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乳腺癌中医诊疗常规

-乳腺癌中医诊疗常规

乳腺癌诊疗方案乳腺癌中医称之为“乳岩”,其临床特点为乳房部肿块,质地坚硬,溃后凸如放莲或如菜花。

据资料统计发病率占全身各种肿瘤的7-10%,为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仅次于子宫瘤。

其发病与遗传因素有关,以绝经期前后的妇女(40-60岁之间)发病率最高,多因情志不畅,肝郁不舒,气滞血瘀;或冲任失调,经络阻塞;或脾虚失运,痰浊内生,痰瘀互阻所致,治宜疏肝解郁,调理冲任,化痰散络等。

一、诊断(一)疾病诊断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编<中国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范>。

1、病史及体检询问肿物发生时间、疼痛、及与月经关系,有无乳头溢液,有否作过治疗,既往乳房是否等大,乳头是否内陷,局部是否治检,及子宫或甲状腺功能性疾病,询问月经及婚育史,是否妊娠,哺乳期,家庭中恶性肿瘤病史,特别有否乳腺癌,体检中注意观察双侧乳房外形,有否静脉回张,乳头位置及分泌物,皮肤有否红、肿、结节及湿疹样变。

记录肿块部位,大小,形状,质地,表面情况,活动度,与皮肤、胸大肌、胸壁关系,积压乳头有否溢液,数量,性质,管口部位,注意腋窝及锁骨上淋巴结,绘图表示乳房肿块与腋窝肿大淋巴结。

2、病理、细胞学诊断(1)脱落细胞学检查:早期管内癌有乳头溢液者,可将液体作涂片细胞学检查,乳头糜烂疑Paget病者可作刮片或印片检查。

(2)针吸细胞学检查:可部分代替冰冻切片检查,阳性可确诊,阴性不能除外,应进一步作活组织检查,操作时应注意避免造成肿瘤的播散。

(3)活组织检查:包括切除及切取活检。

除非肿瘤很大,一般均以切除活检为好。

最好能同时作冰冻切片检查,如果恶性的则作根治性手术。

标本应常规作受体测定。

如无冰冻切片检查条件,病理证实后,应在不迟于2周内作手术治疗.3、其他辅助检查1)、乳腺X线摄影:有干板照相和钼靶X线照相两种方法。

2).B超检查。

3).近红外线乳房扫描。

4).CT:乳癌CT表现与钼靶X线片相似,并可清晰显示腋淋巴结与内乳淋巴结。

5).疑有肺、肝或骨转移者应作相应的检查。

乳腺癌的诊断多依据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病理学检查和细胞学检查以及血清学检查进行综合判断,其中病理学、细胞学检查结果是诊断乳腺癌的金标准。

(二)证候诊断1、基本证型:1)、脾胃虚弱证:食欲不振,食后腹胀,面色萎黄,精神萎靡,体倦乏力,神疲懒言,痰多清稀,大便溏薄或排便无力,小便清长。

浮肿或消瘦。

舌质淡或胖大,舌边有齿痕,舌苔薄,脉细弱。

2)、阴虚津亏证:胸闷胁痛,头晕眼花,口唇干燥,咽喉疼痛,牙龈肿胀,虚烦难眠,大便秘结,小便短赤。

舌质红无苔,脉细数。

3)、气血两虚证: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心悸气短,面色晄白,失眠盗汗,月经后期,量少色淡或闭经。

唇舌色淡,舌苔薄白,脉细弱无力。

4)、肝肾亏虚证:腰膝酸软,五心烦热,头晕目眩,月经失调,面色晦暗,耳鸣健忘,消瘦,病灶局部溃烂。

舌质红绛,舌苔少,脉细数或细弦。

5)、肝气郁结证:心烦易怒或精神忧郁,胸闷胁胀,失眠健忘,阵阵叹息,乳房结块,胃纳欠佳,口苦咽干。

舌质黯红,舌苔薄白或薄黄,脉细弦或沉弦。

6)、痰湿蕴结证:乳房肿块,质硬不痛,表面凹凸不平,边界不清,固定不移,局部皮肤收缩凹陷如橘皮状。

胸胁胀闷,痰多难咯,纳少腹胀,肢体沉重倦怠。

或兼痰核、瘰疬。

舌质淡,舌苔厚腻,脉弦滑。

7)、瘀血内阻证:乳房肿块迅速增大,坚硬灼痛,皮色青紫晦暗,边缘欠清,周围固定,推之不动。

头痛失眠,面红目赤或面色黝黑,肌肤甲错,口唇爪甲紫黯,月经失调,痛经或闭经,经色黯或有瘀块。

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舌下络脉粗胀青紫,脉细涩或弦数。

8)、热毒壅盛证:乳房迅速增大,伴有发热,间有红肿,甚者破溃呈翻花样,血水外渗,或疮面恶臭,溃难收口,口干舌燥,大便秘结,小便黄赤,消瘦乏力。

舌质红绛,舌苔黄腻或厚,脉弦数。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降火。

2、根据临床特点分型:(1)硬癌为乳癌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约占全部乳腺癌的60%-70%。

