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错位话题作文写作指导

错位话题作文写作指导


二.错位的本质、原因、危害、主旨





作文不是科学论文,对揭示本质要求不是那么严格,你可 以就你所写的某一种错位现象概括出其共同特征,就行了, 如以上所讲的八种错位。 要确立主旨,要把主旨讲透彻,就要探究其原因,揭示危 害,以“时间错位”之⑤为例: 为什么会出现拔苗助长的现象?从内因来讲,不少青少年 浮躁、愚昧,只想成功,不想流汗,急功近利而不务实。 从外因来讲社会竞争迫使家长对孩子拔苗助长;社会出于 各种利益驱动,过分宣扬一举成名、一夜暴富的现象…… 拔苗助长的结果,大都是悲剧收场,要么根基肤浅,难成 正果;要么智力能力超常,却心理失常;即使一时成名, 也会成为现代方仲永。 现象列举了,本质概括了,原因危害分析了,主旨也就水 到渠成:人的成长应该遵循时间规律,不可急功近利,作 为青少年应该如何,家长应该如何,社会应该如何(当然 也不一定要面面俱到,要看你作文针对的对象而定)。


变成握枪的手,当面前的纸笔变成了沙场,当文字变成鲜 血。岳飞冲冠一怒为天下,《满江红》镌满了赤诚和风骨。 或许没有战争,他会是一位吟诗作对,提壶花径的游散的 诗人,一个错位让诗人变成战士,迎长风而立,造就了青 山般直立的英雄。 可不是吗,当历史的车轮在转动时,无数的齿轮咬合就会 碾碎很多东西,就会发生错误。当一个人近于世俗的茫茫 人海时,它有两条路可以选择,一条是艰辛的奋斗,一条 是舒适的放纵。这不是一个选择,一个机遇吗!有的人就 因为错位而所以成就了伟大的事业。有人说世界太平静了 就会有动乱,同样人生太安逸了就会有挫折。当一个错位 发生时,你的机会就来了,可以从一个钉子变成金子,但 要经历艰难的磨练。






4行动与目标的错位 家长想教育好子女,自己却吃喝玩乐,出口成“脏”。 ②学生想提高成绩,却不预习不听讲不复习。 ③老师想搞好教学,却想着第二职业。 ④商家想追 求利润,却坑害顾客。 ⑤医生想提高医术,却不精心钻研业务。 ⑥领导想 出政绩,却搞形式主义。 ⑦君王想富国强兵,却宠幸小人,疏远忠臣。 5专长、爱好、个性与学业、职业的错位。 ①学生 ②员工 ③梁武帝萧衍,博学能文,长于音乐诗赋,并擅长书法, 精通、酷爱佛学;唐后主李煜酷爱填词;宋徽宗在书画 上青史有名,他们都成了亡国之君 6情感错位 父母、子女、师生、朋友之间,情感往往 都容易错位。 请欣赏马俊琪的《错位》
命题作文“错位”写作指导
错位,《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离开原
来的或应有的位置。《见面如字》第三季 第一期的主题是“错位”。命运的错位, 认知的错位,友情的错位,愿望和现实的 错位。生活中的各种错位其实我们生活的 常态,给我们带来了痛苦,其实也带来了 生活的趣味。 请以“错位”为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1)请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字数在 600-800字。(4)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 名、校名。

51分



7语言错位 我们在长期的语文学习中,如果做一个有心人,你会收集 到很多很有意思的语言错位的例子,你能不能把知识和作 文结合起来?比如写一篇《成语错位趣谈》,这样或许可 以把枯燥的知识化为最出人意料的作文。 小经验一:把基础知识与作文结合起来,这是一箭双雕, 又是个冷门的创新区。 8物体错位 ①关节错位,病人痛苦不堪 ②建筑错位,会楼塌人亡 ③车辆错位,会导致车祸 ④垃圾错位,严重影响市 民生活 小经验二:别人都着眼“人”时,我写“物”,就会与众 不同。 小经验三:写“人事”也可由“物事”类比引入,然后在 分析“人事”原因、揭示危害的时候,再时时与“物事” 对照,充分发挥类比在论证与结构上的作用。
请欣赏张琰茂的《错位》

