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典型轴类零件数控加工工艺

典型轴类零件数控加工工艺

典型轴类零件数控加工工艺设计*名:***职业:数控车工身份证号:3723717鉴定等级:技师单位:济南铁路高级技工学校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在机械制造工业中并不是所有的产品零件都具有很大的批量,单件与小批量生产的零件(批量在10~100件)约占机械加工总量的80%以上。

尤其是在造船、航天、航空、机床、重型机械以及国防工业更是如此。

为了满足多品种,小批量的自动化生产,迫切需要一种灵活的,通用的,能够适用产品频繁变化的柔性自动化机床。

数控机床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与发展起来的。

它为单件、小批量生产的精密复杂零件提供了自动化的加工手段。

根据国家标准GB/T8129-1997,对机床数字控制的定义:用数字控制的装置(简称数控装置),在运行过程中,不断地引入数字数据,从而对某一生产过程实现自动控制,叫数字控制,简称数控。

用计算机控制加工功能,称计算机数控(computerized numerical ,缩写CNC)。

数控机床即使采用了数控技术的机床,或者说装备了数控系统的机床。

从应用来说,数控机床就是将加工过程所需的各种操作(如主轴变速、松加工件、进刀与退刀、开车与停车、选择刀具、供给切削液等)和步骤,以及刀具与工件之间的相对位移量都用数字化的代码来表示,通过控制介质将数字信息送入专用的或通用的计算机,计算机对输入的信息进行处理与运算,发出各种指令来控制机床的伺服系统或其他执行元件,是机床自动加工出所需要的零件。

一.前言 (2)二.摘要 (4)三.零件图工艺分析 (4)四.数控加工工艺基本特点 (6)五.设备选择 (6)六.确定零件的定位基准和装夹方式 (7)七.加工方法的选择和加工方案的确定 (9)八.确定加工顺序及进给路线 (10)九.刀具的选择 (10)十.切削用量的选择 (11)十一. 编程误差及其控制 (15)十二.程序编制及模拟运行、零件加工、精度自检 (15)结束语 (19)摘要随着数控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领域的扩大,数控加工技术对国计民生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为效率、质量是先进制造技术的主体。

高速、高精加工技术可极大地提高效率,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档次,缩短生产周期和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而对于数控加工,无论是手工编程还是自动编程,在编程前都要对所加工的零件进行工艺分析,拟定加工方案,选择合适的刀具,确定切削用量,对一些工艺问题(如对刀点、加工路线等)也需做一些处理。

并在加工过程掌握控制精度的方法,才能加工出合格的产品。

本文根据数控机床的特点,针对具体的零件,进行了工艺方案的分析,工装方案的确定,刀具和切削用量的选择,确定加工顺序和加工路线,数控加工程序编制。

通过整个工艺的过程的制定,充分体现了数控设备在保证加工精度,加工效率,简化工序等方面的优势。

关键词:工艺分析、加工方案、进给路线、控制尺寸1. 零件图工艺分析该零件表面由圆柱、圆弧、圆锥、槽、螺纹等表面组成。

选用毛坯为45#钢,Φ55×150mm,无热处理和硬度要求。

调制处理HRC26 ~36,下面对该零件进行数控车削工艺分析图1.1 典型轴类零件图考核要求:以小批量生产条件编程不准用砂布及锉刀等修饰表面未注公差尺寸按GB1804-M2.数控加工工艺基本特点在数控机床上加工零件与在普通机床上加工零件所涉及的工艺问题大致相同,处理方法也无多大差别,但数控机床是自动加工,因而有以下几点特点:(1)数控加工的工序内容比普通车床的加工内容复杂,加工的精度高,加工的表面质量高,加工的内容较丰富。

(2)数控机床加工程序的编制比普通车床工艺编制要复杂些。

这是因为数控机床加工存在对刀、换刀以及退刀等特点,这都无一例外的变成程序内容,正是由于这个特点,促使对加工程序正确性和合理性要求极高,不能有丝毫的差错,否则加工不出合格的零件。

