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树木学实习体会篇一:园林树木学实习总结实习总结:1、为期五天的实习结束了,前三天我们到以琼海周边公园以及东校区校园内了解园林植物在园林绿化及园林景观建设中的运用。
西昌市部分园林苗圃基地了解园林植物的引种、种植及市场发展前景。
到西昌泸山了解植物群落的构成及植物与生态环境的关系,选择具有绿化作用、观赏价值的野生树种,了解其应用在园林景观建设的作用及意义。
后两天在野外实习的基础上,撰写实习报告。
经过这几天实习,我们掌握园林植物的主要识别特征及分类方法。
鉴定和识别园林栽培植物和野生木本植物种类80种以上。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大多都很认真的听讲,跟着老师的步伐,认真做笔记。
在遇到不认识或不熟悉的树种时也很积极的提问,老师很耐心的跟我们讲解,在内容比较重要时,老师不断的提醒我们。
在实习过程中每天都有烈日,行走爬山过程中虽然很累,但是我们都一直不懈坚持、努力着,因为我们累并快乐着,大学难得有几次这样的机会,全班一起在外学习、实习,大家都很是珍惜。
同学们也都很团结,在实习过程中,有时会爬山、下陡坡,男生就会主动帮女生拿东西,帮助体力不行、身体不舒服的同学,这让平时联系较少的同学之间产生的更加浓厚的友情。
如果说这次实习有什么不妥的地方,那则是有时的山路很窄小,同学们只能站成长龙,导致老师在讲课时,在远处的同学听不见。
不过虽然没有听清楚老师讲的,但,后面的同学也有向离老师近的同学询问。
2、实习后,我们感觉巩固了课堂理论知识,丰富课余生活,扩展知识面,增强了对所学专业的兴趣。
树立了生态平衡与环境保护的意识,认识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生态平衡的保护就等于生物对样性的保护。
了解和认识常见的园林绿化,观赏植物种类及可用于园林绿化和观赏的野生植物种类。
掌握了使用植物检索表分科分属分种及鉴定和识别植物种类方法。
掌握了专业技能知识运用今后工作实践中,体会到园林植物在园林技术、规划设计、绿化工程、引种栽培、繁殖培养、养护管理、园林树木调查、园林树木配置中的重要性。
对庭阴绿化、企事业单位绿化、园林绿化、风景区绿化和造景园林景观建设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3、泸山:泸山位于西昌城南5公里,濒临邛海、拔地而起的泸山,以“半壁撑霄汉,宁城列画屏”的气势与邛海构成川西南一大景区之一,被誉为“川南胜境”。
泸山又名蛙山,在西昌城南5公里的邛海南岸,是四川省级风景名胜区之一。
泸山海拨2317米。
它东临碧波如镜的邛海,西濒蜿蜒秀丽的安宁河,北有历史古城西昌,南依巍巍耸立的螺髻山。
山上古树参天,松树尢其茂盛,古人曾用“松风水月”来描绘泸山邛海的风光,即泸山的松、安宁河的风、邛海的水、西昌的月4、湿地公园的作用:(一)生态效益。
湿地能滞留沉积物、营养物、排除有毒有害物;能控制污染调节气候、美化环境;能保持良好的自然系统,保证动植物物种生命的循环,因此,随着湿地公园的建立和扩大,它产生的生态环境效益将更加明显,特别是对邛海的环境保护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经济效益。
建立湿地公园,不是被动的保护,而是保护、开发、利用并重。
因此,它将有可观的经济效益。
一是旅游收入。
二是种植业、养殖业的收入。
三是相关产业的收入。
一旦形成旅游热点,餐饮业、旅游商品业等服务业将点面带动,劳动就业率也将得到提高,老百姓从中得到实惠将不言而喻.(三)社会效益。
无论从保护生态环境还是从发展旅游业来看,都将是一个亮点,特别是它将提升我市特别是邛海泸山的知名度,邛海泸山可以此为契机,充分发挥独特的优势,招商引资将更加有利。
