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秋川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8课《工业革命》练习题 (1)

2018秋川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8课《工业革命》练习题 (1)

第18课工业革命一、选择题1.十九世纪,面对燃烧造成的遮天蔽日的烟雾,来自国外的旅行者却为它的魅力所倾倒;有钱的英国人更喜欢乘坐蒸汽轮船在浑浊不堪、散发异味的泰晤士河上游览。

这说明A. 电力在英国被广泛应用B. 人们附醉于工业革命成就C. 发展工业必须破坏环境D. 工业革命成果扩展到全球2.科技发明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下列搭配正确的是A. 史蒂芬孙一电灯B. 瓦特一火车C. 爱因斯坦一汽车D. 菜特兄弟-飞机8.“18世纪的英国恰好是煤炭价格低廉而人力成本昂贵的国家。

在逐利的工厂主看来,推广机器生产可以利用廉价的煤炭替代昂贵的劳动力,从而产生更大的利润。

”据此可知工厂主推广机器生产的原因是A. 煤炭资源缺乏B. 劳动力较丰富C. 海外市场广阔D. 追逐更大利润3.在这个时期,“它”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极为重要的影响,“它”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的生产能力,造就了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开创了新兴的工厂制度,“它”推动资本主义各国政治制度不断完善。

下列四个选项中最能代表这个“它”的一项是A. 文艺复兴运动B. 瓦特改良蒸汽机C. 新航路的开辟D. 爱迪生发明电器4.历史上出现过许多叱咤风云的大国、强国,比如18世纪确立霸主地位的英国,19世纪以来不断崛起的美国,19世纪末确立亚洲强国地位的日本和1978年以来日益强大的中国。

它们的发展道路各不相同,但崛起的原因却惊人的一致。

它们崛起的一致因素是A. 致力于长期持续稳定的经济发展提升经济实力从而和平崛起B. 强化国家军事实力,通过战争手段奠定强国的地位C. 通过革命或改革不断地进行制度创新提升综合国力D. 建立先进自由民主理念提高世界影响力确立强国地位5.为了纪念瓦特,人们把功率计算单位定为“瓦特”(Watt)。

下列有关瓦特蒸汽机问世意义的表述,正确的有①有助于提供工业生产的新动力②有利于交通运输业的革新③推动人类向“蒸汽时代”过渡④成为英国工业革命的开端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④6.2017年10月1日,新建福厦铁路全线开工,未来福州只要不到1小时就能到厦门!饮水思源,火车的发明者是A. 史蒂芬孙B. 瓦特C. 哈格里夫斯D. 富尔顿7.1883年11月18日,美国第一个全国统一铁路时刻表诞生,这一天的正午时分,美国东部的时钟全部回拨。

从此,上帝的时间被改用人间的指针来度量。

推动这一改变的主要原因是A. 工厂制度的确立B.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C. 政治体制的完善D. 工业文明的发展8.“15世纪以后,世界贸易集中地逐渐移向大西洋沿岸……经济力量的转移预示着新大国的兴起。

”这里的“新大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A. 开始成为世界一流经济强国B. 开始成为世界霸主C. 发展缓慢,开始走下坡路D. 终于成为殖民帝国9.马克思说:“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再也不能满足这种需求,于是以蒸汽机的发明与使用为标志的工业革命兴起。

这段话表明A. 蒸汽机的发明是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B. 工业革命的直接原因是蒸汽机和机器的发明C. 由于市场需求的扩大,引起了工业革命D. 工场手工业始终无法满足市场的需要10.“英国因强占了以钢铁和蒸汽机为代表的科技革命,从而成为世界工厂和全球经济体系的主导者;美国抢占了石油和电器为代表的科技革命,从而代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和全球经济体系的主导者;之后又因为抢占了以信息和计算机为代表的科技革命,使美国保持着独步天下的发展活力。

”该材料揭示了A. 科技创新促进国家崛起B. 美国主导三次科技革命C. 经济发展带来环境问题D. 竞争阻碍国家经济发展11.1901年下半年,莱特兄弟终于制造出世界上第一个能对模型机翼进行准确试验的风洞,他们用两个多月的时间利用风洞进行了200多次各种类型的翼面试验,记录了一整套的科学数据,并根据这些教据设计出了飞机。

由此可见,莱特兄弟能成功发明飞机的原因是A. 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B. 获得政府的大力支持C. 吸收了前人的优秀成果D. 个人的不懈努力12.据统计,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者中,哈格里夫斯是纺织工,怀特是木匠,克隆普敦是纺织工人,瓦特是修理工;而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诺贝尔是化学家,西门子是物理学家,爱迪生获得过诺贝尔物理学和化学奖的提名。

这一变化说明A. 发明者的出身决定研究成果B. 科技创新不再需要生产经验C. 科学与技术的结合程度加深D. 科学理论比生产经验更重要13.下图是对1801年—1911年英国城市化进程的统计,图中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纺织工人数量增加B. 对外加强殖民掠夺C. 两次工业革命推动D. “电气时代”的到来14.世界博览会关注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通过完整展现事物发展过程,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给人民以深刻启迪。

