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消费者的知情权

论消费者的知情权

论文摘要伴随着人类的发展,消费也就应运而生,它出现在衣食住行各个方面,我们每一天都无可避免地成为消费者。

当我们在成为消费者的同时,我们也需要对于我们所消费的物品有所理解,那么我们就需要拥有消费知情权。

消费者的知情权是消费者权利体系中的基础性权利。

消费者与生产者、经营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是法律赋予消费者知情权的原因。

在信息社会中,消费者的维权意识不断增强,国家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法律法规也日臻完善。

本文围绕消费者的知情权做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消费者知情权目录一、消费者知情权的含义 (1)(一)消费者有权要求经营者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方式标明商品或服务的真实情况 (1)(二)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时,有权询问和了解商品或者服务的有关情况 (1)(三)消费者有权知悉商品或者服务的真实情况 (1)二、消费者知情权的内容 (2)(一)关于商品或者服务的基本情况,包括商品名称、商标、产地、生产者名称、生产日期等 (2)(二)有关技术状况的表示,包括商品用途、性能、规格、等级、所含成分、有效期限、使用说明书、检验合格证书等 (2)(三)有关销售状况,包括售后服务、价格等 (2)三、侵犯消费者知情权的情形 (3)(一)未向消费者告知的情形 (3)(二)对向消费者虚假告知的情形 (3)(三)对消费者的不完全告知的情形 (3)四、侵犯消费者知情权的法律责任 (4)(一)侵犯消费者知情权的民事责任 (4)(二)侵犯消费者知情权的行政责任 (4)(三)侵犯消费者知情权的刑事责任 (4)五、保障消费者知情权的对策 (5)(一)扩大消费者知情权的内涵,对相关的配套规定加以完善 (5)(二)完善消费者权利救济制度 (5)(三)加重经营者的民事责任 (6)(四)设置消费者的撤销权 (6)六、结束语 (6)七、参考文献 (7)1论消费者的知情权前言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新兴的法律,它除了具备民法的一些特点外,更多的是包含了现代经济法的内容。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普及和研究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无疑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鉴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消费者的知情权进行探讨。

一、消费者知情权的含义(一)消费者有权要求经营者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方式标明商品或服务的真实情况法规规定,提供有偿服务的单位和个人,都必须在其经营场所或交缴费用处的醒目位置,公布其收费项目明细价目表。

价目表应包括收费项目名称、服务内容、计价单位、收费标准等主要内容。

如果是收购农副产品、废旧物资,则须在收购的地点,公布收购价目表,表明品名、规格、等级、计价单位和收购价格等内容;进入批发市场交易的农副产品、工业消费品,一样要求实行明码标价;进入房地产市场交易的地和房产,应标明其座落位置、规格、结构、计价单位面积和销售(出租)价格。

价格主管部门对某些商品规定有最高限价、最低保护价或参考价的,市场管理部门应在市场醒目位置予以公布。

(二)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时,有权询问和了解商品或者服务的有关情况在交易过程中,消费者的询问、了解权利是受到法律保护的,经营者应予以细致耐心的回答。

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的时候,首先消费者要了解消费的意义,才能决定是不是要购买和购买什么;其次,消费者要基本了解所要购买的商品,知道一些相关知识;由于商品很多,所以消费者需要对几种可供选择的方案进行比较,做出判断,最终才实现消费。

所以,在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向经营者询问商品或者服务的具体情况成为了必然。

1(三)消费者有权知悉商品或者服务的真实情况法律之所以赋予消费者知情权,是有其特别考虑的。

从消费者消费的实际过程来看,充分了解商品或者服务的真实情况,是使消费者产生消费冲动的重要诱因,是消费者进行安全正确的消费所必不可少的认识前提。

消费者只有对商品或服务的真实情况有所知晓,才能对商品和服务是否能满足其现实的消费需要做出正确的判断,才能做出令消费者自身满意的消费选择,1符启林:《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概论》,南海出版社,2001年9月出版,第136页。

2才能有效地防止消费安全事故。

二、消费者知情权的内容(一)关于商品或者服务的基本情况,包括商品名称、商标、产地、生产者名称、生产日期等商品或者服务的基本情况,主要包括商品的名称、注册商标、商品产地、生产者名称、生产日期、有效期限、服务的内容、规格、费用等。

消费者应当特别关注商品的注册商标、产地和生产者的名称、住所。

商标是一种产品与其他产品区分开来的重要标志,它隐含着产品的质量、信誉、售后服务等等情况,消费者对商品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对商标的选择。

(二)有关技术状况的表示,包括商品用途、性能、规格、等级、所含成分、有效期限、使用说明书、检验合格证书等商品的技术指标情况主要包括商品用途、性能、规格、等级、主要成分、有效期限、检验合格证明、使用方法说明书等等。