同时,将吸引高端游客把这里作为最佳居住环境的选择地,拉动房地产业得到发展5、绿色沙漠:是指大面积的绿色树林,其中树木种类单一,年龄和高矮一致,且十分密集。
密集单一的树冠层完全遮挡了阳光,使下层植被无法生长,林下缺乏中间的灌木层和地面的植被。
在泸山上也有此类理由是20-40年前飞播的大面积云南松林,大部分过于密集。
松针落于地表后很难腐烂。
在扒开厚厚的松针层后,地面没有腐植质,土壤裸露,植被覆盖极差,极其干燥,极易着火,加之云南松树中含有油质,更易助长火势。
对土壤质量和营养循环有重要作用的土壤无脊椎动物难以生存。
松树从土壤吸收营养,营养却无法返回土壤,因而土质越来越糟。
这样的树林由于土质、水分和阳光的缺乏,其他植物很难生长。
因而动物也很难在这样的林子中找到食物和足够的水分来维持生存,而且由于这样的单一物种森林覆盖面积过大,即使是飞行能力较强的动物也难通过长距离旅行来维持生存。
同时由于起到水分保持和水质过滤作用的重要部分是地表覆盖的植被,因此,这样的云南松林的水分保持和过滤的生态功能也很差。
目前邛海周围主要是这种云南松林,对邛海的水量调节和水质改善都起着负面影响。
该地区控制火灾和虫灾成了当地财政的巨大负担,而且因缺乏生物多样性,不能吸引远道的游客,而直接影响到邛海地区的生态旅游收入。
6、通过实习,得知地衣等寄生在植物体表面的藻类可以判断,植物所处环境中的空气质量,只有空气质量好才会有地衣的寄生。
7、参与实习,不仅仅是对于自己专业的实际检验和实地应用,使得书本的知识真正转化为自己的能力,真正的活学活用,而且可以根据工作内容和工作的情况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检验,实现知识的不断更新。
同时实习也是检验自己的兴趣爱好,对自己所选择的专业和将来的职业进行重新审视,为自己将来的职业发展方向提前做好前提,为尽快调整好职业发展道路,实现自己从校园到社会的无缝衔接。
此外,非常重要的是,参与实习,让大学生脚踏实地的参与到工作中来,解决现在大多数大学生眼高手低,浮躁拖沓、容易推卸责任的毛病,职场的磨练,会让人更加的成熟和有责任心。
篇二:树木学实习心得体会篇一:树木学实习报告《树木学》教学实习报告08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专业1班第三组本组成员:唐洋洋、王阔、丁大舜、杨群、邹应妮、左碧、安静姓名:唐洋洋学号:080903110082一、实习目的:1.通过实习使课堂上的知识与实践初步结合起来,巩固课堂上所学的有关基本理论、基本概念,也使我们得到一次比较全面的学习和训练。
2.要求我们能够较为熟练地使用工具书,掌握贵州省中高山林区大部分植物的识别特征、分布特点和生态习性,理解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各树种间的生物关系,学会野外植物调查得到方法及有关工序,为以后专业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实习时间:20XX.06.21~20XX.06.27三、实习地点:1.花溪水库2.花溪公园3.贵州林业学校树木园四、实习工具与主要参考资料:工具:枝剪、标本夹、吸水纸(标本纸)、采集带、标签、采集记录本、针线参考资料:工具书(贵州植物志)五、实习内容:1.任务要求:①在试验之前小组成员需认真阅读实习内容方法和注意事项,养成注意野外安全和环境保护的意识,在实习中熟悉某一区域树种、数木蜡叶标本采集制作方法以及植物名录编制方法、进一步掌握检索表编制(150种),了解贵阳地区常见树种资源及分布情况。
②每组至少完成200种木本植物标本的采集、记录、压制和物种鉴定工作并编制其名录;编辑采集的150种植物标本的定距或等距检索表。
③每人写一份实习报告,内容包括实习目的、时间、地点、实习工具、任务要求、是西方法、结果分析、问题讨论、实习总结;在实习的最后天(星期天)识别标本,每人识别50种植物标本。