下列主题,最适合1876年美国费城世界博览会的是A.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B. “环境、资源与人口”C. “科学、文明和人性”D. “交通与通讯——人类的发展与未来”15.科技的进步,不断为人类发展开拓广阔的前景,同时也不断催生新的职业。

以下按照出现的职业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A. 火车司机——汽车司机——计算机工程师B. 汽车司机——铁路工人——计算机工程师C. 火车司机——计算机工程师——轮船修理师D. 石油工人——计算机工程师——汽车司机二、综合题16.某校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开展以“世界近代资本主义发展史”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帮助他们完成相关内容。

(酝酿产生)(1)15-16世纪,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促进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事件是什么?(确立发展)(2)分别写出促使英国和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事件。

(3)写出一部近代欧美国家捍卫民主、自由的法律文献。

(5)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科学的进步。

牛顿对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影响最大的理论是什么?写出两次工业革命中发明的交通工具,一项即可。

(学史感悟)(5)回顾世界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历程,你有什么感悟?17.世界工厂为世界制造,世界工厂因创新而不断变迁;创新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不竭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如表工业革命与世界工厂的变迁——摘自孙林岩《全球视角下的中国制造业发展》材料二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美国抛弃了英国模式,转向重工业发展……凭借其在科学技术上的领先,以及生产技术和生产能力上无法比拟的优势,成为了新的“世界工”——周斌、李水风《中国:做真正意又上的“世界工厂”》材料三中国商品充斥于世界各个角落,以至于有“离开中国,世界就无法生活”的说法……但是中国关键技术、核心零部件、品牌、市场网络、管理诀窍还在欧美日等跨国公司手中,这就出现了“中国发展,外国赚钱”的局面,利润流向国外。

一个公认的事实是,中国的制造业处于价值链的低端。

——摘自陶金钰《当代中国世界工厂问题研究》(1)根据材料一,“世界工厂”的产生起源于哪一历史事件?并概括“世界工厂”国家的主要特征。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首先成为“世界工厂”的政治前提。

(2)根据材料二,指出美国的“世界工厂”与英国相比有何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美国成为“世界工厂”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离开中国,世界就无法生活”说明了什么?如何才能改变“中国发展,外国赚钱”的现状?(4)综上所述,从“世界工厂”的变迁中,我们可借鉴的主要经验是什么?18.人类社会生产的动力大致经历了人力、人力+畜力+机械力•自然力、人力+畜力+机械力+自然力+机器力三个阶段。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铁农具和牛耕在我国哪个时期已经开始出现了?水排的发明者是谁?材料二:如果从近代科学的角度看,正是牛顿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半,干…1765年,牛顿去世30多年后,一种全新的蒸汽杋在瓦特手中诞生了,使人类从此开始拥有自己创造的动力,而不再受制于大自然。

——摘编自《大国崛起》解说词(2)材料二中指出“正是牛顿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请说出牛顿在自然科学方面的两项成就。

依据材才料二指出,瓦特改良的蒸汽机有什么巨大进步?材料三:然而今天,金属和塑料补充了石块和木头,铁路、汽车和飞机取代了牛、马和驴,蒸汽机、内燃机和原子动力(原子能)代替风和人力来推动船……电使蜡烛黯然失色,并已成为只要按一下开关,便可做大量功的动力之源。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3)说出材料三中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的一项发明。

“使蜡烛黯然失色”,为世界带来光明的发明家是谁?哪一理论为“原子动力”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原子动力”属于哪次科技革命的成果?(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人类社会生产的动力的三个发展阶段有什么特点?参考答案16.(1)新航路的开辟‘(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日本明治维新(3)《权利法案》;《独立宣言》;1787年宪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人权宣言》;《法典》(答出其中一例即可)(4)力学三定律(或“牛顿三定律”)轮船;火车机车(或火车);汽车;飞机(答出其中一例即可)(5)革命或改革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民主法治建设推动社会进步;科学理论的创新促进社会进步;杰出人物推动社会进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一个国家、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等。

(答出其中之一即可)17.(1)事件:第一次工业革命。

主要特征:他们都是制造中心,制造业发达。

政治前提:通过了资产阶级革命,英国确立了资本主义政体。

(2)不同:美国主要发展重工业。

原因:①科学技术、生产力领先世界:南北战争,实现国家统一,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3)说明中国的制造业发达。

掌握核心技术,打造世界品牌,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

(4)经验:经济的发展需要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进行不断的创新。

18.(1)春秋;杜诗。

(2)天文学上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数学上创建了微积分;力学上建立了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或力学三定律、“牛顿三定律”;提高了效率;拥有了更加方便的动力;摆脱了大自然的限制等等。

(3)汽车、飞机、内燃机、电等;爱迪生;相对论;第三次。

(4)人类社会生产的动力不断发展变化;人力逐步获得解放,机器力成为主要动力;生产效率不断提高等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