初起常无自觉症状,偶然发现乳房有体积较小的肿块。

质地坚硬,不易推动,无清楚界线,常和皮肤粘连。

中期,随着癌肿逐渐生长和增大,产生不同程度的疼痛,病变周围可出现散在的小肿块,状如堆栗,乳头内缩提高,皮肤呈“橘皮样”外观。

日久皮肤逐渐变厚变硬,色紫暗。

后期,乳房肿块溃烂,疮口逐渐形成边缘不整齐,中央凹陷似岩穴,有时外翻似菜花,时渗紫红血水,恶臭难闻。

癌毒转移至腋下或锁骨上下时,可触及散在、数目少、质硬无痛的肿物,以后渐大,互相粘连融合成团,继而出现形体消瘦,面色苍白,憔悴等恶病质貌。

(2)湿疹样癌临床较少见,其发病率约占女性乳腺癌的0.7%-3%,病程多在1-5年,长者可达十余年。

临床表现像慢性湿疮,乳头和乳晕的皮肤发红,轻度糜烂,有浆液渗出因而潮湿,有时覆盖着黄褐色的鳞屑状痂皮。

病变的皮肤甚硬,与周围分界清楚。

多数患者感到奇痒,或有轻微灼痛。

中期,数年后病变蔓延到乳晕以外皮肤,色紫而硬,乳头凹陷,边缘坚硬。

(3)胶样癌临床较少见。

初起,乳房部肿物生长缓慢,质较软,不痛不痒。

中期,肿块逐渐增大,胀痛部舒,肿块中央按之有弹性,常有乳头溢血。

后期,溃后易与止血,疮口凹陷,边缘坚硬。

(4)炎性癌临床少见。

多发生于年轻妇女,尤其见于哺乳期。

发病急骤,乳房迅速增大,肿胀疼痛,皮肤发红灼痛,皮肤及深部乳腺组织变硬,多数患者整个乳房,发硬,边界不清,无明显局限性肿块,也有乳头内陷、溢液,或患者上肢水肿、疼痛。

晚期,乳房发生溃疡,颈部发生肿物,可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

炎性癌恶性程度高,病情发展快,预后差,常在数月内死亡。

二、治疗方案(一)、辩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1、脾胃虚弱证治法:益气健脾,温阳补肾。

