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污水处理运营手册

污水处理运营手册

目录1、格栅间的运行与管理 (1)1、1过栅流速的控制 (1)1、2栅渣的清除 (1)1、3定期检查渠道的沉砂 (1)1、4分析测量与记录 (2)1、5卫生与安全 (2)2.进水泵房的运行与管理 (2)2、1污水工艺流程 (2)2、2水泵的种类 (2)2、3集水池的作用及布设 (2)3.沉砂池的运行与管理 (3)3、1沉淀池的运行管理 (4)3、2沉沙池的异常问题及解决对策 (4)3、3沉淀池运行注意事项 (5)4.隔油池的运行管理 (6)4、1隔油池的构造 (6)4、2隔油池的操作条件与处理效果 (7)4、2、1平流隔油池的操作条件 (7)4、2、2斜板隔油池的操作条件 (7)4、2、3 处理效果 (7)4、3隔油池管理与维护 (8)4、4操作注意事项 (8)5.气浮池的运行管理 (8)5、1调试前工作 (8)5、2调试步骤 (9)5、3含油废水气浮系统的操作 (9)5、4日常维护及管理 (10)6.水解(酸化) 池的运行管理 (10)6、1 运行机理 (10)6、2水解(酸化) 池的启动 (10)6、2、1接种 (11)6、2、2启动的基本方式 (11)6、2、3影响启动的因素 (12)6、2、4启动障碍的排除 (13)6、3运行中应注意的问题 (13)6、3、1严格控制水解(酸化) 池出水悬浮物SS含量、 (13)7.曝气生物滤池的运行管理 (14)7、1挂膜 (14)7、2 运行控制 (14)7、2、1布水与布气 (14)7、2、2滤料 (15)7、2、3生物相观察 (15)7、2、4生物相观测—镜检 (15)7、3运行中应注意的问题 (16)7、4滤池运行中出现的异常问题及解决对策 (17)7、4、1气味 (17)7、4、2生物膜严重脱落 (17)7、4、3处理效率降低 (18)7、4、4滤池截污能力下降 (18)7、4、5进水水质异常 (18)7、4、6出水水质异常 (18)7、4、7出水呈微黄色 (18)7、5通过观察曝气池中的生物相来判断运行状况 (18)7、6曝气池MLSS或MLVSS数值如何控制 (19)7、7观测SV值时污泥表观的现象说明 (19)7、8影响曝气池混合液SVI值的原因 (19)7、9污泥龄的控制 (20)7、10温升或温降的速度对微生物的影响 (20)7、11污水生物处理中营养物质的调节 (21)7、12回流污泥系统的控制 (21)7、13溶解氧对活性污泥的影响 (21)8.风机房的运行管理 (22)8、1风机房的日常管理维护 (22)8、2喘振及防止方法 (22)8、3噪声控制 (23)8、4 风机冷却 (23)8、5曝气系统的控制 (23)9.加药间、污泥脱水间的运行管理 (24)9、1加药间 (24)9、1、1用于污泥脱水 (24)9、1、2用于化学除磷 (24)9、1、3卫生管理 (24)9、2污泥脱水间 (25)9、2、1卫生的管理 (25)10.水质分析室的运行管理 (25)10、1实验室的管理维护 (25)10、2化验人员的管理制度 (25)10、2、1分析化验室主任岗位责任制 (25)10、2、2分析、化验人员岗位责任制 (25)11.污泥出泥管理 (26)11、1正常情况下的污泥出泥管理 (26)11、2.污泥回流 (26)12、3.出现异常污泥的出泥管理 (26)12.设备、管道、阀门的运营管理与维护 (27)12、1设备的运营管理与维护 (27)12、1、1设备运行管理的意义与内容 (27)12、1、2 设备的运行管理 (27)12、1、3设备的维修管理 (28)12、1、4设备的改造与更新 (29)12、2格栅除污机的运行维护 (29)12、3离心鼓风机的运行维护 (29)12、4机泵切换 (32)12、5正确使用加药设备 (32)12、6污泥脱水机的运行维护管理 (33)12、6、1日常维护管理 (33)12、6、2异常问题的分析及排除 (33)12、7污泥脱水配套螺杆泵的运行维护管理 (34)12、8潜污泵的运行维护 (35)12、8计量泵的日常管理维护 (36)12、8、1计量泵的日常管理 (36)12、8、2泵的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见表6—5。

