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安全生产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因此,党和政府对安全生产工作十分重视。
安全现状评价作为安全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成为现代化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而且对安全管理的现代化、科学化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根据《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和企业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的需要,保护职工生命和企业财产安全,XXXXXX有限公司委托我公司对该公司商品混凝土项目进行安全现状评价工作。
评价组进行了多次现场调查并提出整改建议,在企业整改完毕后再次进行现场调查。
在评价工作中,评价组成员积极细致地搜集资料,认真进行调查分析,严格按照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开展安全评价工作。
针对评价项目的具体内容,评价组根据企业的运行现状,采用安全检查表等评价方法,分十个评价单元对该生产线现有的安全设施的安全性和可操作性以及安全生产管理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对于发现的问题与不足,提出了相应的整改建议,企业结合整改建议逐步进行了整改,评价组根据企业整改后安全设施情况,分别给出各单元小结,补充了对策措施建议,根据各单元小结总结出安全现状总体评价结论,从而编制完成了《XXXXXX有限公司商品混凝土项目安全现状评价报告》。
XXXXXX有限公司商品混凝土项目采用的生产工艺成熟,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岗位责任制和安全操作规程。
根据本企业实际的生产运行情况,制订了事故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
电工、电焊工和压力容器操作工持证上岗,企业成立有安全管理机构,其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均持证上岗,主要设备有保养维护记录。
评价认为:XXXXXX有限公司商品混凝土项目采用了国内成熟、可靠的生产工艺技术和设备,生产系统机械化程度较高。
企业配备了专职的安全管理人员,制定有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针对可能发生的危险有害因素采取了有效、可靠的安全防护措施和职业危害控制措施,能够保证生产的安全运行,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河南省安全生产条例》等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要求,目前该生产系统运行平稳,工艺设备安全可靠,安全设施和防范措施有效,安全生产状况良好。
我公司在委托方提供的证件、文件和各种基础资料以及现场考察资料的基础上,遵循政策性、科学性、公正性和针对性的原则开展安全现状评价工作。
委托方提供的证件、文件和各种基础资料是本评价报告的重要依据之一,应对其真实性负责。
本评价报告由评价组成员集体完成。
在评价工作中,得到了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的大力支持和委托单位的密切配合,使评价工作得以顺利完成,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评价组2018年6月目录前言 (1)目录 (3)第一章概述 (5)1.1评价目的 (5)1.2评价依据 (5)1.3评价内容和范围 (10)1.4评价原则 (10)1.5评价程序 (10)第二章项目概况 (12)2.1单位简介 (12)2.2自然环境概况 (12)2.3厂区周边环境、总平面布置及建(构)筑物 (16)2.4生产工艺流程简述 (17)2.5主要生产设备、设施和装置 (18)2.6公用工程 (19)2.7安全管理 (20)第三章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与分析 (23)3.1主要危险物质特性 (23)3.2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 (28)3.3重大危险源辨识 (35)3.4周边环境重大危险源辨识 (36)3.5事故案例分析 (36)第四章评价单元划分和评价方法选择 (39)4.1评价单元划分 (39)4.2安全评价方法选择 (40)第五章定性定量评价 (41)5.1厂址及总平面布置单元安全安全评价 (41)5.2 工艺设备单元安全安全评价 (45)5.3 供配电单元安全评价 (49)5.4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评价单元 (52)5.5生产中常规防护设施安全评价 (57)5.6职业卫生安全评价 (62)5.7安全管理安全评价 (65)第六章安全对策措施建议 (70)6.1制定安全对策措施的基本原则 (70)6.2持续改进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 (70)第七章安全现状评价结论 (71)7.1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结果 (71)7.2安全状况综合评述 (71)7.3安全评价总体结论 (73)第一章概述1.1评价目的安全现状评价是在系统生命周期内的生产运行期,通过对生产设施、设备、装置实际运行状况及管理状况的调查、分析,运用安全系统工程的方法,进行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及其危害度的评价,查找该系统生产运行中存在的事故隐患并判定其危害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使系统在生产运行期内的安全风险控制在安全、合理的程度内,预防事故发生,并最终提高生产经营单位的经济效益。
对XXXXXX有限公司商品混凝土项目进行安全现状评价的具体目的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分析、辨识该生产线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的种类、特性、数量和分布情况,评价其对危险有害因素所采取的安全技术措施是否合理、有效;2、分析、辨识被评价生产系统是否存在重大危险源;3、通过现场考察和对其所提供的资料文件进行分析审核,评价其生产设备、设施及安全管理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要求;4、全面、综合评价上述生产系统的安全状况,阐明其已采取的安全对策措施和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补充的安全对策措施建议,促进该企业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5、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实施监督管理提供依据和参考意见;6、为实现全过程安全控制,为实现安全技术、安全管理的标准化和科学化创造条件。
1.2评价依据1.2.1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14年修正)(2002.11.1);(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09年修正)(1995.1.1);(3)《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17年修正)(2017.11.5);(4)《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2009.5.1);(5)《工伤保险条例》(国务院令第586号2011.01.01);(6)《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549号);(7)《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国务院令第619号);(8)《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1号);(9)《危险化学品名录》(2015年版);(10)《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1987.12.3);(11)《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号);(12)《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7号);(13)《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8号);(14)《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9号);(15)《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88号);(16)《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90号);(17)《关于进一步做好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烟草商贸等行业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工作的通知》(安监总管四[2009]159号);(18)《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19)《气瓶安全监察规定》(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46号)。
