳外观。
切花采收后,切断了来自母体根系的水分供应,吸水与失水的平衡被打破,一旦失水过多,花瓣膨压丧失,表现萎蔫。
故切花采收后,采取适当措施使其保持一定的含水量。
即使花枝插于水中,也常常由于一些生理及环境因素,使导管堵塞,水分不能正常运输而发生萎蔫的现象。
造成导管堵塞的原因有两种: 一种是微生物造成的堵塞,另一种是生理性的茎堵塞。
2.1.1微生物堵塞微生物(细菌,酵母及真菌)造成的堵塞一般包括两种原因:一是通过群集于花枝茎基造成导管的物理堵塞;二是通过释放一些细菌代谢物于水中被切花茎末端吸收阻碍输导组织对水分的吸收。
Gahibaldi曾观察得出结论:水中细菌越多,切花对水分吸收的影响越大。
细菌的繁殖受溶液pH值影响。
微生物在pH6~ 7.2 的环境中繁殖最快,而低pH 值可以抑制其生长,改善植物体内水分的平衡。
当水中的pH为4时,可以抑制细菌繁殖,降低酶的活性,减轻对导管的堵塞,起到延长切花寿命的作用。
2.1.2生理性的茎堵塞切花即使置于无菌水中仍可能发生茎输导组织堵塞的现象。
这种生理性的茎堵塞是受伤细胞分泌物引起的。
堵塞物质是酶作用导致果胶分解产生的。
一般通过酶抑制剂的使用可适当改善切花保鲜效果。
如, 低的pH值( 3~ 4), 可改善由生理堵塞引起的水分供应状况,或在水中加入两类化学物质8-羟基喹啉盐和糖,都能促使气孔关闭, 维持花的正常紧张压。
在切花保鲜中一般采用将基部烫伤或火烤以及在水中将茎端切去一段(1cm~ 3cm)等方法,消毒杀菌,阻止气泡进入,保证吸水畅通。
2.2温度温度对切花的影响表现在对呼吸、蒸腾、衰老等多种生理作用上。
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呼吸消耗增加,植物体内的碳水化合物含量降低,影响了切花采后的寿命。
较低的温度则可以降低呼吸代谢的强度,延缓乙烯的产生,延长切花寿命甚至还减少微生物的侵害。
2.3植物激素2.3.1乙烯乙烯和切花衰老关系极为密切,也是激素和切花衰老关系中研究最为广泛和深入的一种激素。
植物对它非常敏感,空气中极其微量的乙烯(0. 1ul/L~ 1.0 ul/L) 就能显著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尤其是对鲜切花的成熟衰老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不同切花对乙烯敏感度不同,香石竹、兰花等对乙烯较敏感,在极低浓度下,便可发生花瓣卷缩现象;而菊花、月季、扶郎花、郁金香等几乎不受其影响。
乙烯在切花花瓣衰老进程中的变化与跃变果实相似,生成量由低到高,再由高到低急剧减少,有个跃变峰的出现。
随着乙烯生成峰的回落,切花花瓣便雕萎死亡。
乙烯在植物体内的合成途径为蛋氨酸(SAM) y腺苷蛋氨酸(SAM) y1- 氨基环丙烷基羧酸(ACC)。
pech等证明ACC合成酶活性在矮牵牛花中随乙烯的大量合成,活性有明显提高。
Heins证实了保鲜液中加入乙烯可以抑制香石竹乙烯的合成和衰老过程,延长瓶插寿命1倍以上,一旦乙烯生成高峰期开始,使用乙烯则无效。
2.3.2ABAABA是植物体内一种天然的衰老激素,近年来颇受人们关注。
多数试验证明,ABA水平的增长,发生在衰老前期,因而认为ABA水平的增加诱发了衰老的启动,直接影响到切花衰老症候群的发展。
Rasmussen 认为ABA 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即可触发乙烯的生成,其生成并不因以后ABA 含量的增减而变化。
CTK 具有拮抗和抑制ABA 合成,阻断乙烯生成的能力,故能起到延缓衰老的作用。
GA 能延迟离体香石竹花瓣的衰老,延长百合花的瓶插寿命。
IAA具有促进花瓣组织生长和促进乙烯生成的双重作用。
IAA在不同花卉上的作用表现不同。
IAA处理既可以延迟一品红的衰老,又可以促进香石竹的衰老。
花的衰老与激素间的关系是个很复杂的过程,只有相互作用、协调发展才能控制其衰老生理。
2.2.4二氧化碳环境中CO2的浓度变化,对切花呼吸作用有直接的影响。
在不干扰组织正常呼吸代谢的前提下,增加CO2 浓度,减少O2 浓度, 可减少切花呼吸强度,从而减缓组织中营养物质的消耗,并抑制乙烯的产生和作用,使代谢减慢,延缓衰老,更好的维持切花质量。
Smith等发现提高CO2浓度低温贮存香石竹可延缓衰老。
3鲜切花生产技术3.1切花的繁殖技术3.1.1扦插繁殖一般而言,扦插繁殖主要包括枝插、叶插和根插几种方式,其中枝插又硬枝插和软枝插。