推荐方药:参苓白术散或补中益气汤加减。

黄芪、党参、白术(炒)、茯苓、山药、薏苡仁、陈皮、神曲(炒)、麦芽(炒)、谷芽(炒)、菟丝子、女贞子、肉苁蓉等。

2、阴虚津亏证治法:滋阴养阴推荐方药:沙参麦冬汤,大补阴丸,一贯煎或增液汤等加减。

生地黄、熟地黄、天门冬、麦门冬、知母、天花粉、石斛、玄参、党参、生龟甲(先煎)陈皮、甘草。

3、气血两虚证治法:益气养血。

推荐方剂:八珍汤,人参养荣汤,十全大补汤或当归补血汤等加减。

黄芪、党参、当归、熟地黄、白芍、白术、茯苓、五味子、远志(炙)、酸枣仁、鸡血藤、桂心(后下)等。

4、肝肾亏虚证治法:补益肝肾。

推荐方药:左归丸,六味地黄丸,龟鹿二仙胶或金匮肾气丸等加减。

熟地黄、山药、枸杞子、山茱萸、牛膝、菟丝子、鹿角粉(冲服)、生龟甲(先煎)、党参、阿胶(烊化)、肉苁蓉、何首乌(制)等。

5、肝气郁结证治法:疏肝解郁,化痰散结。

推荐方药:逍遥散或疏肝解郁散等加减。

柴胡、枳壳、陈皮、香附、郁金、当归、白芍、瓜蒌、白术(炒)、延胡索、茯苓、浙贝母、甘草等。

6、痰湿蕴结证治法:化痰利湿,软坚散结。

推荐方药:海藻玉壶汤、化痰消核丸或消瘰丸等加减。

海藻、昆布、山慈姑、法半夏(姜制)、浙贝母、青皮、陈皮、夏枯草、土茯苓、泽泻、薏苡仁、当归、苍术等。

7、瘀血内阻证治法:活血化瘀,消积破结。

推荐方药:选用桃红四物汤或血府逐瘀汤等加减。

桃仁、红花、熟地黄、当归、川芎、赤芍、牛膝、丹参、王不留行、炮穿山甲(先煎)、路路通、全蝎、露蜂房等。

8、热毒壅盛证治法:清热解毒,凉血降火。

推荐方药:选用清瘟败毒饮或五味消毒饮等加减。

生石膏(先煎)、生地黄、知母、栀子、连翘、牡丹皮、竹叶、玄参、赤芍、蒲公英、白花蛇舌草、半枝莲、漏芦等。

9、对症加减便溏不止或大便水样者:重用黄芪、党参、加五味子等收涩止泻。

脾肾阳虚者:加熟附子、吴茱萸等益肾健脾。

不寐重者:加酸枣仁、五味子等养心安神。

大便秘结难下者:加肉苁蓉、何首乌、火麻仁等润肠通便。

偏寒者:加细辛、以温阳散寒。

偏热者:加夏枯草、蒲公英等清解肝胃之热。

阴虚火旺、虚火上炎者:加麦冬、桑椹子等滋阴降火。

溃烂流脓血者:加大黄、黄柏、土黄连、苦参等制成洗剂,局部冲洗治疗。

乳房胀痛明显者:加川芎、橘核、青皮等增强行气止痛之功。

情志不畅,多怒抑郁者:加佛手、木香等理气畅中。

胸胁胀闷重者:加香附、佛手等宽胸理气。

痰湿夹热,见苔腻、脉滑数者:加瓜蒌、黄芩、鱼腥草、清热化痰。

10、辨病用药在辩证论证的基础上,可以加用2-3味具有明确抗癌作用的中草药,如白花蛇舌草、白石英、半枝莲、半边莲、鱼腥草、金荞麦等。

(二)辩证选择口服中成药根据病情选择应用口服具有疏肝活血,散结解毒的中成药如柴楝解毒胶囊、消癌平片等。

(三)辩证选择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艾迪注射液每次30~50ml,加入5%~10%GS 250~500ml中,iv40gtt/分,qd等。

(四)针灸疗法针灸对肿瘤病人的疼痛,发热,腹胀,便秘,尿闭,失眠多梦,月经失调等症状,运用循经取穴,适当手法,收到减轻症状的效果。

常用穴位:乳根、肩井、膻中、三阴交、足三里、心俞、脾俞、膈俞。

配穴:外俞、秉风、魄户、神堂、胆俞、意合。

并可配合耳穴压豆法治疗。

虚寒者可加用灸法,穴位同上。

(五)其他疗法可根据病情需要选择如手术、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等,也可选择中医诊疗设备以提高疗效,如射频肿瘤治疗仪等。

(六)内科基础治疗主要包括疼痛、合并感染及发热等并发症的预防及治疗。

参照《临床诊疗指南---肿瘤分册》拟定。

(七)护理包括体位选择、饮食、口腔护理、呼吸道护理、中医辨证护理、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八)乳腺癌病人的常用食疗方法1.青蛙金针木耳汤[用料]青蛙二只(约150克),金针菜(干品)25克,木耳25克,生姜4片,红枣4枚。

[制作](1)将青蛙宰杀干净,去内脏、皮及蛙头、放镬内用油、姜爆香。

(2)将金针菜、木耳泡发后洗净,与青蛙、红枣一齐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文火堡1~2小时即成。

调味饮汤。

[功效]疏肝养阴,散结通乳。

[适应范围]乳腺癌属于肝阴虚,肝气郁结者,症见胸胁不舒,乳房肿痛或心烦易怒,口干;舌红少苔,脉弦。

[注意事项](1)使用本方以胸胁不舒,乳房肿痛,或心烦易怒,舌红少苔,脉弦为要点。

(2)本方性味平和,属平补之剂,补而不燥,且有疏肝解郁散结之效,故适用于乳腺癌早期或中期属肝阴虚,肝气郁结患者。

(3)金针菜宜用干菜,不宜鲜用。

(4)本书所言之青蛙是指人工饲养的,其他蛙类如虎纹蛙,则非本书所指。

2.乳癌血瘀方[用料]当归尾12克,三棱8克,桃仁12克,羊肉150克,陈皮10克,红枣10枚。

[制作](1)将羊肉去油脂,洗净,斩块;其他用料洗净;陈皮用水浸渍。

(2)将伞部用料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文火煮2~2.5小时。

调味供用。

[功效]祛瘀活血,消症散结。

[适应范围]乳腺癌属于血瘀内郁者,症见病侧乳房刺痛,压之疼痛加剧,乳房有肿块,质硬,表面不光滑,边缘不整齐;乳房外表灰暗,皮肤增厚变粗,乳头高举;乳头常流出暗红色血性液体,量少;面色灰暗;舌质暗红,苔白薄,脉弦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