(20)《防雷减灾管理办法》(中国气象局第20号令);(21)《河南省安全生产条例》(2010.10);(22)《河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贯彻落实职业卫生“三同时”规定的通知》(豫安监管办(2012)71号文)。
1.2.2标准、规范(1)《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2012;(2)《预拌混凝土》GB/T 14902-2012;(3)《建筑施工机械与设备混凝土搅拌站(楼)》GB/T 10171-2016;(4)《厂矿道路设计规范》GBJ22-1987;(5)《工业企业厂内铁路、道路运输安全规程》GB4387-2008;(6)《生产过程安全生产卫生要求总则》GB/T12801-2008;(7)《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5083-2009;(8)《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9)《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10)《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化学有害因素》GBZ2.1-2007;(11)《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物理有害因素》GBZ2.2-2007;(12)《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2009;(13)《安全色》GB2893-2008;(14)《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2894-2008;(15)《工业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志》GBZ158-2003;(16)《消防安全标志设置要求》GB15630-1995;(17)《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18)《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19)《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2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2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2)《用电安全导则》GB/T13869-2008;(23)《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GB12158-2006;(24)《电气设备安全设计导则》GB/T 25295-2010;(25)《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1992;(26)《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安装和运行》GB13955-2005;(27)《35-110kV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9-2011;(28)《3~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GB50060-2008;(29)《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30)《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过电压保护设计规范》GBJ64-83;(31)《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2013;(32)《建筑照明设计规范》GB50034-2004;(33)《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50033-2001;(34)《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力变压器、油浸电抗器、互感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8-2010;(35)《电力装置的电测量仪表装置设计规范》GB/T50063-2008;(36)《电力变压器运行规程》DL/T572-2010;(37)《电力设施预防性试验规程》DL/T596-2005;(38)《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2006;(39)《电力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06;(40)《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50062-2008;(41)《粉尘防爆安全规程》GB15577-2007;(42)《高处作业分级》GB/T3608-2008;(43)《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1部分:钢直梯》GB4053.1-2009;(44)《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2部分:钢斜梯》GB4053.2-2009;(45)《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3部分:工业防护栏杆及钢平台》GB4053.3-2009;(46)《机械安全防护装置固定式和活动式防护装置设计与制造一般要求》GB/T8196-2003;(47)《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48)《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年版);(49)《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GB50050-2007;(50)《压缩空气站设计规范》GB50029-2003;(5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52)《粉尘作业场所危害程度分级》GB5817-2009;(53)《噪声作业分级》LD80-1995;(54)《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87-85;(55)《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GB11651-2008;(56)《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通则》GB13690-2009;(57)《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Z230-2010;(58)《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GB50316-2008;(59)《工业管道的基本识别色、识别符号和安全标识》GB2083-2008;(60)《带式输送机安全规范》GB14784-2013;(61)《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R0004-2009;(62)《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工业管道》TSG D0001-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