(36)12、9化验设备的日常管理维护 (36)12、10监控仪表管理维护 (37)12、11计算机系统维护 (37)13.管道阀门的运营管理与维护 (38)13、1有压液体输送管道的维护 (38)13、2无压液体输送 (38)13、3压缩空气管道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39)13、4闸门、阀门日常管理维护 (39)13、4、1闸门与阀门的使用及保养 (39)13、4、2闸门、阀门的常见故障及解决办法 (40)1.格栅间的运行与管理粗格栅间就是污水处理厂中污水处理的第一道工序,对后道工序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直接影响的后道工序的正常运行。

一般设于污水处理的进水渠道上或提升泵站集水池的进水口处。

主要就是去除污水中较大的悬浮或漂浮物,及减轻后续工艺的处理负荷,并起到保护水泵、管道仪表等作用。

粗格栅设备一般分为回转式粗格栅、高链式粗格栅、三索粗格栅等种类,采用60度~75度的安装角度,特殊时可达90度。

粗格栅间有进水井、配水井、进水格栅通道等部分组成。

1、1过栅流速的控制合理控制过格栅流速,使格栅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拦截作用,保持最高的拦污效率。

一般来讲,污水过栅越缓慢,拦污效果越好,但当缓慢至砂在栅前渠道,及格栅下沉积时,过水断面会缩小,反而使流速变大。

污水在栅前渠道流速一般应控制在0、4~0.8m/s,过栅流速应控制在0、6~1.0m/s。

具体控制指标,视处理厂调试运营后根据来水污物组成、含砂量等实际情况确定。

根据多年来的运营经验,有的污水处理厂污水中含有大粒径砂粒较多,即使控制在0、8m/s,仍有砂在格栅前的渠道内沉积,多数城市污水中砂粒径在0.1mm左右,即使格栅前渠道内流速控制在0.3m/s,也不会产生积砂现象。

一些处理厂来水中绝大部分污物的尺寸比格栅栅距大得多,此时过栅流速达到 1.2m/s 也能保证好的拦污效果。

运行人员将根据运转实践中摸索出本厂最佳的过栅流速控制范围。

污水流量从厂内设置的超声波流量计液位计抄报,水深由液位计测取。

1、2栅渣的清除及时清除栅渣,保证过栅流速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清污次数太少,栅渣将在格栅上长时间附着.使过栅断面减少,造成过栅流速增大,拦污效率下降。

格栅若不及时清污,导致阻力增大,会造成流量在每台格栅上分配不均匀,同样降低拦污效率。

当拦截的栅渣量大于0、2m3/d时,一般采用机械清渣方式;栅渣量小于0、2m3/d时,采用人工清渣方式。

因此,操作人员应将每一台格栅上的栅渣及时清除。

值班人员都应经常到现场巡检,观察格栅上栅渣的累积情况,并估计栅前后液位差就是否超过最大值,做到及时清污。

超负荷运转的格栅间,尤应加强巡检。

值班人员注意摸索总结这些规律,以提高工作效率。

1、3定期检查渠道的沉砂格栅前后渠道内积砂与流速有关外,还与渠道底部流水面的坡度与粗糙度等因素有关系,应定期检查渠道内的积砂情况,及时清砂并排除积砂原因。

(1)格栅除污机的维护管理(2)格栅除污机系本污水处理厂内最易发生故障的设备之一,巡查时应注意有无异常声音,栅耙就是否卡塞,栅条就是否变形,并应定期加油保养、1、4分析测量与记录值班人员记录每天发生的栅渣量。

