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财政的作用

财政的作用


效用
双峰偏好
公共教育投入
直接民主制——中位选民定理
• 中位选民The median voter :是指他的偏好落在 所有选民偏好序列的中间。
• 中位选民定理The median voter theorem :只 要所有选民的偏好都是单峰的,多数票的结果就能 反映中位选民的偏好。
• 中位选民理论是说在多数裁定原则下,假定选民 的偏好是单峰的,则选择的结果是由中为选民的 偏好决定的。
本期报告 • 不同类型公共定价方法的可行 性分析。 • 公共选择在具体实施中会遇到 什么阻碍呢?(除文字阐述外 可举例说明)
直接民主制——多数票规则
Cosmo : A B C Elaine : C A B George : B C A
• • • •
如果Elaine的偏好发生改变 在A和B之间投票,A胜出. 在B和C之间投票,B胜出. 在C和A之间投票,C胜出
• 最终结果与投票顺序有关. • 议程操纵Agenda manipulation
Benefit; Tax
MSB $800 < MSC $900
$350 $350
$300
$100 (NO) Adams (YES) Benson (YES) Conrad
直接民主制——多数票规则
• 多数票规则的问题2:投票循环 • 三个选民就导弹供给量投票
– A 少量导弹 – B 适量导弹 – C 大量导弹
– 只有大量的导弹才能起到 威慑作用,如果导弹数量 适中,还不如没有。 效用
双峰偏好
导弹数量
为何会有双峰偏好?
• 两个例子--公共教育投入
– 公共教育投入较少时,富人 会把孩子送到私立学校,公 共教育投入增加只会增加他 们的税收负担,因此效用随 着公共教育投入的增加而下 降; – 当公共教育投入达到一定程 度时,富人的孩子也愿意去 公立学校。这时,公共教育 投入增加带来效用的增加。
直接民主制——中位选民定理
• 考虑下列五个人的偏好,下表给出了他们偏好的 聚会支出水平。
选民 Donald Daisy Huey Dewey 最偏好的支出水平 5 100 150 160
Louie
700
直接民主制——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位选民定理
• 中位选民是Huey • 多数投票的均衡结果正是 中位选民的偏好150 • 任何大于150元的方案和 150元对决,Donald, Daisy和Huey都会选择150 • 而任何小于150元的方案和 150元对决,Huey, Dewey 和Louie都会选择150
单峰偏好与多数投票均衡 • 偏好的“峰”指比相邻的偏好都高的点。
– 单峰偏好:如果选民偏离其最满意的结果,不论偏离 的方向如何,其效用是下降的。 – 双峰偏好:如果选民偏离其最满意的结果,其效用先 降后升。
效用
单峰偏好
效用
双峰偏好
公共品数量
公共品数量
为何会有双峰偏好? • 两个例子 • 导弹的数量
• 三个人是 Cosmo, Elaine, and George • 他们的偏好见图 6.1
Table 6.1
Cosmo : A B C Elaine : C B A George : B C A
• 在A和B之间投票,B胜出. • 在B和C之间投票,B胜出. • 对B方案的选择与投票顺序无关。
z
0 70% 75% 80% X 民间资源
图2-3 政府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关系
财政支出的生产效率 • 政府部门内部的组织管理状况决定着提供 公共物品的数量和质量,从而决定财政支 出的效率。通常将财政支出的生产效率称 为政府部门X效率。 • 社会经济的稳定和发展是财政支出效率的 集中表现。
第二节
n
适用于收支可估的模型
最低成本法
C
i 0
n
Ci
(1 r )
i
适于收益难以估计的模型
专题 公共选择理论
第三节 财政的法制化、民主化和财政监督
一、公共选择理论简介
(一)什么是公共选择理论 (二)“公共选择”的基本内容 (三)政府决策程序与选举制度 (四)公共选择理论对我国财政法制化和 民主化的借鉴意义
政府支出效益的分析和评价
一、财政支出的效率
1.财政支出的配置效率-净效率最大化标准 2.财政支出的生产效率-内部组织状况,潜 在未知的x效率 3.社会经济的稳定和发展是财政支出效率的 集中体现
政府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关系
如何满足公众的需求,涉及公共选择问题
Y 财政资源
30% 25% 20%
B
A C
直接民主制——多数票规则 • 直接民主的两种规则 • 多数票规则: 超过半数的人同意,即可通 过(简单多数) • 多数票规则的问题1:可能缺乏效率
直接民主制——多数票规则 • 例子:无效率的投票 • 一件公共产品的社会成本为900元,打算向 每人收300元的税:
Adams – 收益 $700 - "YES"
公共选择学派的代表人物:詹姆斯· 布坎南
公共选择学派的代表人物: 詹姆斯· 布坎南,美国人,将 政治决策的分析同经济理论 结合起来,使经济分析扩大 和应用到社会-政治法规的 选择。1986年诺贝尔奖获 得者。
詹姆斯· 布坎南
公共选择理论的主要内容
直接民主制
全体公民 参与决策
一致性规则 多数票规则 选民的行为 效用最大化
第一节
公共物品的提供、生产和定价
二、公共生产
(一)公共生产的地位和类型 (二)提供公共物品的国有部门和单位(如国防、 公安、司法等部门),宜采取国有国营模式 (三)垄断性国有企业(邮电、铁路、交通运输等) 宜采取国有国控模式 (四)竞争性的大中型国有企业宜进行公司制改造 (五)中小型国有企业的改革方向是放开搞活
第一节
公共物品的提供、生产和定价
三、公共定价
(一)什么是公共定价 政府相关管理部门通过一定程序和规则制 定提供公共物品的价格和收费标准,即公共物 品价格和收费标准的确定。 (二)公共定价的一般方法 (三)自然垄断行业的公共定价
第一节
公共物品的提供、生产和定价
• 公共定价的一般方法:
1.平均成本定价法-按平均成本而非边际成本 2.二部定价方法-基本费和从量费
选民 最偏好的支出水平 Donald Daisy Huey Dewey Louie 5 100 150 160 700
直接民主制——中位选民定理 • 中间选民定理的意义 • 解释多数票可能存在的低效率 • 由于中位选民的决策就是最终的投票结果, 我们可以通过考察中位选民的决策来考察 集体的决策; • 但是,中位选民面临的成本-收益和社会面 临的成本-收益可能是不一样的.
第二节
政府支出效益的分析和评价
三、财政支出效益评价方法和评价体系
(一)财政支出效益评价方法 (二)财政支出效益评价体系
第二节
政府支出效益的分析和评价
• 财政支出效益评价方法
1.成本—效益分析法 2.最低成本法,又称最低费用选择法
成本一效益分析法
Bi -Ci NPV (1 r )i i 0
第二章 财政支出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公共物品的提供、生产和定价 财政支出效益的分析和评价 财政的法制化、民主化和财政监督
第一节
公共物品的提供、生产和定价
一、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
(一)公共物品的市场均衡问题 (二)纯公共物品提供方式 (三)准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 (四)公共物品的私人提供问题的研究和实践
3.负荷定价法-按不同时段的需求
自然垄断行业的公共定价
单 价 Pm G Pat F Pmt O 图2-2 MR C B A 数量 D
I
H E AR MC AC
自然垄断的公共定价法
第二节 财政支出效益的分析和评价
一、财政支出的效率 二、财政支出效益的分析 三、财政支出效益评价方法和评价体系
第二节
公共物品市场需求曲线和市场均衡
价 格
S(生产公共物品的边际成本曲线) P E d1 d2 d3 Q 数量 D
0

