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进步”。
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区现代农业发展的科技支撑显著增强。
一是科技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环境得到优化。
国务院出台促进宁夏经济社会发展若干意见后,科技部率先行动,与自治区政府签订了部区会商议定书,出台了促进宁夏科技发展的26条政策措施,加大了对我区农业科技工作的支持力度。
为指导和推动农业科技发展,在不到两年时间内,我区先后出台了加强农业和农村科技工作、深化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等涵盖农业科技工作诸多领域的科技政策,明确了农业科技工作的目标任务、重大举措。
自治区党委、政府先后召开了科技奖励大会、科技工作会议,对包括农业科技在内的科技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奖励了一批农业科技工作先进典型,优化了农业科技创新环境。
二是农业创新体系建设初见成效。
通过科技改革、资源整合,初步形成了能够满足农业发展基本需求的研发推广体系。
培育组建了国家级的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各1个、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5个、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5个、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6个、自治区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个。
农科院、水科所、气象所等3个非营利科研机构队伍建设、科研条件、基础设施有了显著改善,从事研发活动的人员由改革前的50%上升到85%。
建立了一批优秀的科技创新团队。
三是农业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成绩斐然。
积极争取并实施了电子农务平台、盐碱地改良、设施园艺、压砂地持续高效利用、枸杞、马铃薯等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组织实施自治区级农业科技项目数百个,启动了自治区“5183农业科技工程”,投入科研经费上亿元,取得并转化一批科技成果。
研究开发出一批特色优势农产品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和地方标准,引进选育优良农作物、牧草、林木、蔬菜品种数百种,水产品扩展到8个类型20多个品种。
实现了小麦第4次、水稻第5次、玉米第6次更新换代,创造了水稻单产933.85公斤、玉米单产1248.9公斤的历史新高。
冬麦北移技术扩大示范推广到30万亩,亩产较春麦增加100-150公斤,促进了种植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
奶牛年产量达6700公斤,处于全国先进水平。
黄河鲶鱼人工繁育、经济林木花卉快速繁育等农业高新技术实现了产业化。
全区农作物优良品种覆盖率达到90%,农业新技术推广覆盖率超过75%,畜禽改良率达到90%以上。
2007年以来,我区共取得100多项自治
区级农业科技成果,3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农业科技贡献率由2002年的40%提高到47%。
四是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成效显著。
以探索破解“三农”问题为宗旨组织实施的“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实行政府、社会、市场三线推进,鼓励特派员以资金入股、技术参股、租赁经营、独资创办、技术承包等多种形式与农民群众和专业大户、龙头企业结成经济利益共同体,实行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全区科技特派员已发展到4千多名,其中,围绕农业生产创业的自然人科特派1900多名、法人科特派2百多家、信息科特派2千多名。
法人科技特派员资产总额超过10亿元,成为了创业队伍的强势群体。
在全国率先成立了创业培训学院,并成为科技部培训试点基地。
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宁夏模式”得到了国务院领导和科技部的肯定和表扬。
五是农村信息化稳步推进。
按照自治区加快现代农业的部署,率先在全国实现了宽带建设覆盖每个行政村和每个行政村建立信息服务站的目标。
积极争取我区被列为全国首批12个星火科技“12396”信息服务试点省。
加强自治区三农呼叫中心建设,整合了科技“12396”、农牧“12316”、卫生“12320”等信息服务资源,建立了后台380多名专家服务队伍,完成语音、视频、网络三大服务系统建设,实现呼叫中心“一站多用、一网打天下”的目标。
通过全区2362个行政村信息站,在全国率先实现农民不出村就能通过视频、电话、短信和网络服务系统接受专家培训、咨询专家解答问题、获得农产品营销信息。
新组建的信息科技特派员队伍,为农村信息站开展服务工作打下了基础。
尽管我区农业科技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现代农业发展较快的东部发达地区相比,还面临着公共科技基础平台建设滞后、高素质人才短缺、科技经费投入不足等问题。
面对现代农业发展的紧迫需求,我们将切实增强以下几方面的科技支撑。
全面实施自治区“5183农业科技工程”,增强现代农业的科技支撑力。
在今后5年,重点组织实施18个农业重大科技专项,通过市场机制,建立完善由企业参与的30个高标准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基地)。
通过该工程的实施,培育一批优良新品种,研发一批先进适用技术,研制一批装备设施,开发一批新产品,制定一批生产技术标准和规程,集成示范一批农业先进适用技术,并实现先进技术成熟化、单项技术集成化、技术应用规范化,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充分利用国家科技资源,增强国家科技项目的带动力。
在继续组织实施好国
家支撑计划重大项目的同时,充分利用国家项目、资金和人才资源,提高我区科研开发的技术水平,争取实现相关领域的重要技术突破。
及时对国家项目成果进行总结和鉴定,推进重大项目实施过程中形成的创新成果的规模化应用和产业化生产。
围绕我区现代农业发展的技术需求,进一步凝炼科技项目,争取国家更大的支持。
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增强现代农业发展的科技创新力。
围绕现代农业发展的紧迫技术需求,培育组建科研机构和创新平台,增强其创新能力。
以《宁夏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纲要》为指导,加强我区大型科学仪器、科技文献、科学数据、自然科技资源和科技信息网络五大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建立完善农业科技资源共建共享的管理制度和保障体系。
加大对科技型涉农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引导各类创新要素向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集聚。
加强农业科技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组建一批农业科技创新团队。
深化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增强市场利益的驱动力。
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深入开展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的意见》等政策措施,扩大科技特派员队伍,创造条件吸引、支持区内外农业科技人员以及企事业单位参与创业行动。
加强特派员的培训,提高其创业能力。
建立一支数量充足、素质较高的农村信息科技特派员队伍,鼓励信息科特派在做好公益性服务的同时,利用市场机制,实现自我发展。
组织开展涉农企业的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动员科研院所和高校的科技人员,以特派员的身份,到涉农企业开展创新创业服务。
加大科技合作与交流力度,增强我区利用国内外科技资源能力。
加强与发达地区乃至国外的农业科技合作,是经济科技全球化背景下,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加速农业科技发展的重要途径。
加强部门间协调配合,围绕现代农业发展急需的重大技术问题,积极引进国外新技术、新产品、新品种、新工艺。
继续稳定我区与联合国粮农合作组织、JICA的合作,争取与国际马铃薯中心、国际水稻研究所等组织建立合作关系。
继续支持涉农企业、科研机构、高校等与国外相关机构开展农业科技合作与交流,特别是利用国际金融危机,引进海外高层次农业科技人才。
同时,积极开展东西部农业科技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