3.设备选择数控车床能对轴类或盘类等回转体零件自动地完成内外圆柱面、圆锥表面、圆弧面等工序的切削加工,并能进行切槽、钻、扩等的工作。

根据零件的工艺要求,可以选择经济型数控车床,一般采用步进电动机形式半闭环伺服系统。

此类车床机构简单,价格相对较低,这类车床设置三爪自定心卡盘、普通尾座或数控液压尾座,适合车削较长的轴类零件。

根据主轴的配置的要求选择卧式数控车床。

数控车床具有加工精度高,能做直线和圆弧插补,数控车床刚性良好,制造和对刀精度高,能方便和精确地进行人工补偿和自动补偿,能够加工尺寸精度要求较高的零件。

能加工轮廓形状特别复杂的表面和尺寸难于控制的回转体,而且能比较方便的车削锥面和内外圆柱面螺纹,能够保持加工精度,提高生产效率所以对加工是非常有利的。

通过以上数据分析,考虑加工的效率和加工的经济性,最理想的加工方式为车削,采用数控车床。

由于本校现使用的是华中数控系统,所以利用现有资源。

我选择在本校的数控机床HNC-CK6150加工该零件。

4.确定零件的定位基准和装夹方式4.1 定位基准的选择在制定零件加工的工艺规程时,正确地选择工件的定位基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定位基准选择的好坏,不仅影响零件加工的位置精度,而且对零件各表面的加工顺序也有很大的影响。

合理选择定位基准是保证零件加工精度的前提,还能简化加工工序,提高加工效率。

4.2 定位基准选择的原则1)基准重合原则。

为了避免基准不重合误差,方便编程,应选用工序基准作为定位基准,尽量使工序基准、定位基准、编程原点三者统一。

2)便于装夹的原则。

所选择的定位基准应能保证定位准确、可靠,定位、夹紧机构简单、易操作,敞开性好,能够加工尽可能多的表面。

3)便于对刀的原则。

批量加工时在工件坐标系已经确定的情况下,保证对刀的可能性和方便性。

4.3 确定零件的定位基准综合上述,粗、精基准选择原则,由于是轴类零件,在车床上只需用三抓卡盘装夹定位,以毛坯Ф55mm的棒料的轴线和右端面作为定位基准。

4.4 装夹方式的选择为了工件不致于在切削力的作用下发生位移,使其在加工过程始终保持正确的位置,需将工件压紧夹牢。

合理的选择夹紧方式十分重要,工件的装夹不仅影响加工质量,而且对生产率,加工成本及操作安全都有直接影响。

4.5 数控车床常用的装夹方式1)在三爪自定心卡盘上装夹。

三爪自定心卡盘的三个卡爪是同步运动的,能自动定心,一般不需要找正。

该卡盘装夹工件方便、省时,但夹紧力小,适用于装夹外形规则的中、小型工件。

2)在两顶尖之间装夹。

对于尺寸较大或加工工序较多的轴类工件,为了保证每次装夹时的装夹精度,可用两顶尖装夹。

该装夹方式适用于多序加工或精加工。

3)用卡盘和顶尖装夹。

当车削质量较大的工件时要一段用卡盘夹住,另一段用后顶尖支撑。

这种方式比较安全,能承受较大的切削力,安装刚性好,轴向定位准确,应用较广泛。

4)用心轴装夹。

当装夹面为螺纹时再做个与之配合的螺纹进行装夹,叫心轴装夹。

这种方式比较安全,能承受较大的切削力,安装刚性好,轴向定位准确4.6 确定合理的装夹方式装夹方法:先用三爪自定心卡盘毛坯左端,加工右端达到工件精度要求;再工件调头,用三爪自定心卡盘夹持右端Φ52,再加工左端达到工件精度要求。

5.加工方法的选择和加工方案的确定5.1加工方法的选择加工方法的选择原则是保证加工表面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要求。