购买商品是为了使用、了解该商品的使用用途和性能是非常主要的,如果经营者不在商品上标明,就更容易对消费者的人身、财产造成损害。

特别是有些商品如果使用不当可能会给消费者的人身健康和安全带来危害,例如某些电器产品、数码产品等等。

了解商品的主要成分对消费者来说也是十分必要的。

不论该商品是食品、药品、化妆品还是衣料、用具,标清楚它的主要成分不仅对消费者的健康有利,还可以避免经济上的损失。

对商品的保存或使用的有效期限,消费者一般在购买食品、药品、化妆品类的商品时都要了解清楚。

这主要是由于上述三类商品与人身健康有直接的关系,食用或使用超过保存期的食品、药品、化妆品对人体健康会产生危害。

有些商品没有使用期限,是因为使用该商品的环境、条件不同,其使用寿命也不相同,很难有确切的期限。

对这类商品,消费者应当在购买和使用前多做了解,增加有关方面的知识。

如电线外皮老化造成漏电现象时有发生,消费者在使用时应当具备这方面的知识,以防事故发生。

(三)有关销售状况,包括售后服务、价格等商品或者服务的价格是商品、服务交易的关键性内容,直接关系到生产经营者与消费者的切身利益,消费者应当对价格有确切的了解,尤其是对提供的服务的价格。

其次,有无售后服务与消费者的利益有切身关系。

了解售后服务,主要是看其有无质量保证期、服务的方式、服务是否收费等。

实行售后服务一般要购货凭证或者服务单据。

充分了解商品或者服务的真实情况,是消费者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前提。

只有对某种消费的情况了解之后,才会产生这方面的欲望并附诸实施。

任何一个消费者都不会花钱去进行一种一无所知的消费。

如果消费者不能在知悉真实3情况的条件下进行消费活动,就会与他的本来愿望相去甚远,达不到预计的消费目的。

不真实的消费信息不但不能保证消费者合理、科学地消费,甚至会使消费者蒙受人身、财产方面的损失1。

三、侵犯消费者知情权的情形消费者依法应该知道购买使用的商品或接收服务的哪些真实情况。

明确“知”的范围,才能准确界定是否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

侵犯消费者知情权的情形有以下三种:(一)未向消费者告知的情形例如,国庆期间,某一消费者协会接到一个游客投诉,10月2日入住风景区某宾馆,办理住宿登记手续后将车停放在宾馆内。

当时宾馆总台没有告知停车需要单独收费。

住宿两天后,那位游客才知道每天要收停车费三十元。

于是,一行游客认为一般宾馆住宿都是免费停车的,并且他们未事先告知需收费停车,所以拒绝支付,随后引发纠纷。

游客投诉道,希望消协保护消费者知情权和被诉方的信息公开请求权。

后经消协调解,免收那位游客这两天的停车费。

消费者的知情权似乎长期处于被忽略的状态。

诸如商家推出的各类活动所注明的“本活动最终解释权归商场所有”等等。

依据《消法》第8条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

本案中,宾馆违法了《消法》第19条规定:经营者应当向消费者提供有关产品或者服务的真实信息,不得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

经营者对消费者就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和使用方法等问题提出的询问,应当作出真实、明确的答复。

商店提供商品应当明码标价。

2(二)对向消费者虚假告知的情形某商场打出“清仓大处理”的广告,一套原价3990元的床上用品,现价399元。

小朱立即购买了一套,但在其他商场,他看到同样品牌,同样质量的床上用品才199元,小朱非常气愤,就去投诉了这一商场,告其损害了消费者的权利。

这也是一起典型的侵害消费者知情权的案例。

本案中,经营者利用虚假广告蒙骗消费者,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使消费者蒙受了损失。

(三)对消费者的不完全告知的情形张先生近期在某一商厦购买了一个苹果手机,员工说是全新未拆封的。

但他回家后,网上输入型号、序列号、版本,查了下发现这个手机开始使用日期早于购买日3个多月,那保修日期也是提前截止。

于是去理论,交涉中,公司员工称这个他也不知道,消费者也无需也没有权利了解详细过程。

听到如此的解释,张1曲直: 《知情权—阳光下的觉醒》,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4年版,第255页。

2张严方: 《消费者保护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89页。

4先生一怒之下向消保委投诉要求解决。

区消保委调查发现这一事件因该公司员工误操作所致,手机销售商提供给消费者的手机应该是购买日期才开始使用的,维修保养手册应该与购买时的实际情况相一致,这样新手机才能进入正常的售后维修等服务。

该行为显然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该公司员工“消费者无需也没有权利了解详细过程”的解释亦是对消费者知情权的侵犯。

本案中经营者没有对消费者进行商品的完全告知,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四、侵犯消费者知情权的法律责任消费者权益保护中的法律责任,是经营者违反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法律规定的义务或者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约定的义务而依法应当承担的法律后果,是促使经营者依法履行义务,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从而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的重要手段。

消费者权益保护中的法律责任主要是经营者的责任。

1(一)侵犯消费者知情权的民事责任消费者权益保护中的民事责任是指经营者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的或者其与消费者约定的义务,侵犯消费者的民事权利依法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侵犯消费者权益的民事责任一般发生在商品或服务的交易过程中。

在交易的整个过程中,先侵犯了消费者知情权,即经营者不让消费者知晓商品或服务的真实情况,受利益趋动诈骗消费者购买、使用有瑕庇的商品,接受不合格的服务。

经营者侵犯了消费者两种或多种民事权利。

在这种情况下,如若消费者单诉侵犯知情权,并已构成侵权的,可按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四条判决商家赔礼道歉等;如若消费者以经营者侵犯知情权,即以欺诈的手段致使消费者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不合格服务并主张经济利益,应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九条“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一倍”的规定进行处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