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航大气辐射导论复习题库参考答案

北航大气辐射导论复习题库参考答案


E M v iNu H m(M u iNv )
47、 48、
给出由标量波动方程解构造矢量波动方程解的方法。 写出标量波动方程的通解。 写出均匀球体入射波、内波和散射波的形式解。 给出研究球体散射辐射包括偏振的基本方程。 ������ −������������������ +������������������ ������2 ������ ������������������ 0 ������ = 0 ������1 ������ ������������ ������������������ 给出远场区中的散射强度方程。 ������2 ������ ������1 ������ ������������������ = ������������������ 2 2 ������������ = ������������ ������ ������ ������ 2 ������ 2 什么是散射效率?
������������������ ������ ������������
Qs
49、
s 1 2 2 a x


0
i1 i2 sin d
50、
51、
给出洛仑茨-米散射的散射截面。 ������ ������ ������������ = 2 [������1 ������ + ������2 (������)] sin ������ ������������ ������ 0 说明球形粒子散射效率关于粒子尺寸的变化规律。 在虚部等于零时,即在理想反射体、没有吸收的情况下,散射效率表现出一些列的 主极大和极小,还有许多小脉动。这种主极大和极小是由球体的衍射光和透射光相 干涉而产生,而小脉动则是由擦过和通过球体边缘光线所产生,并向各个方向发射 能量。当尺度参数达到 5 左右时,散射效率迅速增大,并趋向一个渐进值 2。这意味 着大粒子从入射光束中移去的光量正好是它所能拦截的光量的 2 倍。 试比较瑞利散射和洛仑茨-米散射相函数的特点。 瑞利散射:分子散射的强度取决于入射光的偏振特性。对于垂直偏振入射光,散射
41、 、绿光散射的要多,所以天空呈蓝色。 什么是天空中的中性点?瑞利散射预测的中性点在什么位置?实际天空中的中性点 在什么位置? 中性点为偏振度为零的点。瑞利散射理论预测中性点仅出现在正前方和正后方。由 于分子和粒子的多次散射以及地表的反射,通常在无云大气中存在许多中性点。 写出矢量波动方程和标量波动方程。 矢量波动方程
2 a
9、
10、
11、 12、
散射的分类:若 x 1 ,则散射称为瑞利散射,当 x 1 ,则散射称为洛伦茨—米散 射。 什么是独立散射? 当大气分子和微粒的间距分开得足够宽,以致每个粒子散射光的情况严格等同于其 他粒子不存在时的情况时的散射,称为独立散射。 什么是单散射和多次散射? 只发生一次的散射叫做单散射。 多于一次的散射称为多次散射。 简述黑体的物理意义? 黑体是指能够完全吸收的物质结构。 写出普朗克公式的三种形式。 频率域: Bv (T )
对于各向同性辐射,已知辐射强度为 I,写出其通量密度。
F I
5、 6、
7、
8、
大气的消光作用主要包括哪些? 散射和吸收两种作用从介质中传播的光束内移除能量,光束被衰减,我们称这种 衰减为消光。 什么是消光截面? 与粒子的几何面积类似,用来表示粒子从初始光束中所移除的能量大小。 简述消光截面、质量消光截面、消光系数之间的关系。 消光系数=消光截面 粒子数密度 消光系数=质量消光截面 密度 简述消光截面、吸收截面和散射截面之间的关系。 散射截面是描述微观粒子散射概率的一种物理量,表示单位时间内粒子被散射到单 位立体角内的概率。 2 消光截面=吸收截面+散射截面( cm ) 。 什么是散射尺度参数?散射的分类? 粒子大小对散射的作用可以用一个称为尺度参数的物理项来推求。对于球形粒子我 而言,它的尺度参数定义为粒子周长与入射波长 之比,即 x
I ( ) I 0
35、
s P r 2 4
什么是散射相函数,写出其定义表达式? 定义相函数: P cos 无量纲参数
2