图2-1 公共物品市场需求曲线和市场均衡
• 纯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 一般只能由政府来提供,市场和政府的机 制共同决定这一特点: 市场:公共物品的非竞争性,非排他性。 政府:公共性,税收的强制性与不对称性, 因而也体现出公共物品享用与纳税人负担 的关系缺乏精确的经济依据。
间接民主制
选举代表 公共决策
政治家的行为 选票最大化 行政体系的行为 利益集团
补充内容
1:一致通过规则 2:多数票通过规则
3:中位选民原则
直接民主制
直接民主制:Direct Democracy
• 直接民主:如果在公共事务的决定中,所有公民 都可以表达意见,又称全民公决。 • 间接民主:是指公民个人投票选举代表,再由这 些代表对公共事务进行表决,又称代议制。 • 直接民主的两种规则 • 一致性规则: 所有党派必须就某一政策达成一致。 –例如,原则上所有社会成员都会同意需要公共 物品。
– 通过安排投票顺序保证达到某种结果。
多数票规则问题的产生
• 投票悖论
–虽然选民的偏好是前后一致的,但是投票结果却没有 一个稳定的均衡结果。投票的结果取决于投票的顺序。 (A,B)A;(B,C)B;(A,C)C。
• 投票悖论的原因:存在多峰偏好的选民。
• 如果所有选民的偏好都是单峰的,就不会出现投 票悖论。
第一节 公共物品的提供、生产和定价
• 准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市场、政 府、混合提供。 1.政府授权经营 2.政府参股 3.政府补助
公共物品的私人提供问题的研究和实践
• 科斯定理(Coase theorem) 只要确定了产权,就可以用市场化的方法 来处理外部性问题,无须政府干预。 前提:交易成本为零,谈判成本为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