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

浅谈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
作者:戴卫平 孙文倩
来源:《体育时空》2013年第12期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12-000-01
摘 要 本文从高校公共课的目的作用出发,了解高校公共课的现状,指出高校公共课的重
要性,为以后开展高校公共课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 高校 公共体育课 运动项目
高校公共体育课是高校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身心素质、运动技
能、终身体育习惯、社会意识等的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快乐体育”、“阳光体育”、
“终身体育”等新新体育观念的影响下,专家学者们对我国高校公共体育提出了大量有建设性的
建议,这就促使我国的公共体育课从单纯的培养体育技能、增强学生体质逐步转向培养健康科
学的体育健身习惯、终身受用的体育技能的方向发展。我国高校公共体育课现阶段正处于一个
改革发展的阶段,正在逐步走出老式的公共体育课套路,向更加人性、合理、充分结合实际的
方向发展。我将从以下几个角度讲述对公共体育课的理解。

一、高校开设公共体育课的目的和作用
当今高校开设公共体育课的目的还是比较明确的,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对高校
公共体育课的课时、掌握技能等都有严格的规定,旨在培养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学
习专业的运动技能、培养团结协助意识,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学生对社会体育的适应
性。高校开设公共体育课的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即在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同时,培
养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吃苦耐劳的拼搏精神、养成终身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使学生掌握终
身受用运动技能。

二、高校公共体育课现状
(一)课程体系
高校公共体育课是大学生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高校体育专家学者经过大量的改
革、探索,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课程体系。在学生课程选择上,一般均以“三自主选择”为原
则,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运动项目、自主选择任课教师、自主选择上课时间,这是高校公共体育
课改革中的重要一步。学生根据自身身心素质选择正确的运动项目,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体育兴
趣爱好,更有利于学生养成终身受用的体育习惯。

(二)学生的考核评价体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对学生公共体育课的考核评价是高校公共体育课的重要环节,是对公共体育课效果最直接
的检验方法。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有严格的规定,现在对学生公共体育课的考核评价
不能再仅仅局限于学生运动技能的考核,应从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以及
社会适应等多个领域综合考核评定。例如,对运动技能、运动参与的考核,可由体育教师通过
对学生体育课堂中的表现,直接给予评定。

(三)场馆设施等教学条件
公共体育场馆设施是高校公共体育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成高校公共体育课的载体。在
各地高校中,体育场馆设施的建设发展是极不平衡的,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高校的场馆设施条
件相对较好,经济不发达的西部地区高校场馆设施条件相对较差。因此,国内部分高校的体育
场馆设施陈旧简陋的现象普遍。

由于国家教育资金有限,高校体育场馆的日常维护和保养不可能完全由国家来承担,高校
体育场馆通过对外开放,自筹部分经费而出现场馆被占用也是无奈之举。大部分高校面对这一
现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通过租用场馆,价格的层次化、学生日常上课免费开放等政策,充
分合理地利用了有限的场馆资源,积极促进学生自主形成体育锻炼习惯。

三、从学生需求角度分析
学生作为公共体育课的主体,是影响高校公共体育课好坏的最直接因素。但国内近几次的
学生体质测试中发现,学生体质持续下降,身心状况的不良趋势越来越严重,这与学生在学
校、家庭中不参与或很少参与体育锻炼、养尊处优有很大的关系。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从
对学生的思想教育着手,加强学生的体育思想意识建设,可由学校体育教学部与校团委、校学
生会牵头,组织各类体育赛事,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其次,在学生公共
体育课选课环节中,学生应在教师的帮助下,对自身身心素质状况做出客观清醒的认知,找出
适合自身身体条件的体育运动项目,再结合“自主选课原则”,选择体育课,不能盲目地为了选
课而选课。学生在公共体育课堂中,应摆正心态,把公共体育课作为整个大学课程的一部分,
认真上好每一堂课。最后,高校公共体育教学部在努力发展学生身心素质的同时,应根据学生
对运动项目的偏好、考核评定结果,有针对性地对课程设置做出调整,使高校公共体育课的开
展始终朝着解决学生需求、给予学生应有的体育教育方向发展。

四、从教师角度分析
作为高校体育课的授课人员,各体育教师应对自身职责、价值观、运动技能、职业意志等
有明确清醒的认识,时刻加强专业技能、理论知识的学习。体育教师的职业不仅仅是上好一堂
专业技能课,而应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相关规定为准则,在培养学生身心健康、运动
技能的同时,注意加强学生的体育思想品德建设,促使学生形成终身锻炼、自我锻炼的思想。
例如,教师应当对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给予足够的认识,引导学生根据本人的自身条件,合理
选择体育课程等。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五、小结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类自身的发展,高校公共体育教学部应在明确高校开设公共体育课目
的和作用的同时,应与时俱进,时刻根据学生的需求,对高校课程体系、考核评价体系、体育
场馆资源体系做出调整,促进高校公共体育课健康科学地开展。在体育技能逐渐作为人际交往
的一种重要工具的时代,高校公共体育课的重要性将逐渐凸显出来。

参考文献:
[1] 都菊英.“阳光体育”语境下高校公共体育课改革的思考[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7(第
22卷第5期):454-455.

[2] 李淑芳.高校公共体育课创新教学模式研究[J].河南大学体育部.
[3] 杨帅.对高校公共体育课评价现状及发展趋势的研究[J].沈阳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4] 张正雷.山东省部分高校公共体育课篮球教学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体育
学院硕士毕业论文.

[5] 王智斌.关于我国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改革的思考与探索——以公共羽毛球课为例[J].广
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体育教研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