根据栅渣量的变化,间接判断格栅的拦污效率。

当栅渣比历史记录减少时,应分析格栅就是否运行正常。

1、5卫生与安全污水在长途输送过程中易腐化,产生的硫化氢与甲硫醇等恶臭有毒气体将在格栅间大量释放出来。

在半敞开的格栅间内,恶臭强度一般在70~90个臭气单位,最高可达130多个臭气单位。

建在室内的格栅间采取强制通风措施,夏季应保证每小时换气l0次以上。

必要时可在上游主干线内采取一些简易的通风或曝气措施,降低格栅间的恶臭强度。

采取上述控制恶臭的措施,主要为了值班人员的身体健康,又能减轻硫化氢对除污设备的腐蚀。

另外,对清除的栅渣应及时运走并立即处置,以防止腐败后产生恶臭,即使很少的一点栅渣腐败后,也能在较大空间产生强烈的恶臭。

栅渣堆放处要经常清洗。

栅渣压榨机排除的压榨液因含有较高的恶臭物质,操作人员应及时用管道导入污水渠道中,严禁经明沟漫流至地面。

2.进水泵房的运行与管理2、1污水工艺流程污水处理厂在运行工艺流程中一般采用重力流的方法通过各个构筑物与设备。

但由于厂区地形与地质的限制。

必须在前处理处加提升泵站将污水提到某一高度后才能按重力流方法运行。

污水提升泵站的作用就就是将上游来的污水提升至后续处理单元所要求的高度,使其实现重力流。

提升泵站一般由水泵、集水池与泵房组成。

2、2水泵的种类泵站内的水泵就是多种多样,一般以离心泵为主。

按照安装方式分为干式泵与潜污泵,干式泵又有立式泵与卧式泵。

潜污泵有可在污水中安装与干式安装两种类型。

泵的类型主要取决于污水处理厂的规模,要求的扬程、工作介质与控制方式等具体情况而定。

2、3集水池的作用及布设调节来水量与抽升量之间的不平衡,避免水泵频繁启动。

集水池的布置应充分考虑到泵的维修,固定泵底座的维修等方便。

现在要求污水厂不能因修或换某一设备而停止污水处理。

因此潜污泵集水池最好就是两套单独运行。

一些旧集水池只有一套运行,当某个泵的底座或水下某一部位损坏时,不得不停止进水,抽干水后才能修理上述设备。

这就需要改造成至少有一半数量的泵坚持运行的集水池,而在另一半集水池中能抽干水进行维修、更换。

潜水泵或改造成干式运行,或两组间隔开运行等方法都可以。

对于平衡进水量与出水量现在大都采用调频的办法来解决,效果良好。

对于集水池的布置还应考虑到清理时与维护保养的方便。

如吊物孔、吊拉泵的电动葫芦、吊梁、出泥砂孔、集水池底部设集水坑、以及可供维修人员进出的爬梯等。

对于封闭式集水池应在对流处设通风孔、通风风机。

在通风最不利点应设有毒气体、可燃气体报警器等。

尽管在集水池前有格栅拦截漂浮物,沉砂池除掉大部分砂子,但因污水进入集水池后速度放慢,一些泥砂可能沉积下来,一些浮渣漂浮在集水池的水面上,使有效池容减少,甚至堵塞水泵,直接影响了水泵的正常运行。

为此集水池要根据具体情况定期清理杂物,保证水泵正常运行。

在密闭的集水池内进行清池工作中最重要的就是人身安全问题。

因为在集水池沉淀的污泥、砂子就是没有经过有效处理而沉积在集水池内,会因厌氧分解产生出有毒气体如H2S、SO2、CO甚至可燃气体甲烷等。

清池人员下去之前,必须先强制通风,在通风最不利点检测有无有毒气体、可燃气体,检测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后,才可穿戴呼吸器等防毒面具下去工作。

人下到集水池后,通风强度可适当减少,但绝不能停止通风。

这就是防止人下到池中后积存在池底的污泥继续厌氧分解产出有毒易燃气体,伤害操作人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