2.实习方法:在老师的带领下沿设定的路线观察、采集记录。
将未来得及定名的植物标本带回实验室利用试验用具和工具书进行鉴定定名与记录。
①标本采集方法:木本植物需选用无病虫害、具花或果的枝条剪下,其长度在25-35cm左右。
采集同时要在标本上挂上标签;并同时做好记录。
②记录方法:现场记录采集编号,记录树皮、小枝与树叶等特征。
③标本压制方法:将新鲜的植物材料用吸水纸压制,使之干燥后装订在白色硬纸上即台纸制成的标本。
④检索表编制方法:把各种植物的关键性特征进行比较,抓住区别点,相同的归在一项下,不同的归在另一项下,在相同的项下,又以不同点分成相对应的二项,依次下去,最后得出不同种的区别。
⑤名录编制方法:按照老师给的模板将所采集到的物种的信息按一定顺序排列在一起。
3.结果分析:我们小组这次《树木学》实习,共采集木本植物标本216 号,共有200种,隶属70科138属。
其中裸子植物7科19属24种被子植物6科118属176种。
在所有的标本中,因为季节还相对较早,较多的标本由于没有采到足够的花枝和果枝而显得不是很好,不过我们可以以后再采集花和果实,那么就得到完整的标本了,一般地说,没有花和果实的标本不能作为鉴别种类的根据,所以必须采叶、花(或叶、果)齐全的枝条,同时标本上最好带着二年生的枝条,因为当年生的枝条,变态比较大,有时不容易鉴别,此外在查检索表的时候发现同种植物雌雄异株的关系如杨树和柳树等,那么这种植物特别注意要采齐雌株和雄株的标本。
在压制过程中,由于没有处理好已压标本,所以造成一些标本的叶子发生卷曲,花或果实发生掉落现象,使得一些标本看起来不太完整,所以总得来说这次标本质量不是很高,但我们一定会吸取经验,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好的运用在此次实习中学到的知识。
标本采集制作统计完成后,对其分布情况以及生长群落作了大致的分析,首先第一天,我们先到了花溪水库沿路采集标本,这次采集了约75种,可能是由于地质的原因,沿路木本植物的生长主要以灌木为主,特别是越往里走大型乔木的生长就越少,小型灌木越来越多,灌木中又主要以蔷薇科为主,大概占了当天所采物种中的三分之一,而且一部分又生长的很相似,所以使得对其鉴定有很大的难度。
综合分析是因为花溪的地表土壤主要以碎石中的沙页岩为主,粘土层较少,所以不太适合大型树种的生长,分布也比较松散,不过马尾松比较适宜生长在沙页岩土层中,所以分布还是比较多的。
第二天的采集地是花溪公园,在这里因为是公园,所以很多树种都是移植到园内的,所以树种分布情况比较集中,但是树种的数量却比较少,所以我们只采到了三十多种数目,其中乔木占据了大部分,主要又以蝶形花科、苏木科和杉科为主,很多植物都是作为园林绿化用的,比如一条长长的道路上都栽种的是水杉,或者蝶形花科植物。
使得很多物种成片分布,形成错落有致的风景。
最后一站是贵州林业学校的树木园,一进校园,就发现这里的树木多种多样,而且主要栽种的是乔木类植物,在校园内的树种多以柏科、松科和杉科为主,最多的还是柏科植物,往树木园里走,以前没有见过的树种更多了,而且分布范围极为广泛,仅仅一个小的区域就有数十种不常见的,比如在一个直径大约20米的范围内,光是槭树科的植物就有五六种,桑科也有三四种,加上其他种类如榆科、苏木科、大戟科等等,把那里变成了植物的繁盛地。
而且光在校园内就有好多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如池杉仅有两科,罗汉柏也唯有那小小的一簇,还有香果树更是十分珍惜了。
综合起来得出一些粗浅的结果,这几个地方的常见树种加上我们认识的估计两三百种,其中在土壤好多位黏性土壤的地方多生长乔木,在土质多为沙石的地方多生长灌木,且各地表同种植被分布不是很连续,但数量多,种类多,分布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