硬枝插主要适用于一些落叶木本植物,如迎春、木槿、芙蓉、金钟花等,可在春季生态萌动前进行。
插材选用一至两年生健壮充实的枝条,插穗长10~20cm,至少需有2~3个芽,插穗的顶芽要求饱满完好,剪口平滑倾斜,插穗下端剪口可以剪平成马耳形,但应剪在节下。
3.2切花栽培技术3.2.1露地栽培露地栽培指切花种植在自然条件下,不加防护措施地完成全部生长过程,即繁殖、栽培和利用均在露地环境。
一般露地栽培切花的生长周期与自然条件的变化周期基本一致。
露地栽培具有投入少、设备简单、生长程序简便等优点,是切花生产、栽培中常用的形式;露地栽培的缺点是产量较低,产品质量不稳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
在露地栽培中,往往有在切花生长发育的某一阶段增加保护措施的做法。
如:露地栽培的切花采用保护地育苗,有提早开花的效果;盛夏进行遮阳,可防止日灼,提高产品质量;晚秋至初冬进行覆盖,有延后栽培的作用等。
3.2.2设施栽培设施栽培是在露地栽培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运用一定设施和工程技术手段改变自然环境,在环境可控条件下,按照植物生长发育要求的最佳环境,进行现代化农业生产的栽培方式。
随着科学技术和工业技术的发展,切花的设施栽培逐步进入现代化,自动化的温室系统已运用于切花的生产中,普通温室、大棚等已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和应用,无土栽培技术的应用使切花栽培水平得到了较快的提高。
这一切使得切花栽培区域得以扩大,切花栽培时期可以周年进行,切花栽培质量和效益不断增长。
3.2.3病虫害的防治切花在发育过程中,由于遭受有害生物的侵染或受不适宜环境的影响,使新陈代谢作用受到干扰和破坏,引起其生理功能和组织形态的改变,以致生长发育受到显著阻碍,甚至死亡。
这种现象就称为切花病虫害。
病虫害直接影响带切花的生长,影响切花的产量与品质。
花卉病虫害的防治,应以园艺防治为基础,加强人工防治,充分发挥生物防治的控制作用,结合进行化学防治,对病虫害进行综合治理。
同时采取有效措施,使切花不受病原物和害虫的数量;改善环境条件,使之有利于切花生长发育,提高切花的抗病虫害能力。
3.2.4花期的人工调控根据人们的意愿与需要改变自然开花期,促进或延迟花期,是切花能周年均衡供应,或满足节日布置、展览需要时的集中供花,使切花这种商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达到最佳。
花期的人工调控主要依据有:①温带、寒带花卉有休眠的特性,可利用延长或打破休眠的方法来调控。
②多数花卉具有光周期现象,可利用温度和光照处理来调控。
③有些木本和球根类花卉的发芽分化和发育过程对温度的要求不一,可利用温度处理来调控。
④很多宿根类花卉一般要完成一定的营养生长后才进行花芽分化,可利用营养肥料或生长调节剂来调控。
4切花保鲜的研究4.1保鲜剂的选择4.1.1水水是维持植物细胞正常代谢的基础物质,水质对切花寿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一般说养花要做到水质清新,就是指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可增加切花的瓶插寿命。
切花对水质的要求很严格,通常自来水中的Na、CI、F等离子对其危害很大。
如F离子对月季、一品红、菊花、唐菖蒲、香雪兰、扶郎花等都有危害。
4.1.2糖糖是切花呼吸基质。
切花呼吸强度的提高需要消耗更多的糖维持其生存能量, 增加吸水量,并延长开花时间,提高开花质量。
目前在切花保鲜剂中最常用的是蔗糖。
不同切花种类及处理时间对糖浓度的要求不同。
高浓度糖常用于切花的预处理,催花液中的糖浓度次之,而保持液(一般用于花瓶的溶液)中的糖浓度(2%~ 3%)最低。
糖的使用浓度一般在1%~2%,菊花一般不能超过2%,否则损伤叶片。
吴春花等研究表明, 3%蔗糖浓度处理的香石竹其花径增加历时时间最长为2d, 而且花径最大,至萎蔫历时时间也最长,瓶插寿命最长为12.8d研究壳聚糖保鲜液对唐菖蒲切花保鲜试验表明,1%壳聚糖配剂的保鲜效果较好,鲜切花寿命最长, 开花率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