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概述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概述

施工组织设计******公司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审批记录编制说明1、编制目的:为保证“*******仓库及分拨中心钢结构工程”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施工,合理地安排工程进度,实现“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高品质”的目标,确保工程质量一流,满足业主要求。

2、编制依据:2.1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2.2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 2.3 《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0018-2002 2.4 《建筑荷载规范》……………………………………………GB50009-20122.5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6 《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1022-2015 2.8 《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GB/T1228—2006 2.9 《钢结构焊接规范》…………………………………………GB50661-20112.10《钢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755-20122.11 《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和评定统一标准》………………GB50300-2013 2.12 《碳素结构钢》……………………………………………GB700-20062.13 《碳钢焊条》……………………………………………GB/T5117-952.14 《气体保护电流焊用碳钢低合金钢焊丝》…………………GB/T8110-95 2.15 《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GB/T11345-2013 2.18 《热轧钢板和钢带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GB709-20062.19 《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设计、施工验收规程》…………JGJ82-2011 2.22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程》…………………JGJ46—2005 2.23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程》…………………JGJ80—2016 2.24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2.25 《建筑施工起重吊装安全技术规范》…………………JGJ276—20123、适用范围:本方案仅适用于指导“*******仓库及分拨中心钢结构工程”施工。

目录一、工程概况二、工程特点三、施工目标四、施工部署五、施工方案六、质量保证措施七、施工保证措施八、安全保证措施九、文明施工、创标准化工地十、雨季施工措施十一、降低环境污染、噪声措施附件:1、施工进度计划表2、钢结构制作工艺框图3、施工平面布置图工程概况本工程为*******仓库及分拨中心钢结构工程,该工程地点位于安徽省芜湖市鸠江经济开发区,建设单位为*******,设计单位为中国联合工程公司,监理单位为上海建通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本工程共有仓库一、仓库二及分拨中心三个单体组成,基础形式采用桩基础,与钢柱连接方式为地脚螺栓。

仓库一、二为单层钢结构厂房,仓库正墙面各设上货雨棚,雨棚悬挑长度为4.24米,长度144米;仓库柱距12米,檐口标高为12米;仓库主体结构采用门式刚架,三连跨,跨度为28.8米+28.8米+28.8米。

分拨中心为钢屋盖结构,厂房为混凝土柱并设二层混凝土平台,局部部位为单层钢结构连廊,建筑总长106.8米,总宽102.35米,建筑面积约为12500平方米;分拨中心柱距10.5米,檐口标高为14.6米,主体结构采用人字钢梁,三连跨,跨度为21米+21米+21米;局部连廊柱距12米,檐口标高为7米。

钢柱、钢梁均为焊接H型钢,材质为Q345B;屋面檩条、墙梁为冷弯薄壁型钢(C型与Z型),材质为Q345B。

所有支撑构件、及次构件采用Q235B材料。

钢结构工厂制作时抛丸除锈,除锈达Sa2.5级,除锈后红丹底漆底漆两度,外刷醇酸调和漆二度,要求室内达到125微米,室外达到150微米。

屋面做法为φ1.0不锈钢丝网+75mm玻璃丝保温棉(带VR贴面)+压型金属钢板和墙面系统做法为标高1.2米以上为双层压型金属钢板(中间铺设保温棉)。

一、工程特点1、本工程制作、安装工程量较大,时间紧,工种间交叉作业现象较多,因而,施工中必须合理设计施工方案,安排施工顺序,调配人力、物力、机械设备,保证工程全面施工的连续性。

2、本工程位于芜湖市,施工现场市容要求高,必须合理布置施工场地,以达到标准化工地要求。

3、本工程施工期将面临雨季,对施工工期影响很大,科学合理、机动灵活地进行劳动组织,将有利确保按期完工。

4、吊装作业、高空作业,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及安全制度。

三、施工目标1、工期目标:成立精干的施工项目部,调用先进的施工设备,与业主、设计、监理单位密切合作,合理、高效地安排施工作业,保证投标工期90天顺利实现。

2、质量目标: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我们将通过严格的管理措施,严把质量关,在进行自检、互检的基础上,主动接受业主、监理、设计、质检部门的质量监督,确保工程达到合格标准。

3、工程安全及文明施工目标: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安全操作规程,杜绝工程事故发生,努力达到标准化工地要求。

四、施工部署1、针对本工程特点,公司拟组建本工程领导小组来综合管理工程的业务、技术、制作加工、运输、安装、质量保证等工作,以充分保证本工程所需的一切资源。

领导小组由***担任项目总指挥,***为项目经理,各职能部门均必须按时间节点完成本工程所分解的各项任务,组建结构完整、效率精干,有强烈敬业精神的项目部,负责本工程现场施工阶段的施工组织、工程交验,以及施工前期与业主、监理、总包方的联系等工作。

同时向参与本项目运作各部门通报项目进展情况及需求信息。

2、公司组织结构及职责:营销部:业务联系财务部:财务结算供应部:保证材料供应技术部:工艺文件下达及技术问题的处理总经理工程设计室:钢结构、网架施工图设计生产部:生产计划及生产进度控制质管部:质量控制计划部:总体计划、调度制造车间:网架、钢构及压型板材生产工程部:工程项目管理项目部:负责现场施工及产品的最终交付(项目部组织结构附后)3 、项目部组成及劳动力配备计划:项目部由项目经理组建,拟建的项目部将包括施工员、质检员、安全员、技术员等管理人员,领导各施工班组作业。

