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武术考核现状研究

对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武术考核现状研究

Vol.28No.4Apr.2012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第28卷第4期(下)2012年4月1研究目的武术作为中国的传统体育项目,在高校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它也是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中一项必修课程,对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终身体育理念有着重要的作用.而高校武术课考核的科学性,对武术在高校的传播、推广和武术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武术公共课的考核现状找寻考核中出现的问题,对武术课进行科学、合理化的考核,可以为进行武术教学研究提供科学的依据,对促进武术在高校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2研究方法2.1文献资料法通过阅读有关的书籍、论文、报刊以及对中国期刊网数据库等的检索,对所搜集到的文献资料进行分析,加以整理,从中获取重要的理论依据.2.2访谈法对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科研能力的专家进行走访,对论文的框架结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等问题向他们进行咨询,同时对工作在高校一线的武术教师进行访谈.2.3问卷调查法问卷采用现场发现发场现场回收的方式进行.发放专家问卷7份,回收7份,有效回收率为100%;发放教师问卷20份,回收2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发放学生问卷份400份,回收378份,回收率为94.5%,有效问卷363份,有效回收率为90.8%.2.4数理统计法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问卷所获得的数据和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2.5逻辑分析法在研究过程中采用归纳、演绎、类比、综合等逻辑方法结合问卷调查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并提出合理建议.3研究结果与分析3.1从事武术教学教师的基本情况调查在对从事武术教学教师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对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武术考核现状研究王莹(安徽农业大学体育部,安徽合肥230036)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对普通高校公共武术课的教师队伍、教师与学生对现行考核模式的满意度、对考核模式需要完善内容情况、教师和学生对学生考核评价作用的认识情况、对当前考核评价主体及现行考核评价结果的呈现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以期找寻高校公共武术课考核过程存在的问题,为进行武术教学研究提供科学的依据,对促进武术在高校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关键词:普通高校;公共武术课;考核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 (2012)04-0100-04性别年龄(岁)教龄(年)男女20-3030-3535-4040-4545-5050以上1-55-1011-2021-3030以上1284133005114表1教师的性别与教龄教师职称教师学历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博士硕士本科专科及以下031251721表2教师的职称与学历100--发现,教师的年龄主要集中在20-35岁之间,占调查人数的85%;教龄集中在5-10年之间的居多(见表1).在职称方面教授没有一人,副教授只有3人,讲师队伍占绝大多数.学历方面以硕士居多,这与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是相适应的,也凸显了高校对教师学历的要求.总之,从表1、表2可以看出,从事武术教学的教师队伍整体呈现年轻化,教师的教学经验尚待进一步提高.因此,在今后的师资队伍建设中,应注重对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扶持,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并在高级职称的评定上(特别是教授职称),要向青年教师尤其是对确有真才实学和突出贡献的教师,给予政策鼓励.3.2教师与学生对现行考核模式的满意度情况为了解教师和学生对现行武术考核模式的满意程度,对目前武术考核模式的满意度进行了调查(见表3),并根据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对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改进学生考核评价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竟然没有教师选择很满意,选择“比较满意”和“一般”的分别为35%和45%,选择“不太满意”和“不满意”的分别占15%与5%;学生对现行考核评价的满意度不高,选择“很满意”与“比较满意”的分别为3.3%与8%,选择“一般”、“不太满意”与“不满意”的分别占到51%、33.3%和4.4%.