由于获得同一级精度及表面粗糙度的加工方法一般有许多,因而在实际选择时,要结合零件的形状、尺寸大小和形位公差要求等全面考虑。

图上几个精度要求较高的尺寸,因其公差值较小,所以编程时没有取平均值,而取其基本尺寸。

在轮廓线上,有个锥度10度坐标P1、和一处圆弧切点P2,在编程时要求出其坐标,P1(45.29 ,75) P2(35,56.46)。

5.2加工方案的确定零件上比较精密表面的加工,常常是通过粗加工、半精加工和精加工逐步达到的。

对这些表面仅仅根据质量要求选择相应的最终加工方法是不够的,还应正确地确定从毛坯到最终成形的加工方案。

毛坯先夹持左端,车右端轮廓113mm处,右端加工Φ39mm、SΦ42mm、 R9mm、Φ35mm、锥度为10度的外圆、Φ52mm。

调头装夹已加工Φ52mm外圆,左端加工Φ25mm×33mm、切退刀槽、加工螺纹M25mm×1.5mm.该典型轴加工顺序为:预备加工---车端面---粗车右端轮廓---精车右端轮廓---切槽---工件调头---车端面---粗车左端轮廓---精车左端轮廓---切退刀槽---粗车螺纹---精车6.确定加工顺序和进给路线6.1 零件加工必须遵循的安排原则①先粗后精先车削去大部分的金属加工余量,在进行成形切削以保证零件的尺寸要求和质量要求。

②先主后次由于所加工的表面均为重要表面,所以应按照顺序从右往左依次加工Φ39mm、SΦ42mm、 R9mm、Φ35mm、锥度为10度的外圆、Φ52mm,调头装夹已加工Φ52mm 外圆,加工Φ25mm×33mm、切退刀槽、加工螺纹M25mm×1.5mm。

③基面先行用作基准的表面,要首先加工出来。

所以我应先加工右端面作为基准面④先面后孔由于该零件没有孔,所以在该处不作考虑。

6.2进给路线在数控加工中,刀具刀位点相对于零件运动的轨迹称为加工路线。

编程时,加工路线的确定原则主要有以下几点:(1)加工路线应保证被加工零件的精度和表面粗糙度,且效率较高。

(2)是数值计算简便,以减少编程工作量。

(3)应使加工路线最短,这样既可减少程序段,又可减少空刀时间。

确定进给路线的工作重点,主要在于确定粗加工及空行程的进给路线,因精加工切削过程的进给路线基本上都是沿其零件轮廓顺序进行的。

7.刀具的选择数控刀具的选择和切削用量的确定是数控加工工艺中的重要内容,它不仅影响数控机床的加工效率,而且直接影响加工质量。

刀具的选择是在数控编程的人机交互状态下进行的。

应根据机床的加工能力、工件材料的性能、加工工序、切削用量以及其它相关因素正确选用刀具及刀柄。

刀具选择总的原则是:安装调整方便、刚性好、耐用度和精度高。

在满足加工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选择较短的刀柄,以提高刀具加工的刚性。

在经济型数控机床的加工过程中,由于刀具的刃磨、测量和更换多为人工手动进行,占用辅助时间较长,因此,必须合理安排刀具的排列顺序。

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①尽量减少刀具数量;②一把刀具装夹后,应完成其所能进行的所有加工步骤;③粗精加工的刀具应分开使用,即使是相同尺寸规格的刀具;④先铣后钻;⑤先进行曲面精加工,后进行二维轮廓精加工;⑥在可能的情况下,应尽可能利用数控机床的自动换刀功能,以提高生产效率等。

8.切削用量选择8.1确定切削用量数控编程时,编程人员必须确定每道工序的切削用量,并以指令的形式写人程序中。

对于不同的加工方法,需要选用不同的切削用量。

切削用量的选择原则是:保证零件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充分发挥刀具切削性能,保证合理的刀具耐用度,并充分发挥机床的性能,最大限度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