项目经理:**施工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安全员: **质检员:**资料员:***施工员:**施工现场劳动力配备计划:表14、施工机械配备计划:拟建本工程的制造、安装施工机械:施工机械配备计划表25、施工平面布置图: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和现场施工条件,施工平面布置图见附图1。

6、工期进度计划:按施工合同工期,详见附件施工进度计划表。

五、施工方案(一)钢结构制作1、制作计划与部署:通过对本项目构件制作工程量的计算与分析,并结合我公司现有生产能力,同时考虑到在生产过程中一些不可预见因素,制定了完整的作业计划。

本工程加工工艺图由多位工程师依据施工图编制、下发,材料供应部门结合工厂库存组织材料。

2、工艺图设计:工艺图的设计工作是构件加工的基础,工艺图的准确度直接影响加工质量,公司技术部负责工艺图设计和审查,并由技术、质量等部门的有关人员会审,确保图纸的准确性、完整性、工艺性。

3、原材料供应:3.1 技术部根据标准、图纸计算出原辅材料和外购件清单给综合计划部。

3.2 综合计划部根据公司库存情况,下达采购计划给供应部。

3.3 供应部根据采购需求计划及合格分供方能力,及时编制采购作业任务书,保质、保量、准时供货到厂。

3.4 质管部门负责材料检验、验收,确保进货质量。

3.5 材料仓库应按规定保管好材料,分类、分批次堆放,并控制材料质保期。

4、原材料质量控制:按经过ISO9002认证的质量保证体系进行采购和进货检验。

受控指标严格按要求控制。

材料进厂质量控制点见下表。

5、生产制作过程及质量控制:5.1 钢构件制作:5.1.1 放样、号料和切割:5.1.1.1 放样和号料应根据工艺要求预留制作和安装时的焊接收缩余量及切割、刨边和铣平等加工余量。

放样、号料、切割的允许偏差见下表。

5.1.1.2 切割前将钢材切割区域表面的铁锈、污物等清除干净,气割后应清除熔渣和飞溅物。

5.1.1.3 机械剪切的零件,断口处的截面上不得有裂纹,并应清除毛刺,端部剪切斜度不得大于2mm。

5.1.2 矫正和成型:5.1.2.1 普通碳素结构钢在高于-16℃,低合金结构在高于-12℃,可用冷矫正和冷弯曲。

矫正后的钢材表面不应有明显的凹面和损伤,表面划痕深度不宜大于0.5mm。

5.1.2.2 零部件冷矫正和冷弯曲时,其曲率半径和最大弯曲矢高应按设计的规范要求进行。

5.1.2.3 普通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允许加热矫正。

加热温度宜控制在900~1000℃,碳钢在温度下降到700℃前,低合金钢在800℃前应结束矫正,且应缓慢冷却。

5.1.2.4 弯曲成型的零件采用弧形样板检查,当零件弦长小于或等于1500时,样板弦长不应小于零件弦长2/3;零件弦长大于1500时,样板弦长不应小于1500。

成型部位与样板间隙不大于2.0mm。

5.1.3 边缘加工:5.1.3.1 对外边缘、焊接边缘、直接传力的边缘、需要进行铲、刨、铣等加工。

根据不同要求,常采用刨边机、端面铣床等机具、设备进行。

5.1.4 制孔:5.1.4.1 制孔方法有冲孔、钻孔等,螺栓孔的尺寸和形位公差及孔距允许偏差见钢结构规范。

5.1.4.2 螺栓孔偏差超过规定时,不得采用钢块填塞,必须采用与母材材质相匹配的焊条补焊后重新制孔。

5.1.5 组装:5.1.5.1 板材、型材的拼接在组装前进行;构件的组装在部件组装、焊接、矫正后进行。

5.1.5.2 组装顺序根据结构形式、焊接方法和焊接顺序等因素确定。

连接表面及焊缝每边30~50mm范围内的铁锈、毛刺、油污清除干净。

当有隐蔽焊缝应先预施焊,检验合格后方可覆盖。

5.1.5.3 为减少变形,尽量采取小件组焊,经矫正后再大件组装。

5.1.5.4 装配好的构件应立即油漆在明显部位编号,以便查找。

5.1.5.5 组装常用工具:卡兰或铁楔夹具;槽钢加紧器;自动组立机床;螺旋推撑器;液压缸及手动千斤顶等。

5.1.5.6 组装顺序依据结构型式和焊接顺序等因素确定。

5.1.5.7 顶紧面应有75%以上的面积紧贴,用0.3mm塞尺检查,塞入面积小于25%,边缘间隙小于0.8mm。

5.1.6 焊接和焊接检验:5.1.6.1 焊接根据结构特点和焊接工艺规定的焊接顺序、方法和措施,保证焊接质量。

5.1.6.2 施焊前应复查工件的坡口尺寸、接头组装质量和焊区清理质量。

5.1.6.3 焊接材料与母材相匹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