50分
可悲的错位


数年前曾看到一则新闻,说一家3口星期天逛公园,在一个相对僻静 的角落,8岁的女孩看见花开得好看,便脱口称赞了一番。父母立即 给她采了几朵花,让她藏在衣襟内。她坚决不肯:“我们老师说过, 好孩子不损害公物,公园里的花是给大家看的,摘走后别人就看不到 了。”父母骗她将花收起来,说反正也没人看见,女孩还是不依: “不嘛,老师说要诚实,不准说谎骗人。”见孩子总是拧着,父亲火 了,扬手在女孩屁股上拍了几下,女孩大哭起来。哭声引来了其他游 园者,弄得这对夫妇十分尴尬。当时我想:父母本应是孩子的道德导 师,可是反而要让孩子来教育,岂不是错了位? 可悲的是,这种错位的活剧竟然屡屡上演。2月19日《文萃报》转摘 的一条消息说:山东师大三年级学生小高做家教,辅导对象是一个读 初三的女孩周周(化名)。在小高的精心辅导下,周周的成绩进入了班 级前三名,父母当然很高兴。学习成绩提高了,同学有难题就向周周 请教,可父母反对女儿帮助同学,让小高帮着劝周周不要轻易帮助同 学,以免成绩被别人赶上而后悔莫及。小高对此反感,没按照他们的 意思去劝周周,而是对她的行为大加赞扬。周周父母得知这一情况后, 毫不犹豫地炒了小高的鱿鱼,理由是:“小高这样做误人子弟!”我看 了这则消息后,第一想法就是:如此教给孩子狭隘的竞争意识,才是 真正的“误己子弟”呢!试想,如果周周从此乖乖地听话,还能成为 一个“大写的人”吗?
请欣赏张美的《错位》

51分



2、空间错位: ①生在张家,却老想我为什么没生在李家。 ②生在小县 城,却总想我为什么没生在大都市 。 ③坐在A校,却老想B校多好啊。 ④来到一个新环境, 心却还在旧环境。 ⑤本是经济落后地区,却一味攀比发达地区。 3、角色错位 孔夫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其封建尊卑观念固然过 时了,但其中的一个人应该有角色定位,言行应该遵守其 角色的社会规范,这仍然是正确的。如果学生不像学生, 老师不像老师;公仆变成老爷,员工变成奴隶;男性女性 化,女性男性化;演戏的主角不像主角,配角不像配角等 等,都是角色错位,都会产生不良后果。
三、比较好的素材


1、李清照从相夫教子转向寻找文学的成就 2、梅兰芳唱旦成名 3、富贵错位由少爷变成贫农、却拯救了他,让他理解了活者的 真谛。 4、小品《我和爸爸换角色》 5、电视剧《上错花轿嫁对郎》 6、陶渊明寻求自然而成功 7、布鲁偌因坚持太阳中心说不为当时代的人们所理解而被烧死 在罗马鲜花广场。 8、凡高由于绘画意识的超前无人理解而没能卖出一幅画作,贫 困潦倒终其一生,如今他的画却都是天价,太过讽刺意味。 9、《瓦尔登湖》的作者梭罗,哈佛大学毕业的他没有象他的同 学们一样走向华尔街去赚大钱,而是去了湖边静地过起了耕读自 得的简单生活,返朴归真在他那个时代是不可想象的傻事,是严 重的错位,如今却成了很多人的羡慕与向往。
先欣赏甘文旭的《错位》
50分
审题
1、看材料(找提示) 2、看题目(发散思维) 得分情况: 最高分51分,最低分45分。 51分2人,50分3人(一类卷) 49分4人,48分10人,47分4人, 46分4人,45分3人(二类卷)
审题

在选择“错位”的写作素材时要进行扩散思维,对 信息进行筛选与定位。例如,“错位”从封建古训 来看,尊卑有序是地位的错位;从职业的选择而言, 现实的工作岗位,不一定是自己喜爱的职业,那是 工作的错位;从许多职员的工作不负责任而言,例 如医生工作马虎,对待病员的诊断、医治常常就会 出现误诊或治疗的错位;从感情的角度而言,如果 一相情愿往往会造成尴尬的局面,而许多青春的爱 情又因为种种主观或客观的原因而造成失之交臂的 情感错位;还有从文学鉴赏的角度,因为审美个体 存在的差异性,读者与作者、读者与作品中的审美 对象往往会造成“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理解性 的错位等等。
美在“错位”

