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 第三讲
一、一价定律
前提:位于不同地区的该商品同质; 该商品的价格能够灵活调整,不存在价格 粘性。 如果不考虑交易成本等因素,则同种可贸易 商品在各地的价格都是一致的。可贸易商品 在不同地区的价格之间存在的这种关系称为 “一价定律”。
e=pa/pb
可贸易商品:可通过套利来消除价格差异; 不可贸易商品:不存在竞争,例如房地产,服务业。 可进口品:本国生产的竞争力比外国弱的产品,需要进口 可出口品:本国生产的竞争力比国外强的产品,既用于内 销,也可外销出口
利率高的国家由于国外资金的流入, 利率高的国家由于国外资金的流入,本币有升值趋势 利率低的国家由于资金流出, 利率低的国家由于资金流出,本币有贬值趋势 (1+ i f ) ⋅ F =1 直到不存在套利: (1+ i d ) ⋅ S 直到不存在套利
汇率的远期升贴水率等于两国货币利率差。 汇率的远期升贴水率等于两国货币利率差。 如果本国利率高于外国利率,本币在远期贬值; 如果本国利率高于外国利率,本币在远期贬值; 本国利率低于外国利率,本币在远期将升值。 本国利率低于外国利率,本币在远期将升值。即 远期差价是由各国利率差异决定的, 远期差价是由各国利率差异决定的,并且高利率 货币在外汇市场上表现为贴水, 货币在外汇市场上表现为贴水,低利率货币在外 汇市场上表现为升水。 汇市场上表现为升水。即汇率的变动会抵消两国 间的利率差异,从而使金融市场趋于平衡状态。 间的利率差异,从而使金融市场趋于平衡状态
第二节 利率平价说
购买力平价说揭示了汇率与物价之间的密切关系, 利率平价说则说明了汇率与利率之间的关系。 凯恩斯最初提出利率平价说时,主要用以说明远 期差价的决定。后来,艾因齐格又补充提出了利 率平价说的“互交原理”,揭示了即期汇率、远 期汇率、利率、国际资本流动之间的相互影响。
1、抛补利率平价
两种特殊情况
保值者曲线 投机者曲线 投机者曲线 E(s)=F0 F*=F0 保值者曲线
投机者风险中性无风险溢酬
无交易成本保值者曲线水平
谢谢!
(covered interest-rate parity,简称CIP)
抛补套利:在套利的同时在远期市场上操作进行保值。 一般形式: ρ = ( F − S ) / S = id − i f 抛补利率平价被广泛用于说明远期差价。做市商基本上 是根据各国间利率差异来确定远期汇率的升贴水额。 在实证检验中,除了外汇市场激烈动荡时期,抛补的利 率平价基本能较好成立。
非抛补利率平价假定非抛补套利者为风险中立者。 投资者在进行非抛部套利时承担汇率风险,如果 未来即期汇率与原先预测有差异,投资者将承受 额外风险。如果投资者为风险厌恶者,会要求在 持有外币资产时有一个额外的收益补偿(风险补 贴),这一补贴的存在会导致非抛补利率平价不 成立。
为什么远期汇率是未来汇率的无偏预测? 为什么远期汇率是未来汇率的无偏预测?
出口商两种方式进行保值
出口商将收到外币货款A,三个月远期汇率F。 方式一:卖出远期外汇,三个月后将得到A·F本币。 方式一 A 方式二: ,兑换为本币 A ⋅ S ,三个月 方式二:借外币
1+ if
1+ if
A 后得到本币 1 + i ⋅ S ⋅ (1 + id ) ,同时用外币货款还外币贷款A。 f A 均衡时,两种方式一致, 1 + i ⋅ S ⋅ (1 + id ) = A ⋅ F ,得到 F=F* f
二、购买力平价绝对形式
前提:对于任何贸易商品,一阶定律都成立;在 两国物价指数的编制中,各种可贸易商品所占的 权重相等。
n
∑
ai Pi = e •
n
i =0
∑
ai Pi *i =0Pi* 、P分别为外国、国内可贸易商品价格。
购买力平价绝对形式
e=p/p*
—购买力平价绝对形式
P表示国内物价指数 P*表示国外物价指数 汇率趋向于购买力平价。
抛补利率平价缺陷
1、没有考虑交易成本,而交易成本是影响套利收益 的一 个重要因素。 2、假定不存在资本流动障碍,资金在国际间具有高度的流 动性,即资金能不受限制地在国际间流动。 3、平价假定套利资金规模是无限的,套利者能不断进行抛 补套利,直到利率平价成立。
2、非抛补利率平价
假定投资者风险中立,其投资策略是根据自己对未来 汇率变动的预期而计算预期收益,在承担一定的回风险情 况下进行投资活动。 非抛补利率平价一般形式: E ( ρ ) = id − i f
投机者 E(s)=F,不操作 E(s)>F,买入远期外汇 E(s)<F,卖出远期外汇
投机者曲线
F F 水平翻转 E(s) E(s)
买入 远期 外汇
卖出 远期 外汇
卖出 远期 外汇
买入 远期 外汇
将投机者曲线和保值者曲线合并
F SS(投机者曲线) F* F0
E( s )
HH(保值者曲线)
投机者买入远期外汇 保值者卖出远期外汇
当F>F*时,卖出远期外汇。 当F<F*时,借外币。
进口商两种方式保值
