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语文古诗词默写训练综合题汇编

高考语文古诗词默写训练综合题汇编

一、高中语文默写训练1.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只选3小题)(1)________,________。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2)________,________,如今有谁堪摘?(李清照《声声慢》)(3)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____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4)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________,________。

(苏轼《赤壁赋》)(5)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________,________。

(杜甫《蜀相》)【答案】(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2)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3)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4)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5)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解析】【分析】本题考查默写名句名篇的能力,解题时必须注意语意的提醒,从理解内容方面入手,不要死记硬背。

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出下句的直接默写。

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

注意重点字的写法,“悱”“憔悴”“损”“锱铢”“凌”“捷”“襟”。

故答案为: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⑵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⑷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⑸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点评】此题考查识记和默写名篇名句的能力。

默写要求学生在识记时候要以理解为基础进行识记,可根据对课文知识的积累答题,平时对富有教育意义和警策作用的哲理句要多记忆,还要注意错别字的正确写法。

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书写务必规范。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在《劝学》中以登高而招等为喻说明“________”,只是善于利用外物;而论述学习和自省能助人做到“________”。

(2)庄子《逍遥游》中写去近郊的人,可以只带当天吃的三餐粮食,回来时“________”;而到千里外的人,则需要“________”。

(3)王安石《登飞来峰》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形象生动而又寓意深刻,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的高瞻远瞩,以及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

【答案】(1)君子生非异也;(则)知明而行无过矣(2)腹犹果然;三月聚粮(3)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

本题属于理解性情境默写,要求学生平时要注意记忆、积累。

在做题时首先要读懂题干,明确要求。

其次要镇定作答,规范写字。

此题要注意的易错字有:生、知、聚、望。

故答案为:⑴君子生非异也;(则)知明而行无过矣;⑵腹犹果然;三月聚粮;⑶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点评】此题考查识记和默写名篇名句的能力。

默写要求学生在识记时候要以理解为基础进行识记,可根据对课文知识的积累答题,平时对富有教育意义和警策作用的哲理句要多记忆,还要注意错别字的正确写法。

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书写务必规范。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赤壁赋》中的“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助具体形象,运用夸张、想象的手法,侧面表现了洞箫声的悲凉幽怨。

(2)《琵琶行》中点明诗人送别友人这一事件并渲染悲凉气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3)《论语·泰伯》中“________”表明知识分子必须有远大的抱负和坚强的意志,而其原因是“________”。

【答案】(1)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2)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3)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

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

本题属情境默写,答题时需认真审题,抓住题干中关键提示信息,准确选择语句填空。

另外注意重点字的写法。

比如“壑”“嫠” “荻”“瑟”“弘毅”等字。

故答案为:⑴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⑵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⑶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点评】此题考查名句默写的能力。

命题改变以往给出上下,填写下句纯记忆型方式,而是改为通过名句含意的提示要求默写,这样就将记忆与理解紧密结合起来。

因此,解题时必须注意:一是语意的提醒;二是注意难写字。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2)陶渊明的《饮酒》中表明作者本想说明白,却又不可言传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3)在《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用“________,________”两句述说了自己早年穿着旧衣服处于那些衣着光鲜的同学之间,而心中毫无羡慕之情的状态。

【答案】(1)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2)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3)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

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

本题属于前者。

对于语境型默写,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

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残”“辨”“缊”“袍”。

故答案为:⑴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⑵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⑶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名篇名句的默写的能力。

此类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

平时长积累,边读边写。

答题时笔画要清晰,答完后要检查,避免低级错误。

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 ,子无良媒(《诗经·卫风·氓》)(2)________ ,纫秋兰以为佩。

(屈原《离骚》)(3)________,此亦飞之至也。

(庄子《逍遥游》)(4)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

(白居易《琵琶行》)(5)辘辘远听,________。

(杜牧《阿房宫赋》)(6)纵一苇之所如,________。

(苏轼《赤壁赋》)(7)黄鹤之飞尚不得过,________。

(李白《蜀道难》)(8)元嘉草草,封狼居胥,________。

(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答案】(1)匪我愆期(2)扈江离与辟芷兮(3)翱翔蓬蒿之间(4)别有幽愁暗恨生(5)杳不知其所之也(6)凌万顷之茫然(7)猿猱欲度愁攀援(8)赢得仓皇北顾【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

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

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

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直接性默写,比较简单。

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

此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匪、愆期、扈、辟芷、翱翔、蓬蒿、幽愁、杳、万顷、猿猱、度、赢得、仓皇。

故答案为:⑴匪我愆期;⑵扈江离与辟芷兮;⑶翱翔蓬蒿之间;⑷别有幽愁暗恨生;⑸杳不知其所之也;⑹凌万顷之茫然;⑺猿猱欲度愁攀援;⑻赢得仓皇北顾【点评】此题考查名句默写的能力。

命题改变以往给出上下,填写下句纯记忆型方式,而是改为通过名句含意的提示要求默写,这样就将记忆与理解紧密结合起来。

因此,解题时必须注意:一是语意的提醒;二是注意难写字。

6.写出下列名句的上一句或下一句。

(1)________,枯松倒挂倚绝壁。

(李白《蜀道难》)(2)若夫乘天地之正,________,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庄子《逍遥游》)(3)________,铁骑突出刀枪鸣。

(白居易《琵琶行》)(4)悬泉瀑布,________,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郦道元《三峡》(5)________,下者飘转沉塘坳。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6)悉以咨之,然后施行,________,有所广益。

(诸葛亮《出师表》)(7)巧笑倩兮,美目盼兮,________。

(《论语·八佾》)(8)________善言也;守约而施博者,善道也。

(《孟子·尽心下》)【答案】(1)连峰去天不盈尺(2)而御六气之辩(3)银瓶乍破水浆迸(4)飞漱其间(5)高者挂罥长林梢(6)必能裨补阙漏(7)素以为绚兮(8)言近而指远者【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

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

注意重点字的写法。

如“盈”“辩”“迸”“漱”“罥”“阙”“绚”要理解字义去记忆。

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故答案为:⑴连峰去天不盈尺;⑵而御六气之辩;⑶银瓶乍破水浆迸;⑷飞漱其间;⑸高者挂罥长林梢;⑹必能裨补阙漏;⑺素以为绚兮;⑻言近而指远者【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名篇名句的默写的能力。

对于上下句的识记性默写,难度不大,难在理解性默写。

需要理解背诵篇目的内容,针对问题选对句子并默写正确。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内外两个方面阐释了国家灭亡的原因。

(2)《逍遥游》中,庄子认为宋荣子面对世人的称赞或非难能淡然处之,是因为他达到了“________,________”的境界。

(3)《登高》中,杜甫面对萧萧落木、滚滚长江,发出“________,________”的感慨,以抒写自己漂泊异乡、晚年潦倒的悲愁。

【答案】(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2)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3)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

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

注意重点字的写法。

如“拂”“辩”“常”要理解字义去记忆。

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故答案为:⑴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⑵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⑶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名篇名句的默写的能力。

对于上下句的识记性默写,难度不大,难在理解性默写。

需要理解背诵篇目的内容,针对问题选对句子并默写正确。

8.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故不积跬步,________。

(荀子《劝学》)(2)定乎内外之分,________。

(庄子《逍遥游》)(3)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________。

(苏轼《赤壁赋》)(4)________,春与秋其代序。

(屈原《离骚》)(5)若夫日出而林霏开,________。

(欧阳修《醉翁亭记》)(6)金樽清酒斗十千,________。

相关主题