0

0
P cos sin d d 1 4
36、
给出瑞利散射的散射截面。
s
37、
f 2128 5 F0 3 4
4
42、
2 E k 2 m2 E 2 H k 2 m2 H
(= 2������ ������ = ������ ������ 是波数,表示真空中的传播常数。������是真空中的波长。m = ������ ,是 介质在频率ω上的复折射率。A 可以使 E 或 H。 ) 标量波动方程 43、 44、 45、 46、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简述什么是跃迁的平行支、垂直支? 对应于∆J = ±1的 P、R 支,称为平行支。对应于∆J = 0的 Q 支,称为垂直支。 简述线性三原子分子的选择定择,并描述 P、Q、R 支与选择定则的对应关系。 线性三原子分子简正模对应∆J = −1,振动模对应∆J = 0,基模对应∆J = 1。 ∆J = 1对应 P 支,∆J = −1对应 Q 支,∆J = 0对应 R 支。 谱线增宽的原因有哪些? 发射中的能量损耗造成的振子振动的阻尼(自然增宽) 吸收分子之间以及吸收与不吸收分子之间相互碰撞产生扰动(碰撞增宽) 各种分子和原子之间的热运动速度差异造成的多普勒效应(多谱勒增宽) 写出压致增宽洛仑兹廓线的线形表达式、吸收系数表达式。
4
b
14、
2 4 K 4 ) 15c 2 h3
黑体发射的通量密度 F T 4 ( 5.67 108 J m2 s 1 K 4 ) 写出维恩位移定律。 1. 每条曲线都有一个极大值。 2. 随着温度升高,辐射的峰值波长减小,辐射中包含的短波成分增加。
m
15、
a T
( a 2.897 103 m K )
16、 17、
描述基尔霍夫定律的物理意义。 在热力学平衡状态下,介质对任何频率出的电磁波的面辐射强度和吸收因数之比都 相同,是频率和温度的普适函数。 给出黑体发射率与吸收率之间的关系。 黑体的吸收率和发射率均为最大,对所有波长都有 A 1 。 简述热力学平衡状态和局域热力学平衡状态。 在没有外界影响的条件下,如果某个系统各部分的宏观性质(如系统的化学成分、 各物质的量、系统的温度、压力、体积、密度等) ,在长时间内不发生任何变化,则 称该系统处于热力学平衡状态。不受外界影响的任何系统,总是单向趋向于平衡状 态。 地球大气的辐射场就整体而言不是各项同性的,它的温度也不是均一的,但对于 60~70km 以下的局部空间而言,作为较好的近似,可以将它当做具有均一温度且各 向同性,此时能量跃迁由分子碰撞确定。 什么是红外频率中的振转带? 振动跃迁绝不会单独发生,而是同时耦合这许多转动跃迁。这种耦合造成了一组谱 线,称为在中红外频谱中的振转带。 分子的储能方式有哪些? 1. 平动动能:任一运动粒子,由于他在空间中的运动,都应具有动能; 2. 电子能量:由于构成分子的电子能态的变化,也可能使分子能量发生变化; 3. 振动能量:组成分子的原子受某种类似弹簧的弹力的束缚,以致单个原子能够相 对于原子彼此间的平衡位置而振动; 4. 转动能量:一个由原子构成的分子,能够围绕通过分子重心的轴而旋转或绕转。 简述电子能级、振动能级、转动能级之间的关系。 电子能级>振动能级>转动能级 写出 O2、H2O、CO2 分别有几个振动模和转动自由度? 振动模:对于线性分子,有 3N-5 个振动模;对于非线性分子,有 3N-6 个振动模。 O2 有 1 个,H2O 有 3 个,CO2 有 4 个。 转动自由度:一个双原子分子和一个线性三原子分子具有两个相等的惯性矩和两个 转动自由度;不对称陀螺分子具有三个不等的惯性矩和三个转动自由度;更复杂的 分子具有更多的转动自由度。 O2 有 2 个,H2O 有 3 个,CO2 有 2 个。 什么是容许跃迁和禁戒跃迁? 什么是简并? 用来表示具有相同能量而不同量子数序列的状态。 给出转动跃迁的选择定则。 遵循选择定则∆J = ±1,谱线的波数间距相等。 比较线性双原子、线性三原子、挠曲三原子分子的选择定择有何异同? 度基于双原子分子和线性三原子分子在简并模 k=1(v1)和基模(v3)是∆J = ±1的 P、R 支,称为平行支。对于线性三原子的振动模 k=2(v2)和挠曲三原子分子的三 种模,还产生一个∆J = 0的 Q 支,称为垂直支。
52、
强度与散射平面的方向无关;对于水平偏振入射光,散射强度是(cos ������ )2 的函数;对 于非偏振光,散射强度取决于 1+(cos ������ )2 ,在前向和后向具有极大值,在两侧方向具 有极小值。 引入斯托克斯参数,定出散射方程。
I0 I0 I Q Q Q F 0 s P 0 U 0 U k 2 r 2 U 0 4 r 2 V V0 V0
31、 写出多普勒增宽的吸收系数表达式。
kv
32、
S
D
exp[(
1
v v0
D
)2 ]
写出多普勒增宽的半宽表达式。
2KT D v0 2 mc
33、 34、
2
什么是瑞利散射和洛仑茨-米散射。 尺度参数 x<<1 的散射为瑞利散射,x 1 的为洛伦茨—米散射。 写出散射强度的普遍 hv KT
1)
2
波长域: B (T ) 波数域: Bv (T ) 13、
2hc
hc
(e KT 1) 2hc 2 v 3
e KT 1
hcv
写出斯蒂芬-玻尔兹曼定律。 光谱辐射强度随温度不同,各条曲线互不相交,温度越高,所有波长的光谱辐射出 射 度也越 大, 每条曲 线下 的面积 代表 给定温 度的 总辐射 强度 。 B(T ) bT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