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所有教师都认为没有一个学生能得优秀,选择“比较满意”为35%与选择“一般”的45%相近,都不能满足教师的愿望.但选择“不太满意”和“不满意”的分别占15%与5%,说明这种考核制度又有一定的合理度,可能有另外的干扰因素;学生对现行考核评价的满意度不高或者现行的武术教学脱离开了学生的实际,一厢情愿停步不前,如选择“很满意”与“比较满意”的分别为3.3%与8%,选择“一般”、“不太满意”与“不满意”的分别占到51%、33.3%和4.4%,变化较大“一般”远远超过了其它选项,给人感觉好像无所谓,没有兴趣.由此看出学生对目前武术考核模式的满意度大多集中在一般和不太满意的态度,这和学生基本无力反抗考核模式有较大关系,一部分学生已经在无趣的考核中变得麻木.而教师对目前学生考核模式的满意度要高于学生,教师对现行考核模式集中在“比较满意”占35%,相反学生很满意占3.3%、比较满意占8%与教师相比存在一定差异,且教师没有最满意而学生有最满意的,这说明学生对改革和完善目前考核模式的欲望比教师更加强烈,说明教师和学生对武术理解存在较大差异,与武术教学有很大关系,需要对现行考核模式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分析,结合武术教学实际,从各个方面为构建新的考核模式奠定基础.3.3目前对学生考核模式需要完善内容情况调查由满意度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目前学生考核模式与实际相去甚远,脱离实际,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因武术的传统性而偏离轨道,鉴于此,下面就“教师和学生会认为哪些方面是需要进行完善”的问题,本文进行了调查(见表4),找出其认识的偏差所在,从而提高武术教学质量.由调查结果发现,教师选择排在前三位的是考核评价内容、考核评价标准与考核评价方法;学生选择排在前三位的是考核评价标准、考核评价方法与考核评价内容.三项需要完善的内容是一样的,这与教师平时的教学是分不开的,即老师传授给学生,学生相信教师.但选择的比例差距却较大,教师分别为95%、70%、70%;学生分别为54.5%、38.0%、35.5%.因此可以认为考核评价标准、考核评价方法与考核评价内容是必须要改革的主要内容,只不过学生的认识水平要低于经过专业培训的教师,且学生的观点受教师影响较大.在考核评价内容、考核评价标准与考核评价方法这三者中学生排在第一位的是考核评价标准而教师确是考核评价内容,这说明教师是想更多的传授给学生知识,而学生只想通过考试,把学习更多的知识排在最后,但自己心里又明白多学一些东西比少学一些东西要好的逆反心里.综上所述,考核评价内容、考核评价标准与考核评价方法是必须要改革的,也是改革的重点,但一定要考虑学生满意情况很满意比较满意一般不太满意不满意合计教师选N 择情况%排序学生选N 择情况%排序4123.3%5735%2298%3945%118551%1315%312133.3%215%5164.4%420100%363100%表3满意度调查结果表注:N代表选择人数,%代表百分比101--68.6%的学生选择了是教师考评,学生根本没有参与进去;仅有10%的学生参加了自评,2.8%的学生参与了互评,只有3.9%的学生参与了自评和互评.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在考核中需要完善的内容教师N选择百分比%排序学生N选择百分比%排序考核评价的内容考核评价的制定考核评价的标准考核评价的评定考核评价的方法考核评价的主体考核评价的结果呈现2020202020202095%25%70%35%70%50%10%162534736336336336336336336335.5%22.3%54.5%20.7%38.0%19.0%21.5%3416275表4教师和学生认为需要完善内容调查结果表注:N代表选择人数,%代表百分比的年龄特征、生理特点、阶段特征,及教学是为学生成才服务的.只有将需要完善内容中的七大项都合理进行改革才是最实际的.3.4教师和学生对学生考核评价作用的认识情况态度决定一切,教师和学生只有充分认识到学生考核评价的作用,才能真正的实施和发展考核评价的作用.通过调查教师和学生对考核作用的认识情况发现(见图1),教师认为通过考核可以指导教师调整教学方式,有45%的教师把它放在很重要的位置,有近55%的学生认为考核起到的很重要的作用是反思总结,在考核对指导学生学习方向重点的作用上,教师和学生之间出现了较大分歧,有42%左右的学生认为很重要,而教师却恰恰相反,有42%的认为不重要.从结果还发现有25%的教师和21%的学生认为考评有记录成长的作用,是检验学习效果的最好方法,是成长过程中的总结性记录.这从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教师和学生已经从结果分析过程的教和学的方法,接受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是武术课程发展的又一新体系.同时教师和学生对考核作用的认识还反映在选拔筛选上,26%的教师和35%的学生认为很重要,其实过渡地重视考核的这种作用会造成学生为了考核而考核的问题.而考核的激励作用学生选择的比率较高,有43%的学生把其放在重要位置,说明考核是学生获得自我认识、自我肯定、自我激励的重要手段.3.5对当前考核评价主体的调查分析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要为学生进行服务,因材施教,了解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的指导和帮助,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将直接对教学效果产生影响.