进口商三月后将有一笔以外币计价为A的负债。 方式一:买进远期外汇,三月后需付本币A*F。 : 方式二:借入本币 A ⋅ S / (1 + i f ) ,兑换为外汇为 A / (1 + i f ) ,三 月后得到外汇A。需付本币贷款 A ⋅ S (1 + id ) / (1 + i f ) 。 进口商:当F=F*时,两种方法无差异 当F>F*时,借入本币 当F﹤F*时,买进远期外汇
E ( ρ ) :表示预期的远期汇率变动率。
if:表示国外利率。 id:表示国内利率。
E ( ρ ) = id − i f
在非抛补利率平价成立时,如果本国利率高于 外国利率,则意味着市场预期本币在远期将贬值; 如果本国政府提高利率,则当市场预期未来的即 期汇率不变时,本币的即期汇率将升值。
非抛补利率平价缺陷
A ⋅ S (1 + id ) / (1 + i f ) = A ⋅ F
抛补套利者 1+id=F/S(1+if) →F=F* 当F=F*时,持有两种货币等价 当F﹥F*时,持有外币,卖出远期外汇 当F﹤F*时,持有本币,买进远期外汇
F 出口商
F* 保值者 进口商 套利者 卖出远期外汇 买入远期外汇
利率平价说的应用: 利率平价说的应用:即期汇率的决定
将非抛补利率平价变形,可得: S=E(S)*(1+if)/(1+id) 国内外利差在中短期汇率决定中的作用 预期在外汇市场的自我实现
利率平价说的应用:远期汇率的决定 利率平价说的应用:
远期外汇决定于远期外汇的供求。 远期外汇市场主要参与者:进出口商 抛补套利者 投机者
为什么远期汇率是未来汇率的无偏预测?( 为什么远期汇率是未来汇率的无偏预测?( continued )
投机者的活动使远期汇率完全由预期的未来汇 率所决定。抛补利率平价和非抛补利率平价同时 成立. F=E(S); ρ = E ( ρ ) = id − i f F=E(S)的经济含义:
人们可以将远期汇率作为相对应的未来即期汇率预测 值的替代物,即远期汇率是对未来即期汇率的无偏估计。
三、购买力平价相对形式
e = θ * p / p∗
上式取对数形式,再取变动汇率:
∆e = ∆p − ∆p ∗
—购买力平价相对形式
购买力平价说的的评论: 揭示了汇率长期变动的根本原因。在分析汇率 的长期变动上,仍然有很强的生命力。
购买力平价说的缺陷
忽略了国际资本流动的存在及其对汇率的影响。 忽视了非贸易品的存在及影响 忽略了贸易成本和贸易壁垒对国际商品套购所产 生的制约。 在计算购买力平价时,编制各国物价指数在方法、 范围、基期选择等方面存在诸多技术性问题。
投机者的活动使抛补利率平价和非抛补利率平价 统一起来对远期汇率的形成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当 E(S) >F ,投机者认为远期汇率对未来的本 币价值高估了,因此会购买远期外汇。当期满时, 远期合约进行交割时,将获得的外币以这一预期 汇率水平卖出,从而获得这一差价所形成的利润。 这种交易会使远期汇率(F值)增大,直到与远期 的未来汇率相等为止,此时不存在套利。
开放经济下的一价定律
前提: ⑴ 商品同质; ⑵ 商品价格能灵活调整,无价格粘性; ⑶ 不包括运输成本,不存在贸易壁垒; ⑷ 如果有价差则有套利。
开放经济下的一价定律
e=pa/pb 套购过程:买进低价国货币,卖出高家国货币, 使低价国货币升值,高家国货币贬值。 例如:1 英镑=2美元 买某商品,需要300美元,100英镑。卖美元买英 镑,用200美元可买到。均衡汇率1 英镑=3美元。
投机者卖出远期外汇 保值者买入远期外汇
① F0为均衡点,其中F0≠F*,F0≠E(S),F0与E(S),F*的偏离值取决于交 易成本(HH越平坦,成本越低)和人们对风险的厌恶程度(SS越平坦 ,厌恶程度越低)。所以,SS、HH斜率越大,偏离越大。 ② 当F<E(S)时,投机者和保值者都买;达到E(S)后,投机者卖,保值者 买;达到F0时(超买=超卖),保值者超买,投机者超卖。 ② 分析截距,远期汇率均衡点F0由预期未来汇率E(S)、国外利率if、国 内利率id、即期汇率S决定。
第二章 浮动汇率制下的汇率理论
第一节 购买力平价说 第二节 利率平价说
陈平
教授
国际金融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陈平 牛鸿
周天芸 劳平
2009
第一节 购买力平价说
一、一价定律 二、购买力平价绝对形式 三、购买力平价相对形式
购买力平价说
(theory of purchasing power parity,简称PPP) 货币价值在于其购买力,不同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取 决于他们各自具有的购买力之比。
扩展: model(巴拉萨 萨缪尔森效应) 巴拉萨扩展:B-S model(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