Βιβλιοθήκη 好多事物,美在错位。 长河静谧如画,一轮红日火红而落,大漠浩瀚似海,孤烟直上九 重霄。“长河”与“落日”,“大漠”与“孤烟”,这是景物的 错位带来的景致,好一派边塞风光,直与曲带着几份喟叹的豪气。 陶潜,一个小知县,在动乱的魏晋年代,那个黑暗的年代,这个 有骨气的小吏,却不因五斗米而弃官。命运总是如此捉弄人,陶 渊明原来是在官场上混的小吏,却在归田园后能写出了那样恬静 优雅,充满泥土气息的篇章。这是个启示还是个讽刺?仕途中的 败者可以“守拙归田园,开荒南野际”,达官显贵却逐水桃花东 流去!或许陶渊明的桃花源是一个错位,错在动乱阴暗中,根本 不会存在的太平,他本身就是一个错位,一个诗人却在仕途上厮 混了无数红尘岁月。可是,桃花源就美在这个乱世错位,陶潜就 贵在悟出“来者之可追”的道理。一个错位,一个诗人,一个仙 境圣地。 岳飞,原本一个词人,在风雨飘摇的宋王朝,他背着“精忠报国” 的誓言,却提枪跨马冲向无数的金人的铁骑。一手豪劲的文笔, 一腔沸腾的热血,但文人不可救国。当提笔的手


风起了,雨落了,忽然间悠悠云也无法静静舞蹈了,云哭 了。在风雨中四处躲闪,也不放弃再寻找一丝希望有阳光 的日子快来到。她偏开了原来的位置,去寻找阳光。终于 在那一刻,金光遍地,一条五彩的桥从阳光架到她心里, 绚烂的色彩让世界都醉了。经历过风雨才见得彩虹,如果 没有云的错位,这一切都不会出现。错位的云偏在风雨中 搭起虹贯长天。 的确,有的错位美。 [评点]本文是一篇富有文采的说理性散文。作者运用了 许多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作为论述的对象,针对他们因错 位而带来的不同结果,从中得出了哲理的思辩:好多事物, 美在错位。本文体现了作者文化积淀的功力,把课文里学 到的东西灵活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实践中去,受到了很好的 表达效果。文章首尾照应,中心明确。


无独有偶,2月12日《深圳法制报又有一条社会新闻,题目是 “女孩车上让座竟遭母亲责打”。内容如下:“江苏无锡的一辆 公交车内竟发生了这样一幕,一女孩主动给老人让座,竟遭到母 亲的训斥和责打。2月9日下午,73岁的王老太上了11路公交 车,因人多王老太只得站着。当车行至五爱路时,两名乘客下车, 站在旁边的一对母女很自然地坐到了位子上,之后女孩便站起身 来对王老太说:‘老奶奶,您坐到这儿来吧!’可是女孩的妈妈狠 狠地把孩子的身体按了下去,并恼羞成怒地骂孩子,打了孩子一 巴掌。乘客纷纷指责这个母亲的道德水平还不如小孩。” 父母的道德水平不如子女,大人的道德水平不及小孩,这种现象 的存在亦属正常。问题的严重性在于:(一)这种现象有多大程度 的普遍性?(二)一个人的一生中,道德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而 “退化”的现象在我们身边也普遍存在了吗?第一点我不敢说, 第二点虽然同样没有权威的统计数据,但直觉告诉我,答案似乎 是肯定的。如果事实真的如我所感觉到的那样,至少说明我们的 文明土壤的土质有了问题。指责以上3例中的父母是容易的,要 拿出反省民族道德环境的勇气则是颇为困难的,对着自身的痛处 下刀则更是痛苦的——因为我们自己往往就是道德水平退化者中 的一员。要消除小孩教育大人的错位现象,必须在土质改良上狠 下功夫。 请欣赏张明杰的《错位》 50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