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钢桁梁支架法架设

钢桁梁支架法架设

1、模块说明 (1)
2、钢桁梁支架法架设方案 (1)
2.1、施工方案 (1)
2.2、工艺流程 (1)
3、主要施工方法 (3)
3.1、钢梁制造和验收(同拖拉法架设) (3)
3.2、支架布置 (3)
3.3、钢梁架设 (4)
3.4、顶落梁(同拖拉法架设) (5)
3.5、高强度螺栓施拧(同拖拉法架设) (5)
3.6、混凝土桥面施工(同拖拉法架设) (5)
4、施工周期安排 (5)
5、质量要求及注意事项 (5)
6、主要机具设备、检验设备 (6)
7、劳动力使用计划 (7)
8、技术保证措施 (8)
9、环保措施(同拖拉法架设) (8)
10、实例 (8)
二、钢桁梁支架法架设
1、模块说明
本模块为支架法钢梁架设方案,适用于桥跨内可布置拼装支架,钢梁运输、吊装方便情况下的钢梁施工。

本模块的主要内容有支架架设方案、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另简要叙述了支架法的施工周期,劳动力及设备要求等。

2、钢桁梁支架法架设方案
2.1、施工方案
支架法钢梁架设即在桥跨下钢梁节点处布置拼装支架,利用吊机直接在支架上架梁的方式。

方案具体为:在桥跨处布置支架基础,拼装支架、安装支架顶调整设施,利用龙门吊机(履带吊汽车吊等其他吊机)在支架上向前逐个节间拼装钢梁,再起落梁调整成桥。

以96m钢桁结合梁为例,钢桁结合梁施工方案详见“图2-1 96m钢桁结合梁支架法施工步骤图”。

2.2、工艺流程
支架法拼装钢梁的主要工序为拼装布置支架,吊机、运梁走道设置,吊机拼装钢梁,起落钢梁调整成桥等。

以96m钢桁结合梁为例施工工艺流程如下:
96 m钢桁结合梁支架法施工工艺框图
3、主要施工方法
3.1、钢梁制造和验收(同拖拉架设)
3.2、支架布置
3.2.1、总体布置
架梁支架是钢桁梁架设的重要临时设施,其作用是为钢桁梁拼装、落梁提供操作及承重平台。

支架基础根据桥跨处的地形及地基情况可采用桩基础或扩大基础等方式。

支架布置有两种形式:一种为排架布置,即在每个钢梁节点(或大节点)下均设置一个支架作支承点,钢梁的重量均匀地分布在各个支架上;另一种为间隔布置,即除在第一、二个节点下均布置支架外,以后根据钢梁悬臂承载能力和抗纵向倾覆的稳定性,每隔若干个节点设置一个支架作支承点,钢梁重量由少数支架承受。

支架布置好后进行预压处理,以消除非弹性变形及不均匀沉降。

3.2.2、支架受力计算
支架设计时通常要进行平面静力计算及稳定性计算,必要时还要进行空间静力、稳定屈曲计算及动力特性计算等。

钢梁传递给支架的力有两项:水平力及竖向力。

对于竖向力,采用排架布置时,每个支架通常考虑1~2个节间钢梁的重量及安装荷载;采用间隔布置时,其竖向反力则大的多(根据实际布置情况确定)。

当支架采用间隔布置时计算支墩所承受的反力均按“当钢梁架设至该支墩后,以前的支墩不再受力,由本支墩及桥墩承受钢梁自重及施工荷载”的情况来考虑。

支架除承受竖向力外,还承受水平力,钢梁传递给支架的水平力为摩擦力:f=μN
当竖向力(N)一定时,水平力(f)的大小便取决于摩擦系数(μ)。

为了减少水平力,需尽量降低摩擦系数。

支架顶一般采用加设四氟滑板的办法来减小摩擦系数。

当支架较高时,为克服水平力,将会给支架的设计及布置带来较大难度,可考虑在支架顶不设滑动装置,使支架与钢梁在温差作用下同时产生水平位移,同时钢梁与支架顶间较大的摩擦力也为支架提供了有利的约束。

3.3、钢梁架设
钢梁采用吊机架设,以龙门吊机架设为例,施工时需布置一台60t走行式龙门吊机跨钢梁作业,门吊走道可与运梁道一同考虑设置。

吊机视具体情况亦可考虑采用大吨位汽车吊机,履带吊机或桅杆式吊机。

钢梁运输采用便桥或便道运输方式,运至架设位置由吊机吊装。

排架法架梁时,梁段落于支架顶依次拼装,间隔支墩法架梁时,除开始的第一、第二节间外,钢梁架设采用类似悬拼的方法,逐节间向前拼装,前方节间在悬空状态下拼装成整体刚性节间,随即打冲钉、穿放高强度螺栓,至墩位上抄垫支起,支架点应按相应的反力设计。

3.3.1、临时联结钉栓(同拖拉架设)
3.3.2、拼装工艺(同拖拉架设)
3.3.3、拼装测量(同拖拉架设)
3.4、顶落梁(同拖拉架设)
3.5、高强度螺栓施拧(同拖拉架设)
3.6、混凝土桥面施工(同拖拉架设)
4、施工周期安排
以一孔96m钢桁结合梁支架法施工为例,施工周期如下表:
表1、模块施工周期表
5、质量要求及注意事项
工程施工严格遵守《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