从调查中显示(见表5),考核评价的主体比较单一化,主要还是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考评,在接受调查的20名教师中有19人(95%)选择了教师作为评价主体,只有1人(5%)由学生自己参与到考核主体中来.因此当前的武术课的考核呈现出考核主体过于单一的现象,没有把教师的考核和学生的自评、学生的互评相结合,完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能否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是评价一次课成功与否的关键,也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前提和保证.从学生所选择的考评主体来看(见表6),调查内容选择项总人数选择结果百分比在考核过程中评价主体的选择教师学生自己其他人员N=20N=20N=2019人1人12人95%5%12.5%表5评价主体的调查结果与分析(教师)评价主体教师评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学生自评教师评、学生互评教师评、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其他人合计学生评价主N 体选择情况%24968.6102.83710.25314.6143.9363100表6评价主体的调查结果与分析(学生)102--呈现方式等级分数评语等级+评语分数+评语等级+分数等级+分数+评语合计教师人数N 百分比%排序420%21470%10%0%0%210%30%20100%表7现行武术考核时教师对学生分数的呈现方式并没有完全发挥其主体地位,几乎处于被动的地位,学生没有机会发表自己对同学和自己的见解.虽然2002年教育部颁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与教学指导纲要》中已经明确了学生的考评主体地位,但并没有得到很好的重视,这样的考评状况与现实的教学改革是极其不协调的.3.6对现行考核评价结果呈现的分析从考评结果的呈现来看,现行考核教师对学生分数的呈现方式有70%的教师是以分数的形式呈现的,10%的教师是以等级加分数的形式,20%的教师是以等级呈现的.没有一人是以等级加评语或者等级加分数加评语的方式呈现.学生的学习仅仅以分数或等级来显示其近期的学习结果,这种形式没能给学生的学习情况有个综合的评价,不利于学生总结反思,也不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案.4结论与建议4.1结论4.1.1现行的体育考核评价模式压抑学生个性发展和兴趣爱好的发挥,其特征表现为以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为主,重终结性评价,轻过程性评价.从科学性和客观性来看,这种以总结性考评的方法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考评,显然是不合理的,与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习惯和终身体育理念相悖,不能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及时、有效地信息反馈,不利于教师和学生及时对教和学进行反思和总结.4.1.2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和教师对现行考核模式的总体满意程度都很低,而且,学生的满意程度比教师更低,教师对现行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武术考核的满意度比学生高,但是,学生的满意度更低,提示考核模式与标准改革的迫切性.4.2建议4.2.1根据《纲要》的精神,改革现行考核模式,增加学生的自评、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三者的统一,这样才能全面、真实的反映学生的学习和锻炼情况,提高教学效果,完成教学目标.4.2.2把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纳入考核标准中,在考核中给予相应权重,以保证考核的更加科学与完善.4.2.3由于考核模式、考核标准因时间、地域不同应有所不同,各地、各校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和制定适合本校的考核模式和标准.———————————————————参考文献:〔1〕李建军.新课程的学校体育评价[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姚蕾,杨铁黎.中小学体育教学评价的基本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3〕佟铸,李贵阳.体育教学评价现状及改革趋势[J].体育学刊,2003(3).〔4〕傅君芳,王元华.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考核及评价体系的研究[J].体育科学研究,2004(1).〔5〕汪英.对高校体育课武术考核的研究[J].武术教学研究,2006(9).〔6〕周登嵩.首都体育现代化指标体系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5):584-585.〔7〕教育部关于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通知(2002年8月6